• 27.47 KB
  • 2021-06-23 发布

人美美术五上人物与环境设计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点: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不可能!‎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 ‎。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 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 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S: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 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 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 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 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 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人物与环境》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人物与环境》是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本课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开阔思维,大胆创新、想象,其中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还可以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参考。但还需要教师一步一步进行引导: 1、想象人物:根据特定人物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 2、想象环境:根据人物活动想象环境。   本课是创新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部分人物动态图片,也可以采用实现将人物动态粘在作业纸上,让学生根据想象转动纸张改变动态的方法使用。 二、教学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想象力,添上适当的背景,创造不同的环境使画面丰富完整。‎ ‎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点。‎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热情,以及改造事物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2、难点:根据特定的人物姿态,通过改变位置方向想象人物动态的变化,表现活动内容和情节,并添加适当的环境。‎ 教学准备:绘画用具、印有人物动态的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带来了一位你们非常熟悉的朋友,看看它是谁(学生抢着回答:机器猫)机器猫的本领真大,常常用他的百宝箱帮助大雄化解困难。这不新学期开学了,同学们都把暑假出去玩的照片拿来一起分享,可大雄哪也没去,他觉得很没面子,就央求机器猫用万能照相机帮助他,可粗心的机器猫却帮了倒忙,让大雄被嘲笑。我们来看看机器猫究竟错在哪了(课件出示大雄穿着背心短裤在雪景中的场景)你发现了吗,谁来说(生:冬天不能穿着背心短裤。)‎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看来人物与环境如何和谐、统一的搭配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人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人物与环境。(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 (二)讲授新课 ‎1、师:同学们, 让我们先来看一幅有趣的图片 。‎ 使用课件出示没有背景的大雄奔跑姿势的图片。‎ 师:想想图片中大雄在做什么?学生回答:赛跑。师:看来你是个爱运动的孩子,那跑步穿什么样的衣服?生:运动服。背心短裤。师追问:在哪跑步?生:运动场,公园,广场上、、、、、、‎ 师:非常好,发挥你的想象力,想想大雄的动作还可以让你联想到他在做什么?(课件:上面是动作图片,下面是大雄在哪,在干什么?)(生1:大他在公交车站赶公交车; 生2:大雄在街上捉小偷; 生3:可能是他迟到了背着书包去上学 、、、、、、 学生发散思维回答各种答案)‎ ‎2、师: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老师觉得他的动作看起来像、、、、、、(师课件演示被恐龙追)而且还像、、、、、、(课件犯错误被妈妈打)‎ 师课件展示后小结:同学们看,同样的一个动作,在不同的环境里,就会组成不同的画面。刚才,我们根据人物的动作(在黑板上写板书:动作  环境)想象了周围的环境。同样,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动作的方向(在黑板上写板书:方向)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想象。‎ ‎3、师:(出示横着大雄的图片)看,现在大雄又像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床上打滚,摔了一跤) 那如果是这个方位呢?(出示脚朝上的图片) 这个动作又像在干什么?(师课件再换一个方位) 还有这样呢?这样像是在干什么?师接着说:我们让大雄做一个360°的空翻看看(师出示课件,手势指) 看!就会有这么多新动作产生,每个动作的大雄都在做什么,又是在什么样子的环境里呢,快让我们动手来拼一拼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大大的口袋,里面有人物、服装、道具、背景,请小组同学们在最快的时间里选择最合适的把他们拼成一幅完整的画,最后说说这么拼的理由。抓紧时间开始吧!(学生完成后到前面说想法,互评)‎ ‎4、师:同学们用纸模的形式给大雄的动作选择了合适的环境,那大雄的其他动作还可以在哪些情境中出现呢,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欣赏其他的画,找学生说看到了什么)‎ ‎5、师总结:不管我们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姿态做什么事都必须有合适的环境来与我们搭配,这样才能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显得和谐、统一。看来人物与环境真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师:学了这么多大家一定手痒了,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创作一幅新颖的图画吧。现在我们就来做机器猫帮大雄去实现梦想。(课件出示要求:)‎ ‎(三)作业要求 ‎1、构图饱满,有创意 ‎2、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3、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 ‎(四)学生画作业 ‎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要点:将图片人物调换方向充分发挥想象。添加适当的环境注意与人物的关系。(突出人物活动)‎ ‎(五)展示:‎ 看起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刚刚老师看了一下,我发现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非常优秀,现在就请画好的同学把作业粘到黑板上。(请学生把相同动作的作业粘成一排,学生说意图:动作像在做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请学生说最喜欢哪幅,理由是什么)‎ ‎(六)结束语:‎ 今天,通过我们对人物与环境的想象与添加,老师发现同学们比机器猫更有本领大家都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希望你们在生活中继续做有心人,把我们的生活创造的更美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节课是上学期上的效果最好的一节课,我没有像以往一样详细的讲解,只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生的思维非常积极,在自己设计的过程中,我看到他们的设计超乎我的想象,很多平常画的不出色的学生也画出了有创意的作品,就连他们最害怕的设计颜色上都没有让我帮什么忙,作品展示时,每个同学都感到吃惊,“我能画的这么好”,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美术课,以往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想不到画什么,就照着课本上画,太难画不好,太简单画的不喜欢,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本节课让学生想象,又自由组合打开想象的大门,课后我又分析,还有一方面原因是人物的线条不好画,课前我准备了有人物的纸张,学生很轻松的就开始创作了,美术课不好上,上好美术课更不易。‎ ‎ ‎ 这次国培给我们带来的最新教育信息就像一盏明灯,给我们这些迷茫赶路者指明了方向。专家老师对当前美术教育的状况,及新课标的修定进行详细的阐述,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美术课程定性为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性;同时,又是以视觉形象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课程。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小学的美术教育是学科本位与教育功能并重的。美术课程除了传承本学科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以独特的方式发挥教育功能,包括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等等。每种类型的课自己感知没办法上时,都有优秀的课例让我们借鉴学习的,让我对今后怎样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有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也让我对课堂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材,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我们农村学校也应该有许多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呢?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研修时间也许太短暂,也许大家并没有学到太多的理论知识,但却产生了很多思维与感触的碰撞。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延伸!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学会从教材中挖掘素材,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环节,上出高效率的课,并在课后不断反思,尽快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