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8.50 KB
- 2021-06-23 发布
北京市通州区重点中学20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统测
初三物理试卷
考生
须知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草稿纸在第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认真填写班级、姓名。
第Ⅰ卷 (选择题36分)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
A.库仑(C) B.安培(A) C.欧姆(W) D.焦耳(J)
2.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人体 B.金属棒 C.塑料棒 D.食盐水溶液
3.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影子的形成 B. 海上出现海市蜃楼
C. 平静的湖水映出桥的倒影 D.日食、月食的形成
4.下列数据中,符合一般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是
A.质量约为50kg B.正常体温约为38℃
C.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D.身高约为1.8 dm
5.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拉着重物静止不动
A
用力推石头,石头没动
B
用力搬起箱子
C
背着书包在等车
D
图1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B.金属导线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C.电路中有电流时,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D.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的是
A.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白气”
B.闷热的夏天自来水管上出现水珠
C.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屋内,眼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D.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看见冰棍旁出现“白气”
8.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洗衣机甩干衣服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电热水器烧水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9.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电阻并联的电路是
A
图2
B
C
D
10.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磁针通常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B.同名磁极互相吸引,异名磁极互相排斥
C.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导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1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李亮同学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解释,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 夏天,家里保险丝易熔断,是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造成电流过大的缘故
B. 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C. 冬天家里的“暖气”中用水做循环介质,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的缘故
D. 在海中游泳,从岸边向深处走去,感到越来越轻,是由于人所受重力变小的缘故
S2
V
A
S1
R1
R2
P
图3
13.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1闭合,如果使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
C.开关S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
D.开关S2闭合,断开开关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
图4
14.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是
A.9W B.12W C.10W D.4.5W
F
图5
15.用如图5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内部的摩擦,(g=10N/kg),则
A.前、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后一次绳端拉力做的功为1380J
C.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40N
D.前一次绳端拉力的功率是144W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6分,每小题3分,不选、错选该小题不得分,漏选该小题得2分)
16.图6所示的电动自行车,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车座的设计应用了压强的知识
B.脚蹬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车喇叭应用了声音发生和传播的知识
D.它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7.给某物质组成的一个物体均匀加热,设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得到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60℃
C.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2∶1
D.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1∶4
图6
喇叭
车座
脚蹬
图 7
第Ⅱ卷 (三道大题共64分)
三、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
A B C
图9
18.图8中的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它们都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茶壶
锅炉水位计
乳牛自动喂水器
图8
19.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9的三个冲程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是 (选填图中字母)。
20.室内洁白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选填 :“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1.我国在今年要整体打捞古代沉船“南海Ⅰ号”。沉船在珠江口以西、距阳江海陵岛30多海里海面下20m深处。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沉船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
22.中国救援队在某国地震灾害的救援行动中使用了一种气袋。受力面积为100dm2的气袋可顶起质量为68t的楼板,此时楼板对气袋的压强是 Pa。(g=10N/kg)
23.一盏白炽灯上标有“220V 100W”字样。若用长导线把这盏白炽灯接到远处的电源上,该电源的供电电压为220V且不变,这时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为81W,则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 ____ W(设灯丝的电阻不变)。
24.如图10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l、R2、R3。当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I1、I2、I3 ,则 R1∶R2= 。
图10
A2
S
A1
A3
V
R1
R2
R3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共34分)
25.图11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2分)
26.图12中,重20N的物体被拉上斜面。请你画出此物体受重力的示意图。(2分)
27.在图13中的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2分)
图11
图12
28.请你画出图14中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l。(2分)
图15
29.自行车尾灯的部分结构如图15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所给射入光线经两个反射面反射的光路。(2分)
图14
图13
s1
s2
30.田鑫家有两盏白炽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其元件符号如图16所示,请你将其连接成电路图。(2分)
火线
零线
图16 图17
31.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实验,图17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图。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
(1)请你将表补填完整。
(2)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前半程和后半程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2分)
路程/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 m•s-1
S1=80.00
t1=2.8
v1≈0.29
S2=40.00
t2=2.0
v2=0.20
S3=S1-S2=40.00
t3=t1-t2=0.8
v3=
图18
32.图18是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1、 F2为凸透镜的焦点,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时,通过移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烛焰应位于凸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 点处;当烛焰移动到D点时,在光屏上就看不到烛焰的实像了,这时怎样观察烛焰的虚像,请写出你的观察方法: 。(2分)
33.如图19所示的均匀杠杆,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后,在杠杆的A刻线处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B刻线处挂
图19
___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2分)
34.西藏学校的丹增同学在拉萨家中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0所示,请你根据表1、表2填写丹增同学实验时的气压___ 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原因是
5
10
85
95
t/℃
t/min
90
15
。(2分)
1个标准大气压下 1个标准大气压下
几种物质的沸点: 几种物质的熔点:
表1 表2
物质
沸点(℃)
酒精
78
水
100
煤油
150
物质
熔点(℃)
海波
48
萘
80.5
铅
328
图20
35.在研究“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实验中,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装着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同样的电热器给它们加热如图21所示,李红所在小组记录了如下一组数据。
通过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图21
。(1分)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水的温度/℃
20
21
22
23
24
25
煤油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6.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韩磊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8.9×103 kg /m3 ,=7.9×103 kg /m3)
表一 表二 表三
实验
序号
材料
高度
(cm)
底面积
(cm2 )
1
铜
20
10
2
铜
20
20
3
铜
20
30
实验
序号
材料
高度
(cm)
底面积
(cm2 )
4
铁
20
10
5
铁
20
20
6
铁
20
30
实验
序号
材料
高度
(cm)
底面积
(cm2 )
7
铜
10
10
8
铜
10
20
9
铜
10
30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请你完成:
(1)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7.北京市某中学初三(5)班学生分成两组在实验中探究“电阻消耗电功率与电阻阻值的关系”。实验室提供了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各种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5个,导线若干。小明同学所在小组很快通过实验找到了当通电电流保持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的阻值成正比的关系。但小红同学所在小组却在实验中遇到了困难。她们小组探究的是“当加在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阻值的关系。”
请你也参与小红小组的探究活动,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在方框中),写出实验步骤,并简要说明你的分析方法。
(1)实验电路: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3)分析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五、简答、计算题(共16分)
图22
计算题要求:(1)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依据的主要公式;(2)代入数据;(3)凡有数字运算的题目,运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
38.如图22所示的漫画十分形象地表示了这位汽车驾驶员在开车时,因未使用安全带造成的严重后果,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发生这样情况的原因。(3分)
39.装有50kg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上升到50℃。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C水= 4 .2× 103J/ (kg·℃) ](3分)
40.电烙铁在使用时,如果不断通电会使烙铁头的温度不断升高,影响焊接。有一种变阻电热丝控温电烙铁,其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示意图分别如图23甲、乙所示。电阻丝R1是主电热丝,是用电阻基本不随温度变化的镍铬合金绕制,用于对烙铁头进行加热。电阻丝R2为控温电热丝,是用铁铬铝合金绕制,当温度低时R2阻值小,温度升高阻值变大。
工作时,闭合开关接通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且保持不变。R1的电功率为100W,电烙铁的总功率为160W。通电30s后烙铁头的温度可以达到300℃左右。这个过程中由于R2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电流减小为0.4A,使R1的电功率下降,烙铁头的温度不会继续上升。
求:(1) 刚接通电路时,R2的电功率;
U
R2
R1
烙铁头
R1
R2
开关
手柄
甲 乙
图23
(2)在使用电烙铁的过程中R2阻值的变化范围(计算过程和结果保留1位小数)。(5分)
41.用起重机吊重物,在起重机吊臂前端安装着滑轮组,滑轮组的连接方式如图24所示,不计绳重及伸长、滑轮轮与轴间的摩擦。当动滑轮下的重物是边长为1m的正方体,质量是2.4 t时,绳子拉力是1000N,重物保持静止,此时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5×104Pa。g取10N/kg,求:
⑴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多少?
图24
⑵仍用此滑轮组吊起重为2500N的物体,要使重物匀速上升,绳子的拉力应是多大?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计算结果百分数保留整数)(5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A
C
B
A
B
C
A
A
D
B
B
B
二、多项选择题(共6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题 号
16
17
答 案
A B C
B D
三、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
题号
答 案
得分
题号
答 案
得分
18
连通器
2
22
6.8×105
2
19
B
2
23
9
2
20
漫反射
2
24
(I2+I3-I1)∶(I1-I3)
2
21
2.06×105
2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共34分)
题 号
答 案
得分
25
38.2
2
26
G
2
27
l
2
28
2
29
2
30
2
31
(1)0.5
(2)前半程的速度比后半程的速度小
1
1
32
C
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看凸透镜所成的虚像
注:其他表述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1
1
33
3
2
34
低于
拉萨地区的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1
1
35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注:其他表述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1
36
(1)高度相同、底面积相同的圆柱体,材料密度越大的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底面积相同、材料相同的圆柱体,高度越高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
2
37
S
A
B
A
V
R1
(1)实验电路:
2
(2)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R1接入电路中,并把这个电阻的阻值记录在表格中;
②闭合开关S,测出R1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1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S,将R1拆下,把R2接在AB间,闭合开关S,测出R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2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分别测出电阻R3、R4和R5两端的电压和相应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利用公式P=UI分别计算出R1、R2、R3、R4和R5消耗的电功率,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分析方法:从表格记录的数据比较每一组功率P和对应电阻R的数值,确定“当加在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的阻值的关系。”或以R为横坐标,P为纵坐标画直角坐标系,把表格记录的5组R、P数值,在坐标系中描点,确定“当加在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的阻值的关系。”
5
2
五、简答、计算题(共16分)
题 号
答 案
得分
38
原来车速较快,驾驶员和车一起运动
在刹车时,驾驶员下半身随座椅变为静止
由于惯性,人的上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为他没有使用安全带,所以发生图中的情况
1
1
1
39
解:
Q 吸=c水m(t—t0)(或Q吸 =c m△t)
=4.2×103J/(kg•℃) ×50kg×(50℃—20℃)
=6.3×106J
1
1
1
40
解:
(1)刚接通电路:P总= P1+P20,P20= P总-P1=160W-100W=60W
(2)刚接通电源和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等效电路分别如图(1)(2)所示
220V
R1
R20
220V
R1
R21
1
(1) (2)
刚接通电源时:
根据P=U2/R,∴R =U2/ P,
∵电阻串联,∴R总= R1+R20 ,电流相同P总/P1=R总/R1
∴ R总= U2/ P总=(220V)2/160W =48400V2/160W =302.5Ω
R1 = R总P1/P总 =302.5Ω×100W/160W ≈ 189.1Ω
R20= R总-R1 =302.5Ω-189.1Ω=113.4Ω
过一段时间后:
根据I=U/R,
∴R总/=U/ I/ =220V/0.4A =550Ω
R2= R总/-R1 =550Ω-189.1Ω=360.9Ω
所以R2阻值的变化范围是113.4Ω~360.9Ω。
注:①用其它方法计算,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②只是计算错误不连带扣分。
③不写单位或单位错,扣1分。
图1分
1
1
1
41
解:
(1)重物对地面的压力:
F压=P·S=2.15×104Pa×1m2=2.15×104N
(2)G动=3F+ F压-G物
=3×1000N+2.15×104N-2.4×104N=500N
重物匀速上升,3 F/= G物′+G动,
F/=( G物′+G动)/3=(2500N+500N)/3=1000N
η=W有/W总= G物′h/(G物′+ G动)h
=2500N/(2500N+500N)=83%
注:①用其它方法计算,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②只是计算错误不连带扣分。
③不写单位或单位错,扣1分。
1
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