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50 KB
  • 2021-06-23 发布

2019七年级生物下册 4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说 一、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生活与健康这一主题,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怎样使自己更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意识为先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本节内容提供的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等资料,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开展分析活动,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1、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学(人教版)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本章的主体,同时对学生探究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下节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做好知识铺垫。‎ ‎2、‎ 10‎ 呼吸是人体生存的基本生理活动,学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作用,鼻是用来呼吸的器官,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比较少。所以,本节教学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两部分知识。对呼吸系统的组成学习,教材用图片直观的展示,并让学生通过自学书本来完成图的填空,从而深入记忆呼吸系统组成的知识。而对于呼吸道的作用,教材首先给学生展现资料,让学生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呼吸道的作用。本节的学习为呼吸系统知识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并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材在《生物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目标中的地位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设计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分析有关的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3、理解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生命活动和体温恒定的能量来源;‎ 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等信息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形成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质量的意识。‎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0‎ 重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2、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说学情 ‎1、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2——14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表现自己,如果引导得当,将会转化为对知识的不倦追求和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年龄和心理特点,表现为学生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对于枯燥的和深奥的描述更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对交流的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极力推行“做中学”,学会分析资料,学会自主学习。‎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过程,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已有一定的基础。初步具有分析资料、图片的能力。 ‎ 10‎ ‎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人的生命和呼吸作用息息相关,且在剧烈运动时,呼吸会更加急促;二是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但是学生对呼吸与生命活动的本质联系认识不清,各呼吸器官的实际结构与功能了解不深。‎ 四、说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在本节课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实例引入——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模式展开教学。‎ ‎(1)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尽可能多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和资料图片,结合模型、挂图、书中的插图、资料等,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重视教学问题设计,引导学会积极思维:‎ 在教学设计上 10‎ ‎,将知识点设计成众多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开展分析活动,让学生在问题的趋动下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始终保持积极地学习状态,从而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后,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出示情景图片,让学生谈体会,说危害,以达到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合理重组教材。‎ 新课程标准对本章的具体要求是: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水平);2、概述人体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理解水平);3、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理解水平)。上述第三个要求,既可以让学生明确呼吸作用的含义,又可以使学生在弄清呼吸作用的意义、价值的基础上,激发学好本章知识技能的兴趣和动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然而,纵观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整本教材,均未对这一问题作具体的描述。仅在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文最后一段,有关于“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的简单叙述。为此本节的教学内容,除教材内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外,将补充人体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例引入 ‎1、出示案例:孩子出生没哭,医生可要急死了,拍他的屁股,让他哭出来,结果孩子的父亲把这医生告上法庭,虐待儿童!结果医生胜诉了,为什么?(学生动脑思考后自由发言。)‎ ‎2、教师组织学生实际体验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请学生谈谈感受,引起学生思考。然后引出呼吸与生命息息相关。(学生实际体验,通过思考,描述感觉,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贴近生活,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入课题,自然过渡。‎ 10‎ ‎(二)资料分析 ‎ ‎1、人体呼吸作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教师出示资料和讨论题) ‎ ‎(1)长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不仅四肢和全身肌肉骨骼在活动,而且胸腹起伏剧烈,嘴张开,呼吸急促。 ‎ ‎(2)一个人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测得体温‎37℃‎。 ‎ 讨论: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量从哪里来? ‎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交流,归纳出结论。) ‎ 设计理念:这一基础知识,通过资料分析,锻炼学生分析能力。‎ ‎2、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 ‎(1)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学生依据已有经验和实际体验尝试作出推测)‎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识图、填出呼吸系统的组成的名称。 ‎ 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观察图4-26呼吸系统的组成,并根据呼吸的常识,说出呼吸道组成的器官名称。 ‎ ‎(2)组织学生回答呼吸系统的组成,鼓励学生回答,表达各自观点,统一正确答案。 ‎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各自观点,相互评价。有的学生会问:“嘴也可以用来呼吸,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有什么区别。) ‎ 10‎ ‎(教师对这一问题不作解答,建议学生继续学习之后再作解答。) ‎ 设计理念:呼吸系统的组成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但不是难点。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避免包办这个知识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利用教材中的信息及呼吸作用的常识,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呼吸器官的名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考等能力。对他们的回答充分肯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 ‎3、呼吸道的作用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41——42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下发讨论题指导各组阅读资料分析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分析。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资料分析内容,围绕讨论题进行分析,尝试解决问题。 ‎ ‎(2)在讨论之后,组织各组学生选派代表对已经解决的问题发表意见,其他各组适当补充和修改,统一答案。对未解答的问题在教师的提示和启发下,再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出正确答案。 ‎ 讨论题中的第1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要协调好课堂纪律;其余的题组织各组选派学生代表回答。 ‎ 在回答讨论题第2题之后提醒学生回答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哪一个好。 ‎ ‎(学生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根据刚才对讨论题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解答问题,得出正确答案。) ‎ 10‎ 讨论题中的第3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通过让学生举例分析,最终形成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观念。‎ 讨论题中的第四题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上面提出问题的讨论分析所掌握的知识,完成解答问题,得出正确的答案。‎ 讨论题第5题注意提醒学生根据人体体温恒定和讨论题第2题中相关的知识来回答。 ‎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呼吸道的作用,给以适当的鼓励和评价。 ‎ ‎(学生把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组间进行简单评议。) ‎ 设计理念:资料分析是本节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好素材。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通过学生自主分析、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得出呼吸道的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分析能力的限制,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在集体交流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形成感性的认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分析中让学生知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思想,对于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 1、吞咽与呼吸的关系 ‎ 教师出示“吃饭时大笑会呛着”的小漫画和“吞咽与呼吸关系图”,引导学生叙述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鼓励学生发言,谈体会。 ‎ 10‎ 学生观察“吃饭时大笑会呛着”的小漫画和吞咽与呼吸关系图。谈体会及家长对此事的看法。形成“食不言”的正确观点。 ‎ ‎2、声音的发出 ‎ 教师出示“声带拉紧和松开”示意图,引导学生叙述声音的发出。 ‎ 学生观察“声带拉紧和松开”的图示。叙述声音的发出,明确大喊大叫的危害。‎ 设计理念:通过这两个问题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疲惫时,又一次激发探究的热情,集中了注意力。同时也很好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四)本课小结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总结。‎ 自主归纳总结本课知识。‎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 课本P44页1、2、3、4题。‎ 设计理念:通过回答这四个题达到巩固知识,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体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有所用。‎ 10‎ ‎(六)结束语:‎ 外界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在肺内发生什么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附:‎ 板书设计:‎ 第三章 ‎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 鼻 ‎ 咽 气体进出的通道 呼吸道 喉 作用 呼吸系统的组成 气管 使进入的气体温暖、清洁、湿润 ‎ 支气管 ‎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咽、喉的作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