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0 KB
  • 2021-06-22 发布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联合体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 (注意:本试卷中 g 取 10N/kg)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 A.5g B.5kg C.50g D.50kg 2.下列四个物体中,受到的重力大约等于 2N 的是 A.一本初中物理书 B.一张作业本中的纸 C.一台台式电脑 D.一张课桌 3.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 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减小或不变 4.如表所示,小红将六种物品分成两类,她分类的依据是物质的 第一类 第二类 金属刀片、2B 铅笔芯、食盐水 塑料直尺、玻璃杯、橡皮 A.状态 B.密度 C.硬度 D.导电性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因此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 C.原子核是由核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 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6.有关分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所以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只能在液体和气体之中发生 7.如图,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 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 可以看见混合液体体积减小了,这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8.把一轻质小球靠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那么这个小球 A.可能不带电 B.一定不带电 C.一定带正电 D.一定带负电 9.下列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是 A.G = mg = 10×10N/kg = 100N B.G = mg =10 kg×10N/kg = 100N C.G = mg = 10kg×10N = 100N D.G = mg =10 kg×10 = 100N 10.如图,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 重力的方向的是 11.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 理如下表.其中正确的观点有 正 方 反 方 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一个力的产生只涉及两个物体 ④ 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2.通过实验,得到了 a、b、c 三个实心体的 m﹣V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a 物质的密度最小   B.a 物质的密度是 c 的两倍   C.b 物质的密度是 1.0×103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 ,密度越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29 分) 13.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_________,密封在容器中一定 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 ________.(所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水的密度是 kg/m3 = g/cm3,它所表示的物理 意义是 。 15.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中 3︰2,体积之比为 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_________。平时所说的“铁比木头重”,实际是指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比木头大。 16.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________ 和 组成.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 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选填“A”或“B”)是卢 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17.把等量的红墨水同时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热水、冷水中,一段 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说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处 在 之中,且 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18.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 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 A 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 带了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 的方法称为 ,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转 移.如图 B 的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验电原 理是 。 19.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重力的方向总是 , 重力的大小与 成正比。常量 g = 9.8 N/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受 到的_________是 9.8N。 20.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是 ,它是根据在一定的范围内,拉力越 大,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分别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 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正确的握持方式是 _______(选填“甲”或“乙”)。在 物理学中,把 、 、 称为力的三要素。 三、解答题(本题共 8 小题,共 47 分.解答 28、29 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1.(2 分)在图中画出物体 A 所受重力示意图. 22.(2 分)如图所示,小华用 20N 的力拉着重为 50N 的行李箱行走,拉力方向与水平面成 300 角。试在图 b 图中出行李箱所受的拉力的示意图。 A B 第 21 题图 第 22 题图 23.(6 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 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蜡 块 干松木 实验 体积 V/cm3 质量 m/g 体积 V/cm3 质量 m/g ① 10 9 10 5 ② 20 18 20 10 ③ 30 27 30 15 ④ 40 36 40 20 (1)在图中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2)分析图表可知,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_;由不 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相同”或 “不同”)。物理学中把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定义为物质的密度,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 理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 3 ) 本 实 验 测 量 多 组 数 据 的 目 的 是   。 24.(7 分)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天平应置于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_____________,发现指针如图 a 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b 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 (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先在量筒中倒入 20mL 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浸没在水中, 此时水面如图 c 所示眼睛应该在_______(选填“A”、“B”或“C”)位置再次读取水的体积, 根据观测结果可知该小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密度为_________g/cm3. (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 。 (选填“大”或“小”) 25.(6 分)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图 a 图 b 10 2 8 3 4 5 20g g 5g20g 图 c 实验名称: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食用油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 (1)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16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 (3)将烧杯中的油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油的体积,如图。 实验数据记录:请在表格空白处填上适当的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空烧杯的质量 m0/g 16 43 30 0.9×103 实验评估: 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针对小明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 。 26.(6 分)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明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是他第 2 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 值是 _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2)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3) 由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 (4) 若干年后,小明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 实验次数 1 2 3 4 质量 m/kg 0.1 0.2 0.3 0.4 重力 G/N 1 3 4 “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27.(6 分)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 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究竟谁的猜 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 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 ① 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 L0 = cm。 ② 请将表格中第 3 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 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 的猜想是正确的。 ⑤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 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 28.(3 分)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个物体重 4.9N,该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克? 29.(9 分)测定某种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 了三次,记录如表中,试求: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 用符号△L 表示,它等于 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 L 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 的长度 L。之差,即 △L = L – L。 (1)液体的密度 ρ 液; (2)容器的质量 m0; (3)表中的 m′。 液体的体积 V/cm3 5.8 7.8 10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m/g 10.8 13.0 m’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C D B A B D B C A C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29 分) 13.不变 变小 不变 变小 14.1.0×103kg/ m3 1 1 m3(cm3)水的质量是 1.0×103kg(1g) 15.9:2 密度 16.原子核 核外电子 B 17.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温度 18.同种 摩擦起电 电子(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9.地球 竖起向下 质量 质量为 1 kg 的 重力 20.弹簧测力计(弹簧秤) 伸长越长 甲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三.解答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47 分) 21.图略(每图 2 分)22.图略(每图 2 分)23.(6 分)(1)(图 2 分)(2)相同 不同 速度(压强) (3) 避免偶然性(可靠性和普遍性) 24.(7 分)(1)左端零刻度线 左(2)46.8 (3) B 18 2.6 (4)大 25.(6 分)ρ = m/V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m1/g 油的体积 V/cm3 油的密度 ρ/kg·m-3 偏大 先测出石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倒入部分石油量筒后再测出剩余石油和烧杯的质量。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得分) 26.(6 分)(1)5 0.2 2 (2) (图略 1 分)(3)正比(4)不能 27.(6 分)(1)刻度尺(2) ① 4.5 ② 1.8 ③ 1、 2 ④小明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 拉力成正比(或拉力扩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 28.(3 分) m = G/g ……………………………………………………………………… 1 分 = 4.9N/10N/ kg……………………………………………………………… 1 分 = 0.49 kg=490g……………………………………………………………… 1 分 29.(9 分) (1)ρ = (m1 – m2)/(V1 – V2) …………………………………………………………… 1 分 = (13g – 10.8g)/(7.8cm3 – 5.8cm3) …………………………………………… 1 分 = 1.1g/cm3……………………………………………………………………… 1 分 (2)m0 = m1 – m 液 …………………………………………………………………… 1 分 = m1 – ρV1 = 10.8g – 1.1g/cm3×5.8cm3………………………………………… 1 分 = 4.42g ………………………………………………………………………… 1 分 (3)m′ = m0 + m3 …………………………………………………………………… 1 分 = m0 + ρV3 = 4.42g + 1.1g/cm3×10cm3……………………………………… 1 分 = 15.42g ……………………………………………………………………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