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2.93 KB
  • 2021-06-21 发布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5 cm  B.5.0 cm C.5.00 cm  D.5.000 cm ‎2.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 A.75 mm B.75 cm C.75 dm D.75 m ‎3.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 B.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5.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6.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7.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这时观察到盆外壁出现白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瓜汁变成了冰棍,属于凝华 ‎ B.西瓜汁变成冰棍的过程要放热 C.白霜是盆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形成的 ‎ D.吃冰棍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棍熔化要吸热 ‎8.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  )‎ ‎9.如图所示,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大力士轻松地举起铜鼎。实际上,演员举起的“鼎”并不是铜制的,你认为演员举起的鼎最有可能是由什么物质制作的(  )‎ A.泥土砖块 ‎ B.金属块 ‎ C.泡沫塑料块 ‎ D.石头块 ‎ ‎ ‎1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 g ‎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 ‎1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3‎ ‎.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____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 ℃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 ‎14.一名65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________m3。‎ ‎15.小刚做“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________________处。若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使天平平衡。‎ ‎(2)将蜡块放在天平________盘中,另一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蜡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蜡块放入盛有50.0 mL水的量筒中,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读得量筒的示数为60.0 mL,则该蜡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计算得出蜡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三、 实验与探究题(18题8分,其余每空2分,共34分)‎ ‎16.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做探究水沸腾和冰熔化的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表一(甲组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表二(乙组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 ‎83‎ ‎84‎ ‎85‎ ‎86‎ ‎87‎ 温度/℃‎ ‎-6‎ ‎-4‎ ‎-2‎ ‎0‎ ‎0‎ ‎…‎ ‎0‎ ‎1‎ ‎2‎ ‎3‎ ‎4‎ ‎     ‎ ‎(1)表一中,第3 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温度是________℃,水的沸点为________℃,实验时的大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3)撤掉酒精灯,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分析表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 2 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 5 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应用密度可以________物质。‎ 小姬同学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________。‎ ‎(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4)算出水的密度ρ。‎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 g/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冰的质量m/g 冰的体积V/cm3‎ 冰的密度ρ/(g·cm-3)‎ ‎1‎ ‎36‎ ‎40‎ ‎0.9‎ ‎2‎ ‎45‎ ‎50‎ ‎0.9‎ ‎3‎ ‎54‎ ‎60‎ ‎0.9‎ ‎【分析与论证】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 ‎10-3 cm2,铜的密度ρ=8.9 g/cm3。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 ‎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________g,铜线的长度l=________cm。‎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19.探测月壤力学性质是月球车登月的科研任务之一,若某月壤样品的体积为90 cm3,测得其密度为0.8 g/cm3。求:‎ ‎(1)该月壤样品的质量。‎ ‎(2)质量为1.6 t的月壤,其体积为多少?‎ ‎20.“退耕还林”是西部大开发实施的一项巨大工程,这是因为近百年来盲目砍伐、开垦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据调查,长江上游某区域每年流入江内的泥土达2 500万吨。则:‎ ‎(1)这相当于该区域每年损失了多少平方米的40 cm厚的土地?(泥土的平均密度为2.5×103 kg/m3)‎ ‎(2)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即可)‎ 答案 一、1.B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地球上示数为167.0 cm,空间站示数为172.0 cm,故这四个月她长高了172.0 cm-167.0 cm=5.0 cm。‎ ‎2.B 3.D ‎4.B 解析:由题图可知,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是凝固过程,故A、C错误;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线段,物质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故该物质为晶体,D错误。‎ ‎5.A 解析:水结冰,是凝固过程,凝固要放热。‎ ‎6.C 解析:抓住“热风”解题。‎ ‎7.A 解析:西瓜汁变成了冰棍,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要放热。盆外壁出现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吃冰棍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棍熔化要吸热。‎ ‎8.C ‎9.C ‎10.D 解析:由图像可知,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 g,故A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状态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错误;由图像可知,当甲、乙的体积都为V=20 cm3时,m甲>m乙,由ρ=可知,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C错误;由图像可知,当甲、乙质量都为10 g时,乙的体积为20 cm3,甲的体积为10 cm3,则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D正确。‎ 二、11.7.50 解析:刻度尺读数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题图可知: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 mm;铅笔左侧与1.00 cm对齐,右侧与8.50 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 cm-1.00 cm=7.50 cm。‎ ‎12.热胀冷缩;-3;晶体 ‎13.汽化;液化;凝华;内侧 ‎14.不变; 0.065‎ ‎15.(1)左端零刻度线;左 (2)左;8.4 (3)10.0 (4)0.84×103‎ 解析:(1)天平在使用前,游码要归零,即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如题图甲所示,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使天平平衡。(2)按照“左物右码”放置物体和砝码,此时天平的示数为5 g+3.4 g=8.4 g。(3)蜡块的体积等于60.0 mL-50.0 mL=10.0 mL=10.0 cm3。(4)蜡烛的密度ρ===0.84 g/cm3=0.84×103 kg/m3。‎ 三、16.(1)96;98;低于 (2)液化 ‎(3)水能继续从铁圈(或石棉网)中吸收热量 ‎(4)①冰的熔点是0 ℃,冰和水共存的温度为0 ℃;②冰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1)由题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96 ℃;由表格中数据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98 ℃不变,即此时水的沸点为98 ℃,低于100 ℃,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在杯口形成的“白气”,这是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3)刚撤掉酒精灯时,铁圈、石棉网的温度还高于水的温度,所以水可以继续吸热,不会立即停止沸腾。(4)分析表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①冰的熔点是0 ℃,冰和水共存的温度为0 ℃;②冰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7.属性;鉴别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2)m2-m1‎ ‎【评估】(1)量杯的分度值太大 (2)烧杯中有液体残留 ‎【分析与论证】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18.解:(1)如表所示。‎ S/cm2‎ ρ/(g·cm-3)‎ m/g l/cm ‎(2)178;4 000‎ 四、19.解:(1)由ρ=可得,该月壤样品的质量:‎ m1=ρV1=0.8 g/cm3×90 cm3=72 g。‎ ‎(2)已知月壤质量m=1.6 t=1.6×103 kg,ρ=0.8 g/cm3=0.8×103 kg/m3,‎ 由ρ=可得,月壤体积V===2 m3。‎ ‎20.解:(1)流失泥土的总体积V===107 m3,‎ 流失土地的面积S===2.5×107 m2。‎ ‎(2)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只要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