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2.00 KB
  • 2021-06-21 发布

2020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同步练习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杠杆》同步练习 ◆ 选择题 ‎1.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1:‎2 ‎C.2:1 D.4:1‎ ‎2.工人师傅用独轮车搬运砖块,车和砖块所受的重力G=1200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  )‎ A.300 N B.400 N C.600 N D.1 200 N ‎3.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 10‎ 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4.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用钓鱼竿钓鱼 ‎ B.用锤子撬钉子 ‎ C.用筷子夹食物 ‎ D.用镊子取药品 ‎5.如图甲为铡刀切甘蔗时的情景.若把铡刀视为一根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杠杆,原理用图乙表示.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铡刀是费力杠杆 B.动力臂为AB 10‎ C.固定点C是支点 D.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 ‎ ◆ 填空题 ‎6.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悬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再次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将测力计转向图中虚线方向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杠杆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所示是赛艇比赛,赛艇的浆是   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8.用力F1把门推开,弹性绳会被拉长,如图,门处于静止状态.‎ ‎(1)画出弹性绳对门的拉力F2的示意图.‎ ‎(2)O为支点,画出F1的力臂.‎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可知F1   F2(选填“>”“=”“<”).‎ 10‎ ◆ 实验探究题 ‎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 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 10‎ 答案与解析 ◆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D ‎【分析】知道杠杆两边力臂大小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两边力的大小关系,即甲和乙的重力大小关系,又知道甲和乙的体积关系,可求二者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设杠杆上每一小格为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G甲×‎4L=G乙×‎8L﹣﹣﹣﹣﹣﹣﹣﹣﹣﹣﹣﹣①,‎ 因为G=mg=ρVg,‎ 所以①式可写为:ρ甲V甲g×‎4L=ρ乙V乙g×‎8L,‎ 整理可得 ===.‎ 故选D.‎ ‎ ‎ ‎2.B ‎【分析】先确定支点,再求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阻力(车和砖块所受的重力),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求出人手向上的力F的大小.‎ ‎【解答】解:‎ 由图可知,车轮转轴为支点,动力臂L1=‎0.6m+‎0.3m=‎0.9m,阻力臂L2=‎0.3m,‎ 由FL1=GL2可得:‎ F×L1=G×L2,‎ 10‎ 代入数值得:‎ F×‎0.9m=1200N×‎0.3m,‎ 解得:‎ F=400N.‎ 故选B.‎ ‎ ‎ ‎3.C ‎ ‎【分析】(1)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判定;‎ ‎(2)对于杠杆类型的判断可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上入手;‎ ‎(3)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阻力臂,能减小动力;‎ ‎(4)在阻力、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 ‎【解答】解:‎ A、刀刃很薄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错误;‎ B、铡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实质上是一种省力杠杆,故B错误;‎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时的阻力臂更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越小,更易被切断,故C正确;‎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时的动力臂要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 ‎ ‎4.B ‎ 10‎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锤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B.‎ ‎ ‎ ‎5.C ‎ ‎【分析】解决此题一般步骤为,先找到支点,再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最后根据力臂的长短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铡刀也是杠杆,其轴是支点C,故C正确;‎ 切草处是阻力作用点,刀柄是动力作用点,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故动力臂为AC,故B错误;‎ F1和F2是大小不相等,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 填空题 二.填空题 ‎6. ‎ 10‎ ‎【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在B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拉力的方向是倾斜的,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力臂不能从杠杆上读出,此时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解答】解:‎ ‎(1)设杠杆上一个小格的长度为L,‎ 根据杠杠的平衡条件可得:4×0.5N×‎4L=F×‎8L,‎ 解得F=1N;‎ ‎(2)当弹簧测力计在B处竖直向上拉时,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杠杆垂直,动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拉力的方向不再与杠杆垂直,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变大.‎ ‎ ‎ ‎7.‎ ‎【分析】(1)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船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解答】解;(1)船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费力;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 ‎8.‎ ‎【分析】(1)根据弹力的方向画出拉力;‎ 10‎ ‎(2)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作力臂;‎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 ‎【解答】解;(1)弹性绳会被拉长,具有弹力,力在弹性绳所在直线上斜向下,如图:‎ ‎(2)O为支点,从O点做力F1的作用线的垂线,即为F1的力臂,如图;‎ ‎.‎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由图可知,此时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即F1<F2.‎ 故答案为:(1)(2)如图;(3)F1×L1=F2×L2;<.‎ ‎9.‎ ‎【分析】(1)调节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0‎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时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且便于测量力臂.‎ ‎【解答】解:(1)如图,杠杆的右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设一个钩码为G,一格的长度为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4G×‎2L=‎2G×nL,‎ 解得:n=4,‎ 故应该将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4﹣3=1格;‎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杠杆没有调平就挂上钩码进行实验,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产生影响,故①正确;‎ 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不在杠杆上,不便于测量力臂,不便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但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故②正确,③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1)右;(2)1;(3)A.‎ ‎(3)比较A、D两图,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1)A;B;(2)A;C;(3)A;D.‎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