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1 KB
  • 2021-06-21 发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角的度量 ︳青岛版 (2)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课题 角的度量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学情调查,用调查的结果引出课堂教学的三个“大问题”:测量角的单位是什么?测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么测量角?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角的度量的本质是看被测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单位小角”,促使学生对这两个本质充分而深刻地理解是上好这节课的逻辑基础,量角的关键是找到量角器上的角。所以这节课的教学,从认识量角器入手,让学生看到量角器上的角,再渗透量角的方法。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整节课紧紧围绕数学本质来安排教学思路,牢牢抓住“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从整体上构思,着眼于后续,防患于未然。‎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已学习过角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本节课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学情调查,‎ 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但并不精细和深刻。仅会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度无关,与张口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不同的刻度,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可以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将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教学目标分析 ‎1、学生在观察、交流、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角的度量单位。 ‎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能准确在量角器上读出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观察、相互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 教学难点:怎样读量角器的内、外圈刻度。‎ ‎5.教学过程设计 ‎(中文为主 +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 步骤1:‎ 一、从前测引入新知 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班做了一个调查(出示调查卷),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比较第一组角的大小时大家都非常肯定∠2比∠1大,我还发现一个孩子他的理由,请大家一起读一读,你能看懂他的想法吗?‎ 师:比较第二组角的大小时,出现了三种答案,答案不确定的原因是什么?到底哪个角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角的测量。‎ 师:关于角的测量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发现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大家想知道量角的工具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测量角?‎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本节课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学情调查,确定今天的研究问题。‎ 步骤2:‎ 二、 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并能在量角器上找到大小不同的角 ‎1.认识量角器的构造 ‎(1)内圈刻度与外圈刻度 ‎(2)0度刻度线 ‎2.找角 ‎(1)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 ‎(2)量角器上有多少个1°角?‎ ‎(3)画50°角 ‎(4)读刻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5)看看这几个量角器上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量角器上画角,这样顺势就可以引出了“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通过让学生先在量角器上画角再量角的策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的本质--重合。从找到量角器上的角到画出量角器上的角,为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做了充分的准备。‎ 步骤3:‎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方法 ‎(1)小组合作量角,探讨量角方法。‎ ‎(2)比较∠3和∠4大小。‎ ‎(3)从残缺的量角器上读角。‎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量角器的测量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 四、 总结全课 ‎(1)你对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度量角还有什么疑问吗?‎ ‎6.作业与板书 布置作业:‎ 请为你的量角器写一份使用说明书。 ‎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 统一标准 单位:度 °‎ ‎ 1.测量工具 2.测量方法 量角器———————→ 角 ‎ 中心点———————— 顶点 ‎ 0度刻度线————— 一条边 ‎ 多少度←———————另一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