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50 KB
  • 2021-06-19 发布

2020版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学业分层测评22 氨 新人教版必修1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二) 氨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氨水的碱性较弱,其原因是(  )‎ A.它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B.氨水极易挥发出氨 C.氨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H2O)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和OH-‎ 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3分子形式存在 ‎【解析】 NH3溶于水后,大部分结合成一水合氨的形式,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和OH-,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能使酚酞变红和具有挥发性不能说明它的碱性较弱。‎ ‎【答案】 C ‎2.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溶于水显碱性,所以氨气可以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 B.氨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C.用水吸收氨气可用右图的装置防止倒吸 D.氨本身没有毒,因此氨气泄漏时,人们没有必要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解析】 题图的实验装置由于出气管口在水下层的CCl4层中,氨气不会溶于CCl4而发生倒吸,而且氨气从下向上逸出时能充分与水接触而被水完全吸收。‎ ‎【答案】 C ‎3.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 A.加热NH4Cl,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B.N2+3H2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 ‎【答案】 C ‎4.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用到的是(  )‎ ‎①蒸馏水 ②NaOH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⑤‎ ‎【解析】 固体溶于NaOH溶液后,加热,若含有NH,则发生NH+OH-NH3↑+H2O,NH3能使湿润(用到蒸馏水)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6‎ ‎【答案】 B ‎5.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NH3与O2反应生成NO,体现了NH3的还原性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液氨用作制冷剂 ‎【解析】 B项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铵盐的水溶性与氨气制取无关;D项液氨用做制冷剂是利用氨的易液化的性质,故B、C、D选项均错误,A项正确。‎ ‎【答案】 A ‎6.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 A.N2和H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 B.加热NH4Cl制取氨气 C.将浓氨水向碱石灰固体中滴加 D.将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解析】 A适合工业制取氨气,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加热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遇冷又化合为NH4Cl,B不合适;NH3极易溶于水,D不合适;只有C选项因浓氨水易挥发,滴到碱石灰固体中放热,可用于快速制取氨气,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7.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OH)2溶液 D.BaCl2溶液 ‎【解析】 分析四种盐溶液,两种铵盐,可以用碱液区分,两种硫酸盐都可用Ba2+区分,故选用Ba(OH)2即可区分。‎ ‎【答案】 C ‎8.下列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 A.汽车发动机中氮气和氧气高温下化合生成NO B.动物的排泄物转化成氨或铵盐 C.有些植物不需要使用氮肥,将氮气直接转化成蛋白质 D.“雷雨”天将空气中的N2变成NO ‎【答案】 B ‎9.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及所做的解释均正确的是(  )‎ 6‎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雾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微小的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性气体 ‎【解析】 A项NH3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反应生成NH4Cl小颗粒,为白烟;B项由于硫酸没有挥发性,因此无明显现象;C项能与NH3·H2O生成不溶性的氯化物,如MgCl2、AlCl3均合理。‎ ‎【答案】 D ‎10.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  )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 ‎【解析】 铵盐与烧碱共热产生NH3,Y为NH3,NH3NONO2HNO3NH4NO3。 Z为HNO3,X为NH4NO3。‎ ‎【答案】 B ‎11.A是一种酸式盐,它与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气体B,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挤压胶头滴管,可得到蓝色喷泉。若向A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可以是________,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A→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无色气体B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推知B为NH3;根据无色气体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推知C为SO2;因为A为酸式盐,所以进一步推知A为NH4HSO3,NH4HSO3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能发生反应NH4HSO3+2NaOHNa2SO3+NH3↑+2H2O。‎ ‎【答案】 (1)NH4HSO3‎ 6‎ ‎(2)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 向下排空气法 ‎(3)HSO+H+===H2O+SO2↑‎ ‎(4)NH+HSO+2OH-2H2O+NH3↑+SO ‎12.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线路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线路Ⅰ、Ⅱ、Ⅲ是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 ‎ ‎ ‎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环境问题与NO2的排放有关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赤潮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E.酸雨 ‎【解析】 (1)①发生NH3的催化氧化反应,Ⅲ为NO2与水的反应。(2)赤潮与含氮、磷的生活污水排放有关,光化学烟雾与氮氧化合物排放有关。臭氧空洞与氮氧化物及氟氯烃排放有关,温室效应与CO2排放有关,酸雨与SO2及氮氧化物排放有关。‎ ‎【答案】 (1)4NH3+5O24NO+6H2O ‎3NO2+H2O===2HNO3+NO (2)BCE ‎[能力提升]‎ ‎13.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解析】 A是正盐,既可以与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并且生成产物B都是氢化物,A必须是铵盐,B如果是酸根离子形成的氢化物能与Cl2反应,说明其有还原性,有还原性的氢化物常见的是H2S,故A是(NH4)2S。A项,当X是强酸时,B就是H2‎ 6‎ S,那么C是S,D是SO2,E是SO3,F就是H2SO4,A对;B项,当X是强碱时,B就是NH3,C就是N2,D就是NO,E就是NO2、F就是HNO3,故B对;C项,不管B是H2S还是NH3,与氯气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对;D项,当X是强酸时C是S,是固态单质,D错。‎ ‎【答案】 D ‎14.氨气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 ‎(1)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__。‎ ‎(2)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固体氢氧化钠 C.五氧化二磷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NH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答案】 (1)A B (2)B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处,如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1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        甲         乙  ‎ 丙 6‎ ‎(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4)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解析】 (2)中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的依据是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3)中由于乙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浓H2SO4中,因为发生反应2NH3+H2SO4===(NH4)2SO4,而不能收集到NH3。(4)中利用加热NH4HCO3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必须分离除去H2O(g)和CO2,碱石灰可吸收H2O(g)和CO2,故只有丙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3)乙 (4)丙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