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00 KB
  • 2021-06-19 发布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导学案1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最后一课》(学案)‎ 文本导读 名师引领 ‎【学习纪要】‎ 掌握并理解文章的学习目标:‎ ‎1.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命运,与法兰西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章通过小说人物的语言、言行和心理活动去组材,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样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反映了爱国主义思想主题。‎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4.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 本文中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体感悟】‎ 作者:‎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写作背景: ‎ ‎《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刚结束两年。‎ ‎  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是法国发动的。结果,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投降。普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和约,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东部地区给普鲁士。从此,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的法国人民沦为亡国奴。这篇小说反映的就是阿尔萨斯沦陷以后,当地人民在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教法语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提纲挈领】‎ 文章主旨: ‎ 文章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结构 : ‎ 一.段落划分并概括段落大意。‎ 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共分为三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转变。‎ 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悲愤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  ‎ 二.文章结构脉络 。‎ 最后一课 都德(法)‎ 环境:(时代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 敬仰 人物: 小弗郎士(线索人物) 韩麦尔先生(主要人物)‎ ‎ 唤醒 ‎ 贪玩、不爱学习、幼稚 普通教师 情节:变 (心理描写) (转变)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升华)‎ ‎ 懂事、爱学习、爱祖国 爱国志士 情感:亡国痛、民族恨、爱国情 写作特点: ‎ 1. 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紧紧围绕中心选材。‎ 在中外的众多抗战题材的同类小说中,不乏佳作,还有不少感人的、催人泪下的小说或者电影电视。《最后一课》不同。它短小,是最典型的短篇小说。写了农村小镇上的一位普通教师和一位小学生,他们最能代表法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感情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得更加真实、深厚,文章也更富感染力。它只写一堂语文课而非其他课,那是每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祖国语言的共同感受。可以说韩麦尔老师谈法语之美,主要表达的是爱国之情,使人非常感动。同时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写,文章的感染力、深刻性更强烈。‎ ‎2.通过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刻画韩麦尔先生主要是通过语言、行动和神态进行的。小说通过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神态描写是小说里写得最重的一笔,主要是韩麦尔先生的神情,包括村民自觉来听课的神情,作品中人物大部分的感情变化都是由此而出。小说刻画小弗郎士主要是运用心理描写进行的。一节不寻常的语文课,引发了小弗郎土的种种感受,使他渐渐明白了生活中发生的真正变化,和这变化的意义。于是小弗郎士觉悟了,悔恨、惭愧和炽烈的爱国热情都升腾起来。‎ ‎3.运用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小说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为以后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转变做了铺垫,同时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发生的背景,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 本文是一篇小说,要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整体把握文章。明确文章的主要人物是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是一位线索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展开情节,描写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进行文化专制,强令学校改教德语的暴行,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 ‎2.局部突破 ‎ ‎(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 ‎(二)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 a、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b、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c、韩麦尔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怎样的感情?‎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 ‎(三)体会重点句的深刻含义。 ‎ a、为什么说“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c、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明确:‎ a、明天永远没完,拖的结果是连祖国的语言都还不会说,却已经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b、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心和对敌人斗争的意志,不会忘记恢复国土,争取自由,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小弗郎士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地努力学习,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都学好。‎ 积累运用 拓展演练 ‎1.都德是  著名小说家,该文以  为背景。‎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赫叟(hǎo 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 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 C.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 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uàn)‎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祈祷  督学                B.思量  墙璧 C.惨白  阻塞                D.戒尺  溜冰 ‎4.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答:( )‎ ‎  A. 喧嚷扰乱   B. 声音大而杂   C. 喧哗沸腾   D. 喧哗热闹   ‎ ‎ 2)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诧异。答:( )‎ ‎  A. 惊叹       B. 惊奇         C. 纳闷       D. 心里不明白      ‎ ‎3)“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 答:( )‎ A. 批评指责   B. 处罚         C. 埋怨       D. 严厉地责骂    ‎ ‎5.依据课文,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 (喧哗、喧嚷、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 ‎ ‎(塞进、装进、送进 )我们的脑子里去。‎ ‎3)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 (敬意、敬佩、敬仰)。 ‎ ‎6.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A.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B.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    “法兰西万岁!”‎ ‎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    ‎ ‎7.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 ‎ ‎ ‎8.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 ‎ ‎ ‎9.“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是  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 ‎10.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 ‎ ‎11.“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情如何理解? ‎ ‎   ‎ ‎1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忽然”的表达作用是(  ) ‎ ‎   A、表现了人或事物出现的速度超常。 B、表现人物内心里巨大的震动。‎ ‎   C、强调人物的惶惑和措手不及的感觉。D、表现时间短。‎ ‎13.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参考答案】‎ ‎1.法国;普法战争 ‎2.A ‎3.B ‎4.1)D         2.)B             3)A ‎5.1) 喧闹        2) 塞进       3) 敬意 ‎6.B 阅读 ‎7.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 ‎ ‎8.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 ‎9.心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的崇敬。 ‎ ‎10.热爱祖国,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念。 ‎ ‎11.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 ‎12.B  ‎ ‎13.D ‎ ‎ 素材大观园 拓展阅读:‎ ‎(一)学习比较阅读。‎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祁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须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缚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齐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地,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什么鬼追着似的。 ‎ ‎《四世同堂》简介:‎ 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 ‎       《最后一课》      《四世同堂》片段 作家       都德(法国)          老舍(中国)‎ 背景       普法战争            抗日战争 ‎ 事件 阿尔萨斯沦陷后最后一堂法语课  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第一堂课 中心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人物    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    师生(老师眼中看学生)‎ 人称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写作手法     烘托           烘托 ‎(烘托: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的一种写作手法。)‎ ‎(二)阅读相关文章。 ‎ 最后一课(郑振铎)‎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免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 ‎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的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按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堂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上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地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着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辗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立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一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吸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个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天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选自郑振铎《蛰居散记》,上海出版公司195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