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3 KB
  • 2021-05-28 发布

优质课《葡萄沟》教学设计范文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优质课《葡萄沟》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 《葡萄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语言障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 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 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 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 “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1、葡萄 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 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八 九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 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 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 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 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地方的什么东西呢? (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 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 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 了想一想当中的第 1 个问题呢?1 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 回答了这个问题? 2 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 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 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 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 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 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篇二 学习目标 1. 识记 11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运用多种方法感 悟“ 梯田” 、“ 山坡” 、“ 茂密” 、“ 五光十色” 、“ 热 情好客” 等词语及句子。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 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3. 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 情。 学习重点: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学习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 读好长句。 课前准备:葡萄沟的课文录像、多媒体或图出示中国 行政区分布图、新疆政区图和葡萄沟系列、浓郁新疆 风情的乐曲,课文插图和贴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 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直到认识“ 葡萄” 。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葡萄,但是产量最多、吃起来 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葡萄沟出产的葡萄。出示:疆: 读准后鼻音 (新疆) 播放一段有着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出示中国行政区 分布图,让学生找一找新疆、吐鲁番的位置。(读好“n 、 l” 音:鲁 吐鲁番) (板书补充课题)沟:读准音 (葡萄沟) 二、揭示目标: 1. 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 读文,所说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葡萄是怎样 制成葡萄干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 学法提示: 1. 认真读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 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交流检测:(一)汇报识字情况。 (1 )查地图识字:疆、鲁、番、维、吾 (2 )以旧带新识字:难谁— 维语— 吾 (3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沟 (4 )形近字对比识字:密— 蜜 (5 )编字谜识字: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二)认读生词 搭建 茂密 凉棚 碉堡 阴房 吐鲁番 葡萄沟 钉木板 蜜桃 采摘 杏子 钉子 留下 新疆 不够 四季 维吾尔族 热情好客 指名读 开火车读 (三)巩固识字 (1 )同桌互相猜字 (2 )编号找字 篇三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一袋葡萄干)孩子们,这是什么?关于它, 你能说些什么呢?(颜色、形状、味道、产地等) 2.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进一步了解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揭示课题)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整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和不理解的 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 三、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了些什么。 2.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看看自己读 懂了些什么。 3.再读课文,思考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按什 么顺序描写的。 四、品读课文,感受独特 1.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它的独特都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认真读读课文,寻找答案。(提 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 写的,按这样的顺序仔细找一找) 2.交流自学情况。(提示葡萄沟的独特性) ⑴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地理位置是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 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原因。 ⑵进入吐鲁番,在庄园沿途看见了许多独特的石砌的 房子,估计与葡萄有联系。 ⑶葡萄沟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长廊里的葡萄都是 清一色的优质绿葡萄。 ⑷“葡萄晾房”是用来制作新疆特产葡萄干的特殊房 子。 3.是啊,葡萄沟的葡萄可爱、独特,让我们像作者一 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 五、活学活用,模拟描写 1.回忆葡萄沟的葡萄的独特之处。 2.品读文中的优美词句。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思考它有哪些特点(颜 色、形状、味道等),完成小练笔。 吐鲁番盆地最低点海拔-155 米,是中国陆地上最低的 地方。这里盛产瓜果,矿产丰富。它的地貌独特,北 面是天山支脉博格达山,南面的绿洲和蓝色的盐湖、 黄色的沙漠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吐鲁番是中国最热 的地方,属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日照长、气温高、 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夏季漫长、酷暑干燥。吐 鲁番总是和葡萄连在一起。在吐鲁番盆地中的火焰山 下,有一个绿荫浓郁、流水潺潺的绝妙去处,那就是 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驰名中外的葡萄沟。 八九月份是葡萄的丰收季节,山坡上、谷底里,成簇 成串的葡萄,有圆的,也有马奶状的;有红的、白的, 也有绿中泛红、红中着粉的。晶晶莹莹,像玛瑙、似 翡翠,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十分让人陶醉。在这绿 色的世界里摘葡萄的维吾尔族姑娘,衣着显得分外艳 丽,身影更加婀娜多姿。其中,名贵的无核白葡萄不 仅供人食用,而且有医药功能。它小而甘,无核,一 棵秧能活上百年,耐旱、耐盐碱,果实穗大、粒小、 多汁、含糖量高,适于鲜吃,晾制葡萄干等。在这里 还可看到山岩上一座座类似蝈蝈笼的大晾房。人们把 鲜葡萄挂在晾房中,约 40 天,就成了嫩绿透明、甘 甜柔腻、远销国内外的无核白葡萄干。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