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0 KB
- 2021-05-28 发布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一、选择题
1.对于“光荣革命”,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建立了一种新型君主制,也
有人认为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
次政治阴谋。对“光荣革命”认识分歧的焦点在于它是否( B )
A.实现了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
B.造成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
C.保持了英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
D.推翻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解析] 1265 年孟福尔组建议会,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相互妥协,故 A 项错误;材料体
现了对“光荣革命”的三种认识:一是建立了一种“新型君主制”,二是“宫廷政变”,三
是“篡夺英国王位……政治阴谋”,概括来看认识大致分两类,一是认同英国君主立宪制,
二是认为英国政体保留国王,未发生根本变化。故分歧焦点在于对英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故
B 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前后都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故 C 项错误;1640 年英国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49 年处死查理一世,推翻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故 D 项错
误。
2.程汉大在其《英国政治制度史》中称:“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
全新的政体。”下列各项,属于 17 世纪末这一“全新的政体”的基本特点的是( C )
A.国王“统而不治” B.内阁掌控行政权
C.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D.内阁和议会相互制衡
[解析] 17 世纪末,经过“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的颁布,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但仍握有行政权等,并未完全“统而不治”。1721 年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确立之后,国王
才真正的“统而不治”,故 A 项错误;《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
国王的权力,议会主权地位得以强化,故 C 项正确;B、D 两项是在责任制内阁确立之后,
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B、D 两项错误。
3.(2019·河南师大附中高一月考)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
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 年议会通过
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 D )
A.扩大了国王的权力 B.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
C.破坏了“光荣革命”果实 D.有利于责任制内阁建立
[解析] 材料中的做法实际上扩大了内阁权力,削弱了国王的权力,故 A 项错误;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削弱国王权
力维护了“光荣革命”的成果,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行政权逐渐从国王转移到内阁,有
利于责任制内阁的建立,故 D 项正确。
4.(2019·广州高一检测)1830 年英国格雷政府上台,开始对议会进行改革。其改革原则
是尽可能保持现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坚持选举权依据财产标准而不是天赋人权。这种做法
( B )
A.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B.孤立了工人阶级
C.破坏了代议制度的原则 D.壮大了旧贵族势力
[解析] 由材料“改革原则是尽可能保持现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可知改革旨在维护
资本主义制度,并未改变社会现状,故 A 项错误;由材料“1830 年”“尽可能保持现有的
政治和社会制度,坚持选举权依据财产标准而不是天赋人权”可知有利于保障经济实力雄厚
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孤立了工人阶级,故 B 项正确;结合所学,英国议会改革是
对代议制的完善和发展,故 C 项错误;由材料“坚持选举权依据财产标准”可知打击了旧
贵族势力,故 D 项错误。
5.(2019·张家界三中高一期末)1861 年,伦敦有家报纸注意到当时“就数量和重要性而
言,下院 9/10 的议案是通过政府之手”。这反映出( D )
A.下院的职责是通过政府议案
B.民主政治的完善
C.议会对政府具有行政监督权
D.内阁权力的扩张
[解析] 下院是英国议会的一部分,其职责是行使立法权,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
是政府成为拟定议案的主体即政府权力的扩大,这不是民主政治完善的体现,故 B 项错误;
材料中强调的是政府通过议案对下院的影响,并未体现议会对政府的监督权,故 C 项错误;
内阁即政府通过议案比例之高,为政府权力扩大的体现,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6.(2019·南通高一检测)英国是世界史上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
代化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
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到 18 世纪初,国王手
中的特权越来越少,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
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君主“统而不治”的时代渐渐拉开了
序幕。但议会下院的这种“中心”地位在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政权牢牢
地控制在贵族手中,所以 18 世纪也被称作是“贵族的世纪”。
材料二 在 18 世纪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英国主要的财产形式,由土地贵族集体
掌握政权,因而克服了专制的王权,显然具有某种合理性。但这种贵族政治自工业革命开始
后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由此而引发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扩大选举权,增
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员席位得以增加。改革法消灭了衰败选邑,贵
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小。1832 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
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 20 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指出推动英国
进入君主“统而不治”时代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一小问“权力机制”,从材料一“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
仍是权力的中心”得出国王和议会共享政治权力。第二小问“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
从材料一“《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得出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限制王权;从
材料一“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等得出政党政治的兴起;从材料
一“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得出责任制内阁的完善。
[答案] 权力机制:国王和议会共享政治权力。主要因素: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限
制王权;政党政治的兴起;责任制内阁的完善。
(2)据材料二,归纳 1832 年议会改革解决的英国议会制度的问题。
[解析] 从材料二“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员席
位得以增加”和“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小”可得出选举权狭
小;议席分布不合理;选举方式腐败。
[答案] 问题:选举权狭小;议席分布不合理;选举方式腐败。
(3)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功经验。
[解析] 第一小问“演变趋势”,从材料一可得出从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从材料
二可得出权力重心不断下移。第二小问“成功经验”,从两则材料可得出和平、渐进;立法
改革。
[答案] 演变趋势:从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权力重心不断下移。成功经验:和平、
渐进;立法改革。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检测2021-05-28 18:45:034页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2021-05-28 18:44:222页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周周清2第142021-05-28 18:43:563页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2021-05-28 18:42:5429页
- 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2021届高三2021-05-28 18:42:147页
- 人教PEP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8 2021-05-28 18:41:517页
-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后2021-05-28 18:41:359页
-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2021-05-28 18:40:283页
- 2020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2021-05-28 18:40:169页
- 2016 年下期永州市第四中学期末综2021-05-28 18:40: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