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9.97 KB
  • 2021-05-28 发布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1)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美的图形 圆,信息窗 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交流画圆的过程中,归纳画圆方法,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各 部分的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直径、半径。 2.在经历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圆的特征, 增强空间概念,发展数学思维。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 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认识圆的特征,并能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圆形图片、直尺,圆规等 【评价设计】 1、通过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达成教学目标 1。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特征,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 道怎样思维,达成教学目标 2。 3、通过交流、观察生活中有没有不是圆形的车轮这一话题,在培养 学生批判思维和突破常规的创新思维上做些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一定 这样吗”?进一步明确圆形车轮使用的必要性,达成教学目标 3。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看,图中古代、近代、现代的几种交通工具,它们的车轮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轮子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 呢?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圆?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圆 形图案(课件)。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所有的平面图形 中,圆是最美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 奥秘吧!(板书: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车轮入手,为学生学习圆提供感性认识 和直观经验,学生了解到虽然车辆在不断发展进步,但车轮始终是圆形的,从问题 “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明确本节课研究主题。欣赏运动的圆在生活中的 运用,一是体验到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能够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圆无处不 在。】 二、合作探索 1、感受一中同长 (1)尝试画圆 平时,你都用什么方法画过圆?我这里也搜集了一些画圆的方法, 看(视频)。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指的就是“圆规”。 (视频:用圆规画圆)现在,你就借助手里的圆规来试着画一个圆吧! 刚才,同学们画的圆,有的画的好,有的画的不太好,为什么?你 认为应该怎样画?(交流) 小结:固定的那个脚(针脚)不能移动;定好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圆规稍微倾斜一些。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概念的教学要让学生去充分的体验,让学生 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很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已接触过圆规,所以用圆规来画圆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个别的同学用圆规的方法不是很准确,让学 生自己尝试画圆,并自己概括,学会正确的用圆规的方法,对圆的特征有初步的感 知。】 我也来画一个圆,你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半径、圆心、 直径),我应该把圆心、半径、直径画在哪?你来试试,你也来试试, 还有谁也来试试。(学生板画) (2)发现特征 交流画圆方法,发现圆的两个本质特征:圆心定点、半圆定长。(板 书:定点 定长) 【设计意图:教师画圆的过程中,学生再次观察、回顾画圆需要掌握的方法。 学情分析中有学生已经知道半径、直径的名称,但存在概念模糊的情况。教学时学 生思考应该把圆心、半径、直径画在哪这一问题,自然引入学生对圆概念的形成。 接着,学生来画半径和直径的过程,为学生后面的研究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奠定了基 础。】 2、理解一中同长 (1)合作探究圆的特征 其实,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规律呢!请同学们利用手 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等等,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 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小组合作探究要求: 以四人为一小组,一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找 一找圆心、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并在小组内交流。 实在研究不出来,可以打开老师为你准备的智慧锦囊。 同一圆中有多少条直径和半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你能否用不同 的方法证明直径与半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研究单上,准备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 预设 1:我们小组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直径。 预设 2: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预设 3: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板书: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圆的特征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 道了圆心就是定点,作用是确定圆的位置;半径或直径可以定长,作用 是确定圆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 “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结构,在交流 的过程中互相碰撞思维,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认识“圆,一中同长”的特点 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 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 同长又指什么呢? 对于一中同长,我还有个问题。椭圆同圆形一样,也是曲线围成的 图形,它也是“一中同长”吗?为什么?上面的这些图形是不是“一中 同长”的图形?为什么?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逐步增多,你发现了什么?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 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 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图片:圆向方的渐变过程)。说到圆处 于方,你还想到些什么?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图形的长度,你能获得 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一中同长”和“圆出于方”的教学环节,进一步明确圆的 本质特征,在对比的过程中,感受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学生 感受到我国古代数学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自主练习 同学们自己研究了圆的特征。我们来检测一下,看同学们对圆的知 识掌握的怎么样! 1、按图填一填 2、探寻原因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车轮设计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什么地方? 3、想一想:你见过别的形状的车轮吗?生活中的确存在这样的车轮。 (视频) 这样的车轮怎样行驶?怎样才能让它不颠簸呢?学生交流后,播放 方形车轮行驶的视频。生活中为什么不用方形车轮? 【设计意图:将圆形置身于其它平面图形中,检验学生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理 解情况;通过回归课堂伊始的问题,明确生活中圆的应用;在方形车轮与圆形车轮 的对比过程中,感受圆的作用与完美使用。】 四、回顾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 定点 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定长 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 d=2r r =1/2d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