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1 KB
  • 2021-05-28 发布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测试11论述类文本阅读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专题测试十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时间:90 分钟。分值:45 分。学生用书 P395 一、(2018·福建省南安第一次阶段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 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 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 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 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 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的冶金技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 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那才是该 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 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 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 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 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 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 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 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 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 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 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 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 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 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 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 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 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 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须以建筑或 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 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2017 年 10 月 8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D.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解析 A 项,“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不正确。原文指的是“保存下 来的古建筑”。C 项,强加因果;且“西方古建筑”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座哥特式大教堂”。 D 项,“轻观赏价值”于文无据。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 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 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 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 筑优于西方。 解析 “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说法错误。文章认为,中国传统建筑 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 环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 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 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 以现世为重。 解析 “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 答案 A 二、(2018·山东省师大附中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 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 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 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 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 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 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 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 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 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 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 骨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 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 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 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 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 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 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 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 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 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 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 世界。 (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 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 的工具是古文字。 B.在古人类时期,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 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个道理。 C.文字的产生是以抽象思维的能力水平为基础的,从象形文字可以看出人类抽象思维 能力还不发达,创造不出太抽象的符号。 D.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 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解析 A 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的说法以偏概全,太绝对,原文 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B 项,古诗歌中和原始神话中说 明道理的方式用反了。D 项,“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强 加因果。原文不存在因果关系。 答案 C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在论证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代诗歌、原始神话、文字创 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B.古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的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人 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低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 C.文章举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名 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 D.文章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相互补充促进中 辩证地发展,使人类思维不断提高的论点。 解析 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 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答案 C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都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可以 推断出这些国家的古文字可能属于绘画文字的范畴。 B.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说明他们的思维还不能 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 C.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说 明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D.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 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解析 “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无中 生有,偷换概念。原文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 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 答案 D 三、(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 中国的官印为何由方变圆? 在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圆形官印出现之前,方形印章是不二 之选。但是,方形印章在当代中国却有了不同命运,仅存的硕果是人民币背面的“行长之章” 和“副行长章”,而圆形公章已通行于世。 中国最早的印章出现于春秋时期,当时文字写在竹简上,印章主要是用来钤印封泥,起 到保密作用。《周礼·地官·司市》有“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的记录,当时公私印章 都可以称为“玺”。秦始皇规定玺为天子专用,臣民印章只能称为“印”。 中国印章图案最初完全由文字组成,字形的形体美对印章布局之美起决定作用,最常见 的是篆书,宋元以后隶书、楷书和各种宋体书也开始出现在印章中。由于汉字本身结构,无 论采用何种文字入印,汉字整体形状都呈方块状,为体现对称之美,从秦代到明清,皇帝、 王侯、官署的正式印章都是方形的。 《大明会典》和《大清会典》对印章的规格和尺寸做了规定。皇帝、皇后、太后、太子、 亲王的玺印称为“宝”或“玺”,用玉和金制作,印钮为龙或龟。正一品至九品官员的印章 用银或铜铸造,印的边长从三寸四分到一寸九分、厚度从一寸到二分二厘不等。文官的印钮 均为直钮,只有御史的印钮上面有穿孔,而总督、将军等高级武官的印钮为虎钮。 古代玺印中青玉地位高于白玉。明初六玺中,等级高的天子之宝、信宝、行宝是青玉制, 次一级的皇帝之宝、信宝、行宝是白玉制。金玺再低一级,主要是皇后、太后、太子用。这 些宝玺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比如祭天时用“皇帝奉天之宝”,颁发诏书用“皇帝之宝”, 祭享百神用“天子之宝”,调兵征伐用“皇帝信宝”,调发番兵用“天子信宝”,册赏赐劳 用“皇帝行宝”,册封藩邦用“天子行宝”等。 《大明会典》中记载的明朝传国宝玺有二十四方。清朝的传国玺在乾隆时期最终完备, 大体上仿照明朝,但增加了一颗“大清嗣天子宝”,变为二十五方宝玺。此外,乾隆帝传位 嘉庆后,又用青玉制作了一方“太上皇帝之宝”,但这方宝玺只使用了一代。 1912 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制作了五方印玺。1927 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 着手制作五方新国玺,其设计尺寸均大于袁世凯时期的旧玺。1949 年以前中国普遍使用方 形公章,例外情况:一是圆形的邮政印章(邮戳),一是中国海关日戳。目前收藏于国家博物 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印应当可以算作中国最早的圆形官印。它与传统 中国印章最大的区别是将图徽符号加入印章,打破了以往中国印章只有文字而无图徽符号的 结构,为追求对称以及必须将镰刀锤子图案置于中央,只能选择圆形。 实际上在 50 年代前半期,新政权各级机关和地方政府所使用的印章都是方印,但是到 1955 年之后统一改成了圆形公章。等级最高的是国印,直径七公分,中央为国徽,国徽外 刊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字,使用时由国务院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钤用。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春秋时期,为保证写在竹简上往来信件的保密性而使用封泥,“钤印”应运而生。 B.“玺”为天子专用,臣民印章称为“印”,明清时期皇后、亲王的印章也可称为 “玺”。 C.我国古代正式印章采用方形,主要由印章上汉字字形的形体美、印章布局之美决定。 D.明清前各朝代对印章的规格、尺寸、材质都有明确规定。明清时代的规定更具体严 格。 解析 B 项,错误在于秦始皇之前公私印章均可称“玺”。C 项,主要由布局美(对称美) 决定。D 项,明清时期开始有严格规定,历朝历代的要求原文无据。 答案 A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官印的形状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沿革为主线呈现了中国官印的演变与发展。 B.文章以我国官印“由方变圆”的演变为论题,阐述了不同的形状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C.在论述过程中使用很多具体可考的实例,就增强了材料的权威性和观点的说服力。 D.对于官印形状,文章先综述观点,接着介绍印章起源,最后分析“由方变圆”的原 因。 解析 无中生有,文章对于方形、圆形所代表的意义未有涉及。 答案 B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要根据一方文物印章推断其使用者,其材质、尺寸、印钮等细处特征均是重要 参照。 B.明初,宝玺需要做出之宝、信宝、行宝等三种类型以供使用,这是因为不同的玺用 途不同。 C.我国第一枚圆形官印将图徽加入印章,为追求对称及必须将图案置于中央,只能选 择圆形。 D.1955 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印也改成了圆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才有资格 使用。 解析 理解错误,国印由国务院报请国家主席使用。 答案 D 四、(2018·云南省师大附中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9 分)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 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 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 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差任务,给两个 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 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 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 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 2015 年高考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 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设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 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 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 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他认为,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 解决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 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和探索。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首先,材料的内容思 想紧扣“主旋律”。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 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 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其次,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 的材料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审议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 漫画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真实性暗含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命题意图。第三, 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表现在:材料往往具有争议性,争议性重在 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关涉的人物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或几类人,这就保证“任务” 的指向有多选择;命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这样的材料,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 为深刻的一点写作。同时,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物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穿靴戴帽”、空发议 论。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消极落 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节选自《语文周报》特邀专家: 尤立增《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 B.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学生的表达根据任务的指向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C.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D.国内一些学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思想。 解析 A 项,曲解文意,此语言教学法的核心是“以明确任务为前提完成语言交际”。 C 项,以偏概全,这只是其中一种分类方式。D 项,“直接引入”表述不当,还加入“驱动” 一词,说明国内学者并非完全照搬。 答案 B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 B.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细化为五种任务类型,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C.文章援引专家的权威说法,例证确凿,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转向进行诠释。 D.本文逐层论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特点,强调其相对传统作文材料的改进。 解析 “历史沿革”指某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历程。本文只论述了这一概念产生的理论渊 源。 答案 A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B.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2015 年全国卷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但命题者本身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D.任务驱动型指令避免套作、宿构等行文方式,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 陷。 解析 “避免套作、宿构”说法绝对,对传统作文材料的理解错误。 答案 D 五、(2018·河南省新乡市第一次模拟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9 分)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到清朝 时,地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被赋予一定的财政 权力,甚至在晚清还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清代初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 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 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事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财权的高度集中。户部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 制定财税征管政策,包括修订和编纂《赋役全书》以实现各省、州、县的赋役定额化;推行 和利用诸如“易知由单”“实征红簿”“串票”“截票”等征税工具,以及滚单催征、顺庄 编里等征收方法,确保赋役的足额征收。与此同时,通过起运、存留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之 间的收支比例,通过解款和协款制度调剂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 方财政。 康熙朝以后还采取“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奏销”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中央对于地方 财税的掌控。各地征收钱粮“悉数解司”等于取消了以州县为单位的财赋存留,州县正项经 费开支必须随时向布政司及其所辖的户部寄存库领支。而清朝前期的奏销制度,除了由布政 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核造上报计簿(“奏销册”)给户部审核外,还由 督抚另外“复核”题奏,以达到相互监督的目的,以实现其集权的目的。 从起运与存留的比例来看,清代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清初,存留与起运各占一 半,随着军费开支和中央财政的匮乏,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存留进行削减,地方存留所占比 例逐渐下降。康熙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存留一般不超过 25%,嘉庆末年甚至仅为 17.4%。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比例变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形成集权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 系。 清代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至咸丰初年发生了转变。此时,为了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 费开支急剧膨胀,中央财政左支右绌。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只得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从 而导致地方财权扩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并且通 过征收厘金和推行捐输等不同途径筹措军饷,而这些财政权力逐渐被地方督抚所掌控。由于 地方权重,厘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此外,捐输事宜虽要经户部批 准,但各地方设立名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各省督抚以厘金、 捐输等自筹经费,必然导致地方督抚财赋支配权日重,而“户部之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 度名存实亡。 (2017 年 08 月 07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清朝,地方政府所征收的钱粮并不都上交中央,而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按照 比例进行划分,但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 B.清朝通过控制地方财政,来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以及不同省份、不同地 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建立起运和存留制度。 C.为了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康熙朝以后还采取了“悉数解司”和“奏销” 的举措,可惜这些措施因各州县无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 D.清朝咸丰初年后,为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清政府被迫允许各 省自行经营筹划,清朝地方财权于是开始扩张。 解析 A 项,“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错,并非整个清朝都是这样,文中有“清初, 存留与起运各占一半”的信息;B 项,错,“控制地方财政”是结果并非手段。C 项,“因 各州县无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于文无据。 答案 D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论点,指出清朝地方政府被赋予了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 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B.文章用当时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的户部的各项举措及起运、存留制度的实施,论 证了清朝入主中原后对财权进行高度集中的观点。 C.在论证地方财权扩张而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时,文章引用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以 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的事例。 D.文章按主次顺序,论证了清朝为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其中“悉数 解司”与户部掌管的“奏销”制度成为论述的重点。 解析 “按主次顺序”错误,应为按“历史时代的先后顺序”;论述的重点并非“悉数 解司”与“奏销”制度。 答案 D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清朝时,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 让中央应接不暇,就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给地方政府。 B.清代初期,虽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分野,但他们的划分和调整 却是客观存在的,这从“起运”“存留”制度可以看出。 C.奏销制度实施时,只要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再核造上报 计簿给户部审核,地方就可到户部寄存库领支经费。 D.太平天国起义后,户部的财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这与各地方设立名 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有关。 解析 “地方到户部寄存库领支经费”是“悉数解司”制度;另外,奏销制度实施还需 要“由督抚另外‘复核’题奏”。 答案 C 【方法技巧】 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与思路。“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分析问题(证明论 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强化论点)”是议论文的一般结构。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论点 或论题是以什么方式提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文章的结构 方式是总分式(或分总、总分总),层进式,还是并列对照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