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 MB
  • 2021-05-27 发布

八年级下历史课件《海峡两岸的交往》 (8)_人教版(2016部编版)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台 湾· 余 光 中 ) 祖 国 的 宝 岛 — 台 湾 台 岛 湾 台 峡 海 湾 东 海 南 海 台 湾 问 题 Ø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Ø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 指的是什么呢? Ø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 一种怎么样的状况呢? 以诗读史 本课重点: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本课难点: “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学习目标: 1、简述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 了解“汪辜会谈”、“九二共识”的内容。 2、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原因、重大意义。 3、运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对祖国 统一充满信心,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自学内容: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 问题提出过哪些方针? 2、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 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3、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 4、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 ü 从历史上说,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从三国时期开始,台湾 就与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朝时,台湾正式成为 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ü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ü 1895年清政府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ü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ü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美国历届政府都承认台湾是中 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时期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元朝时期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清朝初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康熙年间 设立台湾府管辖台湾 马关条约签定后 台湾被日本占领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回归祖国 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 期不懈的斗争。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美国历届政府都 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三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台湾。 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4.清朝:1684年在台湾设台湾府。 1895年日本割占台湾。 5.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 回到祖国的怀抱。 3.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 同根源 卫温赴夷洲, 元设巡检司, 成功收台湾。 清置台湾府, 甲午日本占, 抗战台湾回。 本是同根源, 自古皆中华。 美 国 承 诺 台 湾 是 中 国 不 可 分 割 的 一 部 分 ! 海峡两岸的交往 o 1、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 (1)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 (毛泽东) (2)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 (毛泽东) (3)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邓小平) o 2、改革开放后,两岸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1)、 1987年, (2)、 1992年, (3)、 1993年, (4)、 1995年, 3、台湾政局的变动 与时俱进地推进祖 国统一大业 九二共识 (内容) 汪辜会谈 (内容、意义) 党和政府对台湾政策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时 间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 以后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 胡锦涛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谈了四点意见: o 一是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o 二是要大力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o 三是要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o 四是要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 胡锦涛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 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在这个事关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 的立场是坚定的、一贯的。 密切交往 o 请用事实说明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政治会谈 ☆民间交往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讨论: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相同点 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事关中华民 族核心利益。 不同点:香港、澳门是殖民地,他们分别于 1997和1999年由代表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恢复行使主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 台湾已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当时代表中国的中 华民国国民政府收回,所以、港澳问题与台湾问 题不是一回事。 前者是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 有利因素,而最重要的是海峡两岸 都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而党和政 府顺应民族大义,对台湾方针政策 的不断调整也是促进双方经贸交流 的重要因素. 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 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 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他们回 到祖国的怀抱。请回答: • 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 •台湾于1945年回归祖国;1949年在大陆解放后, 国民党残余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台湾与大陆暂 时隔离状态。 ⑴ 、1945年以来,香港、澳门、台湾三地与祖 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⑵、我国政府的“一国两制”方针在对台 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措施有何不同? 台湾与大陆统一后可以保留军队。 ⑶、目前防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 因素有哪些? •台独势力; •国际反华势力。 调整 “三不”政策——近三十八年的隔 绝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87年: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 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 识”) 1993年: ☆人员往来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其他方面 请用事实说明 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o一是外国的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 题牵制中国; o二是蓄意制造分裂的台湾当局。 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 你认为台湾是否可以顺利回归?为什么? o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o ②“一国两制”的提出。 o ③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 o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o ⑤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发展两岸关系符 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o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 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o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o 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发展两岸关系符合 人民的根本利益。 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存在哪些阻碍? 我们应如何应对? 1、对台独分子决不妥协,坚决打击,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2、美国以台制华,遏制中国发展,把台湾问题当作牵制中 国的一张王牌,既不支持台独,也不愿看到中国统一。我们 要识破美国的伎俩,阐明我国立场,反对美国以任何形式干 涉中国内政。  3、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社会体制问题。  4、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提高祖国的综合国力,产生强大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祖国早日统一。 o台湾是中国21世纪的生命线? o 政治方面:统一台湾有利于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反之,则会助长西藏、新疆等地民族分裂势力的反动气焰。 o 经济方面:两岸的经贸利益;涉及领海及海洋经济专属区的划定, 从而涉及石油开采等经济利益。 o 军事方面:从战略角度讲,作为中国第一大岛,台湾扼守着中国 的东南门户。 o 国际地位:和平统一台湾是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的大事, 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推进祖国统一 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A、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 B、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 C、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两岸僵局的打破 A、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B、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 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3、台湾政局的变动 时 间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 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 1990 年,台 湾“海 基会 ” 成立, 会长辜 振甫 1991年, 大陆成 立“海 协会 ”, 会长汪 道涵 “九二共识” 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 辜振甫和汪道涵 海峡两岸关系迈出 历史性的重要 一步。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 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 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走近台湾  “从某种角度来说,连战已经成为两岸关系持续向好的 一个纽带角色。” o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以中国国民党主席 的身份,率团对大陆首访。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 人首次会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发 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确定未来两岸关系的总 基调。 o 此后,连战卸任国民党主席身份后,又以国民党荣誉主 席的身份先后对大陆进行了15次访问。访问主要包括 看望亲友、参加两岸重要民间活动、参加大陆重大国际 性活动等内容。 • 连战16次访问大陆 •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 首次会谈。 •   2005年10月 转任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连战再度访问大陆,先赴沈阳看望亲友,之后到山东、上 海、湖南、四川等地参观。 •   2006年4月 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两岸经贸论坛。 •   2006年10月 出席在博鳌举行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   2007年4月 在河南新郑市参加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并参加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   2007年9月 在西安祭祖参访后率团访问新疆。 •   2008年4月 来北京参加在奥林匹克中心区举行的“水袖”雕塑安放仪式。 •   2008年8月 应邀出席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胡锦涛会见。 •   2008年12月 参加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   2009年4月 赴陕西黄帝陵祭祖,出席大陆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 •   2009年7月 在天津参加津台投洽会。   •   2010年4月 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   •   2010年9月 出席台胞社团论坛。 •   2012年9月 出席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 •   2013年2月 访问大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 •   2014年2月 连战率团来北京参访交流,将赴沈阳为外婆扫墓。 •   17日晚 •   连战一行抵达北京,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设宴欢迎。 •   18日上午 •   连战到平谷区挂甲峪村参观访问,夫人拉琴、连战题字。 •   18日中午 •   与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见面,获赠两部大陆本土品牌的小米手机。 •   18日下午 •   钓鱼台国宾馆,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连战。   •   19日 •   再访北大,完成该校2005年颁赠名誉教授给连战的程序。 •   20日 •   赴辽宁沈阳祭祖。 2005年05月13日 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会谈。 o 胡锦涛和宋楚瑜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胡锦涛就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再提出4点看法 胡锦 涛强调,讨论两岸关系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必须以宽广的眼光审视当今世界和两岸关系 发展的大势,顺历史潮流而动,应人民要求而行。两岸共同发展繁荣正面临着历史性机 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合作、开创未来,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宋楚瑜表示,亲民党始终坚持三个基本立场。第一,坚持“九二共识”,从来没有 动摇。第二,反对“台独”,这个立场坚定不移。第三,两岸要和平。两岸和平是两岸 中国人最大的期盼、共同的心声   胡锦涛就当前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再提出4点看法:   第一,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政治 基础   第二,推进两岸“三通”,开创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   第三,早日恢复两岸平等对话和谈判,求同存异、扩大共识   第四,增进相互理解,密切两岸同胞的感情 赠台熊猫“团团”“圆圆” “燕子飞了, 有再来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两岸暂时的别离, 终有团圆的时候。” 台湾寄语: 1.介绍一下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2.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对祖国到底有多重要? 3.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4.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重大政策? 5.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的回应? 6.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