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5.72 KB
  • 2021-05-25 发布

八年级下历史课件《对外开放》 (4)_人教版(2016部编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9课 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 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 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 过程及特征。 2. 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 作用和影响。 知识网络 1980 深圳 改革 14 珠江 海南岛 浦东 内地 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1979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 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其中的“血路”是 指(  ) A. 率先建立经济特区 B. 率先实行改革开放 C. 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 D. 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曲中的“一 个圈”指的是(  ) A. 香港特别行政区 B. 澳门特别行政区 C. 经济特区 D. 沿海经济开发区 A C 一、单项选择题 3. 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伙子在给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 的这座城市,是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同 时,它也是外国人眼中的‘一夜崛起之城’。”他打工的城 市是(  ) A. 厦门   B. 深圳   C. 珠海   D. 上海 4.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 放……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 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下列城市最早对外开放的是 (  ) A. 海口   B. 厦门   C. 秦皇岛   D. 上海 B B 一、单项选择题 5. 一个外国旅游团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 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面貌。如果你是 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将会带他们去(  ) ①广州②深圳③珠海④汕头⑤厦门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青岛、 武汉和海南岛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 A. 海南岛、青岛、武汉   B. 武汉、青岛、海南岛 C. 青岛、海南岛、武汉   D. 武汉、海南岛、青岛 D C 一、单项选择题 7. 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国的对外开放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 ②中 国逐渐开放到东部沿海地带 ③中国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 和内陆省会城市 ④中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A 一、单项选择题 8.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 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 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和 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 设立上海自贸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9.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主要在下列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其先后次序是 (   ) ①农业 ②国有企业 ③建立经济特区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D B 一、单项选择题 10. 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 《时代》周刊介绍道:“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2圈。”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C.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1. 下图所示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B.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 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 B A 一、单项选择题 12. 20世纪80年代,有国际媒体评论道:“中国政府开放整 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 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最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A. 设立4个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3.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 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 流。”材料中“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 A. 中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 B.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C.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D. 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 C 一、单项选择题 14.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开放的中国也离不开 世界。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一、单项选择题 15. 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3 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 生这“3次创业的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 建立4 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目标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开放14 个沿海城市、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确立党在新 时期的基本路线 D. 扩大企业自主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二、综合题 16. 仔细观察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二、综合题 (1)1980年,我国建立4个经济特区。(请写出特区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1984年,我国又增开了14个沿海城市,其中E______, F是__________。 (3)我国在图中F处设立了一个开发区,你知道是什么吗? (4)请说出我国对外开放所形成的格局。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北海 上海 上海浦东开发区。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二、综合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深圳原是广东省一个落后的渔民村,与香港隔河相 望。渔民村的今昔变迁,实际上就是深圳巨变的一个缩影。25 年前,邓小平同志到这个“万元户村”视察过。25年后,渔民 村已是“旧貌换新颜”,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配套齐 全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材料二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简表(部分) 二、综合题 (1)依据材料一,写出深圳“旧貌换新颜”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试从对外开 放的对象、程度、领域等方面概括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3)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作为经济特区,深圳能够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 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进 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等。(言 之有理即可) 强化训练 1. 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该局面的 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强化训练 2. 根据下面的《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记》分析,山东省对外 开放的特点是(  ) A. 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B. 逐步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C. 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 D. 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B 强化训练 3.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的数据图。 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B 强化训练 4.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 推进改革开放。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当今的开放和近代的开 放”展开研究性学习。对于下面四位同学的思考,你赞同 (   ) A. 二者前提不同:一个是在独立自主下的主动开放,一个 是挨打下的被动开放 B. 二者结果一样:都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加 C. 二者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二者发起人不同: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鲁迅 A 史海拾贝 是谁首提“开放”和“特区”?  结束“文化大革命”那场灾难后,人们都在思考一个重 大问题:振兴中华,路在何方?党中央、国务院在拨乱反正、 恢复高考的同时,开始投石问路,了解外面的世界。  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会见联邦德国新闻代表团, 同客人就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等问题进行深入交谈。在回 答客人的提问时,邓小平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开放”一词, 郑重强调:“你们问我们实行开放政策是否同过去的传统相 违背。我们的做法是,好的传统必须保留,但要根据新的情 况来确定新的政策。”949年7月, 史海拾贝   对外开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照,只有在不断摸索中 前进。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 的来信摘报,送到邓小平同志办公室。邓小平阅后当即批示: 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  对于在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叫什么名称 的问题,邓小平说:“叫作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这 是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特区”这个概念,它是我国对外 开放的“突围”。  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反复酝酿和筹备,1979年7月20 日,广东蛇口响起对外开放第一炮,人们移山填海,兴建码 头。在当年林则徐、关天培率领中国军队向英国侵略者打响 第一炮的左炮台下,中国经济特区的发轫地——蛇口工业区 诞生了,对外开放的序幕由此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