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50 KB
- 2021-06-23 发布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1) 实验目的
① 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② 掌握RC、RL、LC、RLC串联电路的相量轨迹及其应用。
③ 学习日光灯工作原理,掌握其线路的接线。
④ 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2) 实验方法
① 由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可知:
(2-49)
和
(2-50)
② 如图2-40所示的RC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的激励下,与保持有 90°的相位差,即当阻值R改变时,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圆,,与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角形。R值改变时,可改变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
③ 在日常的用电设备中,用电负载多为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较低,通常可通过在负载端并接电容器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原理是用电容器存储的电量来补偿感性负载的无功电流,使总电流减小,同时电源电压与总电流的相位差减小,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电路如图2-41所示。
(3) 实验仪器
① 交流电压、电流表、功率表、功率因数表;
② 调压器;
③ 日光灯镇流器、电容器400V/4μF;
④ 30W日光灯;20W220V白炽灯。
(4) 实验内容
① 如图2-41所示的实验电路,调节调压器输出至220V,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数据填入表2-38。
表2-38 日光灯实验数据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V)
UR(V)
UC(V)
U(UR, UC 组成RtD)
DU
DU/U
图2-40 RC串联电路
(a) (b)
图2-41 日光灯测试电路
② 日光灯安装与测量
如图2-41所示的实验电路,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输出电压缓慢增加,直到日光灯刚启辉点亮为止,记下三表的指示值。然后将电压调至220V,测量功率P,电流I,电压U、UL、UA等值,验证电压、电流相量关系。数据填入表2-39。
表2-39 日光灯实验数据
测 量 数 值
计 算 值
P(W)
I(A)
U(V)
UL(V)
UA(V)
cosj
r(W)
启 辉 值
正常工作值
③ 功率因数的改善
我们通过并联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按图2-42组成实验线路。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至220V,记录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改变电容值,进行三次重复测量。数据记入表2-40。
(5) 实验要点
① 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读数时要注意量限和实际读数的折算关系。
② 线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启辉时,应检查日光灯、启辉器是否有故障?
③ 测功率因数实验时,电流表可以用一个。
(6) 预习与解答
① 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镇流器、启辉器的作用是什么?
② 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或用一只启辉器去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这是为什么?
③ 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试问电路的总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元件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改变?
④ 说明用并联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表2-40 功率因数实验数据
电容值
测 量 数 值
计 算 值
(mF)
P(W)
U(V)
I(A)
IC(A)
I′(A)
cosf
图2-42 功率因数测试电路
(7) 实验要求
① 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做误差分析。
②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③ 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