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8 KB
  • 2021-05-22 发布

初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总结范文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初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总结范文 我是一名初中教师 , 很庆幸区 ___ 门为我们提供这次培训学习 的机会 , 得到名师传授的教学经验和技术指点。 从教以来 , 我接触教育 技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 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利用这次培训正好 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 , 虽然学习很紧张只有六天的时间 , 但过得很充 实,受益非浅, 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 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 这与以 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大的不同之处。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的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 实用性很强。 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 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 动对我们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梳理, 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更好 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 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 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在老师的有效点拨下, 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了信息 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 这一堂堂授课虽然还略显生涩, 但也雏形颇具, 使我深受启发, 并理清了自己的收获: 1 、接受了教育技术这个新的专业术语。 以前每每谈到教育技术 能力就想到信息技术, 其实教育是一半科学一半艺术, 现代教育技术 首先致力于以科学观来考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运用系统方法分析 教学问题和设计教学策略, 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通过优化 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2 、深入领会了解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 以前我们的教学更多 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思想等。通过这 次培训,使我体会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课,课前的思考、准备及课后 评价、反思与课堂上的组织、教学等环节同等重要。 3 、学习领会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在这里,我是作为一 个学生的角色在课堂里感受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对比自己的学生如 插秧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边的教育媒体激发学 生学习兴致的思考。 4 、矫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 以前学校教师每当喊更新教育教 学方法时, 都会以条件有限为借口。 现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术除 了利用信息技术外,只要合理、科学地使用教育技术,同样通过传统 的媒体也能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课。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 , 培训只是一个开端 , 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 , 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将因此而振作精神 , 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 , 更远。 我坚信 , 短暂的培训将使我终身受益 , 并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拓 宽道路 , 我一定会好好珍藏且不断充实! 随着现代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 教育教学领域当中, 在教育教学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 信息技术 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 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对于推进中、 初中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 素质。通过参加这次《云南省中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仅 使我在原有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 育工作的适应性,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这次学习 就是更新观念,认识信息超载,充分利用网络,从收集、、归纳,总 结, 让计算机成为教师手中的工具, 让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直接 学习的武器。 使计算机以“任务驱动、 强调活动、 强调参与” 为原则, 采用模块化章节设计方法、 以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 突出小组合作 学习的方式。 努力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 自主学习与合作 学习的结合。 教育技术的培训,使我收获颇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 、真正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 学设计”等概念。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 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 化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 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 最优化。 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 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 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 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 、明白了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 ⑴利用信 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 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⑶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养 成。 3 、弄清了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 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 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 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 ⑴课程内容的适用性, 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 术教和学的内容; ⑵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 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⑶学科 / 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 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 面。 4 、让我们明白了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⑴能满足多主题、分层 次的教学任务; ⑵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 ⑶或以支持全员成 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 ⑷具有动态信息功能, 使教师搜集过程性 评价信息成为可能。 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 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所学到的知识 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为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模板 ,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