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5-10 发布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德育叙事——你听,那是花开的声音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德育叙事——你听,那是花开的声音 ‎ ‎   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 陈雪莹 ‎ ‎ ‎  上个月的一天晚上,我突然收到了小余的微信语音:“陈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我会在心底里想你的。”我既欣喜,又震惊,眼泪夺眶而出,我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语音,我又听见了花开的声音。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两年前。‎ ‎ ‎ ‎  那是工作的第一年,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对新工作踌躇满志,对即将到来的小豆丁们,满怀憧憬。开学第一天,想着一切都会在我的计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愉快的午餐时间到了,一二年级的孩子在教室吃,孩子们排着队伍到我的面前盛饭菜,到了小余时,他把碗藏在了身后,低着头,眼神闪躲,对我说:“不要吃这个。”我没有询问原因,命令式地对他说:“一定要吃饭,不然下午会饿的,把你的碗给我!”他撇了撇嘴巴,极不情愿地端着满满的饭菜走了,余光里看你回了座位,我很满意。‎ ‎ ‎ ‎  “不要吃,你喂我!”小余端着丝毫没有动过的饭,站在我的面前对我说。班上的孩子们都诧异地看着,我也愣住了。“‎ 他这么大人了,还要喂饭。”“天啊,他是三岁吗?”“陈老师,我和他是一个幼儿园的,他吃饭都要老师喂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你沉默了,把碗靠近了我,我犹豫了,心想:喂饭吧,你都一年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不喂吧,不吃饭可怎么下午怎么受得了,到时还可能和家长发生不必要的矛盾。我的心情很复杂,这和我的预想有点不一样。‎ ‎ ‎ ‎  我接过饭碗,放在了一边,摸着他的头问:“小余,你在家都是爸爸妈妈喂饭的吗?”你很坚定地说:“恩。”我心里想:应该是被家里人宠坏了。“你看啊,一年级的孩子都是大人了,大家都是自己吃饭的,你也可以做到的。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自己吃饭了,可以吗?”他含着眼泪,大声吼着:“不要,不要,我不吃!”说着,豆粒大的珍珠翻滚了出来。孩子们的哄闹声更大了,我维持好了班级的秩序,安慰你不要哭。心里既生气又无奈。眼看着饭菜凉了,也快下课了。‎ ‎ ‎ ‎  最终,我还是没能坚持住自己的原则。我安慰自己: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毕业,年纪小,需要慢慢来,不能着急,不能着急!下课了,重新热了饭菜,将你带到隔壁没人的房间,一口一口地喂着他。那顿饭喂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小余的心满意足并不是我想给予的,我暗自发誓,一定要让他改变。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一株花朵,需要享受阳光的温暖,也要承受暴雨的侵袭。‎ ‎ ‎ ‎  放学后,我将小余的妈妈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 ‎ ‎ ‎  我和小余妈妈说了他今天吃饭的表现,小余妈妈很平淡地对我说:“陈老师,给你添麻烦了,以后中午我带他回家吃饭吧!”‎ ‎ ‎ ‎  “小余妈妈,和你反映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拒绝让他在学校吃饭,他已经长大了,应该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我们要帮助他培养自力更生的好习惯啊。”我坚定明确地对小余妈妈说。‎ ‎ ‎ ‎  “从小吃带骨头的食物,都是我们帮他剔好了给他吃,他自己也弄不了。”‎ ‎ ‎ ‎  我感到很不可思议,但是压抑住了自己的情绪。‎ ‎ ‎ ‎  “陈老师,我们家小余的情况很特殊,之前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他有轻微的沟通障碍,行为上也有点不受控制,可能做不了精细的操作,例如剥虾、剔骨头这些。但是请您放心,我们已经在医院做正规的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定期的训练,应该会慢慢好起来的。也希望老师能理解我们,替我们保密。”‎ ‎ ‎ ‎  “小余妈妈,你放心,既然你愿意告诉我真实情况,需要我配合的也请你不要避讳。吃饭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是得培养他自己动手的能力,带骨头的食物我们可以协助他剔除。”‎ ‎ ‎ ‎  “陈老师,太谢谢你了,我们从今天开始,慢慢放手让他自己吃饭,可以吗?太不好意思了。是我们做家长的不好。”‎ ‎ ‎ ‎  有了家长的积极配合,我决定培养他自力更生的好习惯,针对小余目前的能力,和小余妈妈一起商量了对策,我们将一天的学校生活进行量化,制作了“争做自理小能手”一日常规表,以游戏的方式激发他的兴趣。‎ ‎ ‎ ‎  我将小余带到了办公室想征求他的意见:“你喜欢玩游戏吗?”‎ ‎ ‎ ‎  小余闪着大眼睛,高兴地说:“喜欢!喜欢!”‎ ‎ ‎ ‎  “那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只要你每天做到简单的几个要求,你就会闯关成功,得到一张”我真棒“‎ 的卡片,集满五张,可以去妈妈那里换一顿大餐。你愿意来挑战吗?”‎ ‎ ‎ ‎  “愿意,愿意!”他笑着回答,此时,小余贴我更近了,好像迫不及待地要迎接挑战似的。‎ ‎ ‎ ‎  “游戏可不简单,希望你可以坚持下去!”‎ ‎ ‎ ‎  我利用班队会的时间,鼓励班级的小朋友监督,必要时帮助他,每周推选出两位“最佳小帮手”进行奖励。经过几个月的游戏挑战,我发现小余的自理能力变强了,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我打心里为他高兴!‎ ‎ ‎ ‎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却带给我一些思考。教育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拥有两个教育者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的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家校合作让孩子充分享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关爱,享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在班集体建设中,我们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位天使,因为你的到来,让我相信了坚持的力量,遇见了美好。你听,那是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