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0 KB
  • 2021-05-06 发布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心得体会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心得体会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心得 1 民法典正式实施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这在我国的民事司法体系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么, 民法典的颁布会给婚姻家事领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本部民法典颁布生效以后,诉讼离婚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法官判离会更加审慎,诉讼周 期会变得更长。其中冷静期的设置,意在让双方强化经营的意识,更加冷静理智的对待婚姻 当中的矛盾。笔者提醒大家,遇到婚姻中的小“病”小“伤”不要轻易弃疗,要双方配合、 耐心修复婚姻系统的防火墙。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是一场两人共同成长彼此扶持的旅程,不在于 配置多豪华,路线多奇幻,关键在互相配合、一致行动、在取经的路上共同战斗,最终斩妖 除魔、修成正果......(参阅全文请百.度搜.索“新时代文库”)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一跃而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果来之不易,其中和谐安定、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社 会环境是关键,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体现,为中国创新创造提供了不断成长壮大 的优渥环境。“小明”的成长记录中国法治改革历程,彰显“中国之治”的力量,一部民法 典,一生守护的人民情怀!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心得 2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翻开历史的画卷, 从 1954 年到 2017 年民法典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 60 多年 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与人民生活 息息相关,以“人民至上”绝不动摇,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 从生活的鸡毛蒜皮到人生终身大事,更新服务零距离。从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结婚登 记、夫妻债务等,从细节中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打开 幸福之门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 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 从一个人懵懂时为游戏充值,再到初入社会时网贷平台的“利滚利”,再到见义勇为时不慎 造成的损害,再到接到无数垃圾短信的维权,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记录了中国社 会发展的历程,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化过程。 在“小明”生活的点滴中,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成果展现。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心得 3 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民法典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 到民事法治领域,充分赋予民事权利,保障权利不被侵犯。民法典聚焦民生发展问题,处处 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所谓“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体现出我们国家以 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民法典草案对于民事权利类型规定更丰富,行使权利规则更清晰, 权利保障更完善。“民法典对公民权利类型及其行使方式规定得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限 制公权力的滥用,越能起到规范公权力的作用。”民法典的出台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高 依法治国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之一。民法典的 颁布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 重要抓手,自然 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 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 和水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面推动民法典的实施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各级领导干部学好 用好民法典提出了明确要求。 带头学好民法典。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 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实施好民法典,不仅对贯彻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权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实现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法治力量。领导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是国家治理和社会 服务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其法律素质的高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强弱,直接决定 着其依法治理、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的水平。正因如此,领导干部要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 点、深学一层,带头学习好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法典的重大意 义、核心要义、重点问题,为运用民法典履职尽责打下坚实基础,着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 于行,切实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 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心得 4 以人民为中心,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 全书”,因涉及面广,涵盖面深,对每一个人的言行具有很强的约束意义。作为基层干部, 是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人民群众身边的知心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始 终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干部的心就在哪里,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干部就要去想什么,人民 群众盼什么、干部就要干什么。只要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 众之所忧,化人民群众之困,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的实干精神藏在心头、放在嘴上,干群关 系就十分融洽,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当亲人,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干部讲,还处处夸奖干部 的好,把干部当成无话不说的亲人,大家共同携手为小康生活齐心奋斗。 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做党纪国法的带头人。民法典第一章第十条规定:“处 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 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作为基层干部,是离人民群众 最近的人,也是跟人民群众经常打交道的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 特别是在服务人民群众领域内的法律法规知识,不仅要熟记,还要落实在行动上,时刻做到 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民事纠纷、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等调解化解中,要公平公正依法做 好人民群众的调解员,在体现法律的公信力的同时,也是体现基层干部带头学习党纪国法、 应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也是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基层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学法 普法宣法活动,基层干部更要时刻以党纪国法规范言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学法用法的典范。 以典型为榜样,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甘于奉献的老实人。身处基层就要为基层人民群众 谋事干事,首先要讲奉献,奉献是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利益至上等甘 于奉献,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甘于奉献乃至生命。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白衣天使、 “直播带货”的县长、深藏功名 60 多年的老英雄张富清、排雷英雄杜国富、奋战在脱贫攻 坚付出宝贵生命的黄文秀等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人不率,顺不从; 身不先,则不信。”作为基层干部,在学习榜样中、汲取榜样的力量的同时,要在实际的工 作中修身做表率,才能做到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有样子,就有人民群众的“口碑”,干 部所做的事业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心得 5 民法是万法之母。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 可见一斑。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 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 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为 保障个人合法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也为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兴权利、新型案件 的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之所以要编纂一部统一的民法典,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 国颁布了大量的民法单行法规,这些法规内容庞杂,分散广泛,不仅存在一些法规相互之间 不够协调的问题,而且老百姓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 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国家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民法典弥补体系缺漏、去除体系重复、消解体系冲突。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领域的基 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促进公平正当竞争、优化营商环 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 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 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 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 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问世,意味着我国法制的体例框架由此 丰实延展、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