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6 KB
  • 2021-04-27 发布

苏教版课题组教学工作总结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苏教版课题组教学工作总结 XX 年年十月份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已快有半年年时间,现将半 年所做工作作如下汇报: 由于本人是第一次参加课题组并担任课题组长,所以对这方面 还是处于蹒跚学步期,特此,我们采取以旧带新的形式,交流学习、 活动指导来开展课题组的一些活动, 特别是课题组的李文忠校长和宋 健美老师为课题组的一些活动付出了很多心血。 本课题是新课程理念下,以“苏教版科学物质世界主题的探究 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为主题开展的,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新课标、 小学科学教学的设计的理论 , 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石 , 进一步深入 的进行课题研究。这一学期我们集中学习了《科学课程标准》与《解 读》 的基本理念, 同时李校长为我们做了有关探究活动设计的专题讲 座, 通过各种形式来强化教师们的理论知识, 此外课题组成员另外还 自主学习, 认真钻研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 力求使每一位成员都能 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 本学期我校继续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充分地结合起来, 每次的课题组都能做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讨论。活 动时要求所有老师共同参与 , 共同探讨 , 忌泛泛而谈 , 漫无边际 , 讲求 扎实有效 , 同时每位老师人手一本记录本并做好每次研讨的记录,促 使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 交流探讨, ,再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水平。 课题的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者必须对课题的思 想进行领会,具体落实、渗透到教学实践中,而课堂就是我们教学的 主阵地,也是检验我们研究效果的主途径。这一学期来,我们要求所 有的老师以课题的思想为指导, 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认真备课, 上课 和教学反思。本学期 3 位老师以课题的思想为指导每人提供研究课, 然后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研讨交流, 找出存在的问题, 共同探讨改进 的方法。还要求执教者做好课后反思,戴辉文老师上的《折形状》一 颗获金坛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 曹辉老师《摩擦力的秘密》 获二等奖 ; 钱芸老师执教的《变色花》在东片科学研训活动中获得好 评。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广研究成果 本学期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组 ___ 。 通过又一学期的深入课题研究,我们从学习理论知识——实践 操作——反思总结——探究更好, 摸索出要让探究活动形式与活动效 益走向和谐统一, 也就是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到实施必须有效, 那才能 使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呢 ?经过半年年来的研究,认为科学活动的设计 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能激发学动的欲望: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特别 要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情感需要、兴趣好等个性倾向, 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2 、内容要有活动价值: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进行活动,对于 那些学生容易得出结果的内容大可不必拿来“兴师动众”。 3 、学生参与面要广:活动的设计要着眼于全员参与,促进学生 思考,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4 、活动的设计要有挑战性:活动如果没有思维参与,就是肤浅 甚至无效的。因此,教师在关注外在活动、讲究“热闹”的同时,更 应重视活动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内在思维的活动。 总之,在这半年来的实验与研究,教师们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地 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 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 更好地 促进学生的发展 ;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 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 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1 、课题组与兄弟校间的沟通交流慎少 ; 2 、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素质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 3 、教师在有关课题实验论文的撰写相对欠缺,有待加强。 下学期是课题的重要阶段,我们将继续扎扎实实的进行课题研 究,做好课题总结。 模板 ,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