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14 发布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主任工作案例——在辩论中辨别,在辨别中成长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主任工作案例——在辩论中辨别,在辨别中成长 ‎ ‎  邱明莉 ‎  【案例背景】‎ ‎  2013年4月11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早晨,孩子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一般飞进校园,因为今天他们要去春游。‎ ‎  “王校长上台了,准备出发。”千人报告厅里,孩子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蓄势待发。‎ ‎  “同学们,感谢沈老师的精彩讲座。但是刚刚接到通知,有一位家长打电话到教育局反映我们学校在禽流感这个非常时期组织学生集体出游非常不合适,因此这次我们去雨花台的活动就取消了。”‎ ‎  “啊——”孩子们失望地喊道,继而是愤怒质问:“哪个家长打电话的?”接着,有的孩子哭了。这哭声是会传染的,不一会儿,无论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哭成一团了。‎ ‎  班主任只得把孩子们一一领回教室,再进行安抚。‎ ‎  【案例描述】‎ ‎  “哪个家长打电话的?”‎ ‎  “真讨厌!他要害怕,就让他的孩子不去,凭什么让我们全校人都一块儿不去?”‎ ‎  “老师,我们真的就去不了了吗?你让校长给教育局打电话,就说不会出问题的。”‎ ‎  ……‎ ‎  孩子们回到教室后依然义愤填膺地声讨着,有的还在抽泣着。‎ ‎  我试图安慰他们:“其实,我觉得那位家长做得也不一定错。”‎ ‎  “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击我。‎ ‎  “那他也是为大家的安全考虑。”我想继续说服他们。‎ ‎  “我们不怕!”呵呵……在春游面前,禽流感也算不了什么。‎ ‎  第三节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极不情愿地拿出书本准备上课。离开教室前,我说:“这样吧,我们大家再好好想想,这位家长的做法对不对?下午,我们利用一节习作课来进行一场辩论赛。”听了这话,孩子们顿时来了精神,我也做好了以1对37的准备。‎ ‎  下午习作课,我问:“我们分成两组,认为这位家长做得对的请举手。”出乎我意料的是,竟然有18位同学举手。我暗自纳闷儿:这是怎么了?鉴于眼前的形势,我就顺势做了主持人,简单介绍了辩论赛的规则,让孩子们自己来辩论。‎ ‎  “我方认为这位家长应该打电话给教育局取消这次活动,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不想让我们感染上禽流感。”正方陈述道。‎ ‎  反方立刻回击:“‎ 我方认为这位家长不应该打电话给教育局,他担心他的孩子安全,可以让他的孩子不去,但不能让我们全校同学都不去吧?”‎ ‎  “如果这次去了,真有同学染上禽流感,怎么办?学校能负得了责任吗?”‎ ‎  “我知道这位家长是为我们好,但他没有剥夺我们享受快乐的权利呀!”‎ ‎  “如果染上禽流感很可能会死的,但是如果我们还活着,好好的,雨花台什么时候都可以再去的。”‎ ‎  “雨花台我去过,那里又不是动物园,没有养家禽,所以那里应该没有禽流感。”‎ ‎  ……‎ ‎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下课铃声响时,站在反方阵营里的浩浩说了一句:“其实,你们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我趁势接了下去,“同学们,凡事我们都要从多方面来看待,不要太偏激……”‎ ‎  课后,我和孩子们约定经常利用班会课开展辩论赛,提前通知辩题,用两周的时间准备资料。正反方成员自由组合,我再适当调整。此举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纷纷提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辩题。‎ ‎  之后,我们又进行了四场辩论赛。辩题分别是:小学生需不需要期中考试;说谎是不是恶劣的行为;小学生上课外辅导班的利与弊;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  【点评反思】‎ ‎  4月11日那天,一开始孩子们那么失落、愤怒,听不进去我的安慰和解释,到了下午辩论赛的时候,竟然有一半的同学观点发生了改变,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时间让一些孩子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因此,经常开展辩论赛,让我和孩子有许多收获。‎ ‎  1.学会接受不同的声音 ‎  我们班经常有家长跟我交流,说自己的孩子是如何的固执,不肯接受别人的建议,一意孤行,甚至太过偏激。的确,现在有不少孩子自我意识过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一味的说教也无济于事,不如我们换种方法。‎ ‎  在辩论中,无论是辩手还是坐在下面的观众都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例如:说谎是不是恶劣的行为,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说谎肯定是恶劣的行为。那么善意的谎言是否有存在的道理呢?辩手们不停地通过搜集来的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每次辩论会时,下面的观众总有跃跃欲试者;辩论会结束时,还有孩子会讨论,当时你应该这样反驳他……与老师的强行灌输的理念相比,孩子们更喜欢这种方式。辩论会中,他们更容易接受来自各方的不同的声音。‎ ‎  2.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  我们辩论会的辩题都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都很贴近自己的生活,具有极强的生活意义,孩子们有话可说。例如:“‎ 小学生上课外辅导班的利与弊”这个辩题,有的孩子说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取消所有的课外辅导班,因为他没有玩的时间了;有的孩子则以身说法,因为课外辅导班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双方辩手使出浑身解数,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给全体同学展现了事物的两个方面。观众们则在观点的冲突中积极思考,明白问题的实质,学会了分析问题,提高了辨别能力。‎ ‎  每次辩论会的结尾,我都要对辩手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同时对这一问题或现象进行总结。此时,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没有了过往的牵强,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学生是与非、利与弊的辨别能力也会得到有力的提升,这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通过自己的思辨对某一问题或现象有一种更为全面的认识。‎ ‎  3.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  在辩论的过程中,辩手们要想在唇枪舌战,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所要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是多方面的。辩论前,学生们要搜集资料,小组成员要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筛选与提炼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搜集资料与筛选资料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小组成员讨论的过程中,这也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  辩论中,学生会注意倾听对方的陈词,并积极地思考如何驳斥对方的观点。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辩论中还会出现典故成语、诗词警句、谚语、箴言,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家长的指导还注意了修辞语句的使用。参加辩论赛的小辩手们,不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而且给观众留下许多可以学习和回味的东西。‎ ‎  期待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到辩论中来,在辩论中辨别,在辨别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