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5 KB
  • 2021-04-14 发布

2021民法典学习心得5篇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21 民法典学习心得 5 篇 2021 民法典学习心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 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 律汇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 公民“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 工作休戚相关。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 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保护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不仅能统 一民事法律规范,消除法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可以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翻开历史的画 卷,从 1954 年到 2017 年民法典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 60 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的历史飞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以“人民至上”绝不动摇,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 从生活的鸡毛蒜皮到人生终身大事,更新服务零距离。从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结 婚登记、夫妻债务等,从细节中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 打开幸福之门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 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 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从一个人懵懂时为游戏充值,再到初入社会时网贷平台的“利滚利”,再到见义勇为时 不慎造成的损害,再到接到无数垃圾短信的维权,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记录了中 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化 过程。在“小明”生活的点滴中,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成果展现。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 2021 民法典学习心得 2 2020 年 5 月 28 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从此,我们迈入民法典时代。新编纂的民法典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 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七编。民法典是对过去民事单行法以及司法解释的传承继受 和创新发展,一些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也体现在民法典中。民法典的变化还体现在,基于立法 严谨性的技术要求,对过去民事单行法和司法解释中表述不够清楚或者不够准确的规定进行 了非实质性修正;基于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对其部分内容进行了实质性修改。非实质性修 正主要包括概念使用与语言表述的改变,部分法律条文中个别词语的改变,句子前后标点符 号的改变等。作为我们法律人,不但要关注民法典中的实质性修改,还要关注非实质性修正。 下面就民法典中的部分非实质性修正谈几点学习心得: 民法典对过去民事单行法和司法解释部分法律条文中的“要求”一词修改为“请求”。 立法机关之所以把“要求”一词修改为“请求”一词,这说明“要求”和“请求”二词的含 义肯定不一样,二者有细微的差别。“要求”是指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 现。而“请求”是指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请求”含有处于被动地位的意思,希望别 人能按自己的意思办。而“要求”是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带有命令似的口吻。在民法典婚姻 家庭编中,除了通过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用“请求”一词外,立法机关用的都是“要求”一词。 看来,在立法者眼里,家事是可以天经地义的“要求”。除了家事外,要么“要求”,要么“请 求”。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民法典继承编中,“请求”一词只出现了一次,“要求”一词一次也 没有出现。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个别语句的表述 进行了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 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 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而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 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 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 以适当减少”。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只是 表达了当事人有请求的权利,至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当事人的请求这 层意思并没有表达出来。而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中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 事人的请求”就表达出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支持也可以不支持这层 意思来。这前后的变化体现了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表述的更清楚。 以上摘出的只是民法典非实质性修正中的一小部分,个人的理解可能有不到位的地方。 民法典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先理解吃透民法典后再运用到实务中去,在实务中成熟运 用民法典也需要一个过程。 2021 民法典学习心得 3 民法典正式颁布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这在我国的民事司法体系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那么,民法典的颁布会给婚姻家事领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本部民法典颁布生效以后,诉讼离婚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法官判离会更加审慎,诉 讼周期会变得更长。其中冷静期的设置,意在让双方强化经营的意识,更加冷静理智的对待 婚姻当中的矛盾。笔者提醒大家,遇到婚姻中的小“病”小“伤”不要轻易弃疗,要双方配 合、耐心修复婚姻系统的防火墙。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是一场两人共同成长彼此扶持的旅程,不 在于配置多豪华,路线多奇幻,关键在互相配合、一致行动、在取经的路上共同战斗,最终 斩妖除魔、修成正果。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误解彼此的方向,看不懂对方的信号,经历各种心伤。别怕,这些 坎坷都将见证你破茧成蝶的成长。当你看到一路走来自己的成长、对方的成长,你们婚姻之 树由青青幼苗变得果实累累,一切的痛苦都是值得的。 时过境迁,生活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生活进步得益于科技发展,民法典为中国创新创造 保障开路。民法典也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伴随着民法典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车、中国桥、 中国路等“中国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的发展。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 率”,一跃而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果来之不易,其中和谐安定、科学规范、风清气 正的社会环境是关键,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体现,为中国创新创造提供了不断成 长壮大的优渥环境。“小明”的成长记录中国法治改革历程,彰显“中国之治”的力量,一 部民法典,一生守护的人民情怀! 2021 民法典学习心得 4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5 月 28 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世界宣告 着“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2020 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中国人民饱受疫情 的困扰,在这个万众一心度过疫情的时刻,民法典的出台可谓是为人民打上一针“强心剂这是 中国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目的是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 典,回应了民生的关键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和国家先后多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因多种原因一直没能形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 法典。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民法典确定为一项重 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经过多年努力,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决通过,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仅仅是达成几代法律人的夙愿,更是对人民的殷切期盼提交了份圆 满的答卷 此次民法典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总结实 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 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与此相关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 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 民事法治保障。 人格权的独立成编是此次编篡的亮点,具有极为深远的意早在 1986 年,我国制定民法通 则时就明确规定了“人格权”。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格权的定义不断丰富,隐私权、肖像权、 名誉权等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成了一把双刃剑,个 人隐私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信息泄露引发的电信诈骗,利用互联网侵犯公民名誉权等现象 层出不穷。法律从诞生那天起就具有滞后性,当现行法律还不能有效应对,民法通则等相关法 律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人格权保护需要。此次人格权编对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 隐私权等民事主体享有的各项人格权进行了明确规范,这意味着民法典的横空出世对老百姓 来说不仅仅是抵挡伤害的盔甲,更是奋起反抗的武器。公众号逍遥文稿整理,让以人为本真 真切切的落实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对人格权的保护提 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民法典除了人格权独立成编之外还回应了一系列社会各界普遍 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说,这是一部“社会活动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 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当然民法典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文字的魅力和缺陷总是形影不离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 部《哈姆雷特》,当民法典制定好后,司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对其可能有不同的见解,出台相 应的解释、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就显得额外的重要,但这只是后话,就把一切交给时间,让我们一 起去见证。 这一部盛世之典不仅仅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写满了14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 梦想,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必将在人类法治文明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 民法典学习心得 5 5 月 28 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 简称《民法典》)。这部法律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不由让人畅想当“全面小康” 遇到《民法典》…… 民法典有多么大的意义,它的亮点是什么,这些大家看看新闻就可以心中有数。民法典 的亮点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呈现出来不少亮点比如未成年人受性侵、降低行为能力的年龄、 延长诉讼时效等等。 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 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呼应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通过具体规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的现代化。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 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 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 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 利等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 迈上新台阶。 构建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分尊重、 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当具有 的历史价值。他建议,民法典颁布后,普法教育要及时跟上,尤其要通过教科书、现代通讯 网络进行普及,普法教育要进机关单位、进学校社区,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