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95 KB
  • 2021-06-26 发布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4篇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学习心得4篇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4篇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学习心得4篇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4篇 ‎【篇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地方强不强,还看领头羊。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声已经到来,扶贫路上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更是助力脱贫的领头羊,扶贫干部作用发挥实不实,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质量。作为扶贫干部要坚持深入群众,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家人,做到入村“狗不叫”,入户“狗摇尾”,才能真正服务群众到家、到位、到心。‎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4篇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学习心得4篇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4篇 ‎【篇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地方强不强,还看领头羊。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声已经到来,扶贫路上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更是助力脱贫的领头羊,扶贫干部作用发挥实不实,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质量。作为扶贫干部要坚持深入群众,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家人,做到入村“狗不叫”,入户“狗摇尾”,才能真正服务群众到家、到位、到心。‎ 做“知心人”。作为扶贫干部,要始终做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始终把群众的所思、所难、所想放在心上,把具体的责任扛在肩上,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多角度、全方位和立体化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到实处,做到群众呼声最高、最关切的事情放在首要位置。做“贴心人”。始终坚持以目标导向贯彻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考虑贫困的年纪、性别、致贫原因等因素,从准备经济脱贫、思想脱贫、文化脱贫等方面下功夫,做到因村施策、因人施策,满足贫困户对生产生活上的每一个合理的需求,切实做到把贫困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做“暖心人”。坚持落实好贫困群众的政策待遇保障是扶贫干部最基本的工作责任,做好暖心干部就是要切实把群众的各项利益放在第一追求,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做到让贫困户轻装上阵,趟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我认为这就是“狗不叫”扶贫干部应该做到的几点,脱贫攻坚马山面临着收官,单位服务群众为群众解难题没有终点,要始终带着真情、深情、实情俯下身子到基层一线听取群众的意见,才能真正让群众更加团结紧密到党的领导中来,更好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越是艰难越向前,面对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的脱贫攻坚“硬战”,党员干部要列好行动的“正反”清单,积极担当,勇于作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一、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淬火打磨骨干力量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领导干部是中坚力量、决定因素。一要加强履职尽责考核。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干部沉下去、抓落实。要围绕解决考核环节失真失实风险、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会同扶贫部门,确保考核精准、运用精准。要根据最新任务要求,适时调整完善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加强过程管控与结果评价。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继续建好用好乡镇党政正职履行脱贫攻坚责任考核档案,对履责有力、成绩突出的,及时表彰奖励;对那些不负责、不称职的,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该调整的调整,不能听之任之、姑息迁就。二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攻克贫困最后堡垒,必须要有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骨干队伍。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使用一批,对在脱贫攻坚中靠的住、冲得上、豁得出、打得赢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得好、成效显著的,应予以提拔重用;对苦干实干、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力宣传表彰。特别是要落实对贫困地区干部的关心关爱措施,加强经常性谈心谈话,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 二、以基层建设为根本,夯实建强战斗堡垒 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从建强基层组织抓起,要抓实贫困村党支部建设达标提质,以深入推进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提质工程,持续下大力气整顿贫困村涣散的党组织,落实县委书记带头抓,县级领导干部连县包村责任,组织力量村村摸底,逐一研判,推动精准识别、精准整顿、精准验收不转化、不脱钩。脱贫攻坚工作最终要落到村,必须要把村级党组织建好建强。一要配齐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要抓好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着眼村两委换届,根据实际,采取下派回应等多种措施,及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今年“一肩挑”比例达60%。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确保带头人个个过硬作为重中之重。二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我县部分村已经出现村干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问题。除人口流动、外出务工等客观因素外,更多的是平时对后备干部培养不到位。要借助换届机会,加紧物色培养后备干部,争取每个贫困村储备1至2名后备干部,通过跟班学习、参与中心工作,锻炼提升能力,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三要夯实基础保障。基层党建摊子大、任务重,基础保障水平相对偏低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尽管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要对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活动场所等情况,一项一项对标政策、查漏补缺。四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要当先锋、作示范。要抓细党员群众互联互助帮扶,结合完善新时代党员群众互联互助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党员亮身份当先锋,组织贫困村有能力的党员至少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或边缘户,推进党员群众经济利益连接、生产生活联系、邻里互帮联动、公益事业联助,切实凝聚企业脱贫致富的合力。要规范和完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确保每次活动都能解决实际问题,加大贫困村党员发展力度,每村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年轻党员,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三、以深化学习为推力,提质增效帮扶力量 驻村帮扶是抓党建促脱贫的重要经验,攻坚离不开“尖兵”。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要把握工作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发挥第一书记在产业扶贫、基层党建上的“尖兵”作用。要加强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统一管理、从严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纪律,督促他们在村在岗,对驻村不认真不投入、群众不认可不满意的及时召回,真正打造一支能力作风过硬的驻村队伍。要注重从脱贫攻坚中锻炼干部、考察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对那些能力强、作风正、有作为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该提拔的提拔,该表彰的表彰。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切实为第一书记落实好驻村补助、工作经费和专项资金扶持等措施,确保融得进、待得住、干得好。二要进一步凝聚帮扶合力。要推动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县级部门在对乡镇干部的考核中,要把包村履职情况、所在村脱贫成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与干部的职级晋升、职务调整直接挂钩。三要进一步提升帮扶能力。要采取集中办班、观摩交流、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教育培训,为他们“加油充电”。注意引导第一书记树立正确政绩观,让他们扑下身、沉下心,多调查、多研究,多为村里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驻村帮扶工作要紧扣“精准”二字,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举措、提高质量,建立巩固成果的长效机制。‎ 四、以补齐短板为目的,健全完善扶贫体系 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党建的短板弱项,既是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影响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质量的瓶颈制约,必须下大力气解决,防止“木桶效应”。一要补齐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短板。去年以来,各地围绕村“两委”换届,集中整顿了一批重点难点村,解决了脱贫攻坚的卡脖子问题。乡镇党委要负起直接责任,乡镇干部要包村整顿,特别是党委书记要包整顿难度最大的村。组织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硬任务,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加大督导,坚决防止名不副实的“被整顿、被转化”。及时进行“回头看”,对一些新当选还不适应的,抓好培训提升;提升还是不行的,也要换人,不能因人误事。二要补齐扶贫能力弱短板。有的扶贫干部自身政策不熟、知识欠缺、视野狭窄,有些贫困村干部缺信息、缺思路、缺技术,有心无力、力不从心,当务之急是搞好精准培训。要突出村党组织书记这个重点,围绕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农村电商等内容,每年开展集中轮训。通过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现场指导、观摩学习等方式,开展灵活多样培训,确保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三要补齐缺人才短板。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专业人才,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引进难、稳住难、留下难。要统筹整合干部人才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选派优秀干部和急需人才。谋划实施专家人才服务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更大力度做好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有序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贫困地区流动。落实和完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以及津补贴等相关待遇保障,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建立本土人才库,点对点动员返乡创业,打包用活政策,持续推进乡土人才回归。四要补齐集体经济薄弱短板。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不少村空白,脱贫攻坚工作缺少基础保障。这项工作,要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要专项任务来抓。县党委牵头抓总,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班子是主体,财政资金是杠杆,组织部门负责统筹协调。要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先易后难、示范推动,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党员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添好“抓”“干”“严”这把柴,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时不我待”的拼劲决胜全面小康。‎ ‎“抓”是基础。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党员干部必须抓细、抓实、抓小,方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脱贫攻坚已到“滚石上山”关键之时,党员干部必须转变为民办事作风,不做温室花朵,“身”入基层,“心”驻一线,对脱贫档案、扶贫资金、惠民措施再次精准,不放过一项标准、漏过一组数据、落下一摞资料,建立好摸排台账,制定好化解措施,把任务清单、整改清单的“类”转化、细化到“户”,拔“钉子”、啃“骨头”、挖“穷根”,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这只“拦路虎”,以目标、问题、结果为导向,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干”是关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必须发扬实干的精神、保持实干的状态,把“实”字贯穿工作始终,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对事业的赤诚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确保扶一个成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题,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办成。扶贫政策、惠民措施再次“捋一捋”“筛一筛”,灵活应用,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智慧源于群众,能力来至基层,只有虚心学习、善于倾听,多与群众交心,多听群众意见或建议,才能在“不同意见”中开阔视野、明晰思路。只有把贫困户当亲人、当朋友,时刻关心他们、惦记他们、陪伴他们,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支持,带领基层群众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踏得实、走得稳、迈得快,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严”是核心。脱贫攻坚已到“深水区”,只剩“硬骨头”,党员干部如果作风涣散,形不成战斗力;如果纪律不严,会丧失战斗力。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政治规矩、纪律意识挺在前面,严肃执纪。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战鼓已擂响,党员干部应将奉献精神、吃苦精神、牺牲精神贯穿于脱贫攻坚各个领域,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与“铁杵磨成针”的毅力,用肩膀担起责任、用身影带动群众、用脚步量出民心,涉深水区、啃硬骨头,乘风破浪,化危为机,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不负人民所托。‎ ‎【篇四】‎ 截至上周收盘,有色金属、科技类等结束了自周一微弱上涨,三天下跌的局面。由此慎思,以“股市哲学”警醒扶贫之路,扶贫干部可以此鉴心鉴行。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在这紧要关头,脱贫攻坚这场“长跑”的决胜冲刺段也要蹄疾步稳,统筹均衡,一个都不少,实施精准扶贫,确保扶贫成效耐得住时间和人民的考验。‎ 任它风啸浪拍,守吾初心尽吾情。扶贫工作是场长跑马拉松,有全力冲刺阶段,有蓄力稳跑阶段,也有休整补给阶段,无论哪个阶段都需要保持“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热情,要杜绝“沪深式”大波动心态。带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感初心帮扶,与困难群众话家常、谈变化、问冷暖、听心声、送祝福;带着“莫向光阴惰寸功”责任初心帮扶,根绝刀下见菜的片面“工作观”,做好综合研判;带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目标初心帮扶,“四支队伍”要怀揣尽心、尽责、尽力、尽锐的真性情,保质保量完成脱贫任务。脱贫劳不劳靠,村民满不满意,检验过不过关,政治觉悟是根本保障,扶贫路上要葆有坚定信念,以践行宗旨献“爱心”、精准扶贫的匠心、为民解忧的真心、久久为功的恒心等“四心之志”四平八稳地践初心、守使命。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和省市扶贫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吃透精神,用最大热情和饱满的精力读懂扶贫政策,增强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做到行动上自觉,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任它高谈阔论,学习理论学国策。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股市变化有市场变化动态机制,沪深涨跌不可盲目乐观追仓,要紧贴国家政策导向,研究发展大方向,把握价值规律。扶贫亦是如此,贫困户的“贫困帽”摘得彻底不彻底,摘帽后是否有足够“发量”并且清新有型,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扶贫干部对政策的学习要根绝浅尝辄止,要深刻领会省市扶贫政策,把握方向标,做到深刻理解内涵,坚持精耕细作立场,在精读精学中增强修养、增长才干,在学中干,把精准扶贫政策转化为脱贫致富的能力和实绩;保持业精于勤态度,在钻研中学懂弄通扶贫政策,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在干中学,以行促知;保持精进不休的作风,大局出发,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贫困户户情,系统、联系地学习理论政策,学而有思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家里手。扶贫先扶智,精准问政策。扶贫干部既要口号喊得响,也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想贫困户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克服畏难情绪,扑下身子,经常性地入户为群众普及扶贫致富政策,带回基层工作难点和模糊不清的概念问题,及时查找地方文件,疏通基层工作梗阻。‎ 任它镌空妄实,躬行受益始于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沪深上涨引发的盲目投资屡见不鲜,脱贫致富要把握政策方向,杜绝“沪深式”盲目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实际扶贫过程中,基层情况复杂,贫困户一户一户情,要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中帮扶作用,着力查清致贫原因,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学习先进典型,但要防止过度依赖“经验主义”。要严把政策程序,在精准上下功夫,深入了解村户的基本情况、资源情况、村民收入、发展方向,洞悉各项惠农政策,搞清村民在致富信息、理论等方面的短板,在“实”“细”上做文章,经常进村入户,在实干中总结经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精准发力,积极创新,找准脱贫路子,因地制宜、因人而设地实现帮扶,如村户制作手工艺品等,使贫困户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脱贫致富“造血”。‎ 扶贫路上不做“沪深式”,保持热情,朝气蓬勃诠释初心使命;研习政策,客观对待,用恪守职责扛起责任担当;坚持实践真知,用焚膏继晷书写精彩人生。稳扎稳打,相信扶贫之“小家”终成小康之“大梦”。‎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学习心得4篇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学习心得4篇 ‎【篇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厉行节俭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纷纷采取相关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存在餐饮浪费现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以上率下。浪费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任由铺张浪费等不良之风蔓延,就会无形之中将党和人民群众隔离开,我们的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活力。要取信于民,必须将改进作风作为突破口,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学,从而以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带民风,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社会企业积极引导。近期“N-1”点餐模式异常火爆,各地餐饮协会、餐馆加强自律,主动向消费者宣传“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消费理念。还有些餐馆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半份饭,倡导“光盘行动”,为消费者按需配餐、按量点餐提供便利,引导消费者节约点餐、杜绝浪费,引领出一种餐饮消费新风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品德,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无论是自己、亲朋好友,还是身边同事,要主动把“光盘行动”作为一种时尚,不浪费、不攀比、不炫耀,争做绿色节约消费的传播者、践行者、监督者。从我做起,共同抵制舌尖上的浪费,让厉行节俭成为一种新常态。‎ ‎【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光盘行动”的开展有效遏制了“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等餐饮浪费行为。2020年新冠肺炎来袭,全球粮食产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各国针对粮食进出口采取了相应措施,而粮食安全事关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从“保粮食安全”进入“六保之列”,到东北之行考察“黑土地”调研粮食生产,值此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点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党员干部要保持头脑清醒,认清局势做好力所能及之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作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防范化解粮食领域重大风险的意识,从思想上改变,在实际中践行,“光盘”不应止于“舌尖”。‎ 锤炼铸就过硬作风,“光盘”是思想“盛宴”。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建立源头上杜绝公务接待、公款消费中奢侈浪费的党内法规,各地各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范公务接待、公款消费问题。于一般人而言,铺张浪费是个人修养德行问题,而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则是思想信念缺失、作风败坏问题,会严重破坏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当此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时期,党员干部更应深刻认识“光盘”的深刻含义,将“光盘”的本质内涵延伸到自身的精神世界,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进行思想信念上的“光盘行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铸就过硬作风。‎ 传承发扬传统美德,“光盘”是杜绝“剩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背后的深意,以身作则发挥党员“领头羊”“排头兵”的旗帜引领作用,带头节约做好表率,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同时还应看到,“光盘”是勤俭节约的意识、艰苦奋斗的美德,党员干部还应将“光盘”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体现在随手关灯节约一度电、保护森林资源节约每一张纸、绿色出行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等日常生活工作的细枝末节中,传承传统美德,发扬优良作风,在生活中杜绝“剩宴”,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光盘”要融进党和国家的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复杂的环境中,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真抓实干精神完成每一项艰巨的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光盘”正是这种真抓实干精神的衍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员干部要把握机遇、抢抓机遇,将“光盘”精神融入到攻坚克难中,每一项任务都做到时时清、事事明、事事清,有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今年我国将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当此紧要关头,党员干部更要将“光盘”思想融进脱贫“战役”中,补齐短板,不留漏洞,不遗死角,全力打通“中梗阻”,高质量跑完“最后一公里”,迎难而上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篇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以“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八个字鲜明指出了餐饮浪费的严重性、珍惜粮食的必要性,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必须将其发扬光大。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自觉强化忧患意识、厚植爱民情怀,在制止餐饮浪费中扛好旗、带好头,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进行到底。‎ 不可否认,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整治浪费之风,“光盘行动”掀起一股餐桌新风,餐饮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近些年“舌尖上的浪费”又有所“抬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攀比炫富的错误观念依然在滋生蔓延,特别是“光盘”即“寒酸”、“剩宴”是“盛宴”的认知误区还有一定的市场,“爱面子”“讲排场”“搞攀比”的过度消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兜着走”还没有完全成为国人的就餐习惯,改变浪费的不良习惯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虽然是粮食大国,但粮食仍然不能自给自足,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节约粮食已形成一种社会共识,无论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饥饿体验”,还是官方开展的“光盘行动”,均是对粮食的一种珍视和敬畏。只有让“光盘”成为习惯、成为文化,让节约变成自主选择,让勤俭化为价值追求,才能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良好社会风气。‎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虽然忍饥挨饿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时刻谨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之告诫,把“光盘行动”作为节约粮食的重要举措,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做起,无论是食堂中的一粒米,还是工作中的一张纸,又或是生活中的一杯水,都要坚持“物尽其用”,在群众中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榜样,以实际行动引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新时代新风正气。‎ 遏止浪费,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推广“光盘”,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光盘行动”重在行动,贵在“持之以恒”。要使“光盘行动”真正变成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关键在于各有关部门要把它当作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放,久久为功。主流媒体要驰而不息地做好宣传,大声讲、经常讲,营造“光盘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舌尖上的荣辱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大兴勤俭之风,才能生生不息、蓬勃发展。拒绝浪费并不难,只需从点滴做起。吃光盘中餐,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光盘行动”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表现,是民族精神的绽放,是全社会节约意识的提倡。‎ ‎【篇四】‎ 公开倡议“推行N-1点餐模式”的地区名单正不断拉长。据不完全统计,8月11日、12日两天内,已有五省六地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关于上述模式的倡议。“N”代表着就餐人数,按照这一模式,10位进餐客人只能点9个人的菜,不够再增加菜品。‎ 面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行为,各地都在研究如何制定切实管用的举措,遏制浪费行为屡禁屡犯现象,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推行N-1点餐模式”为遏制点餐不当造成浪费提供了一种思路,可视为务实接地气的“例行”,具有推广价值。笔者认为,“推行N-1点餐模式”带给人们的更大启示,还是“厉行”。‎ 节俭之策,应该“厉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行为一个基本准则。其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是“厉行”。“厉行”不难理解,就是严格执行,既是态度,又是原则,更是纪律。“厉行”需要真正理解,深刻领会,并付诸行动。近年来,各地党政机关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从倡导全民节约、掀起“光盘行动”,到坚决清理整顿“酒桌上的应酬”等突出问题,全力促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变成行动,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党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 盯紧“厉行”,才会真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告别了温饱不足,一些人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淡漠了、虚化了,对铺张浪费不以为然了。时下流行的一些所谓大胃王吃播秀,以暴饮暴食表演吸引眼球,背后却铺张浪费,有意无意宣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厉行勤俭节约方面“带坏节奏”。因此,要时时盯紧盯紧“厉行”,对已经建立的制度,既要研究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执行,又要配套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严格执行。要切忌“厉行”一阵风,否则,就会落入屡禁屡犯的怪圈。只有真正做到“厉行节约”,才能让社会深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才会形成良好氛围,进而让节约每一粒粮食成为自觉行动。‎ 常态“厉行”,持续长久。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一直在进行宣传教育,并且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对这个“进一步”要有深刻的认识,这就是:虽然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但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永远不过时;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永远不能丢。思想是行动指南。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目的是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成为常态,让勤俭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成为个人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持续长久的成效。‎ 事实上,节约粮食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在于是否认真,是否真的“厉行”。只要把节俭真正放在心上,随时支配行动,遏制餐饮浪费包括更广泛的资源浪费现象,才不是奢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