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6 KB
  • 2021-06-25 发布

最美法院人先进事迹五篇与家风征文5篇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最美法院人先进事迹五篇与家风征文5篇 最美法院人先进事迹五篇 ‎【篇一】‎ 有人说,她待人时像一汪清泉,总能细声地流淌进**当事人的心中,将暴戾之气涤荡;有人说,她办案时像一缕清风,总能在纷繁复杂的纪检案件中坚守原则,明镜高悬。她就是**市人民法院监察室副主任**。‎ 一提起**,同志们都会想到她爽朗的笑声,开朗的性格。虽然法院纪检监察工作是件易得罪人的差事。然而,**却能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她凭借对纪检工作的热爱,对干部职工的热心,将纪检监察工作干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她在工作上总是铁面无私,生活中却总以微笑迎人,被誉为工作上有新方法、生活中有热情的新型纪检监察干部。‎ 因为执着,她不屈不饶 记得**刚从业务庭室调入纪检岗位时,由于对纪检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因而处处碰壁,她曾多次想要向院党组申请调换岗位。但不服输的性格告诉她,不能这么放弃,工作再苦再难也要坚持把它做好。她认为只有把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并放下法官的架子虚心学习,铺下身子扎实工作,才能尽快成为纪检工作的行家里手,不然说话没人听,工作没有号召力。‎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聪明的人总会利用有限的时间去专心致志地学习一门。她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大量阅读了纪检监察方面的报刊和书籍,对重要内容细心地做笔记。通过日积月累的勤学、脚踏实地的苦干,她培养出了果敢决断的胆识、见微知著的分析和灵活机敏的应变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从以前业务庭室的优秀业务骨干,再到纪检监察岗位上的新兵,**迅速成为了纪检监察室的核心主力,并独挑大梁。‎ 自**担任监察室副主任以来,**法院的纪检监察工作年年有新亮点,年年都有新起色。单是**年全年,她个人就回复来信20余次,承办上级交办的纪检案件15件,接待来访人数40余次,通过以电话形式回复**上百次,真正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在她的努力准备下,**法院成功举办了作风建设推进大会,并积极倡导观看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切实加强了该院的作风建设。之后,又在她的监督下,该院干警层层签订了廉政责任状。这一系列富有成效又具有创新性意义的工作方法,开创了**法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局面,受到了**市纪委和该院党组的充分肯定。‎ 因为原则,她不偏不倚。‎ ‎**常说,“做好纪检工作,不仅需要用心,把情融入工作,把心注入服务,更需要坚守原则,清正廉明,不偏不倚。”**在从事纪检工作时,真正的把心融入了工作,并坚守原则毫不动摇。‎ 记得她曾受理了一件已过十年的陈年旧案。该院派出法庭的一位法官在10年前审理了一件执行案件,执行标的额为15余万元人民币。由于这位法官在工作上的不细致,导致这15余万元被人冒名认领。一晃眼便是十年,该案被突然间翻出。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证据和证人已经不复存在,这给**调查取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这位法官与她也颇有交情,但对**来说,友情是友情,工作是工作,自己是纪检监察干部,不能因为友情而带头违纪,这是原则问题。于是,她多次与这位法官进行交谈,耐心地从法院形象、法治地位、道德处世等方面阐述了纪检工作的重要性。由于她的真诚和贴心,消除了这个法官的思想障碍,并积极主动帮助联系当事人,经多地走访调查取证,最终使这起违纪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并得到了当事人的高度赞扬。‎ ‎**年,**受理了这样一起法官违纪违规案件。该院一位法官违反法律程序,伪造证明非法取证。由于这位法官的职务和职级都远远高于她,且证据又分散在**和**两地,这给她处理此案带来了双重困难。对**来说,这是她担任监察室副主任以来接到的最为棘手的案件。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理清思路,不能像热锅上的蚂蚁,失了分寸。在请示院党组后,她终于吃了定心丸,安心的去调查取证。在之后的两个月里,她奔波于**和**之间数十次,曾为了赶车子,连早晚餐都毫不犹豫的“省去”。在她的努力下,这起长满了“刺”的违纪案件得到圆满解决。那一刻,在她疲惫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笑容。‎ 因为坚守,她不离不弃。‎ 长期以来,纪检监察室被人认为是“清水衙门”,而监察工作则是“烫手的山芋”,人人敬而远之。在调任监察室之前,院党组为了充分尊重她的个人意愿,让她在纪检监察和审判业务两项工作做出选择,但她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纪检监察工作。曾有同事问她为什么不去业务庭室,而偏偏选择了这没人愿意干的活,“这项工作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她就这样淡然的说道。‎ ‎**年下半年,当时正是法院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为了赶时间、赶进度、按要求完成任务,她经常加班整理案卷到深夜。由于过度的劳累导致抵抗力下降,她患上了重感冒,发着39度高烧,医生建议她请假休息打点滴,但她考虑到当时的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没有她不行。于是,她咬着牙,带疲惫的身躯坚守岗位。有同事知道情况后,跑去劝她请假休息,她只是淡淡的回应道“我没事”,然后在她苍白的脸上扬起坚毅的笑容,继续扎进纸堆里工作。没有人知道,此时的**因为高烧和低血压已经开始出现眩晕。‎ 还有一次,**的母亲患上了急性囊肿,在**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后因为病情加重,需要动手术将囊肿切除。可在手术当天,她又刚好接到一个非常紧急的任务需要立即处理,一时间离不开身,她本来答应了母亲请假来陪护,但她认为,只有尽可能快一点完成任务才有更多的时间去陪母亲。于是,她一头扎进工作中忙起来,一忙就忙到晚上才完成,竟忘了下班时间。下班后,她匆匆赶往人民医院,在病房里见到了已经做完手术的母亲,她心里一酸,便抱着她母亲痛哭起来。尽孝的体现不仅仅是一个陪伴,更是要有一片孝顺的心意,**把她的孝心投入在忘我的工作里,可见其一片孝心。不久后,这件事便在院里传开了,同志们纷纷为她点赞。‎ 因为清廉,她不亢不卑。‎ 作为80后的女性,追求美丽本应该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却没有从众。生活中的她表现得极为朴素,她很少买过几件华丽像样的衣服,每天上下班都坚持穿制服,同志们却都说她穿上制服后最美丽。有时,她也常穿那一条灰白色的喇叭牛仔裤,被同志们誉为“绝款”,因为这条裤子一穿便是十年。‎ 在纪检监察的岗位上,她“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面对人情、金钱,她决不放弃原则,始终按照政策办事。她就是这样清廉,像夏日里的荷花一样高洁,不染一丝尘埃。她在纪检监察的岗位上勤奋工作,默默耕耘,为**法院的纪检监察工作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 乐从清中来,烦自贪中出。当廉洁成为了一种习惯,相伴便是一生。‎ ‎【篇二】‎ 时常会听到一些议论,法院工作审判是主业,司法警务是辅助性工作,有点边缘化,做这个工作没有前途,做不出像样的成绩。其实,工作只有岗位不同,只有职责差异,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别,司法警察对自己的工作要充满信心,保持旺盛的热情,保持良好的斗志,我院司法警察中队长之一的**正是这么做的。‎ 严于律己、团结同志,号召力强 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同志严格要求自己,任何警务行动都会提前做好所有准备,确保万无一失。他是队里面的老同志,常能听到他在队里唠叨:某某同志在警务现场请注意警务素养,慎言慎行;某某同志请规范着装;某某同志少玩手机多看点有意义的书;某某同志你看这视频,吃槟榔危害有多大…诸如此类,可能有的同事会嫌其啰嗦,但大部分都知道,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这些唠叨都是为他们好的,因此,实际工作当中,警员们都愿意配合和听从**同志的指挥。‎ 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有次刑事庭开庭,被告朱某为一中风病患者,案件审理当中突然病发,当时全身抽搐、牙关紧咬、口鼻流涕、显得异常痛苦,朱某在庭上手舞足蹈、大呼大闹,这一异常状况直接导致审判工作的暂时中断。值庭警员**立即采取措施,组织警员先行处理,先把因畏冷而全身哆嗦的朱某抬上休息椅平躺休息,然后把自己的衣服脱下给被告朱某盖上,后又给他端来热水温润肠胃、并用纸巾将其口、鼻处的粘液擦拭干净。在等待救护车来的间隙、被告朱某的情绪逐渐恢复稳定至正常水平。‎ 警队除了开庭,另一重要职责是对来访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但安检处向来也是热闹的,有的当事人不配合安检还出言奚落:“看大门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有的携带违禁品被查出后强词夺理:“我的打火机也不能带啊?我要抽烟的。”有的出言恐吓:“你下次出门注意点,我记得你了!”有的狐假虎威:“我是某某的什么人,我到某处都直接进的,你们这算什么态度。”对**及其他警员来说,这都不算事,你说你的,我们照程序来,尽然有序,手持探测仪上下飞舞,不落一处。**的安检工作原则是,只有一种安全,叫防患于未然。当事人形形色色,安检工作务必全面、细致,到位。‎ 热心公益事业,积极组织参与工会活动 每年区里面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无特殊情况他都会参加,迄今为止已累计献血达1500毫升,他表示,只要检测达标,他仍将继续义务奉献热血。作为院工会篮球队队长,**同志积极组队参与区直机关篮球赛事,在相当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他带领球员们平日里刻苦训练,赛场上奋勇拼搏,最终带领**法院代表队杀出重围,勇夺全区第五名,圆满完成并超越预定目标(最初目标争第八),获得了院党组的嘉奖乃至各兄弟单位的赞许。‎ 这就是法警大队的**同志,立志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得圆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他坚信:任何一项工作,只要立志去做,都能出彩,都能超越,都会有亮丽的人生。‎ ‎【篇三】‎ ‎**的“傻”和“轴”在全院是出了名的,在来警队之前我已经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了。没想到我刚到警队半年,这“傻小子”就犯“傻”了。在一次队务会议上,就因为我对前阶段工作总结中,批评了他分管的工作,这“傻小子”,把手中分管工作一鼓脑抛向我,安检、值庭、押解、训练………用意很明显,我不行,你来试试?下属发过来的球,我不能不接。没有多话,我照单全收,那个月我是东奔西突,捉襟见肘,总算平稳过渡。可也把我累得心力憔悴。接下来,作为政委,该找他谈话了,没想到我还没动,他主动找上门来了,首先向我承认了错误,然后是长篇大论地就警队的队伍管理、队伍建设和我聊了近三个小时,聊得很细,看得出这“傻小子”是做足了功课的,我也哭笑不得:本来该我给他上政治课的,结果让他给“上课”了,罢了,政委应该有博大的胸怀,以后再慢慢“收拾”他吧。‎ 时光荏苒,转眼两年过去了,就在昨天,他来找我商量“司改”的去留问题,是做法官还是留在警队。说实在的,他有审判资格,去做法官完全可以胜任,前途也更光明,从他的发展前途来论,我应该鼓励他去的,但我只是替他分析了下利弊,没有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因为两年的磨合,我已经被他身上的“傻”劲所感染,也被他的“轴”劲所感动!我不想我的团队失去这样的中坚,也不想工作中失去这么一个好搭档!‎ 七百多个相处的日子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傻”和“轴”,他傻到可以和**的另一名人雷锋相媲美,雷锋也曾被人说成“傻子”,雷锋精神的四大内涵: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无一不被**用自己的言行在诠释。‎ 有人说:“奉献精神”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商品经济时代谈“奉献精神”除了“傻子”没人可以做到,**就是其中的一位“傻子”,在工作中一些工作没有合适的人去完成,他总是一句话:这事让我来!带队值庭是他,带队训练是他,带队强制执行是他,春节值班还是他,写材料是他,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甚至前来**的老上访户他都接待过好几次,送回去过好几次,只要是为了这个集体,份外的事他也默默地去做。在生活中,他更是“傻”到了家。警队缺电脑,他自掏腰包买,队员宿舍缺洗衣机,他掏腰包买,大热天,他买来西瓜给一线工作的队员解渴,为了让队伍激发活力,还自掏腰包带队员出去骑行、野炊,甚至在立案庭从事**接待工作期间还自掏腰包陪**人吃饭。总之,各种犯“傻”不一而足。但就是这样一位“仗义疏财”的人,每每会为了兄弟们的利益和相关部门、相关领导争得面红耳赤,他就是这样一位“傻”而‘不会做人’的人。然而还有更“傻”的事情,**年的一次强制拆迁中,他带领队员破门而入要控制拆迁对象,但拆迁对象已爬到楼顶,当他从顶楼天窗要爬上去控制人时,拆迁对象从顶楼往他身上淋满汽油,危急时刻,只要撤退,可保无虞,但拆迁工作任务是完不成了,但他临危不惧,一声断吼一跃而上,击掉拆迁对象手中的即将点燃的打火机和队友成功将其制服,化险为夷,强拆工作也如期完成。事后有人问他,当时你怎么想的?他回答:我来不及多想,只有一个想法:制服他!‎ 如果说前述种种是他的“傻”,对应着雷锋的奉献精神,那么以下便是他的“轴”,对应着雷锋的“钉子精神”和“螺丝钉”精神。轴,在地方方言中是固执己见、笨的意思,引用到**身上我只想说明他的专注、专一、执着和钻研精神。**毕业于****大学,参加工作在我院历任书记员、研究室、立案庭、法警队工作,同时做过团委和党务工作。论学历他不是最高的,论资历他不是最老的,但是论实绩,却是做得最好的。他不是科班出身却在**年的“司考”中名列全市前茅,他没在党校培训过,却把党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没搞过**接待,却在立案庭做**工作使我院**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做得最好。他不是军人出身,警务技能和体能却在全市司法警察中名列第一,其标准的军姿是我院庭审一道靓丽的风景。领导夸他,连北京来的律师都夸他是所见过为数不多的标准化值庭范本……我不知道他一个非专业院校毕业生是如何做到“司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的,也不知道他一个“门外汉”是如何把**工作做出成绩的,但两年的接触,我知道他是怎样做好警务工作的,他的体能是成年累月365天风雨无阻的训练练出来的,哪怕是执行任务回来已经九、十点钟了,也要完成当日训练,他的技能和军姿是对着镜子成千上万遍练出来的,十遍不行就百遍千遍地练,警务操作的“一条令”、“四规章”也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一一细化,从押解到值庭,从安检到安保,怎么站、怎么座、怎么配合、怎么交接都有一套完整规范的要求。他是一台只知道工作和训练的机器,不会有停的时候,如果他停下来的时候,那一定是他在思考的时候。**的“轴”劲就表现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任何一项他没涉猎过的工作,他都会以百倍的精神,万分的努力去做成精品。今年我们警队荣获“全国法院警队先进集体”,这是我院警队有史以来所获最高荣誉,院领导决定拍一个宣传片对警队工作进行宣传。我把这个任务又交给了**,我想试试,**到底有没有不能完成的任务。接到任务的**一脸苦笑:“领导这一块我是外行啊,我试试吧,做得不好莫怪我”。一周之后,他拿着脚本来找我商量:我们拍宣传片不能走别人的老路,我不想拍成纪录片,这是我的想法,他递上脚本,看完我就惊讶了,**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整个脚本契合我们警队特色、构思新颖,不时一串串专业名字冒了出来:时间轴、吊臂、轨道、同期声……这小子是钻得有多深啊,我不由得惊奇,继而是佩服!‎ 记得电视剧《亮剑》有这么一段:团长李云龙对历任政委不感冒,对新来的政委赵刚也不例外。但随着赵刚在战斗中多次卓越表现和人格魅力的展现,特别是一次攻坚战中500米开外一枪一个干掉三个鬼子。战后李云龙深情地对赵刚说:“老弟啊,你算是把老哥彻底给装进去了!”在此,我也想对**说:“小范,你小子行,虽然你在我初来乍到时“坑”过我,当时我对你有一些看法,但到现在,你小子算是把老哥我彻底装进去了!”我喜欢你这样的兵!我也更敬佩你的“傻”和“轴”。‎ 不止我喜欢,走进本院内网平台可以看到**关于成长的心路历程的文章《长于此,爱于此》。点击量230冠全院之首,更有同事这样评价他: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公而无私的人,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如果一定要用两个字概括我只能说两个字:楷模!近年来**获“**省青年卫士”及省市级荣誉不计其数。这是组织和同事对这位“傻子”的高度认同。去年区组织部考察优秀党员要我谈谈**,我向组织部领导汇报了一句话:“三严”、“三实”。他做到了!‎ 没有优美的歌喉去称颂**,也没有精湛的画工去刻画**。我只是用笨拙的笔头,给大家显现一个又“傻”又“轴”的**。但是,他“傻”得可敬可爱,他“轴”得可歌可泣。这种“傻”和“轴”是时代最强音!是我们成就了一番事业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最美法院人,我顶**!‎ ‎【篇四】‎ ‎“郭姐,XX案件后天开庭,麻烦你把案卷及庭审提纲给我,我好准备开庭事宜”。‎ ‎“彭哥,XX案件的送达文书材料已经制作好了,请你核对下有无差错的地方,记得及时送达,另外XX案件律师邮寄来一份材料,请你查看”。‎ ‎“…这个月结案的案卷材料已经整理完毕,请及时核对,是否有无遗漏签名的地方”。‎ ‎…这是人民法院书记员日常工作的常见一幕,而本文的主人公**正是我们可敬、可爱书记员的一员。这位90后的女孩子,她用她的勤奋、敬业、好学感染着周边的每一个人。‎ 爱岗而敬业,在平凡工作岗位兢兢业业 人民法院不仅有法官,有司法警察,还有不可或缺的岗位群体——书记员。书记员的工作职责主要在于庭前准备、审判记录、整理归档案卷等。每一个案件,**都及时制作了送达文书,每一次开庭都认真审查当事人的身份资料及到庭情况,每一次庭审笔录都准确、完整、无差错,每一本案卷整洁完备、及时归档。而面对大家的表扬,这个90后女孩子平静地答道:做一行爱一行,雷锋的家乡人应该有钉子精神。的确,相对于审判人员,书记员岗位并非审判工作的“主角”,但是这个 ‎“配角”的辅导性工作,正是我们审判活动的集中反映,将我们的审判活动完美的用文字展现出来。‎ 勤学致专业,在平凡工作岗位不断进步 ‎**同志并非法学专业科班出生,亦没有进行系统的记录员技能培训。初来咋到时,面对完全未知的法院工作,**也表现出对工作流程、记录技巧不熟练的状况。但是她并没有气馁,一边向其他优秀的书记员前辈学习技能,一边参加了法学的本科自考,丰富法律知识,从内外两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整体水平。**年8月,由民一庭重审的上地置业公司等合资、合作合同纠纷一案,由**担任案件记录工作,整个庭审共耗时6天,当事人不仅证据繁多,而且双方均发表了长篇幅的意见,每天长达7个小时的记录,这不仅是对专业技巧的考验,也是对体力的考验,但**用专业的技巧和毅力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面对如潮的好评,**同志的回答却是如此的普通:“这是我书记员的职责”。‎ 奉献乃事业,在平凡工作中找寻快乐 审判活动并非“有趣”的工作,枯燥的法律、“刁蛮的当事人” …,这些在每一次庭审中都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民一庭全庭每年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尤其**年度达到320余件,除去休息日,**每天都要重复这些“机械”的工作,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不仅如此,每天的庭审、文书制作已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案卷装订和归档工作都是**利用加班时间完成。面对繁重的工作,和与工作量不太匹配的薪水,**同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她常说每一个案件就是一个人生的小插曲,可以了解人生百态,而且每一个案件也是一次学习机会,可以丰富自己的法学知识,充实自身。‎ 这就是民一庭的书记员,她在平凡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她的工作贯彻着我们审判工作的全部,他不是审判活动的主角,却是不可或缺的。她是一个勤奋、敬业、好学、美丽的90后书记员——**。‎ ‎【篇五】‎ 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真正的学者就像田野上的麦穗。麦穗空瘪的时候,它总是长得很挺,高傲地昂着头;麦穗饱满而成熟的时候,他总是表现得温顺的样子,低垂着脑袋。”作为一名专家型、学者型法官,**就如蒙田所描述的那种饱满而成熟的麦穗,温和、谦逊、理性、宽容。最近,他又被授予**省审判领域最高专业荣誉——“全省首届审判业务专家”,是全市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法官,全省120多个基层法院中仅有四名法官获此殊荣。‎ ‎**系**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同时兼任**省**市法学会常务理事、**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具有丰富的审判经验及深厚的专业造诣。从一名出色的基层法官、院领导到学术型、复合型法官,他一路走来,足迹深深……‎ 扎根基层献身司法,砥砺前行助推法治 ‎**同志1969年4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89年从**省司法学校法律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县检察院、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工作。**年1月,年仅30岁的他被组织安排到县法院任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年11月任副院长,**年7月起任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在法院工作期间,曾分管纪检监察、民商事审判、法庭、办公室、立案、审管、行装等多项工作,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法院通”。‎ 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检察院的书记员,到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办公室主任……直至如今的“全省审判业务专家”。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鲜花和掌声。一直奋战在基层第一线的**,不论在哪个岗位,也不管任何时候,总是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恪尽职守,从不提任何条件,也从不挑三拣四,被领导及同事们称为是“一块放在哪里都会发光的金子”。‎ 从**年进入该院领导班子以来,他已担任该院领导15年,被单位同事们笑称为不求进步的“五朝元老”。他虽然对个人仕途毫无追求,然而他却对法律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学术研究有着特殊的兴趣,对中国法治的进步充满信心。在担任院领导期间,他除了对所分管的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以外,还一直坚持不懈地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无论是在检察系统工作期间,还是在党委政法委、法院系统工作期间,从不放松给自己“充电”:从1989年毕业之后,他参加自学考试,仅用二年时间就拿到了**大学自考大专文凭;**年以高分拿到了自考本科文凭和**大学学士学位;**年参加了全国法律硕士统一考试,以高分成绩被**大学法学院录取,**年以全优的成绩取得法律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透视与改革---以贫困地区基层法院为分析视角》荣获全国法律硕士优秀论文奖;**年他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当年,年仅36岁的他被评为四级高级法官。‎ 在不断充实自己的同时,他还将视角拓宽到更高的境界和更宽的领域,既注重审判专业知识的提高,也注重对法学理论的提升;既注重对国内法律的思考和法学的研究,也注重域外法学考察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年他参加华东政法学院法律服务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华东政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在上海举办的《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公民项目中国劳动法法官培训》;**年4月参加了中美陪审制度论坛与培训;**年4月参加全国法院新刑事诉讼法培训班;**年6月参加第四届中美法律交流论坛暨第二届中美调解国际研讨培训会议;**年12月在南京参加了中国民诉法年会与学术交流;**年9月参加了首届“反腐与法治”韶峰论坛;今年5月参加了首届湖湘诉讼法学论坛:《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修订与前瞻;6月12日又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美调解谈判高级研讨培训会,一串串深深的脚印,一篇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无不记载了他在法海辛勤耕耘的身影,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个法律人的不懈追求和对法学的深切情怀,也使自己的法学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和纳入到了国际视野!‎ 坚守正义躬身为民,业务精湛屡办铁案 任法院领导后,**并未从此远离审判一线,反而将视角更多地关注审判一线,一方面,他积极加强对民商事审判业务的调研和指导;另一方面,他还身先士卒,主动担起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大梁。‎ ‎**年10月30日,“五保”老人**在女儿**家去世,**强忍悲痛为母亲操办丧事,不料第二天一大早,**的三位堂兄却强行将**老人的遗体从**家抬出按农村风俗习惯进行了安葬。**一气之下,一纸诉状将三堂兄告上了法庭,认为三堂兄侵犯了其对生母的安葬权,要求其承担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万元。该案的难点问题是当时我国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安葬权问题尚无明确规定,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也相当宽泛、模糊,这种情形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益、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是否应当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等诸多问题均很难把握。该案受理后,**主动参与该案审理,认为作为第一顺序合法继承人的**,对生母理应享有安葬的权利并不受其他任何人侵犯,三被告的行为给原告造成了严重的精神伤害,理应承担侵权责任,遂根据相关民法法理、侵权法原理并参照有关公序良俗进行了裁判,判决三被告连带赔偿原告精神抚慰金3000元。该案判决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引起了有关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国法院网于**年6月7日以“还我生母安葬权”进行了报道。中央一台《今日说法》栏目对该案进行了采访,于**年元月7日进行了专题报道,并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马忆南教授对该案进行了点评。‎ ‎**年5月,**同志亲自参与审理了原告龙讯平诉中国联通**分公司电信合同纠纷一案。原告诉称于**年7月因从被告处购进了1305509xxxx的手机卡,加入被告经营的移动电话网,使用过程中,一直具有来电显示功能,被告从未就此收过费。**年4月,被告单方面发出通知,从本月起每月收原告来电显示费4元。要求被告退还已收取的来电显示费并停止继续收取。该案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是:一、被告单方决定自4月起收取来电显示费是否违反了双方入网时的约定;二是来电显示费是否属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三是被告以公告方式告知客户未办理取消手续即视为接受而收取来电显示费的做法是否合理。**亲自参与全部审理过程,并组织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原、被告双方就来电显示收费在入网时约定不明,根据我国《电信条例》及有关行业政策,来电显示属电信增值业务,实行市场调价。被告作为电信经营企业,在国家规定的项目范围内调整资费标准,并按规定办理了相关的报批备案手续,其行为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其收取来电显示费是合法的。被告以公告方式通知客户,公告内容明确,是一种合同要约行为,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接受该项服务。原告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取消手续,应视为对公告内容的默认。双方的合同依法成立,并自成立时生效。被告据此确定原告接受了来电显示服务、收取其费用是合法的。依法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该案审结后,中央二台《生活》栏目对此案进行了专访并于同年7月22日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司法部门、法学家及社会各界对电信部门收取“来电显示费”的合法性、正当性问题的广泛讨论。通过此案的审理和宣传报道,预防和减少了同类诉讼的发生,收取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且行且思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誉望所归 作为法官,既是法律之人,又是经验之人。研习民商法、做学者型、复合型法官是**一生的追求。为此,他充分利用身在司法第一线的便利,关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将其提升到法学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笔根不辍,持之以恒。‎ 自**‎ ‎ 年以来,他广泛参与了各类学术研究活动,先后参加了最高法院调研课题《论我国民事简易程序适用与完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对“民事诉讼主管”机制的扬弃与超越》、司法部科研项目《诉讼费用研究---以实现当事人裁判请求权为考察基准》等省级、部级重点课题项目,并取得重大学术成果。至今,**除已在《中外法学》、《人民司法》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法学论文20余篇外,还承担(参与)省(部)级以上重要调研课题9个和司法解释3项,参与著书3部。其中,与廖永安教授等合著的《诉讼费用研究:以当事人诉权保护为分析视角》于**年4月荣获**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与王和祥合作作品《我国陪审制度之运行现状》入选《对话与交融:中美陪审制度论坛》(**大学出版社**版);《论简易程序与民事司法审判能力》于**年12月荣获全国法院系统第十七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年在《中外法学》第3期发表《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透视与改革-----以贫困地区基层法院为分析视角》一文并荣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 ‎**年调研论文《基层法院民事上诉案件质量情况的透视与对策研究》荣获“东江湖杯”全省法院系统优秀司法统计二等奖。‎ 他铁肩担道义,一切为了司法公正和效率;他妙手著华章,其学术成果为**司法理论研究和审判实务研究起到了示范引领和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指导了司法实践。路漫漫而修远,如今的**还在继续着他的思考,还在为法治理想砥砺前行。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默默诠释着一位基层法官生生不息的学术追求、人文情愫和法治责任!‎ 家风征文5篇 家风征文5篇 ‎【篇一】‎ 家风与家教是一个家庭健康生活的根基。我所理解的家风和家教,是家庭给予孩子们最初始化教育。好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浅谈生活中的家风与家教,也许并不能用文字去定义它的正解,也不能任意评判它的对错,我认为它们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因此,我的家风与家教体现出最重要的三个字,那就是:“孝,俭,谦”。‎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孝敬父母也是创建和睦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照顾瘫痪卧床的爷爷7年之久的情形总会不时浮现。那时的我刚上初中,每天清晨父亲都会比我们提前半小时起床熬粥。等到6点钟爷爷醒来,父亲会趁着天上的日头还不太大,先推着爷爷去外面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回来后母亲把脸盆端过来,毛巾拧干,帮爷爷洗脸刷牙。等到7点钟粥熬得浓稠之后,父亲把粥吹凉,喂爷爷吃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和母亲重复做着同样的事而毫无厌烦之心,就是为了让爷爷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晚年,那时的我就告诉自己,等父母老了也要对他们孝顺,诚然,简简单单的陪伴比世界上任何的誓言更能打动人更让人心中充满温暖和力量。‎ 正所谓:“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一种公认的好习惯,更是一种美德。说起节俭,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只有勤劳、节俭日子才能过得好,安逸享乐将一事无成。‎ 记得那是2012年的一天,父亲要在家里请客人,中午的时候,家里来了许多亲戚,这下该我们忙活的时候到了。我为亲戚们洗水果,父亲为大家沏茶,要说最忙活的就是我的母亲了,不长时间,她就为大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他们都吃的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夸母亲手艺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帮母亲收拾吃剩的饭菜,当我把饭菜倒进了垃圾箱时,母亲看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干嘛到掉了,别浪费粮食啊,不要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感觉有资本了,该珍惜的劳动成果还是必须要珍惜,你不知道我和你爸年轻时候有多不容易,过年也吃不上这么一顿饭”。母亲的一番话让我感触很深,从那以后,我懂得了节约,懂得了珍惜。现在已经结婚的我更加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母亲的话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父母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也是品行和修养的重要体现。这些话都说明了谦虚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谦虚才能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从而不断进步,骄傲自满只能停步不前。‎ 说到谦逊,不得不提起我的父亲,他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在他的职业生涯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奖项不少,培养出的徒弟也遍布各地,领导们对他赞赏有加,但他总是谦虚的说着同样的一句话:“这都是我的本职工作”。虽然现在父亲已经退休了,但是他对工作还是充满热情,家里也经常有一些年轻上进的小同志向他来“取经”,父亲喜欢这些年轻有为谦虚好学的孩子,然而父亲在我眼里就是这么一个谦虚的人,父亲的言传身教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渗透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 点点滴滴的回忆,让我对父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家是起点,是寄托,是归宿。家人是师长,是朋友,是另一个自己。好的家风与家教可以帮助一个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然而,没有国哪有家,正如那句唱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家庭有好的家风,国家就和谐稳定、蓬勃向上、国富民强。‎ 我相信,在党中央正确指引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下,我们会重视家教、涵养家风,着力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尽善尽美,牢固树立社会文明和谐新风。‎ ‎【篇二】‎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良好的家风家教是立家之本。诸葛亮《诫子书》《傅雷家书》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著名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终身的财富。‎ 我出生在瓦布渡,那是藏在弥渡牛街哀牢彝乡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整个村子不过50户人家,都为白姓。虽地处边远,属贫困山区,却人才辈出,被誉为“文墨之地”“秀才之乡”。这里的人们勤劳节俭,善良淳朴,尤其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家风源远流长。‎ 在我的记忆中,父辈们虽多为农民,整日在贫瘠的土地上耕作,却有好多人写得一手好字,出口便能成章。他们以懂知识为荣,以做人质朴谦逊为荣。父辈中有好几个是当老师的,并教过我。还有一些人,靠读书走出了大山,走上了各种工作岗位,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 ‎80年代,我出生的时候。我们的小山村,乡亲们才刚刚解决了温饱。我,姐姐,年迈的爷爷,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叔叔,一个家一穷二白,生活的重担山一般的压在了父母肩头。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在贫瘠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但一家人也只能以吃玉米面为主,极少吃肉。‎ 尽管如此,父母从不落下对我们的教育。“见到认识的人要叫一声”“走路遇人要先让”“砸锅卖铁,我也要把你们送出大山去”……父亲的声声叮嘱至今在我耳畔回荡。偶有闲暇,父亲常读书看报,对我有很深的影响。有一次,父亲将我带到楼上供奉祖宗牌位的家坛前,指着当中一个领牌,教我读上面的字:“天地君亲师位 ”告诉我,老师是天地,父母之外最亲最重要的人,必须尊敬。那严肃的神情,深沉的目光,一直在我记忆深处。我在村里的小学校旁,玩的时候经常看到大人们把青菜、鸡蛋送给老师去,经常为他找柴,打水。后来我读书了,便专心跟老师学习,从未跟老师顶过嘴。‎ 父亲年轻时教过几年书,命运多舛,最终回了家;妈妈不识几个字。然而都懂得知识的重要。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在田间地头学会了爸爸教的一些简单的汉字。他们潜移默化地教给我们勤奋做事,踏实做人的朴素道理。这些,恰恰是我受用一生的财富。他们的勤劳持家,使家里的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 我在父亲潜移默化的教育下,爱上了学习和看书。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常常把书包背到放牛山上,在看顾牛羊的间隙,抓紧时间做作业和看书。左邻右舍,大伯大爷家,没有好的家具,却每家都会有那么几本连环画,故事书。我常常跑到他们家借来读。《360个民间故事》《哪吒》《铁道游击队》……我如饥似渴地翻读着。书籍带给了我太多益处!当然,这是我在多年以后才明白的。‎ 我在完小读书时,校长是村子里的一位大伯,语文老师是我二叔,我成绩还算可以,他们便给了我很多鼓励,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家族中有位大哥,是牛街乡的第一个大学生,在弥渡一中教书,他成了我的偶像。我那时已暗暗立下志向,要靠读好书走出大山去。‎ 最难忘记那个雨季,我考上了师范学校。全家人欢喜得睡不着。然而,欢喜之余,昂贵的学费又使父母发愁。他们们拿出了所有积蓄,仍然差很多,于是不得不四处借债。雨季,正是家乡的野生菌遍地生长的季节,采来可以换取微薄的收入。那个雨季,除了晚上睡觉的时间,父母几乎都在山林中穿梭奔走。多少次,大雨将衣服全部淋湿淋透,鞋子磨破了,衣服被灌木勾刺勾坏了,还不舍得回家休息。‎ 有一天早上,鸡还没叫父母便出去了。但到中午12点都还没回来吃午饭。大雨如注,一直不停。我担心极了,留好的午饭热了又热。一直到1点多他们才回来。当时我见爸妈衣服上淋淋漓漓全是水,嘴唇因为疲惫和寒冷的煎熬而没有一丝血色。母亲的头发都散开了,父亲的脚上不知被什么刺勾到了,鲜血还在流。我吓坏了,忙上前去看他的脚。妈妈忙说:“别担心,我们采到了好多菌子,你的学费已经差不多了。”爸爸也是一脸欣慰地笑。我转过头去,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到师范学校报到前的一个晚上,我家屋里围满了人。乡亲们你10元、我20的给我送钱来。村里一位教书刚退休了的大爷,特地在我家门前放了一串鞭炮庆祝,并把100元钱塞到我手中,殷切地嘱咐我好好学习。父母不愿收大家的钱,结果大家都生气了,方才收下。等人散尽了我数一数,一共有500多呢!在那个生活拮据的年代,已够我三个月的生活费了。我心中感动,泪水湿润了眼眶。乡亲们这么做,既是帮助和鼓励我,也是他们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在我身上寄托着深深的希望啊。‎ 如今,住进了钢筋混泥土的城市后,我几次想接父亲出来一起生活,父亲不愿拖累我,仍然在老家一个人耕作着那几亩薄地,自力更生。但他时不时给我打电话,总要问起我的工作情况,叮嘱我勤勉工作,不能辜负了社会的期望。‎ 现在,我离小山村是越来越远了。而家风家训却深深种进了我的血脉。如今,教育女儿,我亦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次回乡,见到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还是那么亲切。看到他们仍旧在耕读传家,又由衷地欣慰。我们的小山村,已经有更多的人靠读书走了出来。从我出生到现在,搬出来的就有10多户了。而更多的孩子,还在认真地读着书。‎ ‎【篇三】‎ 高耸险峻的众山,变幻万千的云彩,形态各异的生物,每一件东西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子,那么如空气般无色无形的“家风”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家风是爷爷闲时泡煮的香茗,清香、宁静。‎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耳机里是周杰伦的歌曲,手捧着一杯爷爷泡的茶,翠绿的茶叶在热水中翻腾上下,茶香四溢,爷爷趁此机会教我一些家训箴言,从咿呀学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到舞勺之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再到弱冠之时“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他常教诲我:“学会喝茶,就要学会保持空杯的状态,学知识也是一样。”而后的我也慢慢养成了手捧一本书,细品一杯茗的爱好,在其中,我感受到的是精神食粮慰藉心灵的暖意,体会到的是修身学习的积淀。爷爷的一杯热茶,泡的是香茗,蕴藏的是丰富的人生智慧,品味的是在书中行走的旅途,也是中华民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文化传承。‎ 家风是爸爸宽厚有力的肩膀,坚韧、踏实。‎ 父亲的爱是深沉的,犹记得小时候,我有些顽皮懒惰,父亲常用他的成长经历来说服我、纠正我,引导我正确的方向,“养不教,父之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两句从小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字里行间透露着父亲的为人之本。父亲的爱也是让人敬畏的,他将一家人扛在肩上,为我们遮风挡雨毫无怨言,家庭条件不好,他为了补贴家用,曾开过放映厅、当过电工、做过园丁,凭一己之力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印象中父亲的衣裳总是被汗水浸湿,手掌也因劳作而变得粗糙。但父亲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一个正直、踏实的中华男儿的伟岸形象,也不断提醒着我要做一个不折不挠、正直刚强的人。‎ 家风是妈妈烹煮菜肴的背影,勤劳、暖心。‎ 忙碌的一天过去,回家的脚步总是轻盈飞快,因为家是温馨的港湾让人依靠,也因为家像风筝的线索让人牵挂,更因为家里有你热爱的亲人等你归来。每每下班回家,总能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洗菜、淘米、煮饭、炒菜,而我则在一旁切菜、捣蒜,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不一会儿,一道道鲜香可口的家常菜新鲜出锅,一家人围桌而坐,其乐融融。席坐谈笑间,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生其实就像这些家常菜,虽不是山珍海味,但照样能满足味蕾,要懂得知足常乐。”正如母亲所说,家常菜里虽没有鲍鱼龙虾,但其中饱含母亲对孩子的爱,对人生的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态度却胜过山珍海味百倍有余。‎ 人有百态,物有千姿,家风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品质,爷爷茶杯中的“乐学之道”,父亲肩膀上的“立身之本”,母亲背影里的“豁达之心”,都将使我受用一生。‎ ‎【篇四】‎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广大民众习惯上将这一天当作父亲节。父亲,是绝大多数男性都要经历的角色,现如今越来越多80后、90后的青年干部立业成家,在工作上成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排头兵”,在家庭中成了承上启下、以身垂范的“主心骨”,青年干部要扮演好这个起承转合的角色,成长成为群众和家人都靠得住的“顶梁柱”。‎ 继承父辈精神,让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还真是不好说。”莫言在《父亲的严厉》里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父爱如山,静默而辽远,终其一生,父亲都在影响着我们。习近平在写给父亲的一封拜寿信中深情写道:“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宝贵与高尚品质很多。”习近平发自内心地崇敬父亲“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他誓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销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青年干部要认识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要学会继承父辈勤俭节约、勤政务实的优良品质。‎ 教育后人担当,让伟大精神发扬光大。作家路遥回忆父亲时,曾这样说过,“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虽然懦弱,但很会劳动,种地时,把什么都准备得尽善尽美。”最美逆行援鄂医师杨娟,他的父亲从来不主动给她打电话,却在她报名援鄂的时候,专门打电话支持她。临行前父亲只对她说了两句话:一是做好防护、二是勇往直前,不要退缩。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着广大成年人,也让每一个孩子接受了一次残酷教育。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给社会树新风,给家庭立榜样,若盼儿女览遍祖国,便为山河尽绵薄之力,要教育孩子,让他们看见抗疫英雄们逆行的身影,看见一个国家的奋斗,看见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中国的担当,将每一个中国人披荆斩棘、无畏无惧的坚强品质发扬光大,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使命、再创辉煌。‎ 重视家风文化,让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等家风家训都已在岁月的积淀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而青年干部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和家庭的新建期,更应该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问题,以自身之担当作为,扛起家庭的重担、挑起建设的大梁。‎ ‎【篇五】‎ 转眼已毕业参加工作快一年了,也不在父亲身边快一年了,不在家的这些日子,我与父亲的往事变得越来越清晰,随时涌上心头。父亲的性格与母亲有些“错位”,为人处世,父亲总是要比母亲心思细腻;柴米油盐,父亲总是要比母亲精打细算,甚至有时觉得他像个妈妈一样啰嗦。忆往昔,就是这样的“错位”父亲,却一直是我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错位”不失节俭,勤俭持家,嘲笑的背后是负重前行。‎ 父亲一直在外务工,早年由于我和哥哥年幼读书,日常开销大,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迫于无奈,他只身一人到大城市同老乡们一起创业务工。勤俭持家,这是父亲最贴切的代名词。最为出名的一件事就是父亲“青椒炒红椒”的故事,原因是他舍不得买菜,一心想着将每天微少的收入尽可能地存起来,便将剩下的青椒拌着红辣椒粉作为一道菜,凑合一顿饭。少年不知愁滋味,当时的我只知道大家总是拿这件事开玩笑,而父亲则是微微一笑,这一笑,饱含无奈与坚强,而今我心头时而想起这件事,却难以笑出,只觉心头一震,眼角湿润,“错位”的背后,是他为整个家庭的负重前行。‎ ‎“错位”不失传承,言传身教,“啰嗦”的背后是涵养家风。‎ 良好家风,孕育德才兼备的“后浪”。在父亲的“啰嗦”中成长,在父亲的“啰嗦”中不断完善自我,那时每晚睡觉的地方与父亲只是一布之隔,他总喜欢在入睡之前同我谈一些人生理想,探讨人情世故,有时在话语中入睡,就像催眠曲一样,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成长,就像平辈之人,无话不说,互倾心声,父子间的代沟被“夷为平地”,无形中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人生成长路上的许多困扰,都是在与父亲的一次次深夜长谈中逐个击破。‎ ‎“错位”不失鼓励,语重心长,“频繁通话”的背后是望子成龙。‎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方能驾稳人生这艘航船。中学时代,父亲每周都是雷打不动地和我进行一到两次通话,了解近况,嘱托期盼,畅谈理想;工作以来,则是隔三差五进行视频通话,询问工作情况,交代与人交往的注意事项,激励我努力工作,不要眷顾家里。几乎每次通话交流总是一样的话题,却每次总有不同的感受,也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不经意的一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是这频繁的通话,使我常反思,保持有所畏、有所戒、有所止,促使我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数千年沉淀下的家国情怀在一次次“电话粥”中被激活,犹如一条柔韧的纽带,将心与家相连。‎ 因为热爱这片土地,所以眼中常含泪水;因为钟情于这个家,所以常觉父爱满天。我父亲的虽不是如山高大厚重,却如春雨润物无声,滋养我成人。“错位”的背后以平凡之姿态,助我以成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