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6-23 发布

音乐(心得)之小学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音乐论文之小学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    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听觉和记忆力,获得音乐表现手段和有关音乐语言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特别是在乐理知识的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首先在内容安排上应做到:‎ ‎    l、由少渐多,递增积累。乐理教学中的概念和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如果每次教学分量太重,学生就不易掌握,因而应将内容有计划地分散安排(年级愈低,分量愈少,随着年级的增高,可适当增加内容),并结合试唱和唱歌进行,使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逐步积累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    2、多次重复,螺旋上升。实践证明,乐理知识(特别是其中的要领和需要机械记忆的东西)如果只通过一次或两次教学,学生是不能牢固掌握的,必须通过多次重复,螺旋上升的办法才能使学生真正记住和掌握,因而教师在安排内容时应有计划地使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在一定的时候予以复习和巩固。‎ ‎    其次,教师的讲解应做到:‎ ‎   ‎ ‎ 1、准确简明,生动形象。乐理知识中许多概念的解释和问题的阐述常常因体系的不同而不够统一,因习惯所致而不够准确,很多书对解释及阐述也过于深奥,这些不利于小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因而准确简明地进行乐理知识讲述是教师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他们所熟知的事物,把乐理知识讲得生动而形象,这样才能使教学不至于枯燥呆板,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容易记忆。‎ ‎    2、由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小学生对感性的具体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因而教师的教学要善于从感性的具体的现象和事物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概括,逐步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有关乐理知识的定义和概念。‎ ‎    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时做到;‎ ‎    (1)认得、懂得、讲得、写得。认得是指看见乐理知识中的记号即认得出来;懂得,是指对记号能知道它的意思和作用;讲得,是指能将这一记号的意思与作用准确地口述出来;写得,是指将这一记号正确地书写出来。‎ ‎    (2)能将乐理知识正确地运用于理解感受、表演音乐的实践。学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所学的乐理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在讲述有关乐理知识之后,即要求学生做到“四得”并随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理解、感受、表演音乐的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