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9.09 KB
  • 2021-04-20 发布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2018年真题(共2套含解析)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教师资格笔试真题 2018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页-18页) (19页-29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18 年(上)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 )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答案】 D.我国学前教育的任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通过对适龄儿 童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 ) A.要求幼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唱歌 B.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 C.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曲 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答案】 D.《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要求幼儿能用自然、音 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唱歌。 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 ) A.羞愧 B.伤心 C. 害怕 D. 生气 【答案】 A 伤心、害怕、生气都是婴儿期最初的基本情绪体验,羞愧、自豪、骄 傲、内疚、同情等属于更高级、复杂的社会性情感。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 ( ) 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答案】 B 主动协调处理玩伴关系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体现, 同伴交往属于社会性 交往的一种。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3 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 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 【答案】 C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讲儿童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 1.5—3 岁,第二阶段是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所以幼儿在 1—3 岁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自主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 ) A.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 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C.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 D.能描述出不同玩具发声特点 【答案】 B《指南》中提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 的声音。 7.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 “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 ) 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事物的形状 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 D.为幼儿提供 “按数取物 ”的机会 【答案】 A《指南》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 “量”的特征时应感知常见事 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 A.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 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C.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 D.拓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答案】 B《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 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 ) A.讲授制 B.五指活动 C.感官教育 D.艺友制 【答案】 D 艺友制源于陶行知。艺就是教学艺术,友就是朋友,学生与有经验的 老师交朋友, 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 边干边学。 凡用朋友之道探讨教学艺术便是 艺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合一。 10.皮亚杰的 “三山实验 ”考察的是( ) A.儿童的深度知觉 B.儿童的计数能力 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儿童的守恒能力 【答案】 C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 个包括三坐高低、 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 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 角度观察这三座山, 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 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 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 ‘山’。结果发现幼童 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 “三山 ”的形状。 皮亚杰以此来 证明儿童的 “自我中心 ”的特点。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 调节负面情绪的策略: 1.转移法。成人可以用新颖有趣的玩具或者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渐渐 平静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使其能产生愉快情绪的事情上来。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冷却法。成人在幼儿情绪激动时,给予适当的劝解或暂时不理睬,待幼儿冷静 后再跟他讲道理。 3.代币奖励法。成人可以用小红花等作为代币,让幼儿知道情绪很快平稳下来, 就会得到奖励,从而使幼儿正面情绪得到强化。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 【参考答案】 1.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熟悉《纲要》和《指南》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进行相应的保教工作。 2.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对幼儿做到关心、细心、 耐心,不偏爱,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3.保育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认真执行幼儿园各项教育常规及 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定期进行总结,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4.教育活动。 认真及时制订活动计划, 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 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因材施教。 6.家园合作。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定时和每个幼儿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 教育情况,和家长商议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工作。 7.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 20 分) 13.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 合实例分别说明。 【参考答案】 (1)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进行学习,既是幼儿思维特点的要求(幼儿时期的典 型性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也是学前教育直观性原则的体现。它能激发幼儿活 动的兴趣, 加深幼儿的印象, 有助于理解和形成具体的概念,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 果。比如,在组织社会活动 “多彩的民族 ”时,可以给幼儿提供少数民族的服饰、 发饰,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2)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既体现了杜威提出的 “做中学 ”,也 是学前教育活动性原则的体现。 幼儿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 与教师和 同伴的交互活动,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发展其智力。比如,为了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让幼儿探索沉浮的原理,可以为幼儿准备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等多 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3)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是由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的。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由于幼儿认 知水平较低,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来获取直接经验。比如,在 组织语言活动 “春天来了 ”,就可以引导幼儿去户外感受春天的景色和变化, 加深 幼儿的体会。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 问题。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 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 教研活动时, 大 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 但到了大班, 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 (10 分) (2)请分析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 (10 分) 【参考答案】 (1)①中班幼儿开始遵守规则。 4—5 岁的儿童能够遵守日常生活规则和行为规 范。 ②3 岁以后幼儿的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开始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此时的幼儿 不仅要求自己遵守相应的规则, 还会要求同伴掌握相应的规则, 所以当同伴不遵 守规则的时候,幼儿就会出现告状的行为。 ③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 中班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 的道德标准, 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 他们不仅 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 准,幼儿产生相应的情绪。所以说中班幼儿的 “告状 ”行为比较突出。 (2)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的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有鲜明的不同 情绪, 道德感的发展趋于稳定。 ②大班幼儿个性初具雏形有了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能够控制自己, 情绪变化明显减少, 做事不再随波逐流, 显得比较有主见。 对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对己都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他们对事情有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减 少了告状让老师进行评判的行为。 ③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更好一些, 同伴之间的 合作交流较中班更高一些, 同伴之间会互相商量解决问题, 所以告状现象就少了 很多 15.材料: 主题活动中, 中班幼儿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 为了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 郭老师 提供了 “面包车 ”的绘画步骤图,鼓励每个幼儿根据步骤图画出汽车。 问题: (1) 郭老师是否应该投放 “绘画步骤图 ”(2 分)?为什么?( 8 分) (2) 如果你是郭老师,你会怎么做?( 10 分) 【参考答案】 (1)郭老师投放 “绘画步骤图 ”是不对的。主要原因有: ①首先, 《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 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所以在幼儿的艺术创作中, 郭老师 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艺术环境, 引导幼儿自主的进行积极的探索, 从而促 进幼儿对艺术的表达,而不应该直接提供 “绘画步骤图 ”。 ②其次,艺术教育的方法中不提倡教师直接给幼儿提供绘画的模板, 可以示范和 范例, 在幼儿绘画中遇到难点的地方教师可以进行直接帮助操作, 但是不可以一 开始就提供模板。郭老师将示范、范例法用错了,不是艺术教育中提倡的方法。 ③最后,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中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 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 题干中教师的直接给出面包车的绘画步骤, 让幼儿以此为标准去绘画, 实际上束 缚了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同时也扼杀了创造性想象的萌发。 (2)如果我是郭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我会有以下做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①首先, 我会引导孩子在周围环境和生活中多种途径了解 “汽车 ”,丰富他们的表 象,整体提高幼儿对 “汽车 ”的认知水平。 ②其次,我会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他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 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 受和表现方式。 ③最后,幼儿创作之后给予幼儿讨论、表达、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创 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 30 分) 16.请围绕 “春天 ”,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括 3 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8 分) (2)采用诗歌 “春风 ”(见下面所附诗歌)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包括 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14 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包括名称、目标。 (每个活动 4 分,共 8 分) 附:诗歌 春风 春风一吹,芽儿萌发。 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 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参考设计】 春天来了 活动总目标: 1. 能运用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春天的特征 2. 能够用朗诵、歌唱、绘画等形式感受春天,体验创作的快乐。 3. 愿意把自己的创作、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 活动一:大班语言领域《春风》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知道诗歌中讲了春天的哪些事物。 2.正确朗读诗歌,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仿编诗歌。 3.体会到朗读诗歌的快乐,感受春天的美。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诗歌 PPT、春天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对春天有所了解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 教师就春天事物与幼儿进行交谈,并提问。 提问: 1.小朋友们在春天都见过哪些事物呢? 2.春风是什么样的呢? 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春风》 (二)活动展开 1.教师朗读诗歌,幼儿初步感受诗歌。 提问: (1)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在诗歌中听到了什么? 2.教师出示图片带领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师借助诗歌挂图, 再次将诗歌内容以图片形式展示给幼儿, 带领幼儿进一步理 解诗歌。 提问:春风吹来了,柳树、山茶等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这些事物发生了变化,还有什么发生了变化? 3.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对诗歌进行仿编。 将幼儿分为苹果组和香蕉组, 分别讨论春天还有哪些事物, 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 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记录。 (三)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到美工区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 四、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父母聊一聊春天。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活动二:大班绘画活动《春天的花朵》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里有哪些花朵,了解不同花朵的特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春天的花朵 3.热爱大自然,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活动三: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能力理解歌词的内容 2.根据歌曲的旋律进行简单的舞蹈创编 3.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以及舞蹈的快乐。 2018 年(下)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班同一个 “娃娃家 ”中,常常出现许多 “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 满足。这反映了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是( ) A.喜欢模仿 B.喜欢合作 C.协调能力差 D.角色意识弱 【答案】 A 【解析】小班幼儿爱模仿、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题目中娃娃中出现许多妈妈, 而且还很满足, 体现了幼儿之间的相互模仿。 小班 幼儿喜欢模仿。 2.下列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教育观点,哪种不妥() A.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与探索 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的目标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D.应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答案】 C 【解析】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 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所以切忌用一把 “尺子 ”衡量所有幼儿。 3.为保护幼儿的脊柱,成人应该() A.推荐幼儿用单肩背包 B.鼓励幼儿睡硬床 C.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里跳 D.要求幼儿长时间抬头挺胸站立 【答案】 B 【解析】背单肩包和从高处往水泥地跳均会对幼儿产生伤害,而要求幼儿长 时间抬头挺胸站立,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幼儿不能长时间站立。固选 A。 4.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 【答案】 B 【解析】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是新课程下 教师角色的转变。 5.幼儿出生大约 6-10 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生理性微笑 B.自然微笑 C.社会性微笑 D.本能微笑 【答案】 C 【解析】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对社会性物体和非社会性物体的反应不同,人 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最容易引起婴儿发笑。出现 “社会性微笑 ” 6.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 这反映了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的什么原则?() A.兴趣性 B.时代性 C.生活性 D.发展性 【答案】 C 【解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联系幼儿生活经验与兴趣,要密切联系幼儿 的实际生活。 重阳节到敬老院探访老人, 联系幼儿的生活, 让幼儿对重阳节有更 加深刻的认识。 7.下列说法中属于蒙台梭利教育观点的是() A.注重感官教育 B.注重集体教学的作用 C.重视恩物的使用 D.通过游戏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答案】 A 【解析】蒙台梭利注重感官教育,幼儿各种感觉的敏感期,要使感官得到充 分发展。感官是心灵的窗户,对智力发展很重要。 8.教育过程中,教师评价幼儿的适宜做法是() A.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 B.根据一次测评的结果评价幼儿 C.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评价幼儿 D.根据日常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评价幼儿 【答案】 D 【解析】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容易出现 “一刀切 ”;一次测评结果测评的容易 不准确;标准化的测评工具也不利于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所以选 D。日常观 察最容易测得准确的结果。 9. 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 A. 理解本质特征 B. 理解功能性特征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C. 理解表现特征 D. 理解熟悉特征 【答案】 D 【解析】学前儿童实物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1)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实物概念 的内容基本上代表其所熟悉的某一个或某些事物,如问 "什么是马 ?"儿童回答 :" 马就是那个大马 "(指儿童所看见过的马 )。(2)中班儿童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些 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如回答 :"马是拉车的。 "(3)大班 儿童能指出某一实物的若干特征的总和, 但只限于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和 内部特征,而且不能将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很好地加以区分。 10. 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 能感知到周围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B. 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C. 能察觉到植物的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D. 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差距 【答案】 A 【解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 和现象,小班是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 2~4 岁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 (15 分) 【参考解析】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 2—4 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幼儿儿童的各 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频繁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典型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思维特点: 1.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2.思维不可逆。 3.思维不守恒。 12.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15 分) 【参考解析】 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 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 使幼儿在 感受美的同时, 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 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増长知识, 发展智力。 幼儿在艺术活动中, 实现着 内在的认识活动、情感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③美育通过艺术活动, 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 弥补了用语言 和判断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 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 展。 2)对社会的意义 ①美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中的一部分, 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 德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在一起的, 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 美好的社会不 可缺少的部分。 ②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 20 分) 13、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 2 分)?论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 义和方法。 (18 分) 【参考解析】 生活常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 确保学 前儿童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常规教育的意义: ①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③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 ④一日生活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常规教育的方法: 示范讲解法、操作法、随机教育法、集中训练和个别指导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 问题。 14.材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4 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 的抱住林琳,林琳感到不适,一把推开了石头,石头跺脚大喊: “我是想和你做 朋友的啊! ”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 (10 分) (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状况?( 10 分) 【参考解析】 (1)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 ①环境因素影响, 家庭环境中家长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 石头可 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平时没有带他与其他幼儿接触。 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中老师 没有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②教育方面的影响, 家长和老师平时没有及时发现石头小朋友的问题并及 时引导幼儿如何很好的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导致石头没有掌握正取的与其他幼儿 的沟通方法。 ③幼儿自身特点的限制, 石头自身的气质和性格, 石头有可能是比较内向 的性格,平时与其他幼儿沟通交流较少,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友方法。 (2)教师帮助石头的策略: 1.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2.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3.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4.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15、材料 教师在户外投放了一些 “拱桥 ”(见图 1),希望幼儿通过走 “拱桥 ”提高平衡能 力,但是, 有幼儿却将它们翻过来, 玩起了 “运病人 ”游戏(见图 2)。它们有的拖、 有的推、有的抬 ......玩得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 A 教师认为应立 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 “拱桥 ”;B 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的新玩法。 问题 : (1)你更赞同哪位教师的想法( 2 分)?为什么?( 8 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你认为 “运病人 ”游戏有什么价值?( 10 分) 【参考解析】 (1)我更赞同 B 老师的做法。 原因: 1. ①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没有强制性的外在目的,游 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 思考, 提供条件, 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材料中的幼儿自主的进行游 戏,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玩的特别开心。 ②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好奇、好玩、好动、好问,对此,教师应支持、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启迪其兴趣,鼓励其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材料中的幼儿 积极创新, 发现了游戏的新玩法, 而且在游戏过程中特别开心, 教师应该支持幼 儿的做法。 ③教师应尽量满足儿童游戏的各种需要, 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儿童的游戏予 以支持,推动游戏不断地向更高水平迈进。 材料中的幼儿在游戏中很顺利很开心, 没有遇到困难,那么游戏则不需要被打扰。 (2)游戏的价值 1.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运病人的游戏中,几个幼儿相互合作,共同 配合完成任务, 有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并且很好的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2.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玩的不亦乐乎,有利于幼儿 积极情感的发展。 3.游戏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运病人,拖、推等动作有利于 幼儿肢体协调发展,促进身体的发育。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 30 分) 大班下学期,李老师发现幼儿普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了解,一些幼儿对 上小学有些担心,于是,教师准备开展 “我要上小学 ”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多种形 式的活动增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帮助幼儿进一步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请根据李老师班级的情况,设计 “我要上小学 ”的主题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8 分) (2)围绕主题设计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名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14 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每个活动 4 分,共 8 分) 活动总目标: 1. 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 ,引导幼儿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2.知道小学一日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3.用谈话,讨论、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理解的小学生活。 4.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大班 绘画活动 我心中的小学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小学生活,知道小学生的一日生活。 2.在了解小学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心目中的小学。 3.体会我们已经长大,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三、活动准备:图片、笔、视频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导入 教师与幼儿展开校园生活的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大家来说一说在幼儿园中我们一天都做了什么? 那么你们想知道我们即将进入的小学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吗? 2.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小学生活的视频片段,引导幼儿观察小学生的一日生活。 问题一:小朋友们,小学生早上来到学校做什么了? 问题二:他们上课和我们上课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结合小学视频片段,分组讨论幼儿心中的小学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们, 刚才我们看了视频中的小学, 那么你们心目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进入小学之后都想做些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3)教师出示小学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邀请小朋友们画一画心目中的校 园。 教师出示小学的相关图片, 请幼儿观察, 并带领幼儿来到美工区, 出示作画材料, 并进行相应指导。 3.活动结束 —作品展示结束 请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心目中的校园介绍给大家。 4.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问一问爸爸妈妈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明天回来讲给大家听。 活动二:大班 社会活动 准备做个小学生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 2.说一说小学与幼儿园的行为规范的不同。 3.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喜欢小学生活 活动三:大班 艺术活动 幼儿园毕业歌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知道马上就要毕业,进入小学生活 2.结合伴奏演唱歌曲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萌发上小学的愿望。 2018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 分) 1.小班同一个“娃之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 满足。这反映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特点是() A、喜欢模仿 C、协调能力差 B、喜欢合作 D、角色意识弱 2.下列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教育观点中,不妥的是() A、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学习与探索 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目标 D、应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3.为保护幼儿脊柱,成人应该() A、推荐幼儿用双肩背包 B、鼓励幼儿睡硬床 C、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上跳 D、要求幼儿长时间抬头挺胸站立 4、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 5、婴儿出生大约 6~10 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这种微笑称为() A、生理性微笑 C、社会性微笑 6.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这反映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什么 原则?() A、兴趣性 C、生活性 7.下列说法中,属于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是() A、注意感官教育 C、重视实物使用 8、教育过程中,教师评价幼儿适宜做法是() A、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 B、根据一次测评结果评价幼儿 D、根据日常观察所获信息评价幼儿 B、注重集体教学作用 D、通过游戏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B、时代性 D、发展性 B、自然微笑 D、本能微笑 C、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来评价幼儿 9、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 A、理解本质特征 C、理解表面特征 10、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多种多样 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 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 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 B、理解功能性特征 D、理解熟悉特征 二、简答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 2~4 岁儿童思维逻辑的特点。(15 分) 答: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 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4 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2~ 7 岁)中的象征思维阶段(2~4 岁)。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4 岁儿童思维具 有如下主要特点: (1)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 (2)幼儿的思维在此阶段还没有真正普遍化,没有形成一般化的概念。 (3)此阶段幼儿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常常运用“转导推理”。 (4)象征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为“自我中心思维”。此阶段儿童在 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不能依据事物 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或所谓 “信号物”进行思考。 12、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15 分) 答:(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 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 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着 内在的认识活动、情感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③美育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弥补了用语言和判 断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 (2)对社会的意义 ①美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中的一部分,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 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在一起的,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美好的社会不 可缺少的部分。 ②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 了基础。因此,幼儿美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20 分) 13、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2 分),试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意义和方 法。(18 分) 答:(1)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指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 要求。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行为习惯常规、 学习活动常规等。 (2)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义: ①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 里的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 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做出符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因此幼儿生 活在其中,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 能力,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如:喝水要排队、上厕所不推挤等良好的行 为习惯等。 ②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幼儿 园一日活动是为满足幼儿自身需要进行的,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 知识技能以适应集体生活,可以促使幼儿在自身需要和客观要求的交互作用下, 逐步获得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能力并且不断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的方法。 ③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幼儿能够通 过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常规而逐渐培养自律能力,同时有助于班级秩序得以维护、 幼儿园正常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④一日生活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在有 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合理的常规有助于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 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的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 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方法有: ①榜样示范法;②渗透教育法;③评价激励法;④成果欣赏法;⑤图示观 察法;⑥游戏练习法;⑦家园共育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一 4 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 住林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石头。石头跺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朋友 的啊!”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10 分) (2)新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变朋友不多的现状?(10 分) 答:(1)该材料主要体现中班幼儿石头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特点,其同伴 交往类型主要是被拒绝型。材料中石头有主动交往意愿,但是缺乏交往的技巧 和方法,影响其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①幼儿自身的特征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 的程度。其次,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 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材料中石头其年龄特征为活泼好动、易冲 动、喜欢交往,四岁的石头正处于中班,喜欢从事结伙和合作的游戏与活动, 但是其交往的技能、技巧欠缺,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材料中石头其气 质类型倾向于胆汁质,精力旺盛,好冲动,做事情不善于先进行一定的思考; 不同性别的儿童交往方式也是不同的,石头是男孩子,而材料中的林琳有可能 是女孩子,则其交往的手段、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石头的行为更加的直接、 豪放,林琳相对来说比较文静、内敛,对于这样的交往方式难易接受。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材料中的林琳独自玩游戏,说明林琳处于独自游戏阶段,而石头交往中并 没有掌握社会性交往的技巧,直接“抱住”林琳,这样的举止会使得林琳出现 反感、不舒服的现象,因此推开了石头。 (2)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①教会儿童合作,増强儿童的自信感 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 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对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小 的儿童提前活动,从而増强其交往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②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一些不会游戏或对参与游戏缺乏方法的儿童,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 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 其交往的技能。 ③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帮助被忽略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 人的加入。 ④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例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 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玩)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 15.材料 教师在户外投放一些“拱桥”(见图 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 力。但是,有幼儿却将他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 2)。他们有 的拖、有的推、有的抬„„玩的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A 教师认 为应立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拱桥”,B 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新玩 法。 问题, (1)你更赞同哪位老师的想法(2 分)?为什么?(8 分) (2)你认为“运病人”游戏有什么价值?(10 分) 答:(1)更赞同 B 教师的想法。该教师支持幼儿的新玩法,这一理念符合 游戏的基本特征。 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材 料中针对幼儿自发生成的“运病人”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应尊重幼儿游戏的 自主性,支持幼儿进行游戏。 ②游戏是在假想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在过程,没有外在强加的目的,能 够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部分幼儿虽然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体育锻 炼游戏,但他们在“运病人”的游戏中有的挑、有的推、有的抬,玩的不亦乐 乎,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了全方位发展,得到了极大地满足感。因此, 教师应当予以支持。 (2)“运病人”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 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运病人”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促进幼儿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增加幼 儿关于照顾、运送病人方面的“医护”知识,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能力和思考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增加对“病人”这一角 色的了解,体会要爱护病人和关爱病人的情感;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 学会理解他人。此外,在与同伴共同“推”“抬”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与同伴合 作的能力。 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运病人”游戏是幼儿自 发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可以思考“运送”病人的多种方法,促进幼儿的 发散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水平。 ④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验各种情 感,如友好、同情、责任心等积极情感,也可以促使幼儿在成功运送病人的过 程中产生自豪感等。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30 分) 16、大班下学期,李老师发现幼儿普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够了解,一些幼儿对 上小学有些担心。于是,教师准备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多种 形式的活动,增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帮助幼儿进一步做好入小学的心里准 备。 请根据李老师班级情况,设计“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8 分) (2)围绕主题设计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 动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 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每个活动 4 分,共 8 分) 答:【参考设计】 (1)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 【活动总目标】 1.情感目标:能以感恩的心态关心、留恋身边的朋友、老师,以积极、愉快的 情绪迎接小学生活。萌发争做小学生的强烈愿望; 2.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小学的基本情况,知道入小学的准备工作; 3.技能目标:珍惜自己的幼儿园生活经历,通过谈话回忆、学唱毕业歌、参观 小学、制作纪念册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对幼儿园和老师的谢意。 (2)子活动一大班语言领域《毕业诗》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萌发对幼儿园生活依依不舍的情感,并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憧 憬之情。 2.认知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自己从进入幼儿园到毕业的成长过程。 3.技能目标:能够带着不舍的情感朗诵《毕业诗》,并根据诗歌中“再见”“汇 报”等词做出动作。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内容,并大胆和同伴分享自己对于小学的 向往之情。 2.活动难点:能够用自己的动作表演出诗歌内容,并产生对小学的憧憬之情。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毕业歌》音乐、图片、《毕业诗》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参观小学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音乐导入:教师播放旋律,带领幼儿一起歌唱《毕业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 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完整朗诵,幼儿认真倾听 (1)教师声情并茂地完整朗诵诗歌《毕业诗》,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初步感 知《毕业诗》的内容及韵律。 师:诗歌当中的“我”在做什么?“我”说了什么? (2)幼儿认真倾听,并感受诗歌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 2.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1)教师根据诗歌内容,以此出示图片,对比初入园与即将离园时的差别,感 受自己的成长。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提醒,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内容,并与同伴大胆分享 自己的感受。 3.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创编动作,大胆表演诗歌 教师播放《毕业诗》的音乐旋律,鼓励幼儿在音乐当中,用自己的动作表演出 “再见”“汇报”等词语。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主题,进行情感升华,萌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师:在幼儿园中,每一个小朋友都获得了进步和成长,变成了幼儿园中的“大 哥哥”“大姐姐”,现在我们即将毕业,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我相信 小朋友们在小学生活中,也能不断的进步和成长。 五、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画笔、纸张,鼓励幼儿画出心目当中向往的小学生活 的场景,并大胆和同伴分享。 【附诗歌】 《毕业诗》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里,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是多么欢喜。 再过几天,我就要进小学,做个一年级小学生,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阿姨,我有很多话想对您说: 三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 今天,站在这里的还是我自己, 脸上再也没有泥,手帕、袜子自己洗, 还会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 懂得了许多道理。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阿姨,我从心里感谢您! 再见吧,老师!再见吧,阿姨! 以后我一定来看您,向您汇报我的学习成绩! (3)子活动二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感谢您》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萌发热爱、感激之情; 2.认知目标:懂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知道要向老师表达感谢; 3.技能目标:愿意在同伴和老师面前,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 感。 子活动三大班艺术领域音乐活动《幼儿园毕业歌》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喜欢参与音乐活动,萌发上小学的自豪感; 2.认知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知道马上就要毕业,成为小学生了; 3.技能目标:随乐演唱,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附音乐】 《幼儿园毕业歌》 时间时间像飞鸟,嘀哒嘀哒向前跑。 今天我们毕业了,明天就要上学校。 忘不了幼儿园的愉快欢笑,忘不了老师们的亲切教导。 老师,老师再见了,幼儿园,幼儿园再见了, 等我戴上红领巾,再向你们来问好! 时间时间像飞鸟,嘀哒嘀哒向前跑。 今天我们毕业了,明天就要上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