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0 KB
  • 2021-04-18 发布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编号:050102 总学时:84(其中实训学时:30) 总学分:5.5 一、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是《财务会 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的前置课程。 本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兼容的特点。 基础会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 务管理和审计课的基础。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该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人 才培养目标和基础会计课程的专业基础地位,基础会计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 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和应具备的基本会计操作技能。这是会计人 员取得上岗资格所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毕业生其他应具备能力培养的基础,是 学生完成后续学习任务的坚实保障。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所涉及的基本 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机地与现实的会计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也应使课 堂理论教学与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要在课外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专业实践。 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练 习。 二、课程目标 《基础会计》通过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培养 学生确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会计思维方式和 学习方法,明确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实务操 作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具体目标: (一)理论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 2 原则、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的基本理论 2.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会 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3.了解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构成体系和基本内容 (二)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主要财务会计报表的基本能 力 2. 具有一般会计差错的查找、更正和财产清查业务处理的能力 3. 具备对基本涉税业务进行正确 计税和申报的能力 4. 初步具备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 (三)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良好的遵纪守法意识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2.具有严谨、勤勉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3.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三、课程性质及特点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经管理类各专业的大类必修课,也是会计与审计专业 的专业基础课。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 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会计概述、账户、复式记 账及其运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 计报告、会计工作的组织及发展等内容。它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等 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又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经济核算和会计管理有一个全面的理性 与感性认识。 四、课程大纲——总学时:54 + 30 (一)理论课程大纲——理论学时:54 教学单元一:会计职业入门 【教学重点】 会计的概念与特点、职能与作用、对象与任务、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 3 【建议课时】4 学时 项目一 会计的概念与作用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四、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 项目二 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一、会计的对象 二、会计的目的 三、会计的任务 项目三 会计的方法 一、会计方法的组成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三、会计学与会计学科体系 项目四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教学单元二:会计核算基础 【教学重点】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账户的结构、复式记账原理、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 类账户的关系 【建议课时】18 学时 项目一 会计要素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4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 项目二 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恒等式的含义 二、经济业务与会计恒等式的关系 项目三 账户的设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 二、会计科目的类别和级次 三、账户极其基本结构 项目四 复式记账原理 一、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三、借贷记账法 项目五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一、设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必要性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核对 教学单元三:核算企业日常经济业务 【教学重点】 主要经济业务流程、供应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的核算、销售过程的核算、 财务成果的核算 【建议课时】12 学时 项目一 企业主要经营过程认知 项目二 资金筹集的核算 项目三 供应过程的核算 5 一、供应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三、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项目四 生产过程的核算 一、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三、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项目五 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销售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三、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项目六 财务成果的核算 一、财务成果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财务成果核算的账户设置 三、财务成果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项目七 资金退出的核算 一、资金退出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资金退出的业务核算 三、属于资金调整的有关账户 教学单元四: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教学重点】 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种类和填制 【建议课时】4 学时 项目一 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一、会计凭证的作用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6 项目二 原始凭证的填制 项目三 记账凭证的填制 项目四 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审核 二、会计凭证的传递 三、会计凭证的保管 教学单元五: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 【教学重点】 账簿的作用和种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的结账和对账 【建议课时】6 学时 项目一 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一、账簿的意义 二、账簿的种类 项目二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一、序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二、总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三、明细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项目三 对账和结账 一、账簿的对账 二、账簿的结账 项目四 记账规则 一、账簿启用与登记规则 二、错账的更正 三、账簿的保管 教学单元六:组织和开展财产清查 【教学重点】 7 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建议课时】4 学时 项目一 财产清查的制度和方法 一、财产清查的作用与种类 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项目二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程序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教学单元七:编制会计报表 【教学重点】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 会计报表的初步分析 【建议课时】4 学时 项目一 财务会计报告认知 一、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项目二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项目三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二、利润表的编制 项目四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8 二、现金流量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项目五 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附注 财务情况说明书 教学单元八:选择和应用账务处理程序 【教学重点】 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 程序 【建议课时】2 学时 项目一 账务处理程序认知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二、合理组织账务处理程序的要求 三、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项目二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 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举例 项目三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一、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举例 项目四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一、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 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举例 9 (二)实践课程大纲——实践学时: 30 实训项目一:规划个人会计职业生涯 【实训重点】制定会计职业生涯合理规划 【对应课程单元】无 【建议课时】2 学时 【实训资料及要求】 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兴趣,初步形成完整的“会 计观”, 要求学生前期完成“会计行业的现状与发展”、“会计认知”调研。 由学生独立完成或三至六人一组共同完成。 实训项目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实训重点】物资采购业务的核算、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销售过程业务的 核算、财务成果实现及分配的核算 【对应课程单元】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建议课时】14 学时 【实训资料及要求】 《基础会计实训》--- 实训二、三、四、五 一、根据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二、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总分类账及相关明细账 三、编制物资采购成本计算表和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 实训项目三: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实训重点】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 【对应课程单元】会计凭证 【建议课时】 6 学时 【实训资料及要求】 《基础会计实训》--- 实训六 一、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有关原始凭证 10 二、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有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实训项目四:设置和登记帐簿 【实训重点】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 【对应课程单元】会计账簿 【建议课时】4 学时 【实训资料及要求】 《基础会计实训》--- 实训七 一、根据所编制的会计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二、根据所编制的会计凭证登记有关及明细分类账 三、根据所编制的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实训项目五:编制会计报表 【实训重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对应课程单元】财务会计报告 【建议课时】 2 学时 【实训资料及要求】 《基础会计实训》--- 实训八 一、根据所给的资料,练习结账与对账 二、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采用“学习项目/实践项目”组织方式) 参考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描述 理论 实践 备注 1 学习项目 1 会计职业入门 4      2 学习项目 2 会计核算基础  18      3 学习项目 3 核算企业日常经济业务  12      4 学习项目 4 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4      5 学习项目 5 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 6      11 6 学习项目 6 组织和开展财产清查 4 7 学习项目 7 编制会计报表 4 8 学习项目 8 选择和应用账务处理程序 2 9 实践项目 1 规划个人会计职业生涯    2    10 实践项目 2 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14 11 实践项目 3 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6    12 实践项目 4 设置和登记账簿 4 13 实践项目 5 编制会计报表 4 合计 54 30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项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情境教学法等各类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各类教学方法在不同内容上进行不同的使用。 对于课内实训的项目进行授课时,采用任务驱动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发 现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其他章节讲授时,大多使用进行案例教学,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真正作为教学的主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信息唯一的提供者,而是信息的组织者,学生 学习的辅导者,课内实训课可以采用多媒体软件,把课堂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变 静态为动态、化繁为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 些会计的法律法规、案例材料以及参考文献等辅助教学材料,提升学生的自学能 力。教师采用提供给学生资料名称或搜索途径,由学生自行查找,再组织课堂讨 论的方式扩充教学内容。 六、教师的基本要求 12 1、具有会计师职业资格证 2、具有较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经验 3、能独立完成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 4、具备会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5、具备会计专业全部学习领域的知识内容,除了熟悉该学习领域知识以外, 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习领域的知识内容。 七、教学条件的基本要求 具备校内项目实训中心、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校外实训基地等。 八、考核标准与方式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与实际操作考核的考核方式。 为了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在成绩评定时全面考虑学生平时表现(出 勤、作业、提问)、课内实训的完成情况以及与期末成绩。 (二)考核标准 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60%)、课内实验考核成绩(20%)和 平时(不含课内实验)考核成绩(20%)三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20%) 抛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督促,着重考察学生综合 职业能力及素养,使成绩评定公正合理,根据平时作业、考勤等情况评定成绩。 2、考试成绩(60%) 理论考试从试题库随机抽取,根据卷面情况评定成绩(一般为闭卷考试)。 3、课内实验成绩(20%) 采用“考核评价过程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将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 之中,帮助学生初步获得总结、反思及自我反馈的能力。课程组采用“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教师总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评价法,将学生学习与实践态度、团队协 作等结合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和工作任务进行反思并进行改善的习惯。 13 (1)教师评价(60%):教师在授课或在学生实训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表现 和任务完成情况打分。 (2)自我评价+小组评价(40%) 九、课程学习指导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会计 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 基本技能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以符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意义 学习《基础会计》课程,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它,学习这门课程对学习 其他课程有什么意义,提高学习《基础会计》的自觉性。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 越重要”,这是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 反两方面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会计是综合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项经 济管理工作。它不仅要核算经营收支,为管理提供全面的系统的会计信息,还要 预测经营前景,促使各单位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之 一就是经济效益不高,这与我国过去“吃大锅饭”的经济管理体制有密切联系, 也是与会计工作不被重视分不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改革的 重点已完全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了,企业经济管理的改革, 已从生产性转变为经营性,企业的成败兴衰,职工的物质福利,将更加取决于企 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高低。这就要求大力加强会计工作,充 分发挥会计在提供经济信息,加强经济管理,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 济效益中的作用。 因此,一切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都应懂得会计,都要善于利用会计资料分析 问题,做出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的一门基础课,它概括了会计学科的基本原理。为适 14 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已建立了国家统一的、打破行业、所有制界限、集财 务与会计为一体的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 程的会计核算标准。现已颁发并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保险企业会计 制度》都是根据会计学原理中论述的基本原理结合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而形成 的,是会计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所以,学好《会计学原理》是学习各门 会计课程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二)《基础会计》课程的体系和内容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是会计学科的基础课程,它的内容主要是 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会计基本理论部分 2、会计基本方法部分 3、会计基本技能部分 (三)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要求 总的要求是掌握三个“基本”,处理好三个“关系”,注意三个“联系” 1、三个基本 ①重点是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②要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 ③要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的基本技能 2、处理好三个关系 ①全面和重点的关系 ②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③原理和方法的关系 3、注意三个联系 ①各种经济业务之间的相互联系 ②各个账户之间的相互联系 ③会计报表各种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 15 (四)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方法 1、按时做好课前预习 2、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的参考资料 3、独立思考问题,做好笔记 4、认真完成习题和作业 5、团结同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附件一:考核作业指导 附件二:考核作业封面 附件三:口头演讲评分表 附件一:考核作业指导 一、题目: 选择一个你所熟悉或了解的环境(如公司或企业),根据所学的会计基本理 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方法对该环境的账务处理程序进行讨论分析。 题目自定,如:XX 公司账务处理程序分析、账务处理程序的设置分析等(仅 供参考)。但内容须包括以下七部分: 1、引言 2、公司基本情况 3、财务结构及会计岗位设置 4、公司账务处理程序分析 5、公司账务处理程序优缺点 6、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7、结束语 二、要求: 1、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方法对 16 该环境的账务处理程序进行讨论分析。; 2、所引用的内容必须在作业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中予以注明(作者、书名 或文章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或期刊号); 3、书面报告必须要用给定的封面样式并要求交打印稿,字体为宋体、小四 号,行距为 1.5 倍行间距; 4、书面报告的字数为 3000 + 10%,超过或不足都将扣分; 5、口头演讲必须每个组员都参加,总计时间为 20 分钟。 三、评分标准: 书面报告;详见给定的考核作业封面; 口头演讲;详见给定的口头演讲评分表; 附件二:考核作业封面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学生姓名: 学生证号: 授课教师: 班级名称: 考 核 作 业 封 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17 作业名称: 上交时间: 作业字数: 学生签名: 评分标准 得分 评论 1 文字表达清楚、简洁;(10 分) 2 全文结构合理、重点突出;(15 分) 3 正确理解所学知识;(30 分) 4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30 分) 5 合理引用参考资料;(5 分) 6 格式、字体、字数等符合要求; (10 分) 合 计 X 15% = 教师签名: 评阅日期: 附件三:口头演讲评分表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学生姓名: 学生证号: 授课教师: 班级名称: 考 核 作 业 封 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18 作业名称: 上交时间: 作业字数: 学生签名: 评分标准 得分 评论 1 语言表达清楚、流畅;(10 分) 2 合理组织演讲过程;(20 分) 3 吸引听众的兴趣;(10 分) 4 正确理解所学知识;(30 分) 5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0 分) 6 使用多媒体交流技术;(10 分) 合 计 X 15% = 教师签名: 评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