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3 KB
  • 2021-05-28 发布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1)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1) 考试说明:本人 汇总了历年来该科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 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单选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筒答题、论述题。 做考题时,利 用木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 速查找到该 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 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A. 黏粒含量 B. 砂粒含量 C. 有机质含量 D. 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2. 土壤中的活性酸一般()。 A. 大于交换酸 B. 小于交换酸 C. 与交换酸几乎相等 D. 视土壤而定 3.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 比重大 B. 比重小 C. 容重大 D. 容重小 4. 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0 A. 仍然比较多 B. 比较少 C. 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D. 决定于土壤质地 5. 岩石风化形成土壤母质,主要是()的结果。 A. 物理风化作用 B. 化学风化作用 C. 生物风化作用 D. 各种风化作用的综合作用 6. 土壤分布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主要是由于()o ・ A. 气候的变化 B. 母质分布的变化 C. 降雨的变化 D. 人为的影响 7. 必需营养元素是指()o A. 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而旦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 B. 在作物体内所起作用完全不能被其它营养元素所替代的营养元素 C. 能够使某些特有缺素症消失的一类营养元素 D. 作物经常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 8. 水稻吸收氮素最多的时期是()o A. 苗期 B. 分篥期 C. 返青期 D. 分槃期和孕穗开花期 9. 养分归还原理建立的基础是()o A. 作物养分吸收 B. 土壤养分贮量有限性 C. 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D. 获得高产 10.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铉的土壤,pH 值会()。 A. 升高 B. 降低 C. 不会受到影响 D. 大幅度变化 11. 在旱作条件下导致硝态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硝酸根的淋失 B. 黏土矿物对铉的固定 C. 反硝化脱氮作用 D. 转化为其它形态的氮 12. 我国南方土壤常常施用石灰,其用量计算一般根据()o A. 土壤 pH 值 B. 氢离子浓度 C. 铝离子浓度 D. 交换型酸度 13.对作物体内氧化还原有重要影响的微量元素包括()o A. 铁、铜、镒 B. 镒、铜、硼 C. 铁、锌、钥 D. 铁、镒、锌 14.泥炭质量的重要指标是()o A. 有机质的含量 B. 腐殖酸的含量 C. 氮磷钾的含量 D. 有机质和腐殖酸的含量 15.关于磷酸铉,错误的是()。 A. 含磷量高于含氮量 B. 含氮量高于含磷量 C. 适宜施用在缺磷较多的土壤 D. 适宜施用于需磷较多的作物 16.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 1mm 时()o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C. 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 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17.土壤胶体是()。 A. 一种矿物 B. 很小的土壤颗粒 C. 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 原生矿物 18.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人渗速度()o A. 逐渐提高 B. 逐渐降低 C. 保持不变 D. 略有变化 19. 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 A. 颗粒大小 B. 养分含量 C. 质地 D. 有明显的发生层次 20. 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有关的是()。 A. 非活性孔隙度 B. 毛管孔隙度 C. 通气孔隙度 D. 土壤盐基饱和度 21. 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A. 岩石形成有机质 B. 形成颗粒很小的黏土矿物 C. 形成明显的发生层次 D. 岩石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22. 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的制约。 A. 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B. 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C. 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 D. 总养分含量 23. 冬小麦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为()o A. 苗期 B. 返青期 C. 乳熟期 D. 开花期 24. 所有作物的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最明显的差异是()。 A. 微生物比较多 B. 养分富集 C. 氧化还原电位低 D. 养分亏缺 25.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内,其吸收养分的数量和速度()。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先高后低 D. 随生育阶段而变化 26. 大白菜的干烧心是由于缺乏()。 A. 钾 B. 镁 C. 锌 D. 钙 27. 大多数作物缺磷的症状不太明显,主要是由于()。 A. 磷在作物体内移动性比较大,再利用率高 B. 根系吸收磷比较困难 C. 土壤中磷的浓度比较低 D. 吸收氮素过多 28 .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则以()形式存于体内。 A. 硝酸盐 B. 铉 C. 两种酰胺 D. 核酸 29.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A. 用作燃料 B. 田间焚烧 C. 为牛后过腹还田 D. 以上都是 30.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是因为锌影响()o A. 生长素的合成 B. 一些酶的合成 C. 核酸的合成 D. 蛋白质的合成 31. 一般来说腐殖质的吸附能力()o A. 比黏土矿物强 B. 比黏土矿物弱 C. 与黏土矿物几乎相同 D. 比原生矿物强 32. 土壤单个颗粒形成团聚体,其结构()o A. 一般很好 B. —般很坏 C. 没有变化 D. 视胶结物质的性质而定 33. 中低产田指的是()。 A. 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 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 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 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34. 作物吸收养分物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 A. 养分供给越多,根吸收的就越多 B. 具有选择性 C. 优先吸收小的物质 D. 吸收供给量最少的那种养分物质 35. 难溶性磷肥的肥效主要取决于()。 A. 作物吸收磷的能力 B. 土壤酸碱反应 C. 肥料颗粒的大小 D. 耕作栽培措施 36. 硫是一些氨基酸的组成元素,对作物品质影响大的是()o A. 禾本科作物 B. 豆科作物 C. 十字花科作物 D. 蔷薇科植物 37. 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A. 用作燃料或田间焚烧 B. 直接还田 C. 喂牛后过腹还田 D. 以上都是 38. 堆肥调整 C/N,以使其分解速度快,腐殖质形成较多,一般是()。 A. 80:1〜100:1 B. 40:1〜50:1 C. 25:1〜30:1 D. 15:1〜20:1 39. 一般不宜施用在水田的肥料是()。 A. 磷酸铉 B. 碳酸氢铉 C. 磷酸二氢钾 D. 硝酸磷肥 40. 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o A. 腐殖酸 B. 胡敏酸 C. 植物残体 D. 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41.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风化而来。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原生矿物 42.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o A. 非活性孔隙多 B. 毛管孔隙多 C. 通气孔隙多 D. 通气孔隙少 43. 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旦利用率很高,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o A. 以施用叶而肥为主 B. 适时喷施叶而肥 C. 减少土壤施肥 D. 提高叶而积系数 44. 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A. NH4+,并起生理生化作用 B. N03-累积 C. 蛋白质 D. 核酸 45. 作物所吸收的钙主要存在于()o A. 叶片中 B. 细胞壁中 C. 籽粒中 D. 根系中 46. 棉花缺硼时“营而不花",其原因是硼影响()。 A. 糖向花器的运输 B. 花器的受精 C. 细胞壁的形成 D. 糖的合成 47. 以下属于热性肥料的是()o A. 猪粪 B. 牛粪 C. 马粪 D. 三种都是 48. 土壤水吸力相同时()o A. 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B. 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 C. 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完全相同 D. 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基本相同 49. 在确定某地块的肥料用量时,必须知道土壤养分的供给量和作物的吸收量以及()o A. 栽培耕作制度 B. 灌溉条件 C. 肥料利用率 D. 土壤物理性状 50. 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是硼影响()o A. 糖向花器的运输 B. 花器的受精 C. 细胞壁的形成 D. 糖的合成 51. 黏重的土壤一般含有()。 A. 比较多的原生矿物 B. 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C. 比较多的有机质 D. 比较多的石英 52. 向土壤加入很少量的稀碱水溶液,大多数土壤的 pH 值会(,)o A. 增大 B. 减小 C. 没有明显变化 D. 有很大变化 53. 良好的土壤结构一般意味着总孔隙度高,而且()o A. 非活性孔隙比较多 B. 毛管孔隙比较多 C. 通气孔隙比较多 D. 各级孔隙比例合理分布 54. 旱作农业的关键是()o A. 加强灌溉 B. 减少灌溉 C. 合理利用地下水 D. 充分利用降雨 55.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 生物 B. 母质 C. 地形 D. 时间 56. 一般来说,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是速效养分,主要来自于()o A. 溶解在土壤水中 B. 矿物态养分 C. 可分解的缓效养分 D. 有机物质 57. 如果前茬作物是油菜,后茬作物种小麦,应该()o A. 增加氮肥的施用 B. 增加磷肥的施用 C. 减少氮肥的施用 D. 减少磷肥的施用 58. 在石灰性土壤上铉态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是()。 A. 硝酸根的淋失 B. 铉的固定 C. 转化为有机形态的氮 D. 氨的挥发 59. 玉米产生白化苗可能是因为缺乏()。 A. 铁 B. 锌 C. 镐 D. 铜 60. 硝酸磷肥中的氮包括()。 A. 铉态氮 B. 硝态氮 C. 酰胺态氮 D. 铉态机和硝态氮 61. 施用硝酸磷肥效果比较差的作物是()。 A. 豆科作物 B. 禾谷类作物 C. 十字花科作物 D. 茄果类作物 二、名词解释 1. 土壤质地: 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2. 土壤耕性: 土壤对耕作的综合反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 3. 土壤有效水: 指作物根系能够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其含量为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萎蒿系数的差值,最大量是田间持 水量与土壤萎蒿系数的差值。 4. 质流: 溶解在土壤水中的养分随根系吸收水分而形成的水流,到达根系表而的过程。 5. 最少养分原理: 作物生长需要吸收多种养分,但决定产量的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此时继续增加其 它养分的供给,不仅不能提高产量,而旦可能起相反的作用。 6. 土壤有机质: 指有机物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后,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 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肥力下降,包括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养分不平衡、物理性状恶化、盐类浓度障碍、次 生盐渍化、荒漠化或沙漠化等等。 8. 闭蓄态磷: 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 盐 的表而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9. 养分归还原理: 土壤中的养分储量是有限的,随着作物每次收获,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通过轮作换茬不能完全补 充,必须向土壤归还作物所带走的养分,即施肥,否则土壤肥力将下降。 10. 被动吸收: 当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溶液的离子浓度时,外部溶液中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质膜 进入细胞内,直至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11. 土壤腐殖质:在以微生物为主导的作用下,土壤中多种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经多种缩 合 作用,重新合成的一类性质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等。 12. 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一个 pH 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 13.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是指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等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 的 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现象。 14. 营养诊断:是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分为土壤诊断和植 株 诊断两种方法。 15. 生物固氮: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貌、联合固敏和白生固敏。 16. 土壤: 是覆盖子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17. 土壤退化: 是指土壤肥力下降,包括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养分不平衡、物理性状恶化、盐类浓度障碍、次生盐渍 化、 荒漠化或沙漠化等等。 18. 土壤缓冲容量: 土壤溶液改变一个 pH 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 19. 叶面肥: 喷施于作物叶片上,能够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材料。 20. 土壤有机质: 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 合 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21. 土壤孔隙度: 单位土壤容积内孔隙所占的比例(一般采用百分数形式)。 22. 田间持水量: 土壤中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值称为田间持水量。 23. 报酬递减规律: 在合理的施肥量范围内,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即实际报酬)却 逐 渐减少。此时只有更换新的品种,或采取其它新的技术,才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报酬。 24. 土壤萎篇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菁,如果再供水时,叶 片 萎篇的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篇,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菁系数或永久萎篇点。 25. 风化作用:指岩石在温度、水分、空气、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结构、组成成分、性质等 发 生根本性的变化。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等类型。 26. 生理酸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 土 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27. 腐殖化系数:堆肥中,形成腐殖质与有机物质的比例,称为腐殖化系数。 28. 土壤母质:地壳表而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 29.微肥:即微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硼、锭、锌、铜、钥或铁等微量元素,并作为肥料来使用的物 质。 30.缓效养分:是指当季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包括大部分有机态 养 分和部分不太容易被交换下来的吸附态养分,以及一些容易风化的矿物质中的养分。缓效态养分是土壤 养 分供给的容量指标。 三、填空 1. 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水、气、肥和热。 2. 土壤胶体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3. 土壤退化最严重的是土壤侵蚀和土壤沙漠化。 4. 土壤中的速效养分一般包括水溶态和大部分吸附态养分。 5. 缺磷时,作物叶片和茎出现紫色,这是因为形成了花青素。 6. 土壤孔隙一般分为毛管孔隙、通气孔隙和非活性孔隙。 7. 养分在作物体内短距离运输依靠胞间连统,而长距离运输依靠叶而蒸腾和根压。 8. 腐殖酸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起重要作用。 9. 良好的团粒结构体一般应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大小、具有多级孔隙和具有一定的稳 定 性。 10. 土壤中磷的转化包括磷的固定和磷的释放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 11. 我国土壤学家将我国土壤质地分为壤土、砂土和粘土 3 大类。 12. 土壤毛管水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前者的最大值称为田间持水量,后者达到最大值时称 为 毛管持水量。 13. 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两种。 14. 土壤氮素的来源主要有雨水、灌溉、微生物固敏和施肥。 15. 土壤养分离子到达根表而的途径有离子接触交换、质流和离子扩散。 16. 典型的土壤胶体微粒包括三个部分:胶核、胶粒和胶团。 17. 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原生动物、大型动物和藻类植物。 18. 根据其溶解特性,磷肥一般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 19. 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是速效养分的含量,土壤养分供给的容量指标是缓效养分的含量。 20. 良好的团粒结构体一般应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大小、具有多级孔隙和具有一定的稳 定 性。 21. 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矿物质化和腐殖质化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22. 年平均降雨量< 250mm 的地区为干旱地区,250—-550 或 600mm 为半干旱地区。 23. 土壤中的速效养分一般包括水溶态和大部分吸附态养分。 24. 一般用钾来表示土壤和植株的含钾量,而用氧化钾来表示化肥的含钾量。 四、问答题 1.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些什么影响? 答: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1 分)、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1 分)和缓冲性能(1 分)、促进土 壤团聚体的形成(1 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以及其他方面的作用(1 分)。 2. 筒要说明钙的营养功能。 答:细胞壁的结构成分(1 分),对细胞膜起稳定作用(1 分),是某些酶的活化剂(1 分),能调节 介 质的生理平衡(1 分),可传递信息,能消除某些离子的毒害作用(1 分)。 3. 请筒述中低产田的改良途径。 答:一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1 分);二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1 分);三是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 境(1 分);四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1 分);五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1 分)。 4. 请列举叶而肥的种类。 答:第一,无机营养型(1 分);第二,腐殖酸型(1 分);第三,生物型(1 分);第四,植物生长 调 节剂型(1 分);第五,综合型(1 分)。 5. 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是什么? 答:首先是构成作物体内的结构物质和生命物质,结构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 生命物质指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2 分)其次是加速作物体内代谢活动;(2 分)另外还对 作 物有特殊功能,如参与作物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调节细胞透性和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等。(1 分) 6. 作物缺镁有哪些症状? 答: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上,叶脉间失绿,叶片基都出现暗绿色斑点,叶片由淡绿色转变为黄色或白 色, 并出现褐色或紫红色斑点或条纹。(5 分) 7. 请列举有机肥料的作用。 答:有机肥料相对无机肥料有着很多特点。包括,第一,改良和培肥土壤(1 分);第二,活化土壤 养 分,平衡养分供给(1 分);第三,提高土壤生物活性,维持生物多样性(1 分);第四,促进作物生长, 改 善作物产品的品质(1 分);第五,减轻环境污染,节约能源(1 分)。 8. 请筒述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答: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2 分);二是由 于 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 土 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 H+和 A1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3 分)。 9. 有些什么措施调节土壤温度? 答:农业上常通过调节土壤固、气、液三相的比例,特别是土壤水分和空气的比例,达到调节土壤温 度 的目的(2 分)。常用的方法有:设置风障和防风林,修造阳畦及大棚,用地膜、作物秸秆、草席等覆 盖 地面,土而增温剂、耕作、排灌、改土等(3 分)。 10. 复合肥料有些什么特点? 答:复合肥料的优点为:养分种类多、含量高,副成分少,成本低,理化性状好,与科学施肥紧密结 合, 有利于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高效发展(4 分);复合肥料的不足之处为:养分比 例固 定,难以满足施肥技术的要求(1 分)。 11. 何谓土壤比重和土壤容重? 答:土壤比重是指土粒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土粒密度是指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 重量(2 分)。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重量,土壤容重可以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 (3 分)。 12. 土壤分布有哪些规律? 答:由于成土因素在地理上的规律性变化,土壤分布也存在地理分布上的规律性。土壤地带性就是土 壤 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的规律性,一般包括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区域地带性 3 种(2 分)。 土壤水平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分布大致与纬度平行的规律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1 分) 土壤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随山体高度的变化而呈有规律分布的现象。(1 分) 土壤区域地带性是指同一气候带内,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土壤类型呈现有规律 性 分布的现象。(1 分) 13. 什么是报酬递减规律? 答:在合理的施肥量范围内,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即实际报酬) 却逐渐减少(4 分)。此时只有更换新的品种,或采取其它新的技术,才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报酬(1 分)。 14. 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因素有哪些? 答:包括温度、光照、土壤水分、通气状况、酸碱反应、离子之间的相助作用及拮抗作用等。(答出 5 点以上即可给满分,5 点以下酌情扣分) 15. 有哪些方法确定施肥量? 答:施肥量的确定方法包括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田间试验配方法、计算机推荐 施 肥方法、营养诊断方法等(3 分)。其中目标产量配方法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田间试验配方 法包 括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养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营养诊断方法包括土壤诊断法和植株诊断 法(2 分)。 16. 什么是中低产田?中低产田低产的原因是什么? 答:中低产田是指以当地大而积近三年平均亩产为基准,低于平均亩产 20%以下为低产田,处于平 均 亩产±20%以内的为中产田,二者一起称为中低产田。(2 分) 中低产田的低产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而。白然环境因素包括坡地冲蚀、土层浅薄、 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少、土壤质地过粘或过砂、土体构型不良、易涝或易旱、土壤盐化、过酸或过碱等;人 为 因素包括盲目开荒,滥砍滥伐、水利设施不完善,落后的灌溉方法,掠夺性经营、导致土壤肥力日益下 降。 (3 分) 17. 哪些水属于土壤有效水?经验判断将土壤墙情分为哪五类? 答;土壤有效水是指作物根系能够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当根系的吸水能力大于土壤水的吸力时的土 壤水是有效水。吸湿水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吸附力远远大于作物根的吸水力,薪以是无效水。水膜外层的膜 状 水根系能够吸惺,所以部分膜状水是有效水。毛管水也是有 效水,但重力水由于不在土壤中存留,对 作 物而言是无效水。(3 分) 土壤有效水含量的经验判断方法俗称田间验墙,将土壤墙情分为 5 种类型,即汪水、黑墙、黄墙、潮 干 土和干土。(2 分) 18. 介绍养分进入根内部的途径。 答:养分由根系表而进入细胞质膜内有两个途径:即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3 分) 主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逆浓度梯度,利用代谢能量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1 分) 被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通过扩散作用,不直接消耗代谢能量而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1 分) 19. 土壤氮素的无效化的途径有哪些? 答:土壤氮素无效化有几个途径:粘粒对铉的固定(1 分)、形成有机质(1 分)、氨的挥发(1 分)、 硝酸盐的淋失(1 分)、反硝化脱氮(1 分)等等。 五、论述题 1. 说明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其特性。 答:土壤水分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2 分)。 土壤颗粒具有很大表面积,在其表而可牢固地吸附一层或数层水分子,这部分水称为吸湿水,其含量 称 为土壤吸湿量。当大气相对湿度达到 ioo%时,吸湿量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吸湿量或称为吸湿系数(2 分)。 当土壤颗粒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即达到最大吸湿量时,土壤颗粒仍然可以吸附水分,并形成一 层水膜,这种水称为膜状水,膜状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2 分)。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毛管孔隙,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就是毛管水。根据地下水与毛管水是否连接,可将 毛 管水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两种。毛管悬着水是指没有与地下水连通时,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 的 水分,其最大值称为田间持水量,通常作为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毛管上升水是指由于地下水借毛 管 引力的作用,从下向上移动,并保持在毛管中,其最大值称为毛管持水量(2 分)。 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如果继续供水,土壤中所有大小孔隙都将充满水,此时的土壤含水 量 称为土壤饱和含水量,超出田间持水量的水就是重力水(2 分)。 2. 什么是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包括哪些类型? 答: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温度、水分、空气、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结构、组成成分、性质等 发 生根本性的变化。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等类型(4 分)。 物理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冰、风等的机械作用,将岩石破碎成碎屑,但化学成分并不发生任何变 化, 也称机械崩解作用。物理风化产生的产物颗粒比较粗,多为砂和石砾,有效养分含量低(2 分)。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空气(主要是 C02 和 02)和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溶解与沉淀、水化与脱水、 水解与中和、氧化与还原等作用的总称。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矿物中的一些元素损失掉,另一些元素富集, 从根本上改变矿物,形成完全新的矿物,即粘土矿物(2 分)。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生物风化导致风 化产物养分富集、有机质含量提高,从而更适合生物生长繁殖(2 分)。 3. 介绍有机肥料高温发酵堆制技术(过程、条件、结果)。 答:有机肥料的堆制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分为 3 个阶段:发热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 段 (4 分)。堆制的条件包括:水分、空气、温度、物料的碳氮比、酸碱度等(3 分)。腐熟的有机物料一 般 为黑褐色,汁液浅棕色或无色,有臭味,材料完全变形,很容易破碎。(3 分) 4. 创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有哪些措施。 答:第一,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均能够使表层土壤松散,促进形成团粒结构(2 分);第二, 合 理的轮作倒茬、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粮食作物与绿肥轮作、水早轮作等(2 分);第三,合理灌溉、 适 时耕耘,充分发挥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大量水不稳定性的团粒,调节土壤结构性(2 分); 第四,施用石灰及石膏,不仅能降低土壤的酸碱度,而旦还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2 分);第五, 土 壤结构改良剂作为土壤团聚体的胶结物质,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2 分)。 5. 说明钾肥的性质及合理施用。 答:常见的钾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窖灰钾肥和草木灰。(2 分)硫酸钾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含 K20 约 5026—5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是速效肥料,为生理酸性肥料,可作种肥、追肥和底肥, 根 外追肥,适宜于在各种作物上施用。(2 分)氯化钾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含 KzO 约 50%〜60%,易 溶 于水,水溶液为中性,是速效性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种肥,特别适宜在 麻 类、棉花等纤维作物上施用。(2 分)窖灰钾肥含 K 有时高达 39.6%,另外还含有钙、镁、硅、硫、铁及 其 它多种微量元素,窖灰钾肥中 90%以上的钾易溶于水,水溶液 pH 9-11,颗粒小,易飞扬,是热性肥料, 可 作基肥或追肥,但不能作种肥,适宜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时应避免与种子、根系直接接触。(2 分) 草 木灰含钾量差别很大,一般高于 5%, 90%以上的钾溶于水,水溶液为碱性,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根 外 追肥。(2 分) 6. 简单介绍嫌氧发酵技术。 答:近制方法比较简单,有机物质分解很慢,腐熟时间长,腐殖质积累较多。其技术要点是:保持浅 水 层,使材料泡在水中,隔绝空气;(2 分)调节有机物料的碳氮比和酸碱度;(2 分)加入腐熟或半腐熟 的 派肥;(2 分)经常翻动,调整过强的还原条件;(2 分)防止渗漏和漫水。(2 分) 7. 说明什么是土壤母质以及土壤母质的来源。 答:土壤母质是指地壳表面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1 分)。土壤母质来源于岩石的风化产 物, 而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比例构成的集合体,矿物是指具有比较均匀的化学组成成分、一定 内部 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天然物体。地壳的矿物种类按来源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种,按化学组成可 分为 硅酸盐类、碳酸盐类、氧化物类和氧氧化物类、硫酸盐类、磷酸盐类等。地壳的岩石按生成方式可分 为岩 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 大类(3 分)。岩浆岩是指地球内部熔融的岩浆侵入地壳一定的深度或喷出 地表 后,冷凝所形成的岩石(2 分)。沉积岩是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风化、搬运、沉积等作用,在一定条 件下 再形成的岩石(2 分)。变质岩是指沉积岩或岩浆岩在高温高压等作用下,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 和化 学成分发生剧烈变化,所形成的岩石(2 分)。 8. 说明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匮乏的特点。 答: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 1/4,每亩占有水量为世界的 3/4,约有一半以上的旱地得 不 到灌溉,是世界 13 个最缺水的国家之-(3 分)。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分为 4 种类型:资源型缺水;水质不 良 性缺水;设施性缺水;工程性缺水(2 分)。我国农业水资源匮缺有以下几个特点:水资源区域分布与 经 济发展格局很不匹配(1 分);占国土面积 69%的山区、丘陵地区,水源工程建设难度大,缺水严重(1 分); 降雨集中,年际之间变化大,可利用水量少,早涝灾害频繁(1 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很 高, 接近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三倍,很难进一步提高利用率(1 分);水质差、水污染严重(1 分)。 9. 说明良好土壤团粒结构体的性质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答:良好的团粒结构体一般应具备三方面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大小,过大或过小都对形成适当的孔隙 比 例不利(2 分)I 具有多级孔隙,大孔隙可通气透水,小孔隙保水保肥(2 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 水 稳性、机械稳性和生物学稳定性(1 分)。良好的团粒结构性是土壤肥力的基础(1 分),团粒结构与土 壤 肥力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的矛盾(1 分);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 累 的矛盾(1 分);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1 分);改善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1 分)。 10. 说明有机肥料的特点与作用。 答:有机肥料就是由各种有机物料加工而成的肥料。有机肥料种类多、来源广、数量大,不仅含有作 物 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但是养分含量低,肥效缓慢,加工制造和施用时 需 要较多的劳力和运输力(4 分)。有机肥料的作用包括:改良和培肥土壤,活化土壤养分,平衡养分供 给 i 提高土壤生物活性,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产品的品质;减轻环境污染,节约能 源 (6 分)。 11. 土壤中氮素的来源有哪些?其形态如何? 答:土壤中的氮素有 4 个来源:即雨水、灌溉水、微生物固氮和施肥。生物固氮是指微生物将大气中 的 氮气(Nz)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一般耕地表层土壤含氮量为 0 • 05%〜0 ・ 3%。 (5 分)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无机态氮包括铉、氨、硝酸盐、亚硝酸盐、氮气和 氮 氧化物等,亚硝酸盐、氮气和氮氧化物的含量一般夜少。水田铉态氮较多,而早地主要是硝态氮。大部 分 铉态氮和硝态氮是速效氮。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极少量有机态氮如氨基酸等 小 分子的有机态氮能被作物直接吸收,一部分只有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氮才能被作物吸收,为缓效氮, 还有一部分有机态氮由于分解非常缓慢,为无效氮。(5 分) 12. 请说明土壤中钾的有效性。 答:有效性钾是指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钾,包括存在于水溶液的钾和吸附在土壤胶体上 的可交换性钾,是作物吸收钾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强度指标。(4 分)缓效性钾是指作物 不 能直接吸收利用,但缓慢转化后作物可吸收利用的,包括粘土矿物固定的钾和易风化的原生矿物中的钾, 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容量指标。(3 分) 矿物态钾主要指存在于土壤原生矿物中的的钾,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才 能释放出来。(3 分) 13. 作物是如何吸收和同化磷的?影响作物吸收磷的能力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作物可通过根系和叶片吸收多种无机磷和有机磷化合物,但主要吸收无机磷。作物吸收磷是逆浓 度 梯度的主动过程。根毛区是作物吸收磷的主要部位。(5 分)磷是作物体内移动性最大的营养元素,可被 反 复再利用。磷的转运率可达吸收量的 70%〜80%。磷肥可作基肥、种肥或早期追肥。作物吸收磷的能 力取 决于根系、土壤、温度、水分等因素等。(5 分) 14 .什么是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有哪些类型? 答: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含有其中两种营养元素的 称为二元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称为三元复合肥料,如果除了氮、磷、钾外还含有其它营 养 元素,就称为多元复合肥料。(5 分)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为化成复合肥料,而将多种肥料按照 一 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巾.叫复混肥料。(5 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