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1-05-25 发布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江苏专用):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1)近代 ‎①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②女性:改良后的旗袍。‎ ‎(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①特征: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②表现: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①特征: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 ‎②表现:“干部服”和军装盛行。‎ ‎(4)改革开放后 ‎①表现: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②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港台、欧美等文化的影响。‎ ‎[特别提醒] 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饮食与居室建筑的演进 ‎1.饮食文化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 ‎2.居室建筑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了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三、习俗风尚的变革 ‎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2.主要表现 ‎(1)婚俗 ‎①清末民初,受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②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3)其他 ‎①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②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 ‎③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④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归纳总结] “一、二、三、四”归纳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概况 ‎①人力车: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②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③公共交通:1906年,天津建成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④轮船:1865年4月,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⑤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⑥飞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在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2)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①发展速度快。‎ ‎②多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 ‎[精微点拨] 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也在客观上冲击着近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 ‎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 ‎①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驿站、民信局。‎ ‎②发展: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2)电信事业 ‎①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 ‎②电话: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 ‎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大众报业 ‎①原因: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②兴起与发展: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③通俗性报刊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图示总结]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2)广播影视 ‎①广播: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1896年,上海放映了“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③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3)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①出现: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②影响: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民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辨析比较]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是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考点一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1.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带来的三个方面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1.论从史出:女子生活变化背后的社会变革 史料 近代女子的生活变化 时间 时髦女人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1920~1929年 有身段的女人 ‎1930~1939年 中西合璧的名女人 ‎1940~1949年 政治之花 结论 变化:从缠足到放足;从衣着的陈腐、呆板到体现女子的形体美;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学习西方先进知识;从足不出户到关心国家命运;从礼教束缚到个性自由等等。‎ ‎2.史由证来:就史料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进行论证说明 史料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 论证   ‎ 答案 移植性: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流行。变异性: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传承性: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等的保留。‎ 考点二 近代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发展的原因、特点与影响 ‎1.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1)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成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事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内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②外因: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影响 ‎①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③娱乐大众、传播新知。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 ‎1.论从史出:近代男女平等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史料 上海竹枝词有“申江好,男女不妨嫌,榻上横陈同倚枕,内不垂帘,任从观瞻”;成都竹枝词有“汽车更比包车好,男女相逢坐一堆”;北京竹枝词有“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结论 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传统思想,传播了男女平等观念与民主科学精神。‎ ‎2.获取材料信息:根据下面材料概括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特点 材料 在近代中国,先后建立了各项文化事业如学校、报刊、出版机构、图书馆、文化团体等。这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表现,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谋求民族文化独立发展的结果。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在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文化事业大体藉传教士发端并受其支配;从总体上看,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中国自身独立的各项文化事业才真正建立;到民国初年,文化事业稍具规模,并有了初步发展。‎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主要信息   ‎ 答案 起步晚,发展快,阶段明显;受西方影响大;肩负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文化独立发展的使命。‎ 江苏卷5年考题统计 ‎2017年 选择题T7,近代报刊关注妇女生活 ‎2016年 选择题T10,社会生活妇女发型的变化 ‎2015年 选择题T11,1949年下层百姓生活照片 ‎2014年 选择题T6,社会习俗剪发辫 ‎2013年 选择题T6,“竹枝词”大众传媒 ‎1.命题点:近代知识界对妇女生活的关注 ‎(2017·江苏单科,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    时间 主题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答案 D 解析 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不是《万国公报》,故A项错误。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与史实不符,因为在清朝专制统治下是不可能言论自由的,故B项错误。知识界的宣传呼吁没有使得清政府革除陋习,只能说推动了陋习的革除,革除陋习是在民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禁缠足、兴女学、介绍外国妇女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表明知识界逐渐重视妇女问题,故D项说法正确。‎ ‎2.命题点:近代妇女生活的变化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2016·江苏单科,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描述的仅是个别现象,并不是当时妇女的普遍选择,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没有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体现了政府的态度是限制该行为,说明当时女性的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 ‎3.命题点:解放战争时期下层社会生活的情境分析 ‎(2015·江苏单科,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答案 C 解析 “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说明民众的尊严受到践踏,“遛狗者和流浪儿”的生活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事例说明了旧中国下层民众卑微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题干图片与民族工商业的处境无关,故排除A项。1949年3月,国民政府尚未覆灭,图片也无法体现上海的混乱与动荡,故B项错误。仅从题干两幅图片,无法得出D项结论。‎ ‎4.命题点: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的冲击 ‎(2014·江苏单科,6)下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漫画的含义。漫画显示,图中人物剪掉一段辫子是“崇尚西法”,留下一段辫子是“保存国粹”。从当时的世界潮流看,保留辫子属于守旧,落后于世界潮流,因此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旧有观念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D项错误。从留下一段辫子是“保存国粹”可知A项错误。留辫子是专制的产物且不符合世界潮流,故B项错误。‎ ‎5.命题点:报纸传媒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2013·江苏单科,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答案 C 解析 《京华百二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C项正确。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 ‎1.命题点:政府的导向对社会生活变化的推动作用 ‎(2017·南京二模,30)1935年4月3日,“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57对新人结成佳偶。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这反映出(  )‎ A.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B.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 C.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 D.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 答案 D 解析 婚礼仅是“生活习惯”‎ 的一种体现而已,不能反映其全貌,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是否为自由婚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仅是上海集体婚礼的开始,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集体婚礼体现了一定的政府鼓励行为,故D项正确。‎ ‎2.命题点:近代传媒的发展推动近代化的进程 ‎(2018·镇江联考,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外来词最先通过报刊译介过来,经报章媒体广泛传播,并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运用、磨合、变异和普及,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并最终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这说明(  )‎ A.报刊杂志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主 B.科学著作是由大量外来词构成的 C.报刊杂志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 D.外来词是西方列强文化殖民的产物 答案 C 解析 报刊杂志是传播西学的工具,但不代表只传播西学,故A项错误;材料未强调科学著作的构成,故B项错误;外来词是西方列强文化殖民的产物,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3.命题点:近代交通的艰难起步 ‎(2018·扬州一模,28)1879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这一过程体现了(  )‎ A.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 B.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 C.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D.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可见近代化思想与传统保守思想并存,故C项正确。‎ ‎4.命题点:近代交通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化 ‎(2017·盐城二模,27)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这说明(  )‎ 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B.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D.帝国主义侵华深入内地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故A项正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淮安二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传统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些现象不包括(  )‎ ‎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已经出现 ②自行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 ③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A.①③ B.②④ ‎ C.①②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出现,故①正确,不符合题意;自行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是在建国以后,故②错误,符合题意;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国人办报时期,1873年《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故③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发生在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时间不符,故④错误,符合题意,选择B项符合题意。‎ ‎2.(2018·东台高三第一次联考,13)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B.体现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 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D.反映了国人文明程度的不一 答案 C 解析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是国内矛盾的反映,故A项错误;头发服饰的变化反映了思想观念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出现的“保辫会”反映的是当时一种复辟倒退思潮,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辫发之争”的出现,都与当时出现的清朝统治全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政治斗争相关,故C项正确;头发服饰与人们思想相关,与文明程度不能绝对等同,故D项错误。‎ ‎3.(2018·南京十校一模)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服饰文化开始从“褒衣博带,长裙雅步”发展为“断发易服”,政府在警界和部队之中推行新装。该时期是(  )‎ A.鸦片战争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 C 解析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但断发尚未提出,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主张“中体西用”,也未涉及断发,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时期提倡断发易服,并且清政府开始在警界军界推行新式服饰,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就已进行强制剪辫,新文化运动时期,已不存在断发议题,故D项错误。‎ ‎4.(2018·连云港一模,30)民国建立后,以国家法制的形式通令改革服装,民众的穿着打扮不再受国家禁令的约束,中国社会从此进入自由穿着的时代。从中可以看出(  )‎ A.衣冠之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B.服饰洋化成为各阶层追逐的新时尚 C.服饰成为展现个性自由的窗口 D.中山装是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 答案 A 解析 “以国家法制的形式通令改革服装,民众的穿着打扮不再受国家禁令的约束,中国社会从此进入自由穿着的时代”,由此可见国家法令对人们的服饰有很大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社会追逐时尚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个性的服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中山装及其特色,故D项错误。‎ ‎5.(2017·丹阳高考模拟调研三,28)1919年,中国一些知识妇女仿照男人剪了短发,她们的短发样式被称为“拿破仑”头、“华盛顿”头。这反映了(  )‎ A.知识妇女最先思想解放 B.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 C.知识妇女接受了新思潮 D.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 答案 C 解析 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思想的解放,但不能推断出是“最先”,故A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她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因此不能推断出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故B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要求冲破传统思想,接受了新思潮,故C项正确;知识妇女对新思潮的接受,不能推断出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故D项错误。‎ ‎6.(2017·宿迁二模,29)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 shop),特零克帝(drink tea)有鸿儒。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据此可知(  )‎ A.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全盘西化 B.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加强 C.国人大多坚持男尊女卑观念 D.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仅仅涉及中国习俗部分的西化,并未体现全盘西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放松,不是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当时国人的观念,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说明当时人们对社会习俗变化的排斥,说明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艰难,故D项正确。‎ ‎7.(2018·海门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10)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  )‎ A.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 B.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 C.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 D.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目中“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清朝时期广州出现每人用一套器具,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各种特色菜肴,故B项错误;题目中体现的只是在清代的广州,并非普遍接受,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洋的饮食风尚并未普遍传入中国,“取代”无从谈起,故D项错误。‎ ‎8.(2018·南通模拟,30)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均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其中,集中组织修建叙(宜宾)昆、滇缅、湘黔、黔桂等铁路;兴建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兰(兰州)新、川滇等公路的中国政府是(  )‎ 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重庆国民政府 答案 D 解析 晚清并未在西南地区大规模修建铁路,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主要在北方进行交通建设,故B项错误;北洋政府统治中心主要在北方,不可能在西南大规模进行交通建设,故C项错误;材料中新建交通路线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即抗战大后方所在地,主要为抗战服务,故D项正确。‎ ‎9.(2017·张家港二模,28)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或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答案 B 解析 “婚礼铁路”的出现与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故A项错误;“婚礼铁路”‎ 引起民国人们度蜜月方式的变化,故B项正确;“蜜月旅行”在民国时期受到效仿,不能得出盲目的特点,故C项错误;效仿推广西式“蜜月旅行”不能得出交通的殖民地特征,故D项错误。‎ ‎10.(2018·苏州一模,12)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近代中国交通呈现出半殖民地色彩 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答案 A 解析 黄包车仍然是人力车,材料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故A项正确。‎ ‎11.(2017·宜兴高考调研冲刺预测五,28)“自有《申报》以来,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阅之者尚多,销路至今未减。”这可说明(  )‎ A.《申报》在国内最畅销 B.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提高 C.报纸主要面对下层民众 D.《申报》内容通俗易懂 答案 D 解析 材料没有其他报纸与《申报》国内销量的比较,无法得出《申报》在国内最畅销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申报》的销售情况,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无关,故B项错误;《申报》的发行是面对整个社会,不会特别面对下层民众,故C项错误;材料“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下层民众能阅读《申报》,说明《申报》内容通俗易懂,故D项正确。‎ ‎12.(2017·常州三模,28)1887年,盛宣怀的电报总局与英国大东、丹麦大北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更得分收每年五、六十万,岁入共二百数十万元”。这表明中国近代电报业(  )‎ A.实现与洋商的平起平坐 B.在国际竞争中颇具优势 C.挽回了国家的部分利权 D.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齐价合同”“更得分收每年五、六十万,岁入共二百数十万元”可知,中国近代电报业挽回了国家的部分利权,故C项正确。‎ ‎13.(2018·南京、盐城模拟)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夫新报之开馆卖报也,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故其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 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伸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  )‎ A.谋求义利兼顾 ‎ B.追求商业利益 C.开辟谋利途径 ‎ D.关注时局政治 答案 A 解析 材料“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伸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谋求义利兼顾,A项正确;B、C两项均与材料中“自伸其不全忘义之怀也”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时局政治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 ‎14.(2018·无锡教学质量检测)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  )‎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妇女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男女平等问题,而非生活水平的问题,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与材料“1930年代以后”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其他方面男女尚未真正平等,故D项错误。‎ ‎15.(2017·泰州高三期末,19)从晚清到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均试图厉行禁止鸦片,都未能完全肃清鸦片烟毒。而1952年新中国开展的全国禁毒运动则取得了成功。这一现象说明(  )‎ A.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 B.国际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 C.新中国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鸦片成为中央主要收入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1952年”,可知当时国民经济还处在恢复之中,故A项错误;从近代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故B项错误;禁毒是一个全民性的工作,它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鸦片不可能成为中央的主要收入源,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2017·邳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8)“断发易服”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6年,天津《大公报》进行了有关“剪发易服”的征文活动,下面是其中一些观点:“近据生理学家考求,毛发原为血垢之发表,不剪除以净刷,即于生理攸关。”“今苟断然行之,则全国之精神必为之一振,而皆知我国实行新政之迫切,则军业、学业、工商农诸业,各一(以)竞争之心以图前进。”‎ 材料二 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天津大公报描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一些“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时代服装,如中山装等开始被研求和推广。当时,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多在城乡上层人士中流行,下层民众以中式衫袄和抿裆裤为主。‎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摘编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社会提倡“剪发易服”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民国初年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其社会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作者观点的认识。‎ 答案 (1)理由:剪辫易服有利于个人健康;提振士气,改善精神面貌;配合新政的开展,促进社会进步。‎ ‎(2)特点: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传统、现代服饰并存或中西兼有);存在地区和人群二元化;既有继承,也有改革(或创新)。(回答改良长袍马褂、研求中山装之类)。‎ 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散,西方文化(或生活习俗)的传入;政治活动家的提倡(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推动);西装、改良装方便人们生活;社会变革带来的心理变化(或弃旧从新的观念);服饰价格的左右。‎ ‎(3)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要注意保留原来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由“毛发原为血垢之发表,不剪除以净刷,即于生理攸关”可知,剪辫易服有利于个人健康;由“今苟断然行之,则全国之精神必为之一振”可知能提振士气,改善精神面貌;由“我国实行新政之迫切,则军业、学业、工商农诸业,各一(以)竞争之心以图前进”可知能配合新政的开展,促进社会进步。‎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由“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可知,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或传统、现代服饰并存或中西兼有;由“‎ 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多在城乡上层人士中流行,下层民众以中式衫袄和抿裆裤为主”并概括出存在地区和人群二元化;由“中山装等开始被研求和推广”并概括出既有继承,也有改革或创新。‎ 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国初年影响“剪辫易服”的国际国内背景即可。‎ ‎(3)根据材料三可知民国初年形成了全盘西化的认识,对此观点进行辩证认识,即肯定学习外来文化的积极意义,同时又要注意保留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不能全盘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