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0 KB
  • 2021-05-24 发布

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总教案143 光的波动性光的本性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3课 ‎ 光的波动性(光的本性)‎ 一、光的干涉 一、光的干涉现象 两列波在相遇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二、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 两列波频率相同,振动步调一致(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1.产生相干光源的方法(必须保证相同)。‎ ‎⑴利用激光 (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⑵分光法(一分为二):将一束光分为两束频率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频率必然相等)‎ 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d S S /‎ a c b 点(或缝)光源分割法:杨氏双缝(双孔)干涉实验;利用反射得到相干光源:薄膜干涉 利用折射得到相干光源:‎S S1‎ S2‎ ‎[来源:学.科.网Z.X.X.K]‎ ‎2.双缝干涉的定量分析 ‎ 如图所示,缝屏间距L远大于双缝间距d,O点与双缝S1和S2等间距,则当双缝中发出光同时射到O点附近的P点时,两束光波的路程差为 δ=r2-r1;由几何关系得:r12=L2+(x-)2, r22=L2+(x+)2.‎ 考虑到 L》d 和 L》x,可得 δ=.若光波长为λ,‎ ‎⑴亮纹:则当δ=±kλ(k=0,1,2,…) 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加强;‎ ‎⑵暗纹:当δ=±(2k-1) (k=0,1,2,…)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减弱,‎ 据此不难推算出: (1)明纹坐标 x=±kλ (k=0,1,2,…) (2)暗纹坐标 x=±(2k-1) · (k=1,2,…)‎ 测量光波长的方法 (3)条纹间距[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x=λ. (缝屏间距L,双缝间距d)‎ 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则出n条亮条纹(暗)条纹的距离a,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来源:1ZXXK]‎ ‎·‎ ‎·‎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结论: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两狭缝后形成两列光波叠加产生.‎ ①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δ=kλ,该处的光互相加强,出现亮条纹;‎ ②当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时,既δ=,该点光互相消弱,出现暗条纹;‎ ③条纹间距与单色光波长成正比. (∝λ),‎ 所以用单色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屏的中央是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明暗相同且间距相等的条纹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彩色条纹,离中央白色亮纹最近的是紫色亮纹。 ‎ ‎ 原因:不同色光产生的条纹间距不同,出现各色条纹交错现象。所以出现彩色条纹。‎ 将其中一条缝遮住:将出现明暗相间的亮度不同且不等距的衍射条纹 ‎3.薄膜干涉现象:光照到薄膜上,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相间条纹,‎ 两列反射波的路程差Δδ,等于薄膜厚度d的两倍,即Δδ=2d。 由于膜上各处厚度不同,故各处两列反射波的路程差不等。 若:Δδ=2d=nλ(n=1,2…)则出现明纹。 ‎ Δδ=2d=(2n-1)λ/2(n=1,2…)则出现暗纹。 ‎ 应注意:干涉条纹出现在被照射面(即前表面)。后表面是光的折射所造成的色散现象。‎ 单色光明暗相间条纹,彩色光出现彩色条纹。‎ 薄膜干涉应用:肥皂膜干涉、两片玻璃间的空气膜干涉、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干涉、牛顿环、蝴蝶翅膀的颜色等。‎ 光照到薄膜上,由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叠加。看到膜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 (1)透镜增透膜(氟化镁):透镜增透膜的厚度应是透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倍。使薄膜前后两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ΔT=2d=½λ,得d=¼λ),故反射光叠加后减弱。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这种薄膜叫增透膜。光谱中央部分的绿光对人的视觉最敏感,通过时完全抵消,边缘的红、紫光没有显著削弱。所有增透膜的光学镜头呈现淡紫色。‎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E入=E反+E透+E吸。 在介质膜吸收能量不变的前提下,若E反=0,则E透最大。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 ‎(2)“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测平面是光滑的,得到的干涉图样必是等间距的。 如果某处凸起来,则对应明纹(或暗纹)提前出现,如图甲所示;如果某处凹下,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如图乙所示。 (注:“提前”与“延后”不是指在时间上,而是指由左向右的顺序位置上。 )‎ 注意:由于发光物质的特殊性,任何独立的两列光叠加均不能产生干涉现象。只有采用特殊方法从同一光源分离出的两列光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4.光的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v=λf。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频率f不变,其波长λ与光在介质中的波速v成正比.色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频率不变则色光的颜色也不变。‎ 二、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离开直线路径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的现象.‎ ‎ 单缝衍射:中央明而亮的条纹,两侧对称排列强度减弱,间距变窄的条纹。‎ ‎ 圆孔衍射:明暗相间不等距的圆环,(与牛顿环有区别的)‎ ‎2.泊松亮斑:当光照到不透光的极小圆板上时,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当形成泊松亮斑时,圆板阴影的边缘是模糊的,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趣味故事】法国数学家柏松(波动学说反对者)菲涅耳的光波动理论推算出圆板阴影中心应有一个亮斑。‎ 由于从来没人报道这件事情,当时的实验条件也无法在影子的中央找到亮斑,似乎十分茺谬的。柏松以为驳倒了菲涅耳的波动理论,事于愿违:后来实验的精确和改进,在圆板影的中心确实找到了这样一个亮斑。这一亮斑的发现,柏松反而为光的波动理论帮了大忙,光的波动理论反而被确切无疑证实了。‎ ‎3.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至使轮廓模糊不清,‎ ‎4.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0.5mm时,有明显衍射现象)‎ Δd≤300λ 当Δd=‎0.1mm=1300λ时看到的衍射现象就很明显了。‎ 小结:光的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但存在明显的区别:‎ 单色光的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都是明暗相间分布,但衍射条纹中间亮纹最宽,两侧条纹逐渐变窄变暗,‎ 干涉条纹则是等间距,明暗亮度相同。 ‎ 白光的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都是彩色的。‎ 意义:①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的特征:证明光具有波动性。λ 大,干涉和衍射现明显,越容易观察到现象。‎ ②衍射现象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近似规律,当光波长比障碍物小得多和情况下(条件)光才可以看作直线传播。(反之)‎ ③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变大,条纹间距离变大,而亮度变暗。‎ 光的直进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光的衍射现象并没有完全否认光的直进,而是指出光的传播规律受一定条件制约的,任何物理规律都受一定条件限制。(光学显微镜能放大2019倍,无法再放大,再放大衍射现象明显了。)‎ ‎(以下新教材适用)‎ 三.光的偏振 横波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偏振。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根据波是否具有偏振现象来判断波是否横波,实验表明,光具有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光振动垂 直于纸面 光振动 在纸面 ‎(1)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包含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叫自然光。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成形偏振光。‎ ‎(2)偏振光。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叫偏振光。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如果光的入射方向合适,使反射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这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都是偏振光,且它们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多数光都是偏振光。除了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外。‎ 偏振片(起偏器)由特定的材料制成,它上面有一个特殊方向(透振方向)只有振动方向和透振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 ‎(3)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 各种电磁波中电场E的方向、磁场B的方向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之间,两两互相垂直。‎ ‎(4)光波的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引起的,因此将E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5)应用:立体电影、照相机的镜头、消除车灯的眩光等。‎ 四、麦克斯韦光的电磁说.‎ ‎ 1、光的干涉与衍射充分地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的偏振现象又进一步表明光是横波。‎ 提出光电磁说的背景:麦克斯韦对电磁理论的研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得到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理论值3.11×‎108m/s,这和当时测出的光速3.15×‎108m/s非常接近,在此基础上 ‎⑴麦克斯韦提出了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这就是所谓的光的电磁说。‎ 光电磁说的依据 ‎:赫兹在电磁说提出20多年后,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确实等于光速,并测出其波长与频率,并且证明了电磁波也能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偏振等现象。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 光电磁说的意义:揭示了光的电磁本性,光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把光现象和电磁学统一起来,说明光与电和磁存在联系。‎ 说明了光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原因:电磁场本身就是物质,不需要别的介质来传递。‎ ‎⑵电磁波谱:‎ 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七色)、紫外线、X射级、γ射线,除可见光外,相邻波段间都有重叠。‎ 各种电磁波产生的基理、性质差别、用途。‎ 电磁波种类 无线电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伦琴射线 γ射线 频率(Hz)‎ ‎104~3×1012‎ ‎1012~3.9×1014‎ ‎3.9×1014~7.5×1014‎ ‎7.5×1014~5×1016‎ ‎3×1016~3×1020‎ ‎3×1019以上 真空中波长(m)‎ ‎3×1014~10—4‎ ‎3×104~7.7×10—7‎ ‎7.7×10—7~4×10—7‎ ‎4×10—7~6×10—9‎ ‎10—8~10—12‎ ‎10—11以下 组成频率波 波长:大小 波动性:明显不明显 ‎ 频率:小大 粒子性:不明显明显 观察方法 无线电技术 利用热效应 激发荧光 利用贯穿本领 照相底片感光(化学效应)‎ 核技术 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 LC电路中自由电子的的振荡 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 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 原子核受到激发 特性 波动性强 热效应 引起视觉 化学作用、荧光效应、杀菌 贯穿作用强 贯穿本领最强 用途 通讯,广播,导航 加热烘干、遥测遥感,医疗,导向等 照明,照相,加热 日光灯,黑光灯手术室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等 检查探测,透视,治疗等 探测,治疗等 ①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都是本质上相同的电磁波,它们的行服从同的波动规律。‎ ②由于频率和波长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波长大(频率小)干涉、衍射明显,波动性强。‎ 现在能在晶体上观察到γ射线的衍射图样了。‎ ③除了可同光外,上述相邻的电磁波的频率并不绝对分开,但频率、波长的排列有规律。‎ ‎(3)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性质及应用。‎ 种 类 产 生 主要性质 应用举例 红外线 一切物体都能发出 热效应 遥感、遥控、加热 紫外线 一切高温物体能发出 化学效应 荧光、杀菌、合成VD2‎ X射线 阴极射线射到固体表面 穿透能力强 人体透视、金属探伤 ‎ ⑷实验证明: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中辐射最强的波长λm和物体温度T之间满足关系λm  T = b(b为常数)。‎ 可见高温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频率较高。在宇宙学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恒星发出的光的频率,分析其表面温度。‎ ‎⑸可见光:频率范围是3.9-7.5×1014Hz,波长范围是400-770nm。‎ 五、光谱和光谱分析(可用光谱管和分光镜观察)由色散形成的,按频率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来源:Z+xx+k.Com]‎ ‎1.发射光谱 (1)连续光谱:包含一切波长的光,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发光产生;‎ ‎(2)明线光谱:又叫原子光谱,只含原子的特征谱线.由稀薄气体或金属蒸气发光产生。‎ ‎2.吸收光谱:连续光通过某一物质被吸收一部分光后形成的光谱,能反映出原子的特征谱线.‎ 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根据不同的特征谱线可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光谱分析既可用明线光谱,也可用吸收光谱.‎ 六..激光的主要特点及应用 ‎(1)激光是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可应用于光纤通信。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是混合光,激光频率单一,相干性能好非常好,颜色特别纯。‎ ‎(2)平行度和方向性非常好。应用于激光测距雷达,可精确测距(s=c·t/2)、测速、目标跟踪、激光光盘、激光致热切割、激光核骤变等。‎ ‎(3)亮度高、能量大,应用于切割各种物质、打孔和焊接金属。医学上用激光作“光刀”来做外科手术。‎ 七.注意问题 ‎ 1.知道反映光具有波动性的实验及有关理论.‎ ‎2.光的干涉只要求定性掌握,要能区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凡是光通单孔、单缝或多孔.多缝所产生的现象都属于衍射现象,只有通过双孔、双缝、双面所产生的现象才属于干涉现象;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虽然都是根据波的叠加原理产生的,但两种条纹有如下区别(以明暗相同的条纹为例):干涉纹间距相等,亮条纹亮度相同.衍射条纹,中央具有宽而明亮的亮条纹,两侧对称地排列着一系列强度较弱.较窄的亮条纹.‎ 来源:天~星~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