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7 MB
- 2021-05-24 发布
29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妻子 百发百中
扁鹊治病 拜见 理睬 肠胃
汤药 医治 无能为力 绑住
刺刀 烫手 药剂 蔡桓公
虱子 聚精会神 昌盛 穿梭
我会读
chān
ɡ
qī cì
bǎnɡ
昌 妻 刺 绑
biǎn
qu
è
cǎi
扁 鹊 睬
(昌盛)
(妻子)
(夫妻)
(刺刀)
(刺客)
(绑住)
(捆绑)
(扁担)
(扁平)
(喜鹊)
(鸟鹊)
(理睬)
chán
ɡ
wèi tàn
ɡ
jì
肠 胃 烫 剂
tān
ɡ
c
à
i
汤 蔡
(肠胃)
(大肠)
(肠胃)
(胃病)
(烫手)
(烫伤)
(药剂)
(一剂药)
(米汤)
(汤药)
(蔡桓公)
(蔡老师)
纪
1.
j
ì
:①
纪律②世纪③同
“
记
”
:纪念
④表示地质年代:侏罗纪
2.
jǐ
:
姓。
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
揠苗助长
》
、
《
自相矛盾
》
、
《
守株待兔
》
、
《
刻舟求剑
》
、
《
画蛇添足
》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纪昌学射
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
讽刺
或
劝戒
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
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
“
寓
”
有
“
寄托
”
的意思
古时候有一个人,名叫纪昌,是一名非常出
色的猎人。但还不是天下最好的射手。当时
天下最好的射手是飞卫。纪昌决定和他比试
一下箭法。纪昌先射中了空中一只鸟,飞卫
大笑。纪昌又射了一箭,射中了水中一条
鱼。飞卫还是笑着摇头。世人都说天上的飞
鸟和水中的游鱼是最难射中的,然而在飞卫
眼里,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只见飞卫提起
弓,不经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飘
落的树叶。那片树叶却没有改变它飘落的轨
迹,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钟,仿佛犹豫了一
下,然后又慢慢落下来,纪昌的心中一阵刺
痛。这一射朴实无华,然而却让纪昌彻底折
服了,他决定向飞卫学习射术。
《
纪昌学射
》
选自
《
·
》
,该书为
(
人名)所著。其名为
,
家
和
家
。
纪昌向飞卫学( ),飞卫首先让他( ),接着让他( ),然后开始( )。最后纪( )。
射箭
用眼睛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
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了
2
、
3
自然段,想想,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自读自悟
要求 过程 结果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要求
严格
纪昌又是怎样练习的呢?
过程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过程
勤奋认真刻苦
织布机
梭子
纪昌在练习的过程中是如此的刻苦,如此的聚精会神,那么他练习结果怎样呢?
结果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
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结果
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
2
、
3
自然段,思考:
飞卫让纪昌分哪两步练习眼力呢?
用
“
_______
”
画出相关句子。
自读自悟
第一步: 应该下功夫
练眼力
。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第二步: 把
极小
的东西,
看成
一件
很大很大
的东西
听完飞卫的两步建议后,纪昌有什么行动?
用 画出来。
1.
纪昌回家后,
就
开始练习起来。
体会到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两年
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
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你觉得纪昌是一个
的人!
有耐心、有毅力
2.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
又
开始练习起来。
体会到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
他用一根长头发,
绑
住一只虱子,把它
吊
在窗口。然后每天
站
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
盯
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
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纪昌是个
_____
的人!
肯付出努力
纪昌是一个
勤奋而一丝不苟,有毅力和恒心,对事业执著追求
的人。
2.
你认为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后练习: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
眼力是射箭的关键,只有练到看准目标不眨眼和把大目标看成小目标看大,才能百发百中。
你认为纪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
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2.
要有认真虚心的学习态度及决心、毅力和恒心
3.
名师指点对学习结果有重要作用
课后练习: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
眼力是射箭的关键,只有练到看准目标不眨眼和把大目标看成小目标看大,才能百发百中。
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
先学会保持平衡
;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
……
;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
……
;要想掌握
……
,就要
……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你学到了什么?
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成大器。
贵在坚持
持之以恒
3.
作者写虱子、飞卫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为下文写纪昌练就非凡的射技作铺垫。
二是表明在学习过程中
,
有名师的及时指点
,
学生虚心好学也格外重要
,
这样可以让学生省时
,
按着正确的方法去探索
这篇
寓言
,
运用了
夸张
和
借事说理
的手法。
①
阐明了无论要学一种技艺
,
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
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的道理。
阅读下列片断,回答问题: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
﹙
满足 满意
﹚
,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
(成绩 成功)
,但是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
(竟然 果然)
像车轮一样。
1
、你怎样评价飞卫、纪昌两人的行为?
2
、你认为当前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扩展 迁移
老师似乎看到:
他在狂风中练习,迎面吹来的风和灰尘几乎使他睁不开眼睛,猛烈的风吹得他站立不稳。可他毫不退缩,拉开弓,搭上箭,朝一片飞速旋转的树叶射了过去,可由于风的阻力,箭的速度也因此慢了下来。眼看着目标渐渐远去,纪昌叹了一口气,又拿出了第二只箭。
你看到他哪里练习的呢?
我似乎看到:
拓展想象
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成功来自于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拓展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纪昌”与“飞卫”
纪昌学箭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
“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三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
“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荆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
“
汝得之矣!
”
彀(
gòu
)
:拉开。
尔
:你。
瞬
:眨眼。
机
:织机
承
:注视
牵梃
:织布机的踏板,一说牵梃即梭子。
虽
:即使
眦
:眼眶。
氂(
máo
)
:牛尾巴。
牖(
yǒu
)
:窗户。
浸
:逐渐。
朔蓬之簳(
gǎn
)
:北方的蓬竹做成的旗杆。
倒
:通“到”。
偃(
yàn
)卧
:仰卧。
扁鹊治病
韩非
,
末期思想家,先秦
家
学说集大成者。
其散文长于
推论事理
,词锋犀利,剖析入微,善用
寓言
说明问题。
与
孟子、庄子
和
荀子
,并称
战国散文四大家
。
战国
法
读一读下面的成语:
杏林春满 回春之术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手到病除 药到病除
仁心仁术 悬丝切脉 悬壶济世
扁鹊重生 华佗再世
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扁鹊真名叫秦越人,是战
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救死扶伤、药到病除,而且能做到
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最神奇的还是他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
“
望
”
指的就是看病人的症状,
“
闻
”
指的就是闻一闻病人的身体的味道,
“
问
”
就是询问病人的一些问题,
“
切
”
就是为病人把脉。扁鹊所创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被中医沿用。
扁 鹊
扁鹊治病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
guó
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十分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厥”(类似于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肋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
起死回生
”之术
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 对症下药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满
自读自悟
1.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
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
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自由读课文,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方法:
题目扩展法
段落归纳法
课文摘抄法
六要素串联法
段落归纳法
扁鹊拜见蔡桓公
病在皮肤,桓公不以为然
病在皮肉,桓公不理睬
病在肠胃,桓公非常不高兴
病入骨髓,无药可治
题目扩展法
扁鹊
给谁
治病
?怎么治?
结果怎么样?
时间地点:中国古时候
人物:
因:
过:
果:
扁鹊 蔡桓公
扁鹊想给蔡桓公治病
蔡桓公不愿接受医治
蔡桓公病死了
六要素串联法
《
扁鹊见蔡桓公
》
主要内容:
课文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
________
,劝他
_______
。但是
蔡桓公坚信
___________
,最后
他
___________________
。
病在何处
赶快治疗
自己没有病
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阅读
《
扁鹊治病
》
,连一连。
病在皮肤
病在皮肉
病在肠胃
病在骨髓
热水敷烫
扎针方法
服剂汤药
无药可救
病情
用药
轻
重
易
难
1
.
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
2
.
结果又是如何?
3.
找出描写时间的句子。
扁鹊治病
扁鹊治病
一见
(
有一天
)
二见
(
过了十来天
)
三见
(
十来天后
)
四见
(
又过了十几天
)
(
五六天之后
)
不久
病在皮肤
时
间
病在皮肉 之间
病在肠胃
病在骨髓
浑身疼痛
病死了
病
状
扁
鹊
恐向体内发展
不治还会加深
不治会更加严重
掉头就跑
逃 秦
蔡桓公的态度
毫不在意
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非常不高兴
派人问
派人去请
扁鹊专用诊笺
日期:
患者:
病状:
治疗建议:
患者表现:
有一天
蔡桓公
皮肤上有点病
热水敷烫
认为自己没病,不愿意配合治疗
扁鹊专用诊笺
日期:
患者:
病状:
治疗建议:
患者表现:
过了十来天
蔡桓公
皮肉之间
扎针
病人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扁鹊专用诊笺
日期:
患者:
病状:
治疗建议:
患者表现:
十来天后
蔡桓公
肠胃
服汤药
病人非常不高兴
扁鹊专用诊笺
日期:
患者:
病状:
治疗建议:
患者表现:
又过了 十几天
蔡桓公
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浑身疼痛,要求治疗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
地说:
“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
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公
地说:
“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
蔡桓公
地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
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
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毫不在意
不屑
担心
扁鹊治病
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扁鹊治病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
还会加
深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cǎi)
他。
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
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
更加
严重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扁鹊治病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
。
一个劲儿劝蔡桓公治病的扁鹊,现在却掉头就跑,这是为什么呀?
掉头就跑
扁鹊治病
皮肤病用热水敷(
fū
)烫(
tàng
)
就能够治 好
;
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
可以治好
;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
jì
)汤药
也还能治好
;
一旦深入骨髓
(suǐ),
只能等死,医生
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扁鹊治病
又过了十几天
,
扁鹊老远望见蔡桓
公,只看了几眼,
就掉头跑了。
就在扁鹊掉头跑的
那一刻,他想
:
……
( )地掉头跑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
____
地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心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
_______
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公
_______
地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诚恳
我身体那么好,怎么会有病呢?
不以为然
讥讽
想象
蔡桓公的心理活动
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
________
地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挑了挑眉毛,心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再次诚恳
我有没有病我自己清楚!他老唠叨可真烦!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
____
地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盯着他看了看,心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便一句话也不再说了。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焦急
他实在太讨厌了!有病我自然会治,
用不着他啰嗦!
临死前的蔡
桓公,躺在病床
上,奄奄一息地
说:
……
病
讳疾忌医
——
日益恶化
最终身亡
{
缺点错误
不听劝告
——
要防微杜渐,及时医治。
越陷越深
要正视问题,改正错误。
↓
{
{
铸成大错
{
要接受批评帮助和忠告。
扁鹊:医术高明,为人机警。
桓公:固执、傲慢、自以为是。
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课文内容你能联想到那些成语?
如:
讳疾忌医、防微杜渐、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妄自尊大、无可救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循序渐进
……
有了病,一定要听从
大夫
的
嘱咐
,老
老
实
实
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
解 释
]
讳:忌讳。
疾:疾病。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
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
缺点
和
错误
。
讳疾忌医
( huì jí jì yī )
扁鹊治病
防:提防,防止; 微:事物的苗头;
杜:杜绝,堵塞; 渐:事物的起始、发展。
比喻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
不让它发展。
防微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扁鹊治病
学了这则寓言我们知道了要
,
不要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
防微杜渐
讳疾忌医
扁鹊治病
启示:
1
、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
2
、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勇于正视,及时改正。
3
、要正视缺点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帮助。
4
、不可主观猜测,切勿拒绝忠告。
5
、见微而知著,小患易酿大祸,要及早提防。
6
、不可盲目自信
,
要多点听从他人劝告。
选择下面
2
个话题中的一个,写一写。
1.
续写课文。
扁鹊他虽然逃往秦国,心里却仍是不安,他对自己说:
……
;他又多么想对蔡桓公说:
……
2.
跨越时空,我和蔡桓公对话。
我:蔡桓公啊!虽说您是国君,现在又生命垂危,可我还是忍不住要说您两句
……
蔡桓公:唉,您批评得
……
现在我只希望
……
如果能跨越时空
,
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
用几句话写下来
,
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
说些什么呢?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
用
《
跨越时空的对话
》
。
课后小练笔: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我读了你的故事,虽然你是国君,你又快死了,我还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
……
你批评得没错。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哪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
原文:扁鹊见蔡桓公
纪昌听从名师的教导成了射箭高手,蔡桓公不听名医的话一命呜呼。短小的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悟出许多生活的道理。有些成语、寓言就是人们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来的。
附录: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孔丘)、孟子(孟轲)、荀子(荀况)
法家:李斯、韩非
道家:庄子(庄周)、老子(老聃)
名家:公孙龙子、惠施
墨家:墨子(墨翟) 兵家:孙子(孙武)
纵横家:苏秦、张仪 农家:神农氏
阴阳家:邹衍 杂家:
《
吕氏春秋
》
郑人买履
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准备去集市时,忘了拿量好的尺寸,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脚的尺寸。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打烊了,最终没买到鞋,悻悻而归。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脚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说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寓意
“
郑人买履”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墨守成规、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的人。还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学会变通,不要教条主义的道理。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
“
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
刻 舟 求 剑
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
“
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
“
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说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
相关文档
- (3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2021-05-24 15:46:0915页
- 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1-05-24 15:46:0644页
- 咕咚语文S版一级下册2021-05-24 15:46:0620页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2 雪2021-05-24 15:45:2940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21-05-24 15:45:248页
- (新人教版)(江西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21-05-24 15:45:2425页
-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三语病与标2021-05-24 15:45:2411页
-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72021-05-24 15:44:5812页
- (贵州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2021-05-24 15:44:2528页
- 安徽省合肥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2021-05-24 15:44:25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