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50 KB
  • 2021-05-24 发布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专题课堂二化学计算作业课件 人教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专题课堂二 化学计算 6 .一般计算的步骤:设、写、找、列、答。 7 .对于没有能直接用于计算的数据组 ( 一般是不纯或没全部参加反应 ) ,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量的变化原因,找出可用于计算的数据。 1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物质 ( ) A .只含硫元素 B .一定含氧元素 C .一定含硫、氧、氢元素 D .一定含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2 .下列氧化物中,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的质量比是 3 ∶ 2 的是 ( ) A . CO 2 B . CaO C . Fe 2 O 3 D . SO 3 D D 3 .相同质量的 CO 和 CO 2 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 A . 11∶14 B . 14∶11 C . 1∶2 D . 11∶7 4 . 16 g 含氧化铁 80% 的赤铁矿中含有铁 ( ) A . 16 g B . 12.8 g C . 11.2 g D . 8.96 g A D 5 .硝酸铵 (NH 4 NO 3 ) 样品 ( 杂质中不含氮元素 )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 , 则该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 ) A.20% B . 70% C . 80% D .无法计算 6 . 20 g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剩下 2 g 气体, 则原混合物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 ) A . 1 ∶ 9 B . 1 ∶ 8 C . 1 ∶ 6 D . 1 ∶ 2 C A 7 . ( 达州中考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 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 (C 17 H 35 COONa) 。 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硬脂酸钠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 .硬脂酸钠是由 18 个碳原子、 35 个氢原子、 2 个氧原子和 1 个钠原子构成的 C .硬脂酸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 35 D .硬脂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 . ( 贵港中考改编 ) 在 2A + 3B===C + 2D 反应中, 36 gA 与 56 gB 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 28 gC 和一定质量的 D ,若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 , 则 C 和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 A . 7 ∶ 1 B . 7 ∶ 8 C . 7 ∶ 16 D . 7 ∶ 32 D B 9 . ( 鄂州中考 ) 某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甲中氮、氧原子个数比是 1 ∶ 2 B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2 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减小 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3 ∶ 4 C B D 12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t 1 、 t 2 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4 D 13 . ( 湘潭中考节选 ) 蛋白质是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 ( 如丙氨酸,其化学式为 C 3 H 7 O 2 N) 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年人每天需摄取 60 ~ 70 g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1) 丙氨酸由 ____ 种元素组成, 其中 C 、 N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 。 (2)17.8 g 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____g 。 4 18∶7 2.8 14 .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 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 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 (1) 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 ; (2) 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 ; (3) 按说明书服用该钙片时, 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 ____mg( 精确到 0.1 mg) 。 430 11∶112 37.2 15 .把 4 g 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 2 的质量 (g) 3 4 6 SO 2 的质量 (g) 6 (2) 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之比 是 __________ ; (3) 通过计算,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____g ; (4) 第三次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____g 。 1∶1∶2 8 8 16 . ( 安徽中考 )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 (KClO 3 ) 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8.0 g 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18.4 g 。请计算: (1) 生成氧气的质量; (2)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解: (1) 生成氧气的质量: 28.0 g - 18.4 g = 9.6 g 。 17 . ( 丹东中考 )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 (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 可制得生石灰 ( 氧化钙 ) 和二氧化碳。小明同学为了分析一批石灰石的纯度,在实验室中取此样品 44 g ,充分煅烧后剩余固体 26.4 g( 杂质不参加反应 ) 。请计算: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__ 。 (2) 该样品中石灰石的纯度是多少? (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解: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 44 g - 26.4 g = 17.6 g , 17.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