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3 KB
  • 2021-04-20 发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练习(共5套)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1‎ 一、根据要求写词语。‎ 东施效颦(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            。‎ 一言不发(有“一”字的四字词语):            、            。‎ 小心翼翼(ABCC式的四字词语):            、            。‎ 二、我会判断。‎ ‎1.《丑石》的作者是老舍,这篇文章表现出了丑石坚韧不屈,默默承受的品质。(    )‎ ‎2.《楚王好细腰》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    )‎ ‎3.《东施效颦》中“效”的意思是仿效。(    )‎ ‎4.文章《做一个最好的你》通过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及如何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做最好的自己,揭示了自信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性。(    )‎ 三、课内阅读。‎ 丑石(节选)‎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你从第一段开头的两个感叹句可以看出什么?‎ ‎                                                  ‎ ‎2.画出选文的中心句,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 ‎3.“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他们为什么会脸红呢?‎ ‎                                                  ‎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                                                  ‎ 六年级答案:‎ 一、‎ 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  一马当先  ‎ 独一无二  文质彬彬  虎视眈眈 二、‎ ‎1.×  2.×  3.√  4.√‎ 三、‎ ‎1.“我们”对石头的看法正在改变。‎ ‎2.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丑石曾经是天上的陨石,它在寂寞中坚守自己的思念,它的美当然与普通的石头不同,所以说丑到极致,便是美。‎ ‎3.“我们”为之前对丑石不屑一顾的态度感到羞愧。‎ ‎4.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用世俗、浅陋的眼光去看待,要去挖掘它的内涵。‎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2‎ 一、句子训练。‎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                                                   ‎ ‎2.天还在下雨。你别想出去与玩。(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                                                   ‎ ‎3.学会限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种美德的表现。(修改病句)‎ ‎                                                   ‎ ‎4.如果我是一棵小树,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荫;‎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愉悦;‎ 如果我是            ,                        ;‎ 如果我是            ,                        。‎ 二、我会默写。‎ ‎1.衙斋卧听萧萧竹,                。些小吾曹州县吏,                。‎ ‎2.                ,亦高亦下半天青。偶然遥和风篁韵,                 。‎ ‎3.品若梅花香在骨,                。‎ 三、课外阅读。‎ 两棵松树 一棵高大的松树屹立在山巅,翠绿的枝叶泼下一地浓阴。还没有走进它,就见到地面上攀爬着无数条根须,一半裸露在地表,一半埋入底下,像是一堆乱麻,踩上去磕磕碰碰,有些根须像树藤一样缠在石头上,横生虬结,五麻六道,显然,这些是从那棵松树的根部延伸出来的。走进它时,又见到它那粗壮的树根是从地表隆起,如钢浇铁铸,像老鹰的利爪紧紧地攀附着沙石,在山顶的小块平底中,这是唯一的松树,铁爪稳稳当当地站立着,树干挺拔,苍劲,一块块粗糙的树皮如古铜色的鳞甲,向四周伸展的枝叶如张扬的手臂,如一位伟岸的“将军”。‎ 我们翻过山巅,穿过“一线天”的狭窄山道,拾几笔而上,突然,从右边的石台上窜出一只松鼠,眨眼间就钻入了左边的一棵松树中——我的视线被这只可爱的松鼠吸引,也被牵到了那棵松树上。蓦然一瞥,我不由得脱口惊叹:“这是一棵怎样的松树呀!”它横生在峭壁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着树身,深深的凹痕上有灰白的树渍,那是巨石压出的伤痕。树干在这里被压弯了,但是却并没有被压倒,而是扭转身子,绕过一处石角向上生长,茂盛而翠绿的枝叶顽强地伸展在空中,摇摇欲坠的巨石重达千钧,却被一棵轻巧柔弱的松树承载着!‎ 是惊讶,是感动,还是震撼,真是无以言表。‎ 我觉得人活一生,成败得失都要淡然处之。成功不足喜,失败也不足悲,正如那棵承载巨大压力的松树,于逆境中奋力成长,以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挑战巨石。‎ 刚才那位“将军”不再显得高大,因为——只要这块被压制的松树突然松动,撤开树身,那块巨石就会危如累卵,滚落而下,站在山的那位“将军”也会随之入万丈深渊......‎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无以言表:                                   ‎ 危如累卵:                                   ‎ ‎2.作者看到第一棵松树时,是怎样评价的?‎ ‎                                                   ‎ ‎3作者在看到第二棵松树时,为什么说“成功不足喜,失败也不足悲”?‎ ‎                                                   ‎ ‎4.你喜欢文中的哪一棵树,请你来说一说理由。‎ ‎                                                   ‎ 六年级答案:‎ 一、‎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如果天还在下雨,那么你就别想出去玩。‎ ‎3.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种美德的表现。‎ ‎4.一盏台灯就给人们带来一片光明 一阵微风  就给人们带来一丝凉爽 二、‎ ‎1.疑是民间疾苦声  一枝一叶总关情  ‎ ‎2.郁郁长松涧壁生  如听琴台万古声 ‎3.人如秋水玉为神 三、‎ ‎1.难以用言语来描述,文中形容作者看到第二棵树时的复杂心情;‎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来打碎的可能。‎ ‎2.如一位伟岸的“将军”‎ ‎3.人活一生,成败得失要淡然处之,因为成功中蕴藏着危机,失败也不足为悲,失败中可能隐藏着机会。‎ ‎4.我喜欢第二棵树。因为那棵树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在逆境中顽强成长,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挑战巨石。‎ ‎​‎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3‎ 一、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1.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      )‎ ‎2.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      )‎ ‎3.她的善良深深地打动了我。(      )‎ ‎4.他的言语是那么恶劣,让我突然觉得他好陌生。(      )‎ 二、口语交际。‎ 菲尔丁说:“如果丑陋的人偏想别人称赞他美,跛脚的人偏想表现矫健,那么这种原来引起我们同情的不幸情况又会引起我们的讥笑了。”‎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你的看法。‎ ‎                                                   ‎ ‎                                                   ‎ ‎                                                   ‎ 三、课外阅读。‎ 美丽的心灵 有个女孩长得很平凡,学习也很一般,歌唱得也不好,更不会跳舞。她经常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叹息,恨上天对自己不公平。升入中学后她更加沉默,看着别的同学又唱又跳,口才也那么好,她总是躲在角落里用自卑把一颗心紧紧地困囿住。‎ 她学习很努力,成绩却很一般,为此她不知偷偷哭过多少次。班上的同学没有人注意她,下课时别人都去操场上玩了,她便去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把地面扫得纤尘不染。夏天时,她细心地在地上洒上水,冬天时,她把门口和教室里大家带来的雪扫干净,免得同学们进来时滑倒。没有人注意到她所做的一切,她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可是有一次同学们注意到了她。那天她迟到了,当她怯生生地喊了一声“报告”走进教室时,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到了她身上,随即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笑声。原来她的衣服很零乱,头发也梳得不整齐,一看就知道是起晚了胡乱穿上衣服赶来了。她低着头站在那里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班主任老师走过去帮她整了整衣服,微笑着说:“快回到座位去吧,课已讲了一半了,如果听不明白下课后找我。”她回到座位上,脸红红的。‎ 有一次开班会,老师让大家说一下自己的特长。于是每个人都兴奋起来,轮流发言,有的唱歌好,有的跳舞好,有的会书法,有的能画画,有的会弹钢琴。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脸上带着羡慕的微笑。忽然,老师叫了她的名字,她一惊,红着脸站起来小声说:“老师,我没有特长。”老师走到她的身旁,轻轻地抚了抚她的头,对大家说:“你们也许不会注意到,平时是谁在课间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是谁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把每张书桌擦得纤尘不染。这就是艾珂同学,她一直默默地做着这一切。有一次她迟到了,你们还嘲笑她,你们知道她那次为什么迟到吗?她帮一位老大妈把一袋米搬上了四楼啊!你们一定奇怪我是怎么知道的,那个老大妈就是我的邻居啊!同学们,你们都各有各方面的才华,艾珂同学却没有,可是她有一颗美丽的心,美丽的心灵也是特长啊!”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大家第一次发现,这个平时没人注意的女孩原来竟是这样美丽。‎ 如果你没有出众的容貌,美丽的心灵让你同样出色,如果你有美丽的容颜,善良的心能让你锦上添花。美丽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特长,所以平凡的你不要再去自卑,你的特长会映亮出你生命中的所有黯淡岁月。拥有一颗美丽的心,就一定会拥有一个无怨无悔的青春!    (选自《求学》2007年第5期)‎ ‎1.这个女孩为什么会自卑呢?‎ ‎                                                   ‎ ‎2.“她回到座位上,脸红红的,”“她一惊,红着脸站起来”,这两次“脸红”的原因是什么?‎ ‎                                                   ‎ ‎3.前后呼应能够使文章结构严谨,耐人寻味。本文有好几处做到了前有伏笔,后有交待,请找出一二处作简要分析。‎ ‎                                                   ‎ ‎4.读了这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 ‎                                                   ‎ 六年级答案:‎ 一、‎ ‎1.粗糙  2.骄傲  3.凶狠  4.熟悉 二、略。‎ 三、‎ ‎1.她长相平凡,学习也一般,她觉得老天对她特别不公平。‎ ‎2.前者:为自己的迟到原因不被人知、为自己此时此刻的狼狈相、魏老师的关心和理解脸红。后者:为自己没有其他同学那么多的特长而感到不好意思。‎ ‎3.前面写她那天迟到了,当她怯生生地喊了一句报告时,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到了她的身上,随即教室里就响起了一阵笑声。她的头发梳得不整齐,一看就是起晚了。后面又写了老师为她上次迟到做了解释,是由于她帮助老大妈把一袋米搬上了四楼。这就是一处,在前面埋下伏笔,在后面又交待清楚了。‎ ‎4.外表美丽并非是真的美丽,我们的心灵一定要美。‎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4‎ 一、我会背诵。‎ ‎1.舂谷持作饭,                 。                 ,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                 。‎ ‎2.秦时明月汉时关,                 ,但使龙城飞将在,                 。‎ ‎3.兵者,         ,死生之地,存亡之地,                  。‎ ‎4.欲将轻骑逐,                 。‎ 二、口语交际。‎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在华的残酷暴行,大量中国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遇难人数超过30万,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痛的伤害。根据国务院规定,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悼念在此次灾难中逝去的人,祈望世界和平。‎ 我们常说:“死者已矣,耻辱犹在。”请你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 ‎                                                   ‎ ‎                                                   ‎ 三、课内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才能回来。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剩饭,因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只得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   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房子震得好像要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藏在怀里就往外跑,刚一迈门槛,进来一个人。雨来正撞在这个人的怀里,抬头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来雨来家落脚。   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叽哩呱啦地叫。李大叔以最快的速度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子的缸搬开。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进洞里,说:“把缸搬回原地,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十二岁的雨来拿出吃奶的气力,才把缸挪回原来的地方。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随着,子弹向他头顶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掉在地下。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1.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给本段起一个小标题。‎ ‎                                                   ‎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这样写体现出                                                   。‎ ‎3.雨来为什么撒腿就往后院跑?‎ ‎                                                   ‎ ‎4.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雨来怎样的品质?‎ ‎                                                   ‎ 六年级答案:‎ 一、‎ ‎1.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泪落沾我衣 ‎2.万里长城人未还  不教胡马度阴山  ‎ ‎3.国之大事  不可不察也 ‎4.大雪满弓刀 二、略。‎ 三、‎ ‎1.掩护李大叔 ‎2.夸张  雨来跑得特别快 ‎3.他为了引开敌人。‎ ‎4.雨来遇到困难,从不退缩,十分机智勇敢。‎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5‎ 一、给下列词语归类,找出两对近义词,两对反义词。‎ 不慌不忙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聚精会神  洋洋得意  ‎ 兴高采烈  斩钉截铁  垂头丧气  犹豫不决  粉身碎骨 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二、关联词填空。‎ 如果      就        即使      也 与其      不如      虽然      但是 ‎1.(      )你答应小明一起去看画展,(     )应该准时和他去。‎ ‎2.(      )芦花村的孩子们都会游泳,(      )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3.我们(      )把轮船停在港口,(      )冒着暴风雨去前进。‎ ‎4.(      )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     )会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三、课外阅读。‎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万分疲惫。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脸皮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 ‎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1.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荒无人烟:                     ‎ 满不在乎:                     ‎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从这段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 ‎          的小红军形象。‎ ‎3.那个小红军的干粮袋里装的是               ,但他不要陈赓的青稞面,这么做是为了                                  ,小红军死亡的原因是             ,我是从文中“                                      。”读出来的。‎ ‎4.你认为短文中的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陈赓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 ‎                                                   ‎ 六年级答案:‎ 一、‎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  垂头丧气——洋洋得意 二、‎ ‎1.如果      就 ‎2.虽然      但是 ‎3.与其      不如 ‎4.即使      也 三、‎ ‎1.形容地方偏僻荒凉。‎ 完全不放在心上 ‎2.外貌  面黄肌瘦 ‎3.烧得发黑的牛膝骨  把粮食留给陈赓,让他不挨饿,能够生存下来  饥饿  上面还留着几道白白的牙印 ‎4.小红军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陈赓是一个关爱战士的人。‎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