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0 KB
  • 2021-04-18 发布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作业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作业 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C.CO2、解旋酶、Cl-、尿素 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解析:内环境中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激素、氧气、二氧化碳、各种代谢废物等成分,A正确;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解旋酶在细胞内使DNA双螺旋解开,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答案:A ‎2.下列现象中,属于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  )‎ A.氧气进入线粒体 B.肝脏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浆 C.牛奶进入胃中 D.HIV进入脑细胞 解析:线粒体属于细胞结构,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血浆属于内环境,B正确;牛奶进入胃中,而胃是人体外环境,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HIV进入脑细胞内,不属于进入内环境,D错误。 ‎ 答案:B ‎3. [2019·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三试题]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解析:‎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分,使内环境相对稳定,A错误;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CO/H2CO3构成的缓冲体系,B错误;内环境稳态不仅指内环境的成分相对稳定,还包括其理化性质的稳定,C错误;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答案:D ‎4.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间关系如图所示,指出图中哪个箭头是错误的(  )‎ A.①中性粒细胞       B.②组织液 C.③水   D.④Na+‎ 解析:从图可知,①是从血浆渗出形成组织液,中性粒细胞通过变形,可以从毛细血管的血浆中出来;②是组织液回渗形成血浆;③是从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④淋巴不能转化为组织液,所以毛细淋巴管中的Na+不能进入组织液。‎ 答案:D ‎5.[2019·湖南长沙模拟]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A错误。‎ 答案:A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 ‎6.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C.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解析:寒冷时,骨骼肌通过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出现尿糖,人体血糖平衡被破坏;人体血液pH的变化范围是7.35~7.45,因此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处于血液pH的正常变化范围之内;当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答案:B ‎7.[2019·山师大附属中学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关 C.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解析:氧气、抗体、神经递质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外液中不含有,A项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血浆中,B项错误;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组织液吸水力升高造成组织水肿稳态失衡,C项正确;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项错误。‎ 答案:C 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 ‎8.[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押题]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B.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解析:‎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水分的排出,A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B正确;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会升高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但是不会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C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会增加细胞外液液体总量,D错误。‎ 答案:B ‎9.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解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④含有较多的K+,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稳定不变的。‎ 答案:D ‎10.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测得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稳态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②‎ 解析: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弱;甲种海蟹在海水浓度较低时还能维持血液浓度,但海水浓度稍微高一点就不能调节血液相对稳定,故调节能力中等;丙种海蟹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海水浓度时,基本维持平衡,高于正常海水浓度时,也能调节血液浓度的相对平衡,说明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强。‎ 答案:A ‎11.[2019·福建三明一中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B.肝脏中①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③‎ C.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表示血浆,属于细胞外液,而血浆蛋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刚进食后的一段时间,血糖含量较高,但是肝脏可以合成肝糖原,因此从肝脏流出的血浆中血糖含量较组织液低,B错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因此它们都可以与淋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③为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之间通过组织细胞的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答案:C ‎12.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反馈调节为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能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减少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错误;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反馈调节为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稳态的维持多是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B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C错误;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胰岛细胞消耗葡萄糖,血糖的含量会减少,D正确。‎ 答案:D 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 ‎13.血浆中的血糖浓度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浓度变化可反映人体的生理状态及健康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连续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与其进食前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饥饿时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经临床检验发现其尿液中含糖量较高,医生怀疑其患了内分泌系统疾病,通常通过________进行检测,加以确认。‎ ‎(4)血浆、组织液、淋巴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解析:(1)正常人连续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血糖浓度较高,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比值降低。(2)同一神经递质对不同靶细胞的作用不同,机理应是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3)确认尿糖患者是否是糖尿病,还应检测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和胰岛素含量。(4)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1)低或小 ‎(2)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3)抽取血样 ‎(4)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4.[2019·陕西榆林模拟]人体运动过程中,为骨骼肌提供能量的系统包括三个:一是ATP—CP供能系统,由ATP和CP(磷酸肌酸)以水解分子内高能磷酸键的方式供能;二是糖酵解供能系统,由糖原或葡萄糖无氧分解生成乳酸,并合成ATP供能;三是有氧供能系统,由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能源物质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通过有氧分解合成ATP供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ATP-CP供能系统具有快速供能,但持续供能时间较短,在供能过程中,细胞内CP含量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酵解供能时,细胞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会不会导致血浆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1 ‎500 m专项运动中某运动员各阶段的实际需氧量的测量结果,下表表示1 ‎500 m专项运动中运动员各阶段理论需氧量。‎ 表 1 ‎500 m专项运动各阶段理论需氧量计算结果(mL/kg)‎ 阶段 ‎100‎ ‎300‎ ‎500‎ ‎700‎ ‎900‎ ‎1100‎ ‎1300‎ ‎1500‎ 专项理论 需氧量 平均值 ‎16.44‎ ‎32.39‎ ‎31.69‎ ‎31.65‎ ‎31.13‎ ‎31.50‎ ‎31.54‎ ‎32.16‎ ‎238.49‎ ‎①1 ‎500 m专项运动中,前‎100 m 为骨骼肌供能的系统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300 m之后实际摄氧量趋于稳定,此时骨骼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假设骨骼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原料为葡萄糖)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②运动专家建议,中长跑运动员需同时加强有氧能力训练和无氧能力训练,试解释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TP-CP供能系统在供能过程中,CP(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迅速水解将能量转移至ADP,生成ATP,因此CP含量迅速减少。(2)由于血浆中存在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的缓冲物质,所以糖酵解供能时,细胞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不会导致血浆pH明显下降。 (3)①曲线图显示:前‎100 m的实际摄氧量极少,据此可推知:此时为骨骼肌供能的系统主要为ATP—CP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300 m之后实际摄氧量趋于稳定,但略低于专项理论需氧量,说明此时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共同发挥作用,因此骨骼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假设骨骼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原料为葡萄糖)产生的终产物是H2O、CO2和乳酸。②综上分析可知,中长跑运动需要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共同发挥作用,所以中长跑运动员需同时加强有氧能力训练和无氧能力训练。‎ 答案:(1)CP含量迅速减少 ‎(2)不会 血浆中存在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的缓冲物质 ‎(3)①ATP—CP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 H2O、CO2和乳酸 ②中长跑运动需要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共同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