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50 KB
  • 2021-04-17 发布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卷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历史试题 ‎1.【2018高考2】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2017高考卷1】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一、单选题 ‎1.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这一活动( )‎ A.标志着分封制已经瓦解 B.反映了士族阶层的崛起 C.表明政治结构发生改变 D.确立了宋国的霸主地位 ‎2.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B.反映了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 C.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 D.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 ‎3.考古资料表明,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 A.工官制实现了标准化器物生产 B.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C.宗法制注重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4.下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 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 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 ‎5.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其中有专门掌管宫室内部事务的,如少府、奉常、宗正等,两汉沿袭秦制。隋朝时,成立了专门的侍御机构殿中省,掌管所有与皇家有关的侍御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枢机构权力更加明晰 B.皇帝独尊地位日益遭到削弱 C.家国同构社会结构瓦解 D.皇帝侍御机关权力不断扩张 ‎6.《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书·食货志》记载为“秦兼天下,币为二等。”1975年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则提到“金、布、钱”三等币制。这表明( )‎ A.《汉书》的记载比《史记》的记载更可信 B.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 C.文献资料比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真相 D.历史文献因其年代久远均变得不可信 ‎7.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鬓毛和胡须的髡刑和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的耐刑等刑罚作为纯粹的耻辱刑而存在。这反映出秦朝( )‎ A.刑法受传统思想影响 B.社会风俗得到了革新 C.法律由严酷走向宽容 D.法律执行缺乏严肃性 ‎8.两汉孝廉约有7万4千余人,是最受重视的察举科目。有学者统计能确定孝廉家世者184人,情况如下:‎ 下表两汉时期孝廉的家世情况表 家世情况 官贵 富豪 平民 贫民 人数 ‎128‎ ‎11‎ ‎29‎ ‎16‎ 百分比 ‎69.6%‎ ‎6%‎ ‎15.7%‎ ‎8.7%‎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孝廉科目( )‎ A.阻碍政府选拔人才 B.遗留世袭选官特征 C.重视儒家道德规范 D.扩大民众参政途径 ‎9.唐代贡士如果通过科举考试,仅取得进士及第或者明经及第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出现了“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据此可知唐代科举( )‎ A.摒除门第间的差距B.促进社会阶级流动C.世族权门仍占优势D.选拔标准客观公正 ‎10.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B.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D.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 ‎11.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12.咸丰十一年(1861年),上谕命督抚要“不拘资格”保举武职人员,于是督抚纷纷借军功之名保举下属官员。《清史稿》记载称:“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固不能以大计举例绳其后也。”这表明(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 B.清政府适时调整用人体制 C.清朝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D.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稳定、社会清明。‎ 材料一 御史台和谏院是宋代的监察机构,监察制度有了重大发展:制定御史回避宰执法,监察官员“进退从违皆出宰相”转为皇帝选任。御史直接上章皇帝且无需告知长官。提高监察官员品级,期满后,多可升迁为执政。设置尚书都省、都司御史房“弹纠御史察案失职”。‎ ‎——摘编自贾玉英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材料二 1912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规定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所派参议员组成,有检查临时政府之出纳、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等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后设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以立法院为最高立法机关,以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 ‎——摘编自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内和政府内相继建立了有较大权威性的党的纪检机关、人民检察和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长期共存”,共产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 ‎——邵景均《新中国反腐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监察制度差异性的原因。‎ ‎(3)比较材料三和前两则材料,说明新中国监察制度的变化。‎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影响考试结果,官员争取公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举遭到了很大阻力。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八股文取士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答案】C ‎2.【解析】表格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更不能反映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D;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体现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排除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 【答案】C ‎1.【解析】据材料“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并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分封制能会盟诸侯的只有周天子,而材料中没有看到周天子参加,而是由士大夫主持召开,说明分封制的崩溃,C符合题意,C正确;据材料公元前546年及内容分析看,分封制在走向瓦解,A表述不准确;据所学可知士族阶层的崛起于东汉末,B错误;据材料是宋国大夫召集会盟,国君都没有参加,没有体现确立宋国的霸主地位,D错误。 【答案】C ‎2.【解析】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逐步改变血缘世袭特权,说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排除C;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的思想得到传播,与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 【答案】B ‎3.【解析】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说明周王朝的文化通过分封制传播到诸侯国,西周的诸侯国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天的中原地区,故D项正确;标准化的器物生产最早出现于工业革命期间,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周王把青铜器物赏赐给诸侯,B项错误;分封的诸侯国并非都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C项错误。 【答案】D ‎4.【解析】根据“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大禹之后于杞”等信息可知,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大量同姓、先代贵族为诸侯,说明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故D正确;A只能反映《荀子》记述的材料,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排除A;周朝一直推行分封制,B不符合史实,排除;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的权力,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后来造成诸侯割据混战局面,C错误。 【答案】D ‎5.【解析】秦朝时三公九卿部分机构既管理全国事务,也管理皇室相应事务,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下中央政府职能不清,但到隋朝时期,皇室内部事务由专门设立的事务机关管理,实现了国家事务与皇室事务的分离,使中枢机构的权力更加清晰,故答案为A项。B、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答案】A ‎6.【解析】通过所学可知《汉书》和《史记》都是历史文献资料,无所谓哪个记载可靠,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历史文献的可信度不会因为其年代久远而变化,D项错误。 【答案】B ‎7.【解析】古人认为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因此秦朝的强制剃除头发等刑罚才属于耻辱刑,才能起到惩罚罪犯的作用,说明秦朝刑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B项;秦朝时期法律更加严酷,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规定,没有涉及法律的执行,排除D项。 【答案】A ‎8.【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孝廉家世为官贵的占接近百分之七十的比例,即绝大多数孝廉均是依靠家世血缘得以举荐,说明这一时期的孝廉科目遗留世袭选官的特征。故答案为B项。孝廉科目是政府选官的标准,政府通过这一方式选拔人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儒家道德规范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排除C项;孝廉科目多是根据家世出身选拔人才,不利于民众参政途径的扩大,排除D项。 【答案】B ‎9.【解析】根据材料“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奔六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豪门世族把持科举考试,说明世族权门仍占优势,故D项正确;材料中“势门子弟,交相酬醉,而寒门俊造,十奔六七,”说明没有摒除门第间的差距,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阶级流动,而是强调世故权门在唐代科举中仍占优势,排除B;C项选拔标准客观公正的说法,与材料出现的世族权门持科举考试的现象不符,排除。 【答案】C ‎10.【解析】依据材料中“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转运使权力过重,通过分事权以相互牵制,故D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初年,宋太祖通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局面,这与题干中“宋真宗”不符,排除A;削弱相权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强化集体议事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 【答案】D ‎11.【解析】“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等字眼足以证明在明代内阁对皇权还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根本就没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的内阁和近代的内阁有质的区别,明代内阁并非近代内阁的雏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君主专制是加强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12.【解析】从材料中的“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等信息来看,地方用人权大为增强,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用人体制的不正常现象,不是清政府对用人体制的调整,排除B项;地方用人权扩大,表明中央集权有所削弱,排除C项;地方督抚用人权扩大,并非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排除D项。 【答案】A ‎13.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监察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制定御史回避宰执法”“御史直接上章皇帝且无需告知长官”“提高监察官员品级”“设置尚书都省、都司御史房‘弹纠御史察案失职’”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影响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维护统治秩序、缓和阶级矛盾和维护统治者威严等方面来回答。‎ ‎(2)其制度差异性的原因可以联系所学,从临时政府时期受议会监督制和分权制衡理论的影响,而南京政府受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和中国传统独立监察制度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3)新中国监察制度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党内和政府内相继建立了有较大权威性的党的纪检机关、人民检察和行政监察机关”“共产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答案】(1)特点:①监察机构自成体系;②皇帝垂直管辖;③监察机关专门化;④监察官地位提高;⑤行政权不得干预监察官选任;⑥弹劾权相对独立;⑦设置机构监督监察官员行为。‎ 影响:①维护统治秩序相对稳定。②打击贪污,防范政治腐败,缓和阶级矛盾。③维护统治者威严。‎ ‎(2)原因:临时政府:①三权分立政权形式的移植,采用议会监督制。②分权制衡理论的借鉴,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衡。‎ 南京政府:①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的实践,增加考试权和监察权。②中国传统独立监察制度的传承,注重监督权的独立性。‎ ‎(3)变化:发扬人民监督;党内和行政内部监督方式并行;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完善法律制度规范。‎ ‎14.‎ ‎ 【解析】第(1)小问的第一问,材料“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严禁“行卷”“公荐”说明宋朝时期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等说明考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科举制的逐渐完善有利于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2)小问的第一问,材料“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至“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可得出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第二问,材料“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可得出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可得出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正;“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可得出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思想。‎ ‎【答案】(1)表现: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答严禁“行卷”“公荐”也可酌情给分);考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答“别头试”“糊名”“誊录”也可酌情给分)。‎ 社会意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造就了庞大的读书人阶层;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等。‎ ‎(2)态度变化: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 原因: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正: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思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