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01 KB
  • 2021-04-17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1课师说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 11 课 师说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一说今河南南阳县)人。每自称“祖籍昌 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最后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在 唐代中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派与革新派的斗争中,他的政治态度比较倾向于保守。但他出身于小官吏 家庭(祖父、父亲只做过长史、县令),加上“三岁而孤”,随兄嫂颠沛流离,到 25 岁时才登进士第, 又经过许多挫折,才得到“试校书郎”这样的小官(《唐六典》卷十:“秘书省校书郎八人,正九品上。”)。 其后又屡遭排挤贬斥,直到晚年才做到“吏部侍郎”(《唐六典》卷二:“吏部侍郎二人,正四品上。”)。 因此,他和庶族地主阶层又有思想上和人事上的联系,为他们“鸣不平”,尖锐地揭露世族地主阶层 的丑恶腐朽,有“操行坚贞,鲠言无所忌”(见《新唐书·韩愈传》)之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 年),关中天旱人饥,他上书请求宽民徭役,免民租税,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元和十四年 (819 年),唐宪宗遣人自凤翔迎佛骨入宫,他又上书极谏,几乎被处死,后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 刺史。这两件事说明他颇能关心民间疾苦,并能犯颜直谏。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诗人,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古文”的概念 是由韩愈提出来的。他所谓的“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即奇句单 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韩愈在文学上的主张和创作实践,对后世有 深远影响,后世称韩、柳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著 作收在《昌黎先生文集》里。 【重点理解】 一. 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 一词多义 1 师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①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5. 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 “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6.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 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 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7.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8.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9. 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0. 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四、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 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 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 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 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难点探究】 1.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 【探究】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 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 “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 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 内容的高度概括。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探究】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 2 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 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 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 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 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 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 比一层强烈。 3.一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 论述的。 【探究】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 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 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 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第三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4.课文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 论证作用。 【探究】这一段用了三组正反对比的事实作论据。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 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第二组,对其子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 第三组,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 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5.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探究】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的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 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以能者为师,也就是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比较容易接受,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知道,懂得。 B.是故无.贵无贱 无:无论,不分。 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低下。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读懂,理解。 1.D【解析】通:普遍。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有错误的一组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 而:就,连词。 B.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之:的,助词。 C.而耻学于.师 于:向,介词。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就,副词。 2.D【解析】乃:竟,副词。 3.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B【解析】不,通“否”,读 fǒu 。 4.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C.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A【解析】受,通“授”,读 shòu。 5.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C. 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也 D.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是故圣.亦圣,愚亦愚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则群.聚而笑之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6.A【解析】A 项,名词作状语。名词“群”作动词“聚”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B 项,名词 用作动词,从师。C 项,名词用作动词,从师。D 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下圣人也亦远 矣,而耻.学于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是故圣.亦圣,愚.亦愚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D.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8.D【解析】A 项,学者:文中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 项,小学: 文中指在小的方面学习。今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C 项,不必:文中为不一定。今义为, 用不着,不需要。D 项,群聚:众人聚集在一起。古今意义相同。 9.下列句子,为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生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 C【解析】“句读”“惑”分别是“不知”“不解”的宾语,前置。这里的“之”是宾语前置的一个 标志。 10. 下列句子加点词,为被动句标志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而耻学于.师 C.不拘于.时 D.其皆出于.此乎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 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传授。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听说。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 岂、哪。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越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者,学有专长的人,与今天的专家学者意思相同。 B.句读,古人指文辞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C.巫医,古代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给人治病。 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的统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 借古讽今。 B.“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 文针砭时弊张本。 C.作者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 野的关键所在。 D.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A 4.(1)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巫 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 怪啊!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南山集》①目录序 (清)戴钧衡 呜呼!文章之事,岂不难哉!司马子长②生汉武之朝,以天授之才,承累世之学,通古今书史之 秘,穷天下山水之.奇迹,其所遭,极人世万不可堪之境,侘傺抑郁,感愤悲伤,以其所畜.,发为文章, 遂以雄于.天下,传于后世。自后世言文章称大家者,所造虽各有不同,要莫不深得乎子长之义旨。 国朝作者间出,海内翕然推为正宗,莫如吾乡望溪③方氏。而.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则惟先生。 先生与望溪生为同里,又自少志意相得,迨老不衰。其学之浅深,文章之得失,知之深而信之笃.者, 莫如望溪。顾望溪生为显官,身后著作在天下,而先生摧折困抑,垂老构祸以死,著作脱轶,莫为之 收,而.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又秘弗敢出。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读其书不可得。文章之遭际, 幸不幸固如是耶! 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 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而其气之逸韵之远,则直入司马子长之室而得其神。云鹗氏尝 谓子长文章之逸气,欧阳永叔后,惟先生得之,非虚语也。余又观先生文中自叙,及望溪先生所作序 文,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长自命,其胸中藏有数百卷书,滔滔欲出。向令克成,必有不同于班固、范蔚 宗、陈寿诸人者,岂仅区区文字足见其得子长之神哉?惜乎有子长之才,不能有子长之志,仅此区区, 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 先生文集名不一,少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皆不可复见。今世所仅存者,惟门人尤云鹗 刊本,所谓《南山集》是也。里中吴氏藏有写本,较尤本文多且半,余假.而抄之。复于.许君处见先生 手稿十数首。又尤本、吴本未加编次,亦无意例,余乃共取编之.。呜呼!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 此外不可见者,其零散知几何也? 道光辛丑十二月,宗后学钧衡谨识.。 (选自《戴南山先生全集》,有删改) 【注】①《南山集》:戴名世文集名。戴名世,号南山,清代“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因“文字 狱”被杀。②司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③望溪:清文学家方苞,晚号望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所畜.,发为文章 畜:积聚 B.知之深而信之笃.者 笃:厚道 C.余假.而抄之 假:借 D.宗后学钧衡谨识. 识: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穷天下山水之.奇迹 余乃共取编之. B.而.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 而.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 C.遂以雄于.天下 复于.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 D.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长自命 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读其书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戴名世的文章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答: 【答案】 1.B 2.C 3.⑴各地求学的人,只听说先生的名声,想读他的书却不能得到。 ⑵我私下里曾经将他的文章与古人的诗文相比,认为它与庄周的文、李白的诗差不多相类似。 ⑶仅这些(残存的)很少的文章,却还遭受压制使它不能在世间公开流传,确实可悲啊。 4.①境象变化自然;②气韵超逸深远;③行文纵横奔放。 参考译文: 唉!写文章的事,难道不难吗?司马迁出生在汉武帝的时代,凭借上天赐给他的才学,继承几代 人的学问,通晓古今史书的奥秘,穷尽天下山水的奇迹。他(戴名世)的遭遇,极尽人世间不可忍受的 境地,(他)失意抑郁,感到的愤慨悲伤,凭借他的(这些)积蓄,喷发出来成为文章,于是以此称雄于 天下,流传于后世。从后世凭文章称为大家的人来看,他们的造就虽然各有不同,但精要之处没有谁 不是深得司马迁文章的大义和要旨的。 本朝写文章的著名的人间或有,天下共同推崇为正宗,没有谁像我的同乡方望溪(方苞)了。方先 生一生所叹服的人,只有(戴名世)先生了。先生与方望溪是同乡,又从少年时代志趣意气相投,一直 到老也不衰减。先生学问的深浅,文章的得失,了解得深刻且相信得忠实的人,没有谁比得上方望溪。 方望溪推崇他,求学的人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只是方望溪一生为官显要,一生的著述遍布天下,而(戴 名世)先生挫折困顿压抑接近老年遭受横祸而死,著作散失,没有谁为他收集,而少数藏书人当中有 他的书稿的人,又秘而不宣不敢拿出来。(如此),四面八方求学的人,只是耳闻先生的名声,求他的 书却不能得到。文章的遭遇,幸运与不幸运本来像这样啊! 我读(戴名世)先生的文章,看到它的意境像太空的浮云,变化无痕;又像飘飞的仙人,没有谁可 以窥视它的行踪。我私下里把他比作古人,认为庄周的文章,李白的诗歌和他的文章差不多相似。但 他文章气势逸致神韵的高远,就一直进入司马迁的境界而得到他的神韵了。我的学生尤云鹗曾经说司 马迁文章的飘逸之气,欧阳修在其后,只有(戴名世)先生得到了,这并非虚妄之言啊!我又看先生文 中的自叙,以及方苞先生所写的序,知道先生历来常常以司马迁自比,他的心中藏有百卷诗书,像江 水一样滔滔欲出。先前让他写出(那些文章),一定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这些人的地方。难道 仅这一点点文字就足以看到司马迁文章的神韵吗?可惜啊,先生有司马迁的才能,却没能够有司马迁 的大志,仅这一点点,而还受到困厄压抑让他不能够彰显于世,确实可悲啊! (戴名世)先生文集的名称不一,年青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都不能再次见到,现在所 仅存的,只有我的学生尤云鹗刻印的版本,叫做《南山集》的就是。同乡人吴姓藏有手写的本子,比 尤云鹗刻印的本子文字多了将近一半,我借过来抄下它们。又在许君处看到(戴名世)先生的手稿十来 首。又因为尤云鹗、吴姓乡人的本子没有按一定的次序编排组织,也没有说明编书的原则的例言,我 就一起拿过来编写。凭我所看到的这三本,差异就有这样大,这以外那些没有能看到的,那些零散的 又知道有多少呢? 道光辛丑年十二月,同族后学戴钧衡谨记。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5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 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人庙门,西面而立;将人庙门, 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 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 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 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 “将己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 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 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⑤,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为之 奈何?”太公曰:“将有三胜。”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 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 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 B 敢为其目. 目:条目。 C 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次:次序。 D 白刃始合. 合:交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见其虚则.进 /置杯焉则.胶 B 是故智者为.之谋 /且君尝为.晋君赐 C 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蚓无爪牙之.利 D 炊者皆熟,将乃.就食/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 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标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 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 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 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 C 10. A 11. C 12. B 13.(1)国家安危,全在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2) 士兵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 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模拟试题】 与卫中行书 (唐)韩愈 大受足下:辱书,为赐甚大。然所称道过盛,岂所谓诱之而欲其至于是欤?不敢当,不敢当!其 中择其一二近似者而窃取之,则于交友忠而不反于背面者,少似近焉。亦其心之所好耳,行之不倦, 则未敢自谓能尔也。不敢当,不敢当! 至于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者,皆圣贤之事业,知其智能谋力能任者也。如愈者又焉能之?始相 识时,方甚贫,衣食于人。其后相见于汴、徐二州,仆皆为之从事,日月有所入,比之前时丰约百倍, 足下视吾饮食衣服亦有异乎?然则仆之心或不为此汲汲也,其所不忘于仕进者,亦将小行乎其志耳。 此未易遽言也。 凡祸福吉凶之来,似不在我。惟君子得祸为不幸,而小人得祸为恒;君子得福为恒,而小人得福 为幸,以其所为似有以取之也。必曰“君子则吉,小人则凶”者,不可也。贤不肖存乎己,贵与贱、 祸与福存乎天,名声之善恶存乎人。存乎己者,吾将勉之;存乎天、存乎人者,吾将任彼而不用吾力 焉,其所守者岂不约而易行哉!足下曰:“命之穷通,自我为之。”吾恐未合于道。足下征前世而言之, 则知矣;若曰:“以道德为己任,穷通之来,不接吾心。”则可也。 穷居荒凉出无驴马因与人绝一室之内有以自娱足下喜吾复脱祸乱不当安安而居迟迟而来也! (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所谓诱.之而欲其至于是欤 诱:诱导、引导。 B.少.似近焉 少:稍微。 C.此未易遽.言也 遽:仓促。 D.足下征.前世而言之 征:探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则.未敢自谓能尔也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B.其.所不忘于仕进者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C.贤不肖存乎.己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存乎己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作者先感谢卫中行对自己的称赞,表示在交友忠诚方面与自己稍微接近,并说这是自己 仍需不懈努力的目标,受之有愧。 B.第二段拿追求富贵以救世的圣贤作比,表明自己求官不只是脱贫,还想济世救民。只可惜生 不逢时,壮志难酬,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C.韩愈把人生的吉凶祸福视为必然。他认为命运的困顿与显达,不取决于自己;认为一个人有 无才能靠自己,名声好坏靠别人。 D.本文以自由多变的散句为主,穿插一些骈文句法,叙议结合,表达了自己简单而旷达的人生 态度。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得福为恒,而小人得福为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将任彼而不用吾力焉,其所守者岂不约而易行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穷 居 荒 凉 出 无 驴 马 因 与 人 绝 一 室 之 内 有 以 自 娱 足 下 喜 吾 复 脱 祸 乱 不 当 安 安 而 居 迟 迟 而 来 也 【答案】 1.D 2.A 3.B 4.(1)君子得福应是常理,而小人得福应是侥幸。(2)我将听凭上天、他人而不用力去争取。这样, 我所坚守的难道不就简单而容易实行了吗? 5.穷居荒凉/出无驴马/因与人绝/一室之内/有以自娱/足下喜吾复脱祸乱/不当安安而居/迟迟而来也 / 4.第(1)题的“恒”、“幸”是翻译的重点词语,要译得准确。第(2)题的“任”、“其”、“约”、“行” 重点词语,要译得准确,反问句也是翻译的重点。译文要语意通顺。 5.这题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 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 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 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 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 正确断句。 参考译文: 大受兄:承蒙来信,给予我的恩惠甚多。然而你对我的称道太多,难道这就是所说的诱导他而想 让他达到这种境界吗?不敢当,不敢当!从你的称道中我私下先取一两条接近我的情况的,那就是在对 交友之道的忠诚而绝不背后另搞一套这一方面,和我的情况稍微接近。这也不过是我内心之所好罢了, 我坚持这么做,却不敢说自己能做到这样。不敢当,不敢当! 至于以急切追求富贵利达而救世为事业的,那都是圣人贤士之事业,都是知道自己的智谋能力能 够胜任的人。像我韩愈,又怎能做到这一点?与你初相识之时,我正十分贫困,衣食均有求于人。此 后又在汴州、徐州相见,当时我都是做幕僚,每月有一定的俸禄收入,与之前相比,富裕了大约百倍, 但是您看我的饮食穿戴,有什么不同变化吗?既然这样,那么我的志向,或许不是为此而热衷努力, 我之所以念念不忘求官上进的原因,也是想将自己的小志向能在圣贤的大志向中实行啊。这不是一下 子就能说清楚的。 大凡祸福凶吉的到来,似乎都不取决于我自己。我想,君子遇祸是其不幸,而小人得祸应是常理; 君子得福应是常理,而小人得福应是侥幸,根据他们的实际作为而自取祸福。如果一定说“君子就是 得福,小人就是遇祸”,那是绝对不可以的。贤与不贤取决于自身,而富贵与贫贱、遇祸与得福则存 在于上天,名声之好坏则取决于他人。取决于自身的,我将勉力而行之;取决于上天、取决于他人的, 我将听凭上天、他人而不用力去争取。这样,我所坚守的难道不就简单而容易实行了吗?你说:“命 运的困顿与显达,取决于自我。”我认为此说未必合于常理。你用前世的例子做证明来谈论此事,那 是很明智的;如果说:“以修养道德为自己的责任,祸福的到来,可以不关于心。”这样说是可以的。 我现在居住在穷僻荒凉之所,出门没有驴马可骑,因此与别人多断绝往来,一室之中,有可以自 得其乐之事。你庆幸我又脱离了徐州兵乱之祸,那就不该安然而居、迟迟不到我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