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7.72 KB
  • 2021-04-16 发布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上)调研检测高一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2018年5月9日出现的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位于同一直线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行星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是 A. 土星 B. 水星 C. 火星 D. 天王星 ‎2. 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A. 同向性 B. 近圆性 C. 共面性 D. 安全性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指出,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位于同一直线上,所以行星的轨道必须在地球轨道外侧才可以,水星的轨道在地球内侧,不可能出现冲日现象。故B正确。‎ ‎【2题详解】‎ 木星冲日现象,即木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位于同一直线上,只有三者处于同一个平面才可能位于同一直线,故C正确。‎ 下图示意第24个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平流层 ‎4. 太阳黑子增多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有 ‎①气候异常的概率增加 ‎②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③赤道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④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题详解】‎ 太阳黑子增多时,即太阳活动高峰年,气候异常的概率也会增加,故①正确。耀斑爆发时,会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故②错误。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不会出现在赤道,故③错误。太阳黑子增多时,耀斑也会比较强烈,耀斑会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①④,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下图示意某日太阳光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如图所示,地球 A. 自转角速度①地大于④地 B. 自转线速度②地大于③地 C. 公转速度在该日后逐渐变快 D. 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附近 ‎6.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 A. 白昼长度由长到短依次是④③②①‎ B. 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①③④‎ C. 该日后三个月内白昼逐渐变短的有③④‎ D. 该日后三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的有①②‎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除了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所以①地角速度等于④地,故A错误。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②地与③地虽然半球不同,但是纬度相同,所以二者的自转线速度相等,故B错误。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所以为夏至日,即6月22日。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所以此日后公转速度在逐渐变慢,故C错误。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6月22日接近7月初,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附近,故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6题详解】‎ 据图可知,除了南北极圈内之外,此日全球越往北白昼越长,所以白昼长度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故A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离北回归线由近到远的顺序是②①③④,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①③④,故B正确。该日后三个月内,即从6月22日到9月22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 球的各地白昼逐渐变短,南半球的各地白昼逐渐变长,所以该日后三个月内白昼逐渐变短的有①②,故C错误。该日后三个月内,即从6月22日到9月22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与太阳直射纬度越来越接近的是③④,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的有③④,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冬季我国北方农民常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示意大棚农业景观和大气受热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大棚农业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正确的是 A. ①不变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不变 ‎8.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流动状况最可能是图中的 A. B. ‎ C. D. ‎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①为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受大棚的阻隔,①会减小,故A错误。②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由于大棚顶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会减少,故B错误。③为大气 逆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因为长波辐射无法透过大棚,所以地面释放的热量几乎全部转化为大气逆辐射,所以受大棚影响,③会增强,故C正确。④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受大棚的阻隔作用,大棚内空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会增加,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8题详解】‎ 大棚内空气温度比大棚外空气温度高,当大棚的门打开时,棚内空气上升,然后从门口上部流出,大棚外空气下沉,从门口下方进入棚内。故D正确。‎ 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法国地中海沿岸城市马赛。下图示意气旋中心过境前后,马赛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6日前后 A. 马赛市以晴朗为主 B. 攀枝花市日出东南 C. 哈尔滨地区温和少雨 D. 松花江流域进入春汛 ‎10. 受该气旋控制,马赛9日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6日前后,马赛市位于台风中心附近,多狂风暴雨,故A错误。据图可知,该日的日期为2月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攀枝花市昼短夜长,所以日出东南,故B正确。此时,哈尔滨地区为冬季,寒冷干燥,故C错误。此时为冬季,天气较冷,松花江流域还没有进入春汛,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题详解】‎ 图中显示,9日马赛的气压已经逐渐升高,说明台风中心已经离开马赛,因为气旋自西向东匀速移动,说明台风中心已经到达马赛的东部,也就是说此时马赛位于台风中心西侧,吹西北风,故D正确。‎ 图甲示意局部三圈环流、图乙示意四种气候类型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甲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A. A为极地东风带 B. 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 C为东北信风带 D. 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12. 图乙中的气候类型,其形成与D关系密切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1. A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A位于高纬地区,为极地东风带,故A正确。 B位于60°N,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B错误。C位于中纬度地区,为盛行西风带,故C错误。D位于30°N,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题详解】‎ ‎①为冬季多雨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故A正确。②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故B错误。③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故C错误。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下图示意地理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有 ‎①气候的周期性波动 ‎ ‎②全球森林面积减少 ‎③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 ‎④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14. 该环境问题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 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B. 全球淡水资源总量会增加 C. 全球陆地面积会不断增大 D. 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该图反映的是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引起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所致。气候的周期性波动属于自然原因,故①错误。人类乱砍滥伐,导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故②正确。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故③正确。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氟氯烃,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与二氧化碳增多无关,故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②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题详解】‎ 全球火山地震是受内力作用导致的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与全球变暖无关,故A错误。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使得地球上固态的淡水最终汇入大海或者蒸发,使全球淡水资源总量减少。故B错误。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全球陆地面积会变小,故C错误。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大气和水循环的异常,导致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 增加,故D正确。‎ 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O三类径流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结构及其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流域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时刻是 A. T1 B. T2 C. T3 D. T4‎ ‎16. 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大幅降低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 Q1增加,Q2增加 B. Q2增加,Q3增加 C. Q1减少,Q2减少 D. Q2减少Q减少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壤中流为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降雨后部分雨水下渗变成壤中流,所以壤中流应随下渗的增多逐渐增大,后汇聚到河流中壤中流逐渐减小,所以当壤中流减小到最小值时应为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即对应图中T3,所以该题选C。‎ ‎【16题详解】‎ 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减少,则流速加快,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即地表径流Q1增大,壤中流Q2减小、浅层地下径流Q3减小,故该题选D。‎ 下图示意部分板块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板块共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8. 图中虚线圈内形成的海底地貌类型是 A. 岛屿 B. 海沟 C 海岭 D. 裂谷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大洋中脊处为板块的生长边界,左侧为一个板块,右侧为一个板块。虚线圈内,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的下方,形成海沟和岛屿。所以图中一共有3个板块。故C正确。‎ ‎【18题详解】‎ 图中虚线圈内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的下方,形成海沟和岛屿,海沟属于海底地貌,故B正确。‎ 下图示意世界部分海域表层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甲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 极地东风 B. 东北信风 C. 中纬西风 D. 东南信风 ‎20. 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1.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丁洋流附近等温线(①=26℃②=24℃③=22℃)分布特征的是 A. B. ‎ C. D. ‎ ‎【答案】19. C 20. B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甲洋流位于中纬度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中纬西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甲乙丙丁中,只有乙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故B正确。‎ ‎【21题详解】‎ 丁洋流位于南半球,越往北温度越高,所以BC错误。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一致,所以A正确。‎ 下图分别示意甲河流域(局部)1990年、2014年不同时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④③‎ ‎23. 与1990年相比,图示区域2014年 A. 雨季坡面下渗量增加 B.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C. 雨季河流含沙量增大 D. 雨季坡面径流量增加 ‎【答案】22. B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沉积岩层的沉积顺序是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把其它岩层切断的岩层形成的晚。所以图中①沉积层形成最早,然后是③,之后因为岩浆侵入,形成了岩层②。④是上覆沉积层,形成最晚。故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故B正确。‎ ‎【23题详解】‎ 与1990年相比,图示区域2014年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截留作用明显,流速减慢,下渗量增多,故A正确。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故B错误。植被增多,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故C错误。下渗量增多,雨季坡面径流量减少,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某气象研究团队选取河北崇礼山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两个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探究了山谷风的日变化特征。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山风一般自22时起,至次日7时结束;谷风一般自10时起,至16时结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有利于观测到较强山谷风的天气条件是( )‎ A. 背景风较弱的晴天 B. 背景风较弱的阴天 C. 背景风较强的晴天 D. 背景风较强的阴天 ‎25. 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影响崇礼山区山风与谷风时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背景风速 B. 植被覆盖 C. 昼夜长短 D. 山坡坡度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山谷风是局地风。山谷风相对于较大尺度的背景风(如季风)来讲,应在背景风较弱的时候较强,C、D错误。根据山谷风原理,晴天情况下山坡白天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升温幅度大,山坡与山谷温差大,所以谷风风速大。晚上由于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山坡降温幅度大,因此山风更加强烈。A正确,B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背景风速可能会影响山谷风的强度、风速,不会影响“时长”,A错误。冬季植被覆盖率、山坡坡度不能发生明显变化,BD错误。山风主要出现在黑夜,一般自22时起,至次日7时结束,大约是9个小时;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一般自10时起,至16时结束,大约是6个小时。河北省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此季节昼短夜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山坡与谷地的“受热时间”,进而影响山风与谷风时长。C正确。故选C。‎ ‎26.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是________(填数码);全球变暖与________(填数码)过程增强有关。‎ ‎(2)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总辐射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图示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________,该范围内存在一个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________(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后速度会突然________。‎ ‎(4)b属于________岩。修建铁路、公路隧道应穿过________(甲、乙、丙、丁)地区,请解释选择理由________。‎ ‎【答案】 (1). ③ (2). ② (3).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4). 岩石圈 (5). 莫霍 (6). 加快 (7). 岩浆岩 (8). 丁 (9). 背斜是天然拱形构造,地质稳定,不易塌方,施工安全;不易积水。(或答: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与隧道的顶部弯曲方向相同,不易塌方,施工安全,且向斜易积水不利于修隧道。)‎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大气的受热过程。‎ ‎【详解】(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③;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增强有关,‎ 温室效应即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中的②代表大气逆辐射。‎ ‎(2)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弱不同造成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多;四川盆地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少,所以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比四川盆地高得多。‎ ‎(3)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据图可知丙下面为软流层,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所以丙以上为岩石圈。该范围内存在莫霍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莫霍面后速度会突然加快。‎ ‎(4)b附近有火山喷发,说明b属于岩浆岩。背斜是天然拱形构造,地质稳定,不易塌方,施工安全;不易积水。所以修建隧道应穿过背斜。图中丁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所以修建隧道应该选择丁处。‎ ‎27.由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啸造成的2500万吨垃圾在2014年“做客”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下图示意亚太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试从洋流的角度,说明日本的垃圾能“做客”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且能返回到日本的原因。‎ ‎(2)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3)说出亚洲东部大陆水循环的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及原因。‎ ‎【答案】(1)日本的垃圾,可以通过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到达加利福尼亚海岸。再沿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又回到日本沿海。‎ ‎(2)有利:船舶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不利: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夏季;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东南季风将海洋水汽带到陆地,形成丰富降水,也是陆地径流量最大的季节。‎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北太平洋海区的大洋环流。日本的垃圾能“做客”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且能返回到日本,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有关:日本的垃圾,可以通过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到达加利福尼亚海岸。再沿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又回到日本沿海。‎ ‎(2)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洋流对海洋航行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船舶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不利: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及成因。亚洲东部大陆水循环的类型,有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该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亚洲东部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东南季风将海洋水汽带到陆地,形成丰富降水,也是陆地径流量最大的季节。‎ ‎28.图甲示意某年4月30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乙示意微信朋友圈热议的内容。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甲所示,甲地受________(高、低)气压控制,风向为________。甲、乙、丙三地 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微信朋友圈热议的内容是北京市在该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现象,则该天气系统是________,微信朋友圈热议的内容按时间先后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 高 (2). 偏北(风) (3). 乙地 (4).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5). 冷锋 (6). ③②①‎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解】(1)据图所示,甲地附近等压线分布特点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所以甲受高压控制。根据等压线分布,首先在图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可知甲地风向为偏北风。同一副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据图可知,乙地等压线最密集,所以乙地风力最大。‎ ‎(2)①提到,没两天从夏天回到春天,说明气温突然降低了,“天蓝了”说明天气晴朗,这说明该地原来受暖气团控制,现在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天气晴朗,这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②显示,先有降水,然后又有大风,这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③显示,气温高,没有风,说明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是冷锋,而且微信朋友圈热议的内容按时间先后依次是③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