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70 KB
  • 2021-04-16 发布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练习卷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现象练习卷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现象练习卷 ‎1.如图所示,接有理想电压表的三角形导线框abc在匀强磁场中向右运动,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为I,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bc,电压表读数为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0、Ubc=0、U=0 B.I=0、Ubc≠0、U≠0‎ C.I=0、Ubc≠0、U=0 D.I≠0、Ubc≠0、U≠0‎ ‎2.固定于水平面上的金属框架CDEF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沿框架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t=0时,磁感应强度为B0,此时MN到达的位置使MDEN构成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为使MN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从t=0开始,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 A. B.‎ C. D.‎ ‎3.如图,半径为a、右端开有小口的导体圆环和长为2a的导体直杆的单位长度电阻均为R0。圆环水平固定,整个内部区域分布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杆在圆环上以速度v平行于直径CD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杆始终有两点与圆环良好接触。从圆环中心O开始,杆的位置由θ确定,则 A.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 B.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 C.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D.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4.如图所示,一导线弯成半径为a的半圆形闭合回路。虚线MN右侧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回路所在平面。回路以速度v向右匀速进入磁场,直径CD始终与MN垂直。从D点到达边界开始至C点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B.CD段直导线始终不受安培力 C.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Bav D.感应电动势平均值为 ‎5.某同学将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转盘上,如图甲所示,磁铁可随转盘转动,另将一磁感应强度传感器固定在转盘旁边。当转盘(及磁铁)转动时,引起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周期性地变化,该变化的周期与转盘转动周期一致。经过操作,该同学在计算机上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该同学猜测磁感应强度传感器内有一线圈,当测得磁感应强度最大时就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按照这种猜测 A.在t=0.1 s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发生了变化 B.在t=0.15 s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发生了变化 C.在t=0.1 s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D.在t=0.15 s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6.用均匀导线做成的正方形线圈边长为l,正方形的一半放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当磁场以的变化率增强时,则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cbda B.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 C.线圈中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线圈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7.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且小于灯泡S的电阻,接通K,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S发光,则 A.在图甲中,断开K后,S将逐渐变暗 B.在图甲中,断开K后,S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才变暗 C.在图乙中,断开K后,S将逐渐变暗 D.在图乙中,断开K后,S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才变暗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L1、L2、L3的电阻关系为R1Uc,金属框中无电流 B.Ub>U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 C.,金属框中无电流 D.,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 ‎15.如图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数为n,面积为S。若在t1到t2‎ 时间内,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右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大小由B1均匀增加到B2,则该段时间线圈两端a和b之间的电势差 A.恒为 B.从0均匀变化到 C.恒为 D.从0均匀变化到 ‎16.图1和图2是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L1和L2为电感线圈。实验时,断开开关S1瞬间,灯A1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闭合开关S2,灯A2逐渐变亮,而另一个相同的灯A3立即变亮,最终A2与A3的亮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A1与L1的电阻值相同 B.图1中,闭合S1,电路稳定后,A1中电流大于L1中电流 C.图2中,变阻器R与L2的电阻值相同 D.图2中,闭合S2瞬间,L2中电流与变阻器R中电流相等 参考答案 ‎1.C ‎2.A ‎3.AD ‎4.ACD ‎5.AC ‎6.AB ‎7.AD ‎8.C ‎9.AC ‎10.AC ‎11.BC ‎12.B ‎ ‎13.B ‎14.C ‎15.C ‎1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