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00 KB
  • 2021-04-15 发布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 第二章 统计 学业分层测评13 word版含答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建议用时:45 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2015·合肥检测)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 5 次,两 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 2224 所示,则( ) 图 2224 A.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 B.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位数 C.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 D.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的成绩为 4,5,6,7,8,乙的成绩为 5,5,5,6,9.所以甲、乙的成绩的平均数均为 6,A 错;甲、乙的成 绩的中位数分别为 6,5,B 错;甲、乙的成绩的方差分别为1 5 ×[(4-6)2 +(5-6)2+(6-6)2+(7-6)2+(8-6)2]=2,1 5 ×[(5-6)2+(5-6)2+(5- 6)2+(6-6)2+(9-6)2]=12 5 ,C 对;甲、乙的成绩的极差均为 4,D 错. 【答案】 C 2.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改革分配制度,要逐步改变收入不平衡 的现象.已知数据 x1,x2,x3,…,xn 是上海普通职工 n(n≥3,n∈N*) 个人的年收入,设这 n 个数据的中位数为 x,平均数为 y,方差为 z, 如果再加上世界首富的年收入 xn+1,则这 n+1 个数据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中位数一定变大,方差可能不变 B.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变大 C.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也不变 D.年收入平均数可能不变,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可能不变 【解析】 插入大的极端值,平均数增加,中位数可能不变,方 差也因为数据更加分散而变大. 【答案】 B 3.如图 2225 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 叶图,甲、乙两人这几场比赛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 x- 甲, x- 乙;标准差 分别是 s 甲,s 乙,则有( ) 图 2225 A. x- 甲> x- 乙,s 甲>s 乙 B. x- 甲> x- 乙,s 甲<s 乙 C. x- 甲< x- 乙,s 甲>s 乙 D. x- 甲< x- 乙,s 甲<s 乙 【解析】 观察茎叶图可大致比较出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大小关系, 或者通过公式计算比较. 【答案】 C 4.已知一组数据 x1,x2,x3,x4,x5 的平均数是 x-=2,方差是1 3 , 那么另一组数据 3x1-2,3x2-2,3x3-2,3x4-2,3x5-2 的平均数和 方差分别为( ) A.2,1 3 B.2,1 C.4,1 3 D.4,3 【解析】 平均数为 x-′=3 x--2=3×2-2=4,方差为 s′2=9s2 =9×1 3 =3. 【答案】 D 5.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 100 名高 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2226 所示.由于不 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 4 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 6 组的频数 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 a,视力在 4.6 到 5.0 之间的学生数为 b, 则 a,b 的值分别为( ) 图 2226 A.0.27,78 B.0.27,83 C.2.7,78 D.2.7,83 【解析】 由题意,4.5 到 4.6 之间的频率为 0.09,4.6 到 4.7 之间 的频率为 0.27,后 6 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d,则 6×0.27+ 15d=1-0.01-0.03-0.09, ∴d=-0.05. ∴b=(0.27×4+6d)×100=78,a=0.27. 【答案】 A 二、填空题 6.一个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14,19,x,23, 27,28,31,中位数为 22,则 x=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x+23 2 =22,则 x=21. 【答案】 21 7.甲、乙两位同学某学科的连续五次考试成绩用茎叶图表示如图 2227 所示,则平均分数较高的是________,成绩较为稳定的是 ________. 图 2227 【解析】 x- 甲=70, x- 乙=68,s2甲=1 5 ×(22+12+12+22)=2,s2乙= 1 5 ×(52+12+12+32)=7.2. 【答案】 甲 甲 8.已知样本 9,10,11,x,y 的平均数是 10,标准差为 2,则 xy=________. 【导学号:28750040】 【解析】 由平均数得 9+10+11+x+y=50,∴x+y=20. 又由(9-10)2+(10-10)2+(11-10)2+(x-10)2+(y-10)2=( 2)2 ×5=10,得 x2+y2-20(x+y)=-192, (x+y)2-2xy-20(x+y)=-192,∴xy=96. 【答案】 96 三、解答题 9.从高三抽出 50 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由成绩得到如图 2228 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图 2228 由于一些数据丢失,试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 (1)这 50 名学生成绩的众数与中位数; (2)这 50 名学生的平均成绩. 【解】 (1)由众数的概念可知,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直 方图中高度最高的小长方形的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所以众数 应为 75. 由于中位数是所有数据中的中间值,故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体现 的是中位数的左右两边频数应相等,即频率也相等,从而就是小矩形 的面积和相等.因此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将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一分为 二的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所对应的成绩即为所求. ∵0.004×10+0.006×10+0.02×10=0.04+0.06+0.2=0.3, ∴前三个小矩形面积的和为 0.3.而第四个小矩形面积为 0.03×10 =0.3,0.3+0.3>0.5, ∴中位数应约位于第四个小矩形内. 设其底边为 x,高为 0.03,∴令 0.03x=0.2 得 x≈6.7, 故中位数应约为 70+6.7=76.7. (2)样本平均值应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即所有数据的平 均值,取每个小矩形底边的中点的横坐标乘以每个小矩形的面积求和 即可. ∴平均成绩为 45×(0.004×10)+55×(0.006×10)+65×(0.02×10) +75×(0.03×10)+85×(0.021×10)+95×(0.016×10)=73.65. 10.对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 6 次测试,测 得他们的最大速度(单位:m/s)的数据如下: 甲 27 38 30 37 35 31 乙 33 29 38 34 28 36 (1)画出茎叶图,由茎叶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最大速度(m/s)数据的平均数、 极差、方差,并判断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 【解】 (1)画茎叶图如下:中间数为数据的十位数. 从茎叶图上看,甲、乙的得分情况都是分布均匀的,只是乙更好 一些.乙发挥比较稳定,总体情况比甲好. (2) x- 甲=27+38+30+37+35+31 6 =33. x- 乙=33+29+38+34+28+36 6 =33. s2甲=1 6[(27-33)2+(38-33)2+(30-33)2+(37-33)2+(35-33)2+ (31-33)2]≈15.67. s2乙=1 6[(33-33)2+(29-33)2+(38-33)2+(34-33)2+(28-33)2+ (36-33)2]≈12.67. 甲的极差为 11,乙的极差为 10. 综合比较以上数据可知,选乙参加比赛较合适. [能力提升] 1.有一笔统计资料,共有 11 个数据如下(不完全以大小排列):2, 4,4,5,5,6,7,8,9,11,x,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6,则这 组数据的方差为( ) A.6 B. 6 C.66 D.6.5 【解析】 ∵ x-= 1 11(2+4+4+5+5+6+7+8+9+11+x)= 1 11(61 +x)=6,∴x=5. 方差为: s2=42+22+22+12+12+02+12+22+32+52+12 11 =66 11 =6. 【答案】 A 2.将某选手的 9 个得分去掉 1 个最高分,去掉 1 个最低分,7 个 剩余分数的平均分为 91,现场作的 9 个分数的茎叶图后来有 1 个数据 模糊,无法辨认,在图 2229 中以 x 表示: 8 9|7 7 4 0 1 0 x 9 1 图 2229 则 7 个剩余分数的方差为( ) A.116 9 B.36 7 C.36 D.6 7 7 【解析】 根据茎叶图,去掉 1 个最低分 87,1 个最高分 99, 则1 7[87+94+90+91+90+(90+x)+91]=91, ∴x=4. ∴s2=1 7[(87-91)2+(94-91)2+(90-91)2+(91-91)2+(90-91)2 +(94-91)2+(91-91)2]=36 7 . 【答案】 B 3.若 40 个数据的平方和是 56,平均数是 2 2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 是_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__. 【解析】 设这 40 个数据为 xi(i=1,2,…,40),平均数为 x. 则 s2= 1 40 ×[(x1- x-)2+(x2- x-)2+…+(x40- x-)2] = 1 40[x21+x22+…+x240+40x2-2x(x1+x2+…+x40)] = 1 40 56+40× 2 2 2-2× 2 2 ×40× 2 2 = 1 40 × 56-40×1 2 =0.9. ∴s= 0.9= 9 10 =3 10 10 . 【答案】 0.9 3 10 10 4.某地区 100 位居民的人均月用水量(单位:t)的分组及各组的频 数如下: [0,0.5),4;[0.5,1),8;[1,1.5),15;[1.5,2),22;[2,2.5), 25;[2.5,3),14;[3,3.5),6;[3.5,4),4;[4,4.5),2.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根据直方图估计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众数; (3)当地政府制定了人均月用水量为 3t 的标准,若超出标准加倍收 费,当地政府说,85%以上的居民不超过这个标准,这个解释对吗?为 什么? 【解】 (1)频率分布表 分组 频数 频率 [0,0.5) 4 0.04 [0.5,1) 8 0.08 [1,1.5) 15 0.15 [1.5,2) 22 0.22 [2,2.5) 25 0.25 [2.5,3) 14 0.14 [3,3.5) 6 0.06 [3.5,4) 4 0.04 [4,4.5) 2 0.02 合计 100 1 (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众数:2.25,中位数:2.02,平均数:2.02. (3)人均月用水量在 3t 以上的居民所占的比例为 6%+4%+2%= 12%,即大约有 12%的居民月用水量在 3t 以上,88%的居民月用水量 在 3t 以下,因此政府的解释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