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1-04-15 发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河流地貌的发育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广东佛山二模)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如图为1988~2014年黄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1~3题。‎ ‎1.该河段河道变宽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A.1989~1991年 B.1995~2000年 C.2007~2009年 D.2011~2014年 ‎2.该河段河道宽窄的变化,说明了(  )‎ A.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 B.该河段河流落差大 C.右岸常年淤积、左岸常年侵蚀 D.该河段河流含沙量与流量变化大小 ‎3.2001年前后,河道宽度变化的幅度有显著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流域降水年变率小 B.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C.上游流域植被遭受破坏 D.上游水库投入运行 7 / 7‎ 解析:1.A 2.D 3.D 第1题,河流侧向侵蚀会使河道变宽,图示1989~1991年间折线数值为正值且数值最大,则主要表现为侵蚀,故该时段该河道变宽幅度最大。第2题,河流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是导致河道宽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河流含沙量与流量大小又决定了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强弱。故D正确。第3题,图示2001年前后,河岸侵蚀和淤积变化幅度都明显变小,可能是上游水库运行使河流含沙量减小、流量减小的缘故。‎ 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 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 ‎5.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 解析:4.C 5.C 由图中经纬度与地理信息可知,此处为黄河三角洲,为黄河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成,河口附近陆地面积的增加来自泥沙的不断堆积,由于中、上游植被保护使水土流失减弱,黄河输沙量减少,加之近年来黄河断流等导致三角洲增速减慢。‎ ‎(2018·南昌一模)左图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右图为左图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地区(  )‎ A.此时降水较多 B.受信风控制 C.沿岸暖流经过 D.地处北半球 ‎7.图中的河流(  )‎ 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B.秋冬发生凌汛 C.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D.由西北流向东南 7 / 7‎ 解析:6.A 7.D 第6题,依据气温判读的“高高低低”规律,图中最冷月等温线必然向低纬度凸出,则此图区域位于南半球30°以南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冬季降水较多,故A项正确。第7题,图中显示河流甲、乙处之间有一个湖泊,湖泊对下游的水量有调节作用,下游水量季节变化较小,则乙位于湖泊的下游,故河流由甲流向乙,即由西北流向东南。由上题知,该区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河流无结冰期,故不会发生凌汛。此时为冬季,降水多,河流补给湖泊。‎ 下面的左图为古镇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的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 ⑤相对于河岸a、b和c,河岸d在洪水期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9.古人对该镇街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疏风防寒 C.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使交通便利 7 / 7‎ 解析:8.B 9.C 第8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古镇位于河流凸岸处,取水方便,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稍高,可避免洪水威胁。因此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挟带的泥沙较多,因此,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这主要是受弯道环流的影响。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河岸d位于下游地区,在洪水期相对于河岸a和c更易决堤。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街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可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2018·河北正定中学月考)如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 210 m)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2000~2010年新增乡村聚落主要分布于(  )‎ 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 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 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 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 ‎11.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  )‎ A.农业规模下降 B.暴雨灾害增加 C.生态环境改善 D.环境负荷加重 解析:10.B 11.D 第10题,图a表示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在较低海拔处,且2000~2010年较低海拔处分布面积增长较大,图b表示乡村聚落集中在坡度小的区域,且2000~2010年坡度小的区域分布面积增长较大,故新增乡村聚落主要分布于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第11题,读图可知,该流域乡村聚落密度、新增乡村聚落的坡度和海拔都在增大,故目前农业规模增大,A错。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不会使暴雨灾害增加,B错。为了获得土地资源,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该流域人类活动逐渐向高海拔和较大坡度的区域扩展,这样势必导致环境负荷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C错,D对。‎ 二、综合题(共56分)‎ 7 / 7‎ ‎12.如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 m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24分)‎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8分)‎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8分)‎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8分)‎ 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00 m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 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13.如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 7 / 7‎ ‎(1)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A处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呈________。(4分)‎ ‎(2)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推测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原因。(12分)‎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试分析该地区聚落沿河、沿海岸分布的原因。(8分)‎ 解析:第(1)题,A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流的下蚀作用强,河谷呈“V”型;B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呈槽型。第(2)题,C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几十年来,该地区耕地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第(4)题,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原因主要与地形、土壤、水源和水运有关。‎ 答案:(1)“V”型 槽型 ‎(2)冲积扇 河水流出山口,速度放慢,泥沙堆积形成 ‎(3)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与1949年相比,该地2016年耕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携带的泥沙增多,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流速减缓和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泥沙的沉积增多,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7 / 7‎ ‎(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