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0 KB
  • 2021-04-15 发布

【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小卷30分钟提分练(九)作业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小卷30分钟提分练(2计算+2选1)(九)‎ 一、非选择题(32分,考生按要求作答)‎ ‎24.(12分)如图甲所示,MN、PQ是两根间距为L=‎0.5 m,倾角为θ=30°的平行导轨,导轨顶端连接阻值为R=0.2 Ω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0.5 kg的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静置,与导轨顶端距离也为L,导体棒跨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也为R,其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磁场垂直于斜面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垂直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整个过程导体棒ab恰好保持静止.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 ‎(1)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B1;‎ ‎(2)经过t=4 s导体棒产生的焦耳热.‎ 解析:(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 E==·L2(2分)‎ 由图乙可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B1(1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电流I=(1分)‎ 电流大小不变且方向前半个周期由b指向a,后半个周期由a指向b,对ab导体棒受力分析,安培力随磁感应强度增大而增大,随磁感应强度减小而减小,且磁感应强度减小时,安培力沿斜面向下;磁感应强度增大时,安培力沿斜面向上.当安培力沿斜面向下且取最大值时是本题保持静止的临界条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mgsin θ+B1IL-μmgcos θ=0(2分)‎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B1=2 T(2分)‎ ‎(2)联立解得电流 I=‎1.25 A(1分)‎ 由焦耳定律得经过4 s导体棒产生的焦耳热 Q=I2Rt(1分)‎ 代入数据解得 Q=1.25 J(2分)‎ 答案:(1)2 T (2)1.25 J ‎25.(20分)如图所示,半径R=‎2 m的光滑半圆轨道AC,倾角为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BD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条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AB相连,B处用光滑小圆弧平滑连接.在水平轨道上,用挡板将a、b两物块间的轻质弹簧挡住后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弹簧不拴接.只放开左侧挡板,物块a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C;只放开右侧挡板,物块b恰好能到达斜面轨道最高点D.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1=‎5 kg,物块b的质量为m2=‎2.5 kg,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物块到达A点或B点之前已和弹簧分离.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斜面轨道BD的高度h;‎ ‎(2)现将a物块换成质量为M=‎2.5 kg的物块p,用挡板重新将p、b两物块间的轻质弹簧挡住后处于静止状态,同时放开左右两挡板,物块b仍恰好能到达斜面轨道最高点D,求此问中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3)物块p离开C后的落点到A的距离.‎ 解析:(1)只放开左侧挡板,a物块在C点有 m‎1g=m1(2分)‎ 解得vC=‎2 m/s(1分)‎ 从放开挡板到物块到达C点,机械能守恒 E弹=m‎1g·2R+(2分)‎ 解得E弹=250 J(1分)‎ 从放开b到D点,根据能量守恒 E弹=m2gh+μm2gcos θ·(1分)‎ 解得h=‎6 m(1分)‎ ‎(2)设b刚弹开时的速度为v2,则 Ekb==E弹(2分)‎ 放开挡板前后,对b和p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0=Mv-m2v2(2分)‎ 解得v=‎10 m/s(1分)‎ 则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弹′=Ekb+Mv2=500 J(1分)‎ ‎(3)p从放开到到达C点,机械能守恒 =Mg·2R+(2分)‎ 解得vC′=‎2 m/s(1分)‎ p离开C后平抛,在竖直方向有2R=gt2(1分)‎ 解得t= s(1分)‎ p离开C后的落点到A的距离为s=vC′t=‎4 m(1分)‎ 答案:(1)‎6 m (2)500 J (3)‎‎4 m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夏天,轮胎被晒爆的瞬间,轮胎中的气体温度一定降低 B.气体体积变大时,两气体分子间的分子力的合力一定变小 C.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没有固定的熔点 D.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 E.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一些,所以在液体表面会产生表面张力 ‎(2)(10分)绝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固定放置,其内壁光滑,开口向右,气缸中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水平轻绳跨过滑轮与重物相连,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10 cm2,重物的质量m=‎2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大气压强p0=1.0×105 Pa,滑轮摩擦不计.稳定时,活塞与气缸底部间的距离为L1=‎12 cm,气缸内温度T1=300 K.‎ ‎(ⅰ)通过电热丝对气缸内气体加热,气体温度缓慢上升到T2‎ ‎=400 K时停止加热,求加热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d;‎ ‎(ⅱ)停止加热后,在重物的下方加挂一个‎2 kg的重物,活塞向右移动‎4 cm后重新达到平衡,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T3.‎ 解析:(1)夏天,轮胎被晒爆的瞬间,轮胎中的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则温度一定降低,A正确. 如果开始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略小于r0,则当气体的体积变大时,两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分子力的合力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B错误.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多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但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错误.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由平衡位置逐渐增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则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由平衡位置逐渐减小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则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因此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D正确.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E正确.‎ ‎(2)(ⅰ)加热前p1S+F=p0S(1分)‎ F=mg(1分)‎ 加热过程为等压变化 =(2分)‎ 可得d=‎4 cm(1分)‎ ‎(ⅱ)加挂重物后 p3S+F′=p0S(1分)‎ F′=(m+m′)g(1分)‎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2分)‎ 可得T3=375 K(1分)‎ 答案:(1)ADE (2)(ⅰ)‎4 cm (ⅱ)‎‎375 L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B.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C.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短,可判断该星球正在向地球靠近 E.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2)(10分)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透明柱体,直角边(面)BC镀银.已知AB=‎6 cm、∠C=30°,一束红色激光从横截面AB边上的中点M点射入,入射角i=60°,从AC边上的N点平行BC边向右射出.求 ‎(ⅰ)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ⅱ)射出点N距C点的距离.‎ 解析:(2)(ⅰ)由几何关系可知γ=‎30 ℃‎,(2分)‎ 则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n==;(2分)‎ ‎(ⅱ)由题意,在△MBD中BM=‎3 cm,‎ 则BD=‎3 cm,CD=‎3 cm(2分)‎ 即DF+CF=‎3 cm(1分)‎ 且CF=2NF=2DF(1分)‎ 带入数据可得CN=‎3 cm(2分)‎ 答案:(1)ADE (2)(ⅰ) (ⅱ)‎‎3 c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