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0 KB
  • 2021-04-15 发布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人耳如何听到声音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人耳如何听到声音 人耳和声音 ‎ ‎·知识精讲·‎ 一.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发声体振动,发出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响度足够的声音;‎ ‎2.具有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3.人耳具有正常的听觉。‎ 二.人耳听到声音的两种方式:‎ ‎1.空气传声:发声体振动引起周围的介质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以发声体为中心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播到人耳处,引起人耳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形成听觉,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2.骨传导:当声波碰到头颅骨后,头颅骨即发生振动,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贝多芬活到57岁,一生中创造出许多传世名曲。令人震惊的是,音乐大师曾经饱受听力损失的困扰。从26岁那年开始,贝多芬的听力慢慢减退,甚至最后全聋。听力丧失让他无法听见弹奏钢琴的声音,于是他用特殊的拐杖一端抵住钢琴发音的地方,另一端则用牙齿咬住,这么一来他就能听到钢琴的声音。通过颅骨的振动直接传递给听小骨,这种传声的方式即为“骨导声”。‎ ‎·三点剖析·‎ 一.核心考点:空气传声和骨传导★★‎ 二.重难点和易错点 ‎1.人耳听到声音的满足的条件是需要了解的内容,与接下来的内容-控制噪声交相呼应。‎ 4‎ ‎2.两种听到声音的方式中,空气传播是最常见的一种,比如学生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骨传播可以解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嚼饼干的时候显得很大声,自己的录音和平时听到的声音不同等等。‎ ‎3.关于人耳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以及双耳效应容易在科普阅读题中出现,是需要了解的知识。‎ ‎·题模精选·‎ 题模一:空气传声和骨传导 例‎3.1.1‎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答案】 产生;传播 ‎【解析】 运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可做出解答,还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产生;‎ ‎(2)地球表面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传播;‎ 故答案为:(1)产生;(2)传播.(说明:两空中的内容,顺序可颠倒.)‎ 例‎3.1.2‎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其它组织传给 ,最后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这是利用了 来听声音的.‎ ‎【答案】 鼓膜,听觉神经,骨传声原理 ‎【解析】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这样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听声音是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声.‎ 4‎ 例‎3.1.3‎ 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的烦人,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是主要是因为(  )‎ A. 饼干太干了 ‎ B. 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 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 D. 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答案】D ‎【解析】 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发出的破裂声是经过头部骨胳直接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的,自己的耳朵听起来就觉得声响较大.你旁边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是因为食物发出的破裂声经过空气传到你的同学耳朵的过程中,在空气中就会损失一部分,且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差,所以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 题模二:双耳效应 例‎3.2.1‎ 下面不是双耳效应产生的效果的是( )‎ A. 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 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 大象判断声源的位置比人判断准确 D. 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答案】A ‎【解析】 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断的原因是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反射而造成的,与双耳效应无关.大象两只耳朵间距离比人的大得多,因此判断声源的位置比人更准确,这一点与双耳效应有关.双声道、多声道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依据的也是双耳效应的原理 ‎·随堂练习·‎ 随练3.1 “五•一”休假期间,小羽一家乘坐游船在虹山湖游玩,看见九孔桥向他们靠近,以九孔桥为参照物,小羽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羽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  传到耳朵的 ‎【答案】 运动;空气 ‎【解析】 (1)小羽一家乘坐游船在虹山湖游玩,看见九孔桥向他们靠近,说明小羽与九孔桥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九孔桥为参照物,小羽是运动的;‎ ‎(2)小羽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故答案为:运动;空气 4‎ 随练3.2 如图所示,是人的双耳效应,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双耳效应的作用是什么? (1) ; (2) .‎ ‎【答案】 (1)判断声源方位(2)人耳听到立体声 ‎【解析】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