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50 KB
  • 2021-04-15 发布

2020版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检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4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检测试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联系是普遍的,就是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答案 F。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该观点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2.联系具有客观性,意味着人们不能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答案 F。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答案 F。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 答案 F。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因此,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是,系统属于整体中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还强调层次性和有序性,要素也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 ‎5.后来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  )‎ 10‎ 答案 T。‎ ‎6.事物的运动、变化并非都是发展。(  )‎ 答案 T。‎ ‎7.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答案 F。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8.“试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 答案 T。‎ ‎9.任何事物内部并非都有主次矛盾。(  )‎ 答案 T。‎ ‎10.新事物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答案 T。‎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1.据传,某人遇到豆腐滞销,因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打开坛口,腐乳没做出来,豆腐臭气熏天。试尝之,其味鲜美。遂将此臭豆腐试销,竟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来。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从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之中把握事物 ②大胆利用和借助美好愿望直接创造出新事物 ③敢于颠覆传统,推动新事物不断成长和壮大 ④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把握和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臭豆腐的产生强调人要善于在联系中把握事物,善于利用联系,①④符合题意;②“借助美好愿望直接创造”表述错误;③“颠覆传统”表述错误。‎ 题点 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 ‎12.从哲学上看,漫画《包办》中某厂长背离了(  )‎ A.联系的普遍性 B.联系的主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客观性 10‎ 答案 D 解析 漫画《包办》反映了某厂长割裂生产与安全的相互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符合题意。A、C与题意不符,B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 题点 联系的客观性 ‎13.苏州、南通和新加坡三方决定,在苏通长江大桥北侧40平方千米左右的区域内建成一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区、综合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区。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答案 D 解析 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错误;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还存在于事物内部,B不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二者之间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C错误;应选D。‎ 题点 联系的客观性 ‎14.《淮南子》中说:“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这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客观的联系 ②人们可以通过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③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无条件的 ④只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这段材料反映了“水与鱼”“林与鸟”的关系,从中可知“鱼离不开水”“鸟离不开林”,水与林是鱼与鸟存在的条件,通过“水积”可实现“鱼聚”,通过“木茂”可实现“鸟集”,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题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综合考查 ‎15.这是一则列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面包机出口价4美元,煮蛋器3美元,通过工业设计把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没有改进,成本没有增加,出口价立刻上升为12美元。”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要坚持系统优化,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B.说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要批判创新,转变思维方式 D.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答案 B 10‎ 解析 B错误,只有部分以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题点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6.中国与东盟十国经济优势互补。如果加强宏观协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并能达到“10+1>11”的效果。从哲学上看,“10+1>11”(  )‎ ‎①说明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②启示我们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说明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全新的功能 ④说明部分功能决定着整体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启示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②③正确;①错误,排除;④错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题点 联系的观点综合考查 ‎17.当今社会,很多人感慨:小时候我们憧憬城市,长大后我们怀念乡村。殊不知,城市并不是我们憧憬的城市,乡村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乡村。这表明(  )‎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矛盾的对立性与同一性,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 D 解析 “城市并不是我们憧憬的城市,乡村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乡村”,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D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对立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错误。‎ 题点 发展的观点 ‎1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发展是质变,变化是量变 答案 A 解析 在题目中有“新”“前”“后”等字,所以A符合题意;B是讲事物发展的过程;C是讲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途径;D本身说法错误,无论是量变还是质变都是变化。‎ 题点 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10‎ ‎19.在人生道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锻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  )‎ ‎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没有把新旧事物作比较,①不符合题目要求;题干强调的是人生不摔跟头、不碰壁就不能成长,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 题点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0.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在新时期起到改革开放创新引领的示范作用。新区选址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经过了反复深入论证。新区发展着重依靠内涵发展和创新引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起步期、中期、远期稳步推进。雄安新区设立、选址、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 ‎①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 ②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促成质的飞跃 ③解决问题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属于唯物论,舍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起步期、中期、远期稳步推进”,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促成质的飞跃的辩证法思想,②正确;“新区发展着重依靠内涵发展和创新引领”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不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③不选;“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辩证法思想,④正确。‎ 题点 联系观、发展观 ‎21.别说村官官小,大权不比市长少。村官虽处在治理的“神经末梢”,却管理着国家惠农物资的发放、拆迁、补偿工作等。村官可插手的机会不少,若对村官监管不到位,很容易滋生腐败。这说明(  )‎ ‎①量变总会引起质变,要防止小官巨贪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止积小贪成巨贪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加强监管 ④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发展,要防微杜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10‎ 解析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④错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一定是发展。‎ 题点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2.下面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①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②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④发展的实质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困难与成功是矛盾双方,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这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②③正确,应选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错误;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④错误。‎ ‎23.“小确幸”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但人生中除了享受“小确幸”,还应去追求实现后所带来的“大欢喜”。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①由“小确幸”到“大欢喜”体现了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当“小确幸”变为“大欢喜”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③“小确幸”和“大欢喜”作为矛盾双方各占人生的一定比例 ④人生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时具有的,转化的说法不准确,排除②;对立统一指的是矛盾双方的属性和趋势,而非双方各占人生的一定比例,排除③;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应选B。‎ 题点 矛盾的基本属性 ‎24.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具有特殊性 B.矛盾具有普遍性,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才能解决矛盾 C.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具有隐蔽性 10‎ D.矛盾即对立统一 答案 B 解析 “躲不开、绕不过”体现了矛盾不可回避,必须正视矛盾才能解决矛盾,B正确;A、D不符合题意;C错误。‎ 题点 矛盾的普遍性 ‎25.依据“巴纳姆效应”,人往往具有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星相学”正是钻了“巴纳姆效应”的空子,让部分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掉入“平均描述”的陷阱。从哲学上看,这些中学生(  )‎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B.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转化 C.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否认了矛盾特殊性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答案 D 解析 “巴纳姆效应”把“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当成自己的“特点”,没有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否认了矛盾特殊性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题点 矛盾的特殊性 ‎26.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谚语启发我们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来确定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舍去。‎ 题点 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7.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0‎ 答案 B 解析 各地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个性魅力、地方特色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B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项强调主次矛盾的关系,D项强调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都与题意不符。‎ 题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28.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曾这样比喻,“高中阶段就像一个人的腰,腰间无力,今后干什么都不行”。高中阶段在人生中如此关键,因此我们必须珍惜时光,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这启发我们要(  )‎ A.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B.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高中阶段在人生中非常关键,体现了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启发我们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应选B。‎ 题点 主要矛盾 ‎29.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认识的变化体现了(  )‎ ‎①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点,及时调整主要矛盾,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③④符合题意;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真理性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②错误;故应选C。‎ 题点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0‎ ‎30.小鸟衔着树枝飞越海洋,饿了累了,它把树枝扔到海面上捕鱼、休息。谁能想到,小鸟的成功借助的仅仅是一小截平时没什么用处的小树枝呢!如果小鸟把窝、食物这些日常必需用品全都带上,那它还能飞越海洋吗?小鸟的成功从哲学角度启示我们,实现既定目标应该善于(  )‎ ‎①把握主次矛盾的均衡 ②把握矛盾双方的转化 ③从共性中概括出个性 ④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小鸟的成功借助的仅仅是一小截平时没什么用处的小树枝”,说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实现既定目标应该善于把握矛盾双方的转化,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错误。‎ 题点 矛盾的属性 ‎31.空杯心态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这表明(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C.个人心态决定自我发展程度 D.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答案 D 解析 学习过程中淘汰过时知识,补充新知识,属于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故选D;A、B均不体现;C表达有误,“决定”一词不恰当。‎ 题点 辩证否定观 ‎32.下列选项与漫画寓意相符的是(  )‎ A.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 B.正确处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C.客观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解放思想,勇于发现和探索 答案 D 解析 漫画强调不要等万事俱备再去做事,而要大胆创新,积极创造,D正确;A、B、C与题意不符。‎ 题点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0‎ 三、综合题(共16分)‎ ‎33.孟母教子,三迁而定!邹人孟子,终成亚圣;为大丈夫,倡导仁政!山东邹城作为承办孟子故里中华母亲文化节的城市,出台了“中华母亲文化节运行计划”,推出以孟母教子为主题的一系列文化产品;整修“三孟”“鲁荒王陵”等文化设施;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等。这是该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平安邹城”“绿色邹城”“诚信邹城”等口号,把“文化邹城”建设作为又好又快推进构建“和谐邹城”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角度,谈谈建设“文化邹城”对构建“和谐邹城”的作用。(8分)‎ 答案 (1)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 ‎(2)“文化邹城”建设是“和谐邹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邹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必将提升该市的文化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能力,从而又好又快地推进构建“和谐邹城”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 ‎34.如果说乡愁是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怀念青山绿水,怀念父老乡亲,也怀念温暖的乡音。那么,乡音就是母亲的呢喃,是故乡记忆的依托。当下中国所处的时代,正是人口频繁流动和城市化速度之快史无前例的时代,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国人而言,最大的乡愁,则莫过于传统乡音——方言的遗失。方言是地域特殊生活方式的口头表达,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华大文化的基础养料和组成部分。‎ 在电视中,在广播里,在最通行无阻的网络世界中,普通话是中国人使用最为普遍的语言。相比之下,方言作为一种主流之外的“亚语言”,传承路径却愈加逼仄。在逐步失去大众媒体平台的依凭之际,方言作为一种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陪伴,正滑入岌岌可危的境地。而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文明也会消失。为此,保护方言,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有人认为,“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方言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驳斥该观点。(8分)‎ 答案 (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普通话和方言可以相辅相成,它们虽为不同的语言,但国家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给予方言一定保护,两者可以相互区别而存在,相互比较而发展。‎ ‎(3)普通话和方言可以相互促进。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加强了人们的沟通与理解,认识到方言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普通话与方言和谐共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