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6.50 KB
- 2024-05-31 发布
黄山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理科)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l 35.5 K 39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标号填入该题后表格中对应位置)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水 B.漂白粉漂白织物 C.纯碱去油污 D.食醋除水垢
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3.已知H2(g) + Cl2(g) =2HCl(g) △H=-184.6kJ·mol-1,则反应1/2H2(g) + 1/2Cl2(g) = HCl(g)的△H为
A.+ 184.6kJ·mol-1 B.+ 92.3kJ·mol-1 C.+ 92.3kJ D.-92.3kJ·mol-1
4.N2(g)+ 3H2(g) 2NH3(g) △H<0,当反应达平衡时,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① 升温 ②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容积变大
③ 加催化剂 ④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N2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
CuCl2溶液
5.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6.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2Y(g) 2Z(g)。下列叙述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① X、Y、Z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 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消耗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在25℃时,FeS的Ksp=6.3×10-18,CuS的Ksp=1.3×10-36,ZnS的Ksp=1.3×10-24。常 温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
B.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1.3×10-36 mol·L-1
C.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FeS沉淀生成
D.向饱和ZnS溶液中加入少量ZnCl2固体,ZnS的Ksp变大
8.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盐酸的浓度。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的0刻度线在下方
B.实验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滴定管夹、铁架台
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测定的盐酸浓度偏低
D.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的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 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亚硫酸溶液的第一步电离:H2SO3H++HSO3-
B.Mg(OH)2可溶于NH4Cl溶液中:Mg(OH)2+2NH4+ ═ Mg2++2NH3·H2O
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2MnO4-+5H2C2O4+6H+ ═ 2Mn2++10CO2↑+8H2O
D.碱性环境下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2H5OH-12e-+ 16OH-═ 2CO2+11H2O
10.类比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下列各项中类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已知
类比结论
A
强碱弱酸盐Na2CO3溶液通常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CH3COONa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B
NaHCO3溶液显碱性
NaHSO3溶液显碱性
C
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的MgCl2生成Mg和Cl2
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的AlCl3生成Al和Cl2
D
pH=3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6
pH=6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9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铜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B.反应N2(g)+3H2(g)2NH3(g)的熵变ΔS > 0
C.常温下,Ksp[Mg(OH)2]=5.6×10-12,pH=10的含Mg2+溶液中,c(Mg2+)≤ 5.6×10-4 mol·L-1
D.25℃时,0.1mol·L-1的H2S溶液与等浓度的Na2S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12.未来,可穿戴电池——纸质电池将用于可穿戴设备上。某二次纸质电池的总反应为 Zn+2MnO2+2KOH Mn2O3+K2Zn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B.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Mn2O3+2OH--2e-=2MnO2+H2O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D.充电时,每生成 8.7 g MnO2转移0.2 mol电子
1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NO(g)+ 2CO(g)N2(g)+ 2CO2(g)△H = a kJ·mol-1。
T K 时,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和2 mol CO,保持温度不变,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N2) = 0.4 mol·L-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 < 0
B.用NO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NO)为0.16 mol·L−1·min−1
C.达到化学平衡时,CO 的转化率是80%
D.保持温度不变,若再向上述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充入2 mol NO 和2 mol CO,则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c(N2)等于0.8 mol·L−1
14.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2c(Na+)=c(CO32−)+c(HCO3−)+ c(H2CO3)
B.0.1mol·L−1的Na2S溶液:c(Na+)>c(S2−)>c(HS−)>c(OH−)>c(H+)
C.NH4Cl溶液:c(NH3·H2O)+c(H+)=c(OH−)
D.pH=2的HCl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OH−)>c(Cl−)+c(H+)
15.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A
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Cl3溶液时通入氯化氢气体
C
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0.010 mol·L-1的
KMnO4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16.改变0.1 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
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H=1.2时,c(H2A)=c(HA-)
B.pH=4.2时,c(HA-)=c(A2-)=c(H+)
C.pH=2.7时,c(HA-)>c(H2A)=c(A2-)
D.lg[K2(H2A)]=-4.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题,共52分)
17.(12分)
Ⅰ. 反应A(g)+B(g)C(g)+D(g)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
“放热”),△H= 。
(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活化分子
百分数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E1 (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
(4)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恒容时通入A,A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
Ⅱ. 五氯化磷(PCl5)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氯化剂,可以由三氯化磷(PCl3)氯化得到:PCl3(g)+Cl2(g) PCl5(g) △H=-93.0 kJ•mol-1。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1.0 mol Cl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1,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5)/mol
0
0.24
0.36
0.40
0.40
(1)0-50s的平均速率 v(PCl3) 50-100s的平均速率v(PCl3)(填“>”、“<”、“=”)。
(2)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_______(可以用分数表示)。
(3)反应至250s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kJ。
(4)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无论是否达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
b.300s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c.350s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氮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相同条件下,若再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PCl3和1.0 molCl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时,气体总压强P2 < 2P1
18.(11 分)
双氧水、84 消毒液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
(1)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 溶液呈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双氧水和84消毒液混合失去消毒作用,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为 (填化学式)。
(3)工业上,制备84消毒液的原理是:以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产生的氯气用生成的烧碱溶液吸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写出制备84消毒液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
(4)双氧水是二元弱酸,298 K 时,Ka1 = 1.6×10-12,Ka2 = 1.0×10-25。双氧水电离的方程式为 ;298K时0.1 mol·L-1 双氧水溶液的pH ≈ 。(已知:lg2 ≈ 0.3)
19.(14分)
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是NH3催化还原法,化学反应可表示为:2NH3(g)+NO(g)+NO2(g) == 2N2(g)+3H2O(g) △H<0
① 该反应中,氧化剂为 。
② 当该反应有2mol N2(g)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也可以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
则CH4(g)将NO(g)还原为N2(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NO NO2 N2
Na2SO3水溶液
反应I
ClO2
反应Ⅱ
(3)还可利用ClO2 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过程如下(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NO+ClO2+H2O═NO2+HNO3+HCl,若消耗22.4LNO(标准状况),则消耗ClO2 g;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
(4)NSR技术也可有效降低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NOx的储存和还原
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右图所示。
① 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的储存和还原。图中可储存NOx的物质是 。
② 用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下左图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H2与Ba(NO3)2作用生成氨气,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5)对雾霾天气预报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监测,通过NOx传感器
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上图:
① Pt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
② 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20.(15分)纳米磁性流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减震、医疗器械、声音调节等高科技领域。下图是制备纳米Fe3O4磁流体的两种流程:
(1)分析流程图中的两种流程,其中 (填“流程1”、“流程2”)所有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步骤②保持50℃的加热方法是 。
(3)步骤③制备Fe3O4磁流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流程2中FeCl3和FeCl2制备Fe3O4磁流体,理论上FeCl3和FeCl2物质的量之比为
。已知沉淀B为四氧化三铁,步骤⑤中操作a具体的步骤是
。
(5)利用K2Cr2O7可测定Fe3O4磁流体中的Fe2+含量。若Fe3O4磁流体与K2Cr2O7充分反
应消耗了0.01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100 mL,则磁流体中含有Fe2+的物质的
量为 mol。配制的K2Cr2O7标准溶液装在___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
“碱式”),在装液之前,需要用K2Cr2O7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方法是
。
若滴定前平视刻度线,滴定后俯视刻度线,则测定结果是Fe3O4磁流体中的Fe2+含
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黄山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理科)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D
A
C
C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B
D
D
B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题,共52分)
17.(12分)
Ⅰ.(1)放热(1分) ; E1—E2 (1分); (2)增大(1分);
(3)减小 (1分); (4)减小(1分) ;
Ⅱ.(1)>(1分) (2)0.83或5/6 (2分); (3)37.2 (2分);
(4)abd (2分,错一个选项,不得分;选一个,不得分;选2个,得1分);
18.(11分)
(1)ClO-+H2O HClO+OH-(2 分); (2)O2 (1 分);
(3)2H2O+2e-=2OH-+H2↑(2 分) NaCl+H2O NaClO+H2↑(2 分)
(4)H2O2H+ + HO2- HO2-H+ + O22-(2 分,写出第一步即可); 6.4(2 分)
19.(14分)
(1)① NO和NO2(2分,错一个,不得分;写一个,得1分); ②6 (1分);
(2)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2分)
(3)33.75 (2分); 2NO2+4SO32- ═ N2+4SO42- (2分);
(4)① BaO (1分); ② 8∶1 (1分);
(5)正极 (1分); NO+O2--2e-═ NO2(2分);
20.(15分)
(1)流程2(1分); Fe+2Fe3+3Fe2+(2分);
(2)水浴加热(1分);
(3)3FeCl2+H2O2+6NaOHFe3O4+6NaCl+4H2O(2分);
(4)2︰1(1分) 过滤、洗涤、干燥(2分,答到过滤,得1分)
(5)0.006 mol(2分); 酸式(1分);
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 K2Cr2O7标准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管内壁。然后,一手轻轻转动活塞,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重复上述操作2~3次。(2分) 偏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