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7.91 KB
- 2024-05-15 发布
2019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12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水平面上滑行的物体所受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速度越大所受摩擦力一定越小
B、当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将随接触面增大而增大
C、滑动摩擦力不可能提供动力
D、有摩擦一定有弹力[]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
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 )
A.∶1 B.∶2 C.2∶1 D.4∶1
F
F
4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A、B、C都静止,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A.1N、2N、1N B.1N、0、1N
C.0、1N、0 D.1N、1N、0N
5.如下图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做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与F相同
6.一根轻质弹簧,当它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为G的物体时,长度为L1;当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压一重为G的物体时,其长度为L2,则它的劲度系数是( )
6
A. B.
C. D.
7.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则它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6 m/s B.8 m/s
C.10 m/s D.12 m/s
8.甲、乙两汽车,速度相同,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甲在3s内前进18m停止,乙在制动后1.5s 停止,则乙前进的距离为 ( )
A.9 m B.18 m C.36 m D.72 m
9.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0 s时两车相遇
B.在t=20 s时两车相遇
C.在t=10 s时两车相距最近
D.在t=20 s时两车相距最远
10.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B.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C.空降兵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
D.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1+v2)
11.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6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12.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
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
D.在t=6t0时刻,A、B相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3. (多选)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有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弹力
C、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D、用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杆发生形变产生的
14.(多选)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
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平均速度
15.(多选)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个人用手拿着绳子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使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速度差为Δv,如果人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以同样的方法释放小球,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Δt和速度差Δv将( )
A.Δt不变 B.Δt变小
C.Δv变小 D.Δv变大
16.(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它的速度由v1变为v2,经过的位移为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
B.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
C.经过时,它的瞬时速度为
6
D.经过时,它的瞬时速度为
17.(多选)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
18.(多选)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 x-t图象,如图所示,甲图象过O点的切线与AB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两车相遇前,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0~t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C.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
D.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A B C D E
1.6
3.40
5.40
7.60
单位:cm
19.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以A点为起点量出的到各点的位移已标在图上,由此可求得打下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约为vc=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
20.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总长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45分)
21.(本题6分)子弹用2×10-4s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木板的速度是800m/s,穿出木板的速度是300m/s。
(1)子弹穿过木板时加速度是多大?
(2)木板的厚度是多少?
(3)如子弹打入一块同样质地的厚木板,子弹能打入多深?
22. (本题8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23.(本题9分)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24.(本题10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经过抛出点的上方h=5 m处的时间间隔Δt=2 s,则小球的初速度v0为多少?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g=10m/s2)
6
25.(本题12分)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6 m/s.遇到情况后,甲车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也采取紧急刹车.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1=3 m/s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2=4 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 s(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5 s才开始刹车).
(1)甲车紧急刹车后,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2)为保证两车紧急刹车过程不相碰,甲、乙两车行驶过程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