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4-05-08 发布

30渡荆门送别教案1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渡荆门送别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和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自然山水、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1. 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 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领会本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3. 感悟作者的家国之思,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分析、问答、启发等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 一.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欧阳,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代,现在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生,过来京华学校向刘老师学习的。非常感谢刘老师这段时间的指导和关照,也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配合。今天承蒙刘老师的关照,有幸能够走向讲台给大家上一节课。谢谢刘老师,谢谢同学们!‎ 二.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几首诗词,一起来背诵。‎ 6‎ 1.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语:这些诗词都透着浓浓的乡情,体现了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透着乡情的诗歌《渡荆门送别》。‎ 三.解题 教师问:“渡”什么意思?乘船。“荆门”是哪里? “荆门”就是荆门山,在湖北。“送别”,谁送别谁?诗人李白25岁时出蜀远游,家乡的山水送别诗人。‎ 四.作者介绍 ‎1.人物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碎叶(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5岁-25岁在四川生活,对四川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25岁第一次出蜀远游。42岁在别人的推荐下,来到了长安,才华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后遭人嫉妒,获罪,遭贬谪,途中遇赦。762年,李白病重,与世长辞,终年61岁。‎ 6‎ ‎2.人物评价 李白性格高傲,藐视权贵,曾流传着“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的故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都体现了他反权贵的思想。‎ 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是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3.诗词评价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 作品介绍 有《李太白全集》传世,诗歌上千首,著名的有很多,如:《静夜思》、《赠汪伦》、《送友人》、《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浦歌》、《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月下独酌》、《关山月》、《子夜吴歌》等等。‎ 五.朗读全诗 六.研习诗歌 6‎ ‎(一)整体把握 教师问: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可以分为几联:‎ 明确: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研习首联 ‎1.问: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楚地在湖北、湖南一带。‎ ‎2.手法是什么?‎ 明确:叙事 ‎(三)研习颔联和颈联 ‎1.全班齐背诵 ‎2.颔联写了哪些景?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高山、平野、江流;  白天;  远景,俯视 动感 ‎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 明确:雄浑壮阔 意境高远 ‎ 1. 颈联写了什么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江月、云霞;比喻; 傍晚;  近景,仰视   ‎ 2. 哪两个字写得好?‎ 明确:飞(动感)和结(动感、联想:彩云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 ‎(四)研习尾联 ‎ ‎1.问:此段抒情,抒发的是什么情?‎ 6‎ 明确: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从5岁-25岁一直生活在蜀地,对蜀中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初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万里送行舟,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 ‎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 “水送人,人思乡”。‎ ‎(五)小结: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浑壮阔、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 首联 叙事 出蜀目的 颔联 写景 平野 江流 (白天 远景 俯视)对仗     雄浑壮阔 颈联 写景 江月 云霞 (傍晚 近景 仰视)对仗和比喻  意境高远 尾联 抒情 热爱故乡、依依惜别之情(拟人)‎ 6‎ 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