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50 KB
  • 2024-05-07 发布

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人口 一、单选题(共11题;共28分)‎ ‎1.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 A. 湖南、江西                       B. 江苏、山东                       C. 陕西、四川                       D. 青海、西藏 ‎【答案】D ‎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 ‎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为澳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小的为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青海与西藏都位于青藏高原上,人口稀疏。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特征——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交通拥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教育困难、就业困难等问题;我国人口增长特征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等知识。‎ ‎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由此可见 (      ) ‎ A. 应鼓励多生多育                                                  B.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 C. 我国劳动力十分短缺                                           D. 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 ‎【答案】B ‎ ‎【考点】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 ‎【解析】【解析】这样的问题要根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提供了这样的信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所以选择B.‎ ‎3.读中国2000年到2010年人口数据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10~15岁人口比重最大                                      B. 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 C. 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8‎ ‎                                              D. 人口总量开始减少 ‎【答案】C ‎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 ‎ ‎【解析】【分析】从受教育程度情况图中可以看出,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受教育人数比重,2010年比2000年受教育人数比重显著增加,说明国民文化素质逐步提高。从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比2000年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增加,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而10~15岁人口比重和人口总量问题图中没有相关数据,无法判定。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4.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 A. 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 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 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                      D. 全国各地人口分布均匀 ‎【答案】B ‎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 ‎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 【解答】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状况.‎ ‎5.下表是“中国1953年、1982年、2015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1953年和2015年人口数据的比较,错误的是(    ) ‎ A. 2015年的人口总数比1953年大幅上升                B. 2015年人口老龄化情况比1953年严重 C. 2015年的城市化水平比1953年高                       D. 2015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比1953年高 ‎(2)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助于我国(    ) ‎ A. 提高人口素质         B.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C.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D.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8‎ ‎【答案】(1)D (2)C ‎ ‎【考点】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15年的人口总数比1953年大幅上升,2015年人口老龄化情况比1953年严重,2015年的城市化水平比1953年高,2015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比1953年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助于应对我国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C正确。 故答案为:(1)D;(2)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只要仔细读图即可回答。 (2)本题考查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6.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主要原因是(  ) ‎ A. 全国人口总数近几年下降了                                B. 经济发展,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C.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D. 生态环境改善,可容纳更多人口 ‎【答案】C ‎ ‎【考点】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 ‎【解析】【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故选:C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7.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                      B. 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C. 商业活动日益频繁                                              D. 社会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答案】B ‎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 ‎ 8‎ ‎【解析】【分析】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因此人口增长较快。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近期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明显改善。‎ ‎8.我国的总人口约占世界的(  ) ‎ A.                                           B.                                           C.                                           D. ‎ ‎【答案】B ‎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 ‎ ‎【解析】【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人口达12.95亿,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以上。 故选:B。 【点评】2000年我国人口达12.95亿,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以上。‎ ‎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 ‎ A.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 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C.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D. 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答案】A ‎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特征——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交通拥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教育困难、就业困难等问题;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为澳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小的为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等知识。‎ ‎10.我国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B. 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C. 人口的平均寿命降低 8‎ ‎                                           D. 我国人口素质得到了提高 ‎【答案】D ‎ ‎【考点】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 ‎【解析】【分析】由分析可知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故选D.‎ ‎11.国家统计局‎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 ‎ ‎(1)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 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 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 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2)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资源紧缺     ②劳动力不足     ③环境破坏    ④就业压力大    ⑤住房困难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3)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 A. 秦岭——淮河                      B. 黑河——腾冲                      C. 长城沿线                      D. ‎0℃‎等温线 ‎【答案】(1)B (2)D (3)B ‎ ‎【考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 ‎【解析】【分析】(1)2008年年末我国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可见我国城镇人口少于乡村人口。男性占总人口的51.4%,可见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人口增长率为5.08‰,可见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增加,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故选:B(2‎ 8‎ ‎)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故选:D(3)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以该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故选:B 【点评】(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3)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要理解记忆。‎ 二、综合题(共2题;共20分)‎ ‎12.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 ‎(1)从公元2年到解放时的1949年相比,前后1947年,中国人口增长________亿;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前后51年时间中国人口增长了________亿。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基本呈________状况。 ‎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 但是我国人口还会持续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 ‎ ‎(3)我国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和 资源条件相适应,我国把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 ‎【答案】(1)4.85亿;7.55亿;直线上升 (2)人口基数大 (3)计划生育 ‎ ‎【考点】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1)从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看出,公元2年我国人口为0.55亿人,1949年人口达到5.4亿人,前后1947年间我国人口增长4.85亿人;到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12.95亿人,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前后51年时间中国人口增长了7.55亿;从图中看出,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基本呈迅速上升状况。 (2)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 (3)我国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因此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 ‎ 8‎ 故答案为:(1)4.85亿;7.55亿;直线上升;(2)人口基数大;(3)计划生育。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概况、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理解解答即可。‎ ‎1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 提高到 ;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单独两孩政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备受社会关注。 材料四:中国人口分布图 ‎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________。 ‎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 ‎(3)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 ‎(5)我国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多项选择)。 ‎ A. 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B.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 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D. 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答案】(1)人口分布不匀,东多西少 (2)人口基数大 (3)计划生育 (4)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导致劳动力数量不足,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5)A,B,C,D ‎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 8‎ ‎(2)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 (4)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而人口增长过慢,会使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导致劳动力数量不足,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这说明我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凸显。只有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才能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故答案为:(1)人口分布不匀,东多西少;(2)人口基数大;(3)计划生育;(4)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导致劳动力数量不足,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5)ABCD。 【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现阶段,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牢记即可。 (4)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过慢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5)本题考查我国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