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0 KB
  • 2024-05-07 发布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三)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016年6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xiè)任,杜特尔特上台。与前任总统完全依赖美国的(cǎn)淡经营不同,杜特尔特对外界的指指点点很反感,并且敢于回击,真心(qí dǎo)在杜特尔特领导下,南海争议能通过当事国谈判协商解决。‎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B.为庆祝建国67周年,泰兴市实验初中举办了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的国庆演讲比赛。‎ C.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成功发射,你知道航天员驻留天宫多长时间吗,你了解他们 此次进行哪些实验吗?‎ D.《我的母亲》选自《经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37年版),有改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正因为经过千锤百炼,景海鹏才得以两次入选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 B.当残奥冠军张变进入会场时,嘈杂声戛然而止,会场内万籁俱寂。‎ C.尽快摆脱病魔的折磨,是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最向往的事。‎ D.田老师以这首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为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玩手机。‎ C.2016年里约残奥会冠军张变的故乡是江苏省泰兴市人。‎ D.在一连串房屋限购、限贷调控“组合拳”下,原本火爆的南京楼市日均成交量下滑三倍。‎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格1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回忆往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5)《过零丁洋》中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震撼 人心,使我们对这样一位民族英雄肃然起敬;而龚自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也让人为之动容。‎ ‎6.名著阅读(4分)‎ ‎(1)请举一例说说保尔身上具有怎样突出的精神。(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为一名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保尔经历了人生的三个阶段:‎ 先是参加红军;然后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和国家建设;后来到了骑兵部队,在一次战斗中,‎ 头部受伤,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苏维埃政权。‎ B.在丧失工作能力后,备受伤痛和精神折磨的保尔曾想到自杀,这直接影响到保尔在读者心 中的形象。‎ C.保尔大病初愈回基辅前,来到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的地方以及烈士墓前,悼念战友,‎ 思考人生。‎ D.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右眼失明,一直昏迷,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亡。‎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分)‎ ‎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象征。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长城的情况如何呢?‎ ‎【活动一:调查探究】以下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张长城测量统计表和网上的两张照片 时代 原长度(公里)‎ ‎ 现存长度(公里)‎ 战国 ‎ 600‎ ‎ 300‎ 汉代 ‎ 2200‎ ‎ 1000 ‎ 明代 ‎ 1400‎ ‎ 800‎ ‎ 图一 图二 ‎【注】图一为甘肃省一处夯土长城,由于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已经大面积坍塌,成为长短高低不等的一个个土墩。‎ 图二曾是辽宁绥中“最美小长城”,现被抹成水泥路。‎ 请概括表格内容并结合两张照片分析其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二:口语交际】如果你在攀登长城时,看到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等等,你将怎样阻止他们?(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宋•陆游《幽居初夏》,完成第8题。(6分)‎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③茶。‎ ‎ 【注】①箨(tuò)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③瓯(ōu):杯子。‎ ‎8.(1)下列诗句与“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是(2分)( )‎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诗人紧扣“幽”写景,试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苏秦止孟尝君入秦》回答9—12题。(14分)‎ 孟尝君①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②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③上,有土偶人与桃梗⑦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④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⑤耳’今秦四塞⑥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选自《战国策·齐策》题目是编者加的)‎ ‎【注释】①孟尝君:即田文,齐国宗亲。②人事:人世间的事情。③淄:淄水。④挺:同“挻”,shān,揉捏。‎ ‎⑤如:前往,去。⑥塞:要塞。⑦土偶人:用泥土捏的人。桃梗:用桃木枝刻的人。‎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止者千数 ( ) ②固不敢言人事也( )‎ ‎③谓孟尝君曰( ) ④相与语 ( )‎ ‎(2)下列句中“之”的解释与“吾西岸之土也”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欲辱之 B.楚王闻之 C.楚之水土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人 事 者 吾 已 尽 知 之 矣。‎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简要谈谈苏秦是如何说服孟尝君不要入秦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没有背影的父爱》,完成13-16题。(14分)‎ ‎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 ‎ ②小学的时候,我因为玩爆竹炸伤了自己。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我听见父亲和母亲互相埋怨,最后竟然打了起来。我听着刺耳的茶杯破碎声,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愧疚感,不禁默默地流泪,不知道哭了多久,才沉沉睡去。朦胧中,我感觉到一双温暖的手在擦拭我冰冷的脸庞,那么柔和,那么小心翼翼。我睁开眼睛看到是父亲,他在哭!他一个大男人像小孩子一样在没出息地哭!旁边是同样默默哭泣的母亲。那一晚上,我们仨都没能睡着,我们都在自责。我发誓以后一定不再闯祸,我是能承担责任的人了。就在那个晚上,我猝不及防地长大了。‎ ‎ ③中学的时候,老师讲朱自清的《背影》时布置了一项作业:也写一篇关于父亲的《背影》。真奇怪,我的脑海里恍惚没有父亲的背影。直到这时,我才发现父亲其实一直都是在以迎接者的姿态接纳我:记得上中学后,父亲陪我走路上学,他让我走在前面,自己拎着包紧紧跟着,我的影子就在他沧桑的脸庞上忽隐忽现;我乘车外出,他会目送着我坐的车子渐渐走远,直到消失,我只能推测他什么时候会背过身去;家乡四面临水,坐船跟吃饭一样稀松平常,而只要我坐船回家,常常在江心就能眺望到码头上站着一个人,那一定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啊,他为什么就不能早早地转过身子,让我也看看他的背影呢?他和我面对面地站着,青春站过去了,激情站过去了,生命也站过去了宝贵的一半。‎ ‎ ④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还是一所名牌大学。在我们的小村子里,我一下子成了名人,但父亲只是用平静的声音回复那些溢美之辞。他默默地打理好我的行囊并送我到学校。安顿好了之后,我送他到车站。那次似乎是我第一次送他,也是他第一次主动走到我前面。我看着他微微佝偻的身躯有说不出来的难受,谁知他突然转过身子,对我说:“我今天还是不回去了吧。”说着就又往学校的方向赶,回到校园,我们一起参观了传说中的樱花大道和民国时的建筑。仿佛儿子的大学是他的大学,于他充满了温和而强烈的归属感。‎ ‎ ⑤现在我上了大学,妹妹在最好的高中做最好的学生。看起来很美,但家里的开支却日渐凶猛。为了供我们兄妹俩安心读书,父亲又拾起了荒废多年的养蜂手艺。母亲偷偷告诉我,最熟练的养蜂专家一天也要被蜜蜂蜇上五六次。我在学校里看到盛开的鲜花,便似乎看到父亲正被蜜蜂攻击,他所有裸露在外的黝黑的皮肤都是被攻击的目标。我甚至一度想回到家乡,杀死他的蜂王,踹翻他的蜂箱。我们总劝他带上防护面罩,但这也没起多大作用,养蜂是细活,很多时候要靠眼睛和手感。父亲还是不得不经常裸露面庞去接触蜜蜂,顶多端一盆肥皂水在旁边,被蜇了就迅速抹一下,草草了事。‎ ‎ ⑥前几天看到同学写的一句话“父亲是我的致命武器”,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我的父亲于我,也是这样。你不知道现在我有多爱他,爱他甚过我的青春,我的理想,甚至我的生命。我愿意他找个机会狠狠地揍我一顿,补上我为人子应该承受的痛楚。我愿意为他祈祷,为他折寿几年,只愿他多活几年,让我多做几年孝子。我要告诉他,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做他的儿子,永生永世做他这个没有背影的父亲的儿子。我还要告诉人们,其实父亲和孩子,他们是彼此的致命武器,孩子们一定要珍惜父亲的旷世伟大的恩情。这份情值得我们用全部的热爱和尊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 ‎13.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父亲在“我”不同的成长阶段关爱“我”的几件事。这些事包 括:(3分)‎ 小学时:父亲哭泣自责并抚慰被爆竹炸伤的“我”。‎ 中学时:①父亲跟在后面陪“我”走路上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时:④父亲送“我”上学并和“我”一起参观校园,‎ ‎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第②段的内容,说说段中加点的“我猝不及防地长大了”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第③段的内容,对划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他和我面对面地站着,青春站过去了,激情站过去了,生命也站过去了宝贵的一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表现的都是真挚感人的父爱,请从写法、内容两方面,简要比较 一下两篇文章在表现父爱上有哪些不同。(4分)‎ 写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上,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带给了我们恩泽,师长的关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生活的波澜触发了我们的感慨,青春的火花点燃了我们的激情……这种力量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我们不断地汲取成长的力量,一路前行,再也不会畏惧那路上的荆棘坎坷!‎ 请以“成长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班名、人名。‎ ‎ 3.书写工整规范。(3分)‎ ‎ ‎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4分)卸、惨、祈祷 ‎2.(2分)( C )‎ ‎3.(2分)( B )‎ ‎4.(2分)( A )‎ ‎5.略 ‎6.(1)(2分)精神1分,举例1分。‎ ‎ ①勇敢:朱赫来被俘后,保尔来到街上,看见朱赫来被一士兵押解,当押送兵走到保尔身旁时,保尔奋力扑向那个士兵,冒险救出朱赫来。‎ ‎ ②顽强执着: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后,他在硬纸板上刻写小说,写完三章后,他寄给老战友看,谁知把稿子还给保尔时,邮局丢失了稿子,保尔就重新写,最终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创作。‎ ‎③勇于奉献:他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身患重病也不愿躺在医院 里疗养,而是强烈要求参加革命工作;修筑通往城里的铁路时,保尔身患重病,‎ 但每天天亮之前,就主动为同志们预备开水和热菜。‎ ‎……‎ ‎(2)( C )‎ ‎7.活动一(2分):‎ ‎(1)长城正在我们的眼中一天天残破、消失。‎ ‎(2)长城残破、消失,既有数百年的自然风雨侵蚀的原因,也有人为破坏的原因。‎ 活动二(2分):‎ 叔叔(阿姨):你好!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多加保护才对,请不要随意破坏和占用,好吗?(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二、阅读理解(共34分)‎ ‎(一)(6分)‎ ‎8.(1)C ‎(2)①诗人从“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突出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从“水满有时观下鹭”中“下鹭”,写出白鹭从蓝天缓缓向下飞翔,落到湖边觅食,来以动衬“幽”,写出环境之幽静,突出初夏景色之幽美。③从“草深无处不鸣蛙”中的“鸣蛙”,以声衬“幽”,写出环境之幽静,突出初夏景色之幽美。(2分,三点中答对一点即可,其中举例1分,分析1分,)‎ ‎(3)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 ‎②尾联,既有志士空老,报国无成的慨叹;‎ ‎③又有是老朋友零落殆尽,深感寂寞惆怅之情。(2分,任意两点即可) ‎ ‎(二)(14分)‎ ‎9.(1)(4分)①(劝阻,阻止) ②(本来) ③(对……说) ④(说话、谈话 )‎ ‎ (2)(2分)( C ) ‎ ‎10.(2分)人 事 者 /吾 /尽 知 之 矣。‎ ‎11.(4分)(1)如果您到(进入)了秦国,那么为臣就不知道您能不能回来(出来)了。 ‎ ‎ (2) 只有叶子的形状相似,他们的果实味道不同。‎ ‎12.用土偶人和桃梗在“淄水至”的情景下不同的结果类比孟尝君“留齐”与“入秦”的不同结局,来说服孟尝君不入秦的。‎ ‎(三)(14分)‎ ‎13.(3分)‎ ‎②父亲目送“我”乘车远去。 ③父亲站在码头等“我”坐船回家。‎ ‎ ⑤父亲养蜂供“我”和妹妹上学。‎ ‎14:“猝不及防地长大了”是说父亲的这次落泪让我深受震撼,使我突然之间在毫无 准备的情况下变得懂事了,意识到了自己要承担起责任。‎ ‎15. “他和我面对面地站着”形象地写出父亲以迎接者的姿态在我身边呵护着我。后面三句用排比的形式,突出了父亲为了“我”的成长,付出了长久而深厚的爱。‎ 全句表现出了“我”对父亲这份爱的理解和感激。‎ ‎16.(1)写法:‎ ‎①本文是借朱自清的《背影》反向写没有背影的父爱,表现父爱的担当;而朱自清的《背影》则是借背影写父爱,表现父爱的深沉。‎ ‎②本文是列举多个事件,以时间为线索;朱自清的《背影》则是重点写一个主 要事件,以情感为线索。‎ ‎(2)内容:‎ ‎①本文写的是在各种事件中直接当面表露的真切的父爱,朱自清的《背影》写 的是隐含在艰辛生活里的含蓄的父爱;‎ ‎②本文感人的一幕是父亲不顾自己的辛苦养蜂供儿上学,朱自清的《背影》感 人的一幕是父亲不顾自己的不易爬月台买橘子给儿子路上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