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 MB
- 2024-04-29 发布
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1
.
文明的链接与血与火的征服
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b)
①
1487—1488
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②
1492
年哥伦布向西开辟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c)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连接通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开始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
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
(c)
①
方式:野蛮的掠夺、屠戮和不平等贸易、奴隶贸易等。
②
影响:一方面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继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
国际思维认识新航路开辟与中国的关联
(
拓展
)
(1)
政治: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明清统治者逐步实行
“
海禁
”
与
“
闭关锁国
”
政策,进行自卫。
(2)
经济: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玉米、烟草等开始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饮食结构与经济结构。
(3)
思想文化:西学东渐的中西交流出现。
3.
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原因
(
拓展
)
(1)
特点
①
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
②
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
(2)
原因:根本上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1.
(2019·Z20
联盟联考
)
“
17
世纪的新兴势力
——
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
……
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
这里的
“
优势
”
主要是指
(
)
A.
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B.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C.
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
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
解析
材料涉及的地区均在大西洋沿岸,可推断出这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
(2018·
台州
9
月质检
)
马克思指出:
“
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
下列项中不属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典型途径的是
(
)
A.
推销国债,提高赋税
B.
商业战争,武力征服
C.
贩卖奴隶,掠夺殖民地
D.
血腥屠戮,资本输出
解析
材料中马克思指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一般都是通过暴力实现的,对内是推销国债,提高赋税;对外通过武力征服、掠夺、奴役、杀戮等办法积累货币资本,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
A
、
B
、
C
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资本输出
”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考点二
“
蒸汽
”
的力量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b)
①
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②
条件:市场的扩大
(
必要条件
)
;资金、技术、劳动力
(
可能条件
)
。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b)
1765
年,哈格里夫斯
(
英
)
的珍妮纺纱机;
1782
年,瓦特
(
英
)
改良蒸汽机;
1814
年,史蒂芬孙
(
英
)
蒸汽机车。
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
(b)
议会制度改革;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对外推行
“
炮舰政策
”
,强制推行自由贸易;对内建立福利制度,加强法制化建设,兴办教育,推广科技。
英国成为
“
世界工厂
”
的主要表现
(b)
①
19
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②
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1851
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c)
3
.
工业革命与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科技发展的关联
(
拓展
)
(1)
政治方面: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健全,法德崛起。
(2)
思想方面:
19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科学和理性日益主宰人类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
1.
(2019·
五校高三一联
)
工业革命造成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化,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以下选项中能体现
“
社会的整体变动
”
的是
(
)
①
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②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③
经济自由主义兴起
④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工业革命标志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故
①
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有限,故
②
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故
③
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故
④
正确;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
(2019·
温州
2
月适应性测试
)
下面为某课学习小结的部分内容。其主题应该是
(
)
A.
瓜分世界的狂潮
B.
世界连接为一体
C.
英国成为
“
世界工厂
”
D.
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解析
依据材料
“
工业革命
”
、
“
卷入
……”
等信息,可知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考点三 走向整体的世界
1
.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b)
①
前提:
19
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②
条件:市场
(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资金、技术
(
电磁感应等科技成果创新
)
、劳动力
(
城市化
)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
(b)
①
开始标志:
1866
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②
发源地:美国和德国。
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
(b)
①
爱迪生
(
美国
“
发明大王
”
)
:灯泡、电车、留声机、发电厂等;
②
贝尔
(
美
)
:
1876
年,发明电话机;
③
卡尔
·
本茨
(
德
)
:
1885
年,发明汽车;
④
莱特兄弟
(
美
)
:
1903
年,发明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c)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生产;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促使跨时空联系更加便利;垄断组织全球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促使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
拓展
)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资本的流通;殖民扩张与掠夺。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3.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特点
(
拓展
)
(1)
市场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
(
从国内
→
国际;从区域贸易
→
世界贸易
)
。
(2)
交通运输多样、快捷
(
从人力
→
蒸汽机
→
内燃机
→
电力;人力传递信息
→
电报、电话
→
互联网
)
。
(3)
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4)
市场资本总额、贸易总额持续快速增长。
(5)
市场组织、维护机制不断完善
(
银行、交易所、商业公司、垄断公司
)
。
(6)
贸易中心不断变化
(
地中海为中心
→
大西洋为中心;英国
→
美国
)
。
1.
(2018·
绿色评价联盟
10
月联考
)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意识到,其实有些一次性塑料制品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各地也纷纷推进减塑行动。
“
塑料
”
作为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新的物质,它的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开始于
(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D.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
解析
“
塑料
”
是化学工业产物,故选
B
项。
答案
B
2.
(2018·
温州
8
月选考测试
)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一体化进程。世界一体化的框架是
(
)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
C.
物资和物种的交流
D.
交通和电信工具革新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
A
项正确;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故
B
项错误;物资和物种的交流是世界一体化的表现,故
C
项错误;交通和电信工具革新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条件,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考向
1
文明冲突与交流
——
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掠夺
[
能力认知
]
(1)
新航路开辟与物种交流
(2018·4)
(2)
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2017·11)
(3)
殖民扩张及世界贸易格局
(2017·4)
(4)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16·10)
(5)
殖民主义的特点、影响
(2016·4)
【考题例证】
(2018·
浙江
4
月选考
)
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
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
马铃薯的
“
发现
”
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
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关于美洲作物传入欧洲的史实的准确识记:西班牙人带回的。
_
C
[
备考导向
]
挖掘
认知
深度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
经济根源
——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
社会根源
——
欧洲掀起狂热的寻金热。
(3)
思想基础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提倡冒险进取。
(4)
商业危机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引发了欧洲的商业危机。
(5)
宗教因素
——
欧洲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转换
思维
视角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
对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
对殖民国家: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对殖民地: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但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4)
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感悟
核心
素养
唯物史观
——
新航路开辟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
“
价格革命
”
,封建地主日益衰落,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西欧封建制度进一步解体。
考向
2
“
蒸汽
”
的力量
——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能力认知
]
(1)
工业革命对生铁产量影响
(2019·4)
(2)
工业化推动世界一体化
(2018·11)
(3)
工业革命与铁路建设
(2018·4)
(4)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
(2017·11)
(5)
工业革命对远洋运输影响
(2017·11)
(6)
工业革命与自由主义
(2017·4)
(7)
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2017·4)
(8)
工业革命的作用
(2016·10)
【考题例证】
(2019·
浙江
4
月选考
)
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
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
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
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
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抓住图表时间信息从
“
1740
年
”
到
“
1852
年
”
,该时期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_
A
[
备考导向
]
挖掘
认知
深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
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
技术来源: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
开始部门:首先发生在轻工业部门。
(4)
范围: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转换
思维
视角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近代欧洲社会转型的关联影响
(1)
经济
——
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
政治
——
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3)
思想
——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浪漫主义思潮兴起。
(4)
阶级构成
——
工商业资产阶级取代地主阶级,公民取代臣民。
(5)
文学艺术
——
浪漫主义文学、音乐、绘画和现实主义文学、绘画等先后兴起,电影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感悟
核心
素养
唯物史观
——
辩证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推动全球化进程,带动政治上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社会生活文明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
(
包括童工问题
)
;城市化问题
(
如伦敦人口剧增
)
;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
(
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
)
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
(
社会工作
)
等。
考向
3
科技创新与全球化
——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确立
[
能力认知
]
(1)
贝尔发明电话
(2019·4)
(2)
德国的主要发明
(2018·11)
(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技术进步
(2018·4)
(4)1866
年欧洲历史现象
(2017·4)
(5)
美德制造业变化
(2016·10)
(6)
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
(2016·10)
【考题例证】
(2019·
浙江
4
月选考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这位发明家是
(
)
A.
爱迪生
B.
莫尔斯
C.
贝尔
D.
马可尼
首先限定时间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其次结合
“
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
”“
通讯工具
”
信息。
_
C
[
备考导向
]
挖掘
认知
深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
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
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
(3)
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4)
在一些国家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例如:德国和日本。
(5)
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
(6)
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转换
思维
视角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2)
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3)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典例
1
】
(2018·
浙江
11
月选考
)
有学者认为,与
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
“
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
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
……
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
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
,
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
。
工业化一起到来的
即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是人口的大量
国际分工深度发展
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这一
新体系
所带来的
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
。
”
由此说明
(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A.
资本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
C.
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
D.
人类
表述绝对化,与史实不符
开始
自由开放地流动
材料未涉及开始
B.
得到确立
材料没有涉及交流准则
根本性
变化
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
迈出关键性一步
国际分工和世界联系深入发展
抓题眼
材料主旨:工业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析错因
断章取义理解材料:移民、城市化、利润流向等片面理解,不能整体理解材料主旨。
_
D
【典例
2
】
(2018·
浙江
4
月选考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
)
材料一
早在
1800
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
“
铁路
”
(
铁轨
)
,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
1829
年,利用
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
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
16
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
“
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
”
。
到
19
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
摘自
[
英
]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
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
蒸汽机做动力
铁路建设发展的关键动力因素
反映当时资本主义发展后,资本家的要求
到
1835
年底,
代表官方或政府因素
材料二
19
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煤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
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
。
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
,
19
世纪晚期,铁路
进一步扩大世界联系,拓展世界市场
提高效率和效益
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
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
据
[
美
]
诺曼
·
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
迅速发展的原因
。
工业革命时期
铁路建设
(6
分
)
时间限定与提示
强调推动发展因素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
对市场形成
的重要意义。
(4
分
)
注意限定语
(1)
原因:运送物资的需要;蒸汽机车的发明与使用;生产成本低;政府支持
。
(2)
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
评分细则
(1)
第一问每点
2
分,最高
6
分,任答三点即可。仅答工业革命的推动,不给分。
(2)
第二问每点
2
分,最高
4
分,任答两点即可。没有围绕
“
市场形成
”
脱离主题,不给分。
增分策略
(1)
精确审题,关注设问定语:
“
工业革命时期
”
迅速发展原因;
“
对市场形成
”
重要意义等。
(2)
知道答案来源:材料信息+所学基础知识。
失分析因
(1)
不会概括史料信息,仅照抄史料原文,少概括升华。
(2)
忽视所学基础知识的概括,漏掉答案要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件)(44张)
- 2019-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 最新(总结范文)之2020年最新副班长工作总结范文
- 【地理】四川省树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定时检测(线上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 物理卷·2018届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 乡镇主要负责人执政为民工作报告(通用)
-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2020班主任本学期工作总结
- 理综物理卷·2019届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7-10)
- 2020 疫情后复工复产的感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