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00 KB
  • 2024-04-24 发布

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三次月考生物(文)试题 ‎1. 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 主动运输 B. 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 C. 简单扩散 D. 协助扩散 ‎【答案】B ‎【解析】绿脓杆菌是原核生物中的细菌,白细胞能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绿脓杆菌,因吞噬过程涉及细胞膜的变形(或突出或内陷),所以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项正确;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是离子或小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A、C、D项错误。‎ ‎2.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A. 脂类是遗传物质 B. DNA是遗传物质 C. 糖类是遗传物质 D.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3. 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 75% B. 25% C. 12.5% D. 37.5%‎ ‎【答案】A ‎【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说明这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都是杂合子,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1-患白化病的几率=1-1/4=3/4=75%,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4.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B. 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C. 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双螺旋结构的内侧 D. 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答案】B - 14 -‎ ‎5.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 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 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了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使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答案】B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既是进化的单位,也是繁殖的单位,A项正确;物种形成过程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形成,B项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C项正确;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项正确。‎ ‎【点睛】‎ 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考生正确区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解题的关键。‎ ‎6.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机体健康的保障,下列有关稳态异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导致自身物质被排斥或损伤 B. 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血糖升高 C. 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D. 中暑是因为人体内散热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体温升高 ‎【答案】C ‎【解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被排斥或损害所引起的疾病,A项正确;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B项正确;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C项错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是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机理,中暑是因为人体内散热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体温升高,D项正确。‎ ‎7. 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相关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14 -‎ A. 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 当a处受刺激时,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只能向②传导 C. ⑥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 反射活动必须以完整的反射弧为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③上有神经节以及⑥突触结构可推知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A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当a处受刺激时,形成局部电流,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可双向传导,B项错误;⑥处是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⑥处是单向传递的,C项正确;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是反射弧,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发生的前提,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解题的突破口是根据传入神经上的神经节、突触处兴奋传导的方向判断感受器,进而判断反射弧各部分结构。图中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⑥突触。‎ ‎8. 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A. 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B. 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 与靶细胞接触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 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答案】B ‎【解析】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A项错误;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B项正确;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项错误;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分泌的,D项错误。‎ - 14 -‎ ‎9. 分别对三个胚芽鞘做如图处理,然后均从左侧给予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图1向左侧弯曲生长 B. 图2向左侧弯曲生长 C. 图3向右侧弯曲生长 D. 图1、图2、图3都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A ‎【解析】图1在单侧光下,弯向光源(左侧)生长,A项正确;图2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照射,但由于切面左侧有一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所以胚芽鞘向对侧(右侧)弯曲生长,B项错误;图3云母片插在尖端以下,不影响尖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向左侧弯曲生长,C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2背向光源生长,D项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受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只能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 ‎10.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B.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C. 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生态平衡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答案】C ‎【解析】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生物的种类,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A项正确;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来源、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B项正确;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D项正确。‎ ‎11. 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这种决定野生扬子鳄种群雌雄比例的因素属于 A. 化学信息 B. 物理信息 C. 行为信息 D. 其他信息 ‎【答案】B - 14 -‎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因此,野生扬子鳄种群雌雄比例的决定因素——温度属于物理信息,B项正确,A、C、D项错误。‎ ‎12. 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A. 磷脂 B. 脂肪 C. 纤维素 D. 胆固醇 ‎【答案】ABD ‎【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故A、B、D项正确;纤维素属于植物多糖,故C项错误。‎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 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 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沼气池的建造,提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ABD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人和家禽、家畜以农作物为食,所以处于第二营养级,A项正确;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其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构建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只能使能量实现多级利用,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C项错误;沼气池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提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和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 14 -‎ ‎14. 下列不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 皮肤、黏膜 B.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 体液免疫 D. 细胞免疫 ‎【答案】ACD ‎........................‎ ‎1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B. 湖水自净能力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 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BCD ‎【解析】有些生态系统如极地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抵抗力稳定性弱。但由于温度极低,条件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很弱,A项错误;湖水自净能力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项正确;适当增加生物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C项正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项正确。‎ ‎16. 下列细胞器中,含膜结构的一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 B.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中心体和核糖体 D. 液泡和溶酶体 ‎【答案】ABD ‎【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A项正确;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具有单层膜结构,B项正确;中心体和核糖体均没有膜结构,C项错误;液泡和溶酶体均具有单层膜结构,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的结构,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核糖体和中心体是两种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而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余均为具有单层膜结构。解题的关键是要能够将细胞器的膜结构进行归纳记忆,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 14 -‎ ‎17. 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的种类下列不正确的 A. 3种、9种 B. 3种、16种 C. 4种、8种 D. 4种、9种 ‎【答案】ABC ‎【解析】已知A、a与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则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为两对表现型种类的乘积,即2×2=4种;基因型种类也为两对基因型种类的乘积,即3×3=9种。所以D项正确,A、B、C项错误。‎ ‎18. 凋亡素是人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将凋亡素注入发育正常的蝌蚪体内,能加速尾部的消失。凋亡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 A. 氨基酸 B. 葡萄糖 C. 核苷酸 D. 脂肪酸 ‎【答案】A ‎【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已知,凋亡素是人体内的一种蛋白质,而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故选A。‎ ‎19. 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施莱登和 A. 施旺 B. 沃森 C. 达尔文 D. 克里克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建立细胞学说,A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建立DNA双螺旋结构,BD错。达尔文建立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观点的生物进化论,C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0. 小林参加校运动会的百米赛跑,跑步时肌肉细胞所需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是 A. 脂肪 B. 氨基酸 C. ATP D. 葡萄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它形式的能源物质必须分解释放能量并储存于ATP,才能供给各项生命活动,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 唾液腺细胞内与唾液淀粉酶的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依次是( )‎ A.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C. 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 D. 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答案】A - 14 -‎ ‎【解析】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由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而后形成囊泡,包裹着加工后的蛋白质运往高尔基体,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运往细胞膜,囊泡膜与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融合,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全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形成如下的知识网络,并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建立联系。‎ 做到这一点,与此相关的变式训练也就能够做到迎刃而解。‎ ‎2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第一步:向三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步:向三支试管内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第三步:向三支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鸡肝研磨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pH可以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B. 温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C. 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气泡较多 D. 此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pH可以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A正确;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不正确;2号PH过高、3号PH过低,都会降低酶的活性,试管内产生气泡较少,C不正确;此实验的自变量是PH,D不正确。‎ - 14 -‎ 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 ‎23. 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和被分解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 叶绿体、葡萄糖 B. 线粒体、蛋白质 C. 线粒体、葡萄糖 D. 高尔基体、蛋白质 ‎【答案】C ‎【解析】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所以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在细胞中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均是能源物质,但是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所以C项正确,ABD错误。‎ ‎24. 目前被大家公认的DNA分子结构模型是 A. 单螺旋 B. 双螺旋 C. 三螺旋 D. 四螺旋 ‎【答案】B ‎【解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故选B。‎ ‎25.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后分别形成( )‎ A. DNA、RNA、蛋白质 B. DNA、RNA、氨基酸 C. RNA、DNA、核酸 D. RNA、DNA、脱氧核糖 ‎【答案】A ‎【解析】DNA复制形成子代,DNA转录形成RNA分子,翻译形成蛋白质或多肽,所以A选项正确。‎ ‎26.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 A. AB B. ab C. Bb D. aB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求考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判断出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能产生的配子类型。‎ 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aB、ab共四种配子,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Bb的配子,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27. 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能形成 A. 1个卵细胞 B. 2个卵细胞 - 14 -‎ C. 3个卵细胞 D. 4个卵细胞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3个极体最终退化消失,所以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结果。‎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28. 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 1号 B. 2号 C. 3号 D. 4号 ‎【答案】B ‎【解析】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XbY)的致病基因b来自5号,由于1号正常不携带色盲基因,故5号的色盲基因b一定来自2号(XBXb),所以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遗传规律 ‎29. 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体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遗传信息是指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A ‎【解析】生物体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遗传信息是指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C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关系 ‎30.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14 -‎ A. GG×gg B. GG×Gg C. Gg×Gg D. gg×gg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后代中高茎:矮茎=3:1,说明双亲的基因型均为Gg,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能根据题目所给的扇形面积的大小找出子一代各种个体间的比例关系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31. 下图表示的是什么过程 A. 种群增长 B. 季节更替 C. 荒漠化 D. 演替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荒漠生态系统逐渐演变成草地生态系统,最后又演变成树林生态系统,表示的是演替过程,故选D。‎ ‎32.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物质得以循环再利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 蓝藻 B. 腐生真菌 C. 寄生虫 D. 绿色植物 ‎【答案】B ‎【解析】蓝藻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A错误;腐生真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B正确;寄生虫属于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C错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点睛】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残枝落叶、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生态系统缺少分解者将会崩溃.分解者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动物组成.‎ ‎33. 下图是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据图可判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可产生( )‎ - 14 -‎ A. 神经反射 B. 神经递质 C. 静息电位 D. 局部电流 ‎【答案】D ‎【解析】神经细胞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而在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考点定位】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34. 园林工人经常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 A. 抑制侧芽生长 B. 解除顶端优势 C. 抑制向光性生长 D. 抑制细胞生长速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的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其生长,所以园林工人经常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故选B。‎ 考点:植物激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理解。‎ ‎35. 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 一个湖里的全部鱼 B. 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C. 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D. 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昆虫、蜗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 14 -‎ 考点:生物群落 点评:要求学生能根据群落的概念去分析实际例子进行判断。‎ ‎36.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A.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D.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其他选项为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 故选:D.‎ ‎37. 人手被针刺后迅速缩回是一种反射活动.下列例子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 含羞草小叶被触碰后合起 B. 飞蛾从黑暗处扑向火堆 C. 狗看到骨头分泌唾液 D. 小曼看到老鼠发出尖叫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解:A、植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叫应激性,不是反射,A错误;‎ B、飞从黑暗处扑向火堆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是反射,B正确;‎ C、狗看到骨头分泌唾液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属于反射活动,C正确;‎ D、小看到老鼠发出尖叫声,属于反射,D正确.‎ 故选:A 考点:反射的过程.‎ ‎38. 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个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 对绿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和③都是黄色子叶 B. 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 - 14 -‎ C. 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 D. ③是绿色子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③是yy,是绿色,A错误D正确。。F1产颜色是黄色,B错误。①是YY,②是Yy,表现型都是黄色,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判断能力。‎ ‎ ‎ ‎ ‎ - 14 -‎

相关文档